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產業動態】打造產業生態 國產芯片邁出自主創新關鍵一步

小小的芯片,是構成信息社會的基礎,它關係著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正因為如此,國產芯片產業的發展一直都備受矚目。近年來,我國的芯片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認識到,芯片的發展,不是簡單的設計、製造,更重要的是包括硬件、軟件、應用等在內的全產業生態鏈的打造。

  近日,天津飛騰在京召開以“同心築生態,前路共飛騰”為主題的論壇,包括騰訊、百度、中興、聯想、浪潮等500多家知名企業生態合作伙伴集體亮相。院士專家、主管部門領導、產業協會、行業用戶、軟硬件廠商、系統集成商、金融機構2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打造好的產業生態,推動我國信息化發展的話題。

  要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就要從根本上解決產業生態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大會主論壇上說,我們的芯片有創新、有優點,希望形成安全可信的生態環境,促進我們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快速形成。他強調,守護好網絡空間基礎設施的安全,是事關社會安寧、經濟發展和國家主權的大事。安全是保障,是發展智能製造、構築現代化工業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前提。面臨日益嚴峻的國際網絡空間形勢,我們要立足國情,創新驅動,解決受制於人的問題。

  在新技術、新成果不斷湧現的當下,如何加快國產處理器優化升級和生態體系建設,協同推進國家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又如何加強基於國產處理器平臺的創新成果共享,加快生態夥伴合作共贏的進程?各方都在尋求答案。

  天津飛騰總經理竇強認為,應該聚焦國家戰略需求、以市場需求牽引為重心,以關鍵行業定製為特色,與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領域優勢企業強強聯合是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堅持自主創新,加快構建產業生態,主動服務保障客戶,構建時代性、安全性、開放性的產業生態。

  在專家們看來,產業生態的建設首先應該是與時俱進的——當大數據、雲計算應用到不同的行業,芯片必須走向雲;當AI技術越來越普及,擁抱人工智能是芯片產業必須做出的選擇;當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到金融、物流等多個行業,與區塊鏈技術結合又是一個新的課題……

  今年10月,飛騰在國內率先發布一份《從端到雲基於飛騰平臺的全棧解決方案白皮書》,強調從端到雲,各種設備、軟件及其部署應用,構成了一個類似自然界循環更替、自我成長的生態體系。白皮書提出:作為這個全棧系統的底層芯片,要堅持“產業生態開放聯合”的發展理念,為各種終端、服務器、網絡、存儲和安全等設備提供核心算力支撐。

  百度崑崙芯片總經理歐陽劍表示,百度正與飛騰展開深度合作,這種有機結合,將形成一套完全信息創新且業內領先性能的AI計算架構,使得AI計算取得新的騰飛。

  騰訊首席架構師賀阮也表示,在騰訊從個人市場走向企業市場的過程中,生態是一個繞不過的課題。因此,騰訊正加緊推進基於國產芯片的適配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賀阮介紹,騰訊正基於整套飛騰體系構建自己的私有云生態體系。目前騰訊的雲平臺、容器平臺、政務微信、安全防範系統都已經成功遷移到飛騰系統,數據庫和大數據套件的遷移將在明年初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