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2020 AAAI Fellow 出爐,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選

2020 AAAI Fellow 出爐,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選

AI 科技評論消息,日前 2020 AAAI Fellow 入選結果已經出爐。據瞭解,全球範圍內共有 10 位學者當選。其中就有 2018 年剛獲得圖靈獎的深度學習先驅 Yoshua BengioYann LeCun,這也是繼ACM頒發圖靈獎之後,這“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二再次獲得榮譽。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AAAI 是國際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的學術組織,Fellow 是該學會給予會員的最高榮譽,僅頒給對人工智能做出「非同尋常的卓越貢獻者」。由於評判極嚴格,歷屆 AAAI Fellow 入選者均為人工智能領域公認的著名學者,每年嚴格限制不超過 10 位(通常是 5 位)入選,因此被譽為國際人工智能領域的名人堂。

入選人員簡介

1、Yoshua Bengio:蒙特利爾大學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Yoshua Bengio,蒙特利爾大學教授。Bengio 教授憑 《Learning Deep Architectures for AI》 、 《A neural probabilistic language model》 兩篇經典之作在內的 300 多篇論文,對深度學習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與 Geoff Hinton、Yann LeCun 兩位一起造就了 2006 年始的深度學習復興,並稱深度學習三巨頭,在2018年三人共同獲得圖靈獎。Yoshua Bengio 教授於 2017 年獲得加拿大總督功勳獎。

最新報道:深度學習瓶頸到來時,Yoshua Bengio有什麼新打算(附NeurIPS演講)

2、Yann Lecun:紐約大學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Yann LeCun 出生在法國,曾在多倫多大學跟隨深度學習鼻祖 Geoffrey Hinton 進行博士後研究。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Yann LeCun 就作為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提出了卷積網絡技術,並展示如何使用它來大幅度提高手寫識別能力。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當神經網絡失寵時,Yann LeCun 是少數幾名一直堅持的科學家之一。他於 2003 年成為紐約大學教授,並從此引領了深度學習的發展,曾創立了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於去年與 Geoff Hinton、Yoshua Bengio共同獲得 2018年圖靈獎。

最新報道:ACM 對 2018 圖靈獎獲得者 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Yoshua Bengio 的專訪

3、Cynthia Breazeal:MIT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Cynthia Breazeal是MIT 媒體藝術和與科學學院的副教授,也是媒體實驗室中個人機器人小組的創始人和負責人。同時,她也是MIT Quest for Intelligence 實驗室的副主任,領導制定通過K-12教育以及職業教育開展AI 民主化工作的戰略舉措。她也是社交服務機器人公司Jibo Inc的創始人,目前在該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和CEO。

4、Bill Freeman:MIT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William T. Freeman是 MIT 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托馬斯和格爾德 · 帕金斯 (Thomas and Gerd Perkins)教授,自2001年任職至今。

他當前的研究方向包括運動重複渲染、計算攝影學、視覺學習。他曾分別於

1997年、 2006年、2009 年以及 2012年在計算機視覺或機器學習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同時,他在 1990年、1995年以及 2005年發表的論文還屢次獲得“時間檢驗獎”( Test of Time Award ) 。他積極參與計算機視覺、圖形學以及機器學習會議,並曾擔任 ICCV 2005和CVPR 2013的聯合程序委員會主席。

5、Radhika Nagpal:哈佛大學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Radhika Nagpal ,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研究者,目前任職於哈佛大學,曾入選英國《自然》雜誌評選的“十位2014年度人物”。研究方向橫跨理論(如可編程自組裝的數學模型)、工程(如開發自適應模塊化機器人)、生物學(如多細胞發育模型)等。

她目前在哈佛大學領導一支工程研究團隊,與團隊開發出了一種能夠互相分工合作的小型機器人,而這種機器人的研發被視為創立了生物職能機器人領域的里程碑。

6、Natasha Noy:谷歌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Natasha Noy是一位俄羅斯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目前任職於美國加州山景城谷歌新總部。她以開發出本體論編輯器 Protégé 和對齊工具Paragon 而聞名,並且還就Prompt與共同作者Mark Musen獲得了 AAAI 2018的“經典論文獎”。

她曾在2012–2017年擔任語義網科學協會(Semantic Web Sciences Association )的主席,並且她的“本體論 101 ”課程是語義網上下載量和引用量最高的課程之一。

7、Martha Palmer: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Martha Palmer 是語言系的藝術與科學教授,計算機科學系的Helen&Hubert Croft工程學教授。她也是CLEAR的聯合主任、CSFF Fellow(認知科學院院士)和ACL Fellow。她獲得了2010年BFA研究獎,曾是CU-Boulder 2011年語言學研究所所長,並於2014年被任命為傑出研究生顧問。Palmer也是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1985年在愛丁堡大學獲得人工智能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重點是捕獲可以包含自動錶示形式的單詞含義的元素複雜的句子和文檔。

8、Dragomir Radev:耶魯大學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Dragomir R. Radev 現任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教授,研究方向為 NLP和信息檢索。他於1999年博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任職耶魯大學之前,他曾在密歇根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教授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兼職教授。

他當前的主要工作聚焦於問答、多文檔摘要以及 NLP 在生物信息學、社交網絡分析以及政治學中的應用。2006年至今,他一直都擔任JAIR 的副主編。

9、Thomas Schiex:法國國立農學研究所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Thomas Schiex,任職於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方向涵蓋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學,目前主要專注於約束滿足問題 (CSP)以及其在生物學中的應用等研究工作。他的學術成果非常豐碩,自1987年開始發表論文,迄今為止已發表論文180多篇,引用率過萬。現在,他還擔任JAIR期刊的副主編以及《人工智能》期刊的主編。

10、Sylvie Thiebaux:澳大利亞大學

2020 AAAI Fellow 出炉,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选

Sylvie Thiebaux 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教授,她於1995年從法國雷恩第一大學和法國科學院(CNRS)博士畢業,在加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前,她曾任職於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 INRIA )和邦科學與工業研究所(CSIRO)。後來,她還曾擔任澳大利亞NICTA研究中心堪培拉實驗室主任,領導 150 人的研究者和博士生團隊,也曾是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院的副院長。與此同時,她還是AIJ、ICAPS 期刊的共同主編,以及 JAIR和AAAI的副主編。

遺憾的是,本屆入選Fellow中沒有華人身影,以下為歷屆入選的華人 AAAI Fellow。

(附)歷屆華人 AAAI Fellows

2019 年入選 AAAI Fellow

羅傑波:美國羅徹斯特大學

羅傑波博士是柯達研究院前資深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IAPR Fellow 和 SPIE Fellow,現任美國羅徹斯特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他的研究興趣包括信號和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以及眾多相關交叉學科,如多媒體信息挖掘、生物醫學信息學、計算攝影學、人機交互、普適計算等。

劉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劉歡博士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信息學與決策系統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在教學和科研領域都取得了公認的優異成績。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社會計算、人工智能,以及真實數據密集型應用的問題。

2017 年入選 AAAI Fellow

林方真:香港科技大學

現為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在此之前,他任職於多倫多大學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於福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於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於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興趣是人工智能,特別是知識表示、推理和學習原理,以及它們在編程語言、機器人技術、多主體系統、博弈論和社會選擇理論、語言理解等方面的應用。

2016 年入選 AAAI Fellow

劉兵: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劉兵教授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計算機科學系教授,ACM Fellow、AAAI Fellow、IEEE Fellow,ACM SIGKDD 主席。他是數據挖掘領域的開創人之一,也是最早研究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的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據挖掘、web 挖掘、情感分析、文本分類等。

周志華:南京大學

現任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ACM、AAAS、AAAI、IEEE、IAPR、IET/IEE、CCF、CAAI 等學會的 Fellow,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市

政府人工智能產業顧問、證監會科技監管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青聯副主席等。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邢波:卡耐基梅隆大學

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機器學習系副系主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博士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Petuum 公司聯合創始人,AAAI Fellow。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統計、機器學習、計算生物學 。

2014 年入選 AAAI Fellow

林智仁: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IEEE Fellow、AAAI Fellow 及 ACM 傑出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與數值最優化,其開發設計的軟件 LIBSVM 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支持向量機(SVM)軟件。他的研究工作獲得過諸多獎項,包括 ACM KDD 2010 和 ACM RecSys 2013 最佳論文獎。

2013 年入選 AAAI Fellow

楊強:微眾銀行

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學冠名講座教授和前計算機系主任,前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第四範式公司聯合創始人,AAAI 執委,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 IJCAI 理事會主席,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理事長,ACM TIST 和 IEEE TRANS on BIG DATA 創始主編,AAAI, ACM,IEEE,AAAS 等多個國際學會的 Fellow。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的研究和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