12.10 養了三個兒子的二嬸去了養老院:養兒防老,被欺騙的謊言


01

二叔二嬸養育了三個兒子,在三十年多前的農村可是風光的很。我婆婆運氣似乎差了點,生了三個女兒,被二嬸刺激的夠嗆,愣是在近四十歲的高齡生下了我老公。

那時,在貧窮的農村,三個兒子是二嬸驕傲的資本,孩子奶奶得給她看著,好吃好喝的得緊著她家的男孩吃,三個大姑姐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二嬸時常在婆婆面前顯擺,話裡話外都是婆婆是個差勁的女人,不會生兒子,只會生女兒,以後沒有兒子養老送終,刺激得婆婆當年有段時間精神都不正常,快成神經病,受盡委屈最後受不了堅持生了我老公。

婆婆甚至想要送走三姐,公公不同意,女兒也是我們自己的孩子,不差這個了,我們少吃點就養活她了。

從此,公公起早貪黑,去鎮上市場宰豬賣肉,然後回家幫忙種地,照顧孩子,掙錢給孩子上學,爺爺奶奶都去照顧二嬸家的兒子去了,根本不看大姑姐她們一眼。

老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尤其是在幾十年前的農村,你窮點沒有人說你什麼,沒有兒子,那是要被人戳脊樑的,是被人看不起的,女人承受的更多的委屈和罵名,不會生男孩的笨女人。

養了三個兒子的二嬸去了養老院:養兒防老,被欺騙的謊言


02

在公公婆婆的努力下,三個大姑姐都上了學,79年翻蓋了新房子,我對象出生在新房子裡。

除了大姐,二姐三姐都有了正式的工作,然後都相繼結婚成家,生孩子,生活富足安穩。讓婆婆驕傲的是大姐三姐都是兩個男孩,二姐龍鳳胎。

二嬸家三個兒子,因為爺爺奶奶的寵愛,二叔二嬸的溺愛,孩子都嬌生慣養,脾氣大的厲害,都沒有好好的讀書,先後都去學了磚匠,木工等,二叔二嬸掏空家底,還欠了一屁股外債給三個兒子蓋房子娶媳婦,三個孩子都說父母偏心,對自己沒有盡心盡責,過年都吵個不停。

這些年因為裝修行情,到也是賺了不少錢,家裡都是蓋了小樓房。但是都不要二叔二嬸住,他們還住在以前和婆婆同住的搖搖欲墜的老房子裡,房頂瓦漏了,都可以看見天空,也沒有一個兒子幫忙補一下,叫他們去自己家裡居住。

十年前在公公婆婆還能動的時候,我們齊心協力的給他們蓋好了新樓房,過年偶爾回去住住聚聚。這些年,公公婆婆都是旅遊般,夏天南方姐姐家住,冬天北方有暖氣,跟我們常住城裡,生活隨意。

這會,婆婆醒悟過來,生男孩女孩一樣,男孩名聲好聽點,不如女兒貼心。男孩女孩,好好培養,一樣的好。

養了三個兒子的二嬸去了養老院:養兒防老,被欺騙的謊言

03

婆婆生病了,三個大姑姐還有我輪流照顧,沒有讓她受一分委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年輕所受的苦老來都已回報,二嬸羨慕不已,早知道還不如養女兒呢,老房子冷,生病了都沒有一口水喝,二嬸哭著和婆婆訴說。

公公婆婆老了,還不願意麻煩我們。這幾年都是南方半年,北方半年,過年我們整體集合,全家出動今年去大姐家過年,然後二姐三姐我們家輪流一家一年的聚著,公公婆婆是這個家的核心,兄弟姐妹一年一次的團聚,共享天倫,公公婆婆很歡喜,整天樂呵呵的。

二叔二嬸的三個兒子,在二叔二嬸能動的時候,爭著他們給他們看孩子做家務,種菜園。現在二叔二嬸老了,不能動了,三個人卻互相推諉,誰也不願意要他們同住同吃。最後吵得我公公我老公都回去商量養老的問題,三個兒子一家住一個月。我說,為什麼不能一家住四個月呢,一個月一搬家,多麻煩。

老公說,都怕二叔二嬸住的時間長了,生病了或者死了這麼辦?一家一個月多好,誰也不用擔心,可是他們獨獨忘了老人一個月一搬家的那種悲劇,那種無助,那種辛酸,那種無奈。

就這樣,一家一個月,三個兒子到誰家誰家都嫌乎他們,二嬸偷偷的抹淚,時常的唸叨,她也沒有一個女兒,沒有地方可去。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二嬸三十年前的驕傲,成了三十年後的折磨,那種心酸只有她心裡自己能體會,養兒防老,不過是個美麗的謊言罷了。


養了三個兒子的二嬸去了養老院:養兒防老,被欺騙的謊言

04

前兩年,公公婆婆先後去世,他們沒有一絲遺憾安詳的離去。二叔今年夏天的時候也去世了,剩下孤獨的二嬸。她洗澡的時候摔了一跤,把右胳膊甩斷了,需要手術,為了手術費三個快做爺爺的兒子又一次吵了起來,三個兒媳都不願意去照顧她,鬧得很難看,村委會都出動了。

出院後,二嬸的胳膊抬不起來了,也幹不了什麼活,這樣去哪住,誰照顧又成了問題。最後村委出面解決,做二嬸的思想工作,去養老院養老,有人照顧你吃喝,有人陪你說話,有專業的醫生,環境也不錯。

二嬸當時捧著臉,渾濁的淚水順著指縫流下來。她就是想不明白,養兒防老,她養了三個兒子,怎麼就沒有兒子願意給她養老呢?她做牛做馬的養大他們,怎麼會這樣呢?

就這樣,孤獨無助的二嬸無奈的被送進了養老院居住。

時過境遷,“養兒防老”在我們進城務工的朝代下,很少人能留在父母身邊盡孝,養老,尤其是農村老人都成了留守老人,像二嬸這樣的人不少,“養兒防老”已成了很美好,很心酸的謊言。


養了三個兒子的二嬸去了養老院:養兒防老,被欺騙的謊言

05

其實,養兒防老是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與希望,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尤其是沒有養老金的農村老人,真的很心酸。

他們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孩子,現在青絲變白髮,老了不能動了,兒女們就是他們最大的依靠。在不拖累或影響子女的情況下,他們老年生活相對來說會安穩很多,畢竟還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文明人多些。

怎樣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呢?我希望老年人認真對待自己的養老問題,對自己自私點,對自己負責點,手有餘糧,身體健康;對子女公平點,無論男女,都一樣平均分配財產。

一.自己能動的時候,自己生活,不要跟兒子兒媳擠在一起。

二.自己能動的時候,自己動手,自己多存點養老錢。 多鍛鍊身體,身體健康能自理就是對自己,對子女最好的體面。

二.自己不能動的時候,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要求他們輪流照顧,共同承擔養老的責任。

四.改變自己的思想,別說養兒防老,有兒子住什麼養老院。與其心驚膽戰的過活,不如去養老院,安享晚年。

《父親》那首歌我不記得是誰唱的,但是裡面唱到: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山高水遠他鄉留;都說養兒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但願天下的老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