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朱永新:教育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


12月3日,以“教育的力量”為主題的新浪2019教育盛典在北京舉行。在主題演講環節,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圍繞“人”“幸福”“國家”等一系列關鍵詞深度闡釋了“如何理解教育的力量”。

什麼是教育的力量?

在我看來,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讓人成為人。這是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特徵。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對教育為什麼能夠讓人成為人有系統的論述,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康德說的“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

在所有的生命體中,人是唯一要接受教育的。人是一個符號性的動物,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掌握符號,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有精神的人。而且在人的發展歷程中,人的早期教育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這個快速成長期,人是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離不開父母對他們的影響。

總而言之,如果沒有教育人是不可能成為人的;如果沒有教育,人是不可能有精神生活的;如果沒有教育,其實整個人類也就不存在了。

教育讓個人更幸福。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麼?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其實就是“幸福”兩個字,這是我們許多人一生追尋但又經常被忘記的事情。我們追尋的是什麼?教育到底應該幹什麼?在全國160多個新教育實驗區、5200多個新教育實驗學校中,他們會在最醒目的地方寫一句話“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首先是讓人幸福,幫助人獲得幸福的能力,幫助人真正擁有內心的寧靜,而不只是為了考高分、找到好工作。物質生活能夠給人帶來幸福嗎?好像可以,但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曾經做過一次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他以45萬美國人為研究對象,得出的結論是:“雖然物質生活可以給人帶來幸福,給人帶來滿足感,但是隻要你的收入達到平均人的水平時,收入對幸福感沒有影響。”幸福是人的最高意義,而幸福本身與人的精神生活相關。人活在這個社會之中,人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要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毫無疑問要重視名、重視利,獲得尊嚴感。但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能不能真正寧靜下來,能不能真正接納自己,這是最重要的。所以,教育是唯一真正讓人能夠得到幸福的,因為真正的幸福來自於人的精神生活,真正的幸福來自於人對自己的認知,來自於人對社會的認知。

教育讓國家富強。任正非曾說過這樣的話:“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的確如此。回顧世界上那些最優秀、最偉大的國家,在它們成長的歷程中無疑不是把教育放在非常關鍵的位置。一個國家如果不重視教育肯定是沒有希望的,一個國家真正的繁榮昌盛是離不開教育的。

當然,教育怎樣才能真正有力量?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正確的方向。教育是有方向的,好的教育能夠幫助人更好成長,而糟糕的教育其實不僅沒有力量,反而會帶來負能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它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但是沒辦法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且產生強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於美和道德上的善的辨別力,否則他更像一條受過很好教育的狗,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這句話對我們的教育是敲響了警鐘:我們的教育方向到底在哪裡?

一個美國的小學校長,他是“二戰”的倖存者,做校長以後,他會為每個新任教師寫一封信,他說:“親愛的老師,我曾經親眼看到不應該發生在人類身上的事情: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想到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歷史,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在你們光榮入職的這一天,我的請求是你要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

教育怎麼樣才能有力量?教育要有人性,教育要尊重人,教育要讓人成為一個真正有理性、有良知、有道德感、有理想、有追求、有生命激情、能夠不斷成長的人,這才是我們最好的教育。

只有真正理解了我們為什麼要做教育之後,我們才會明白怎麼去做教育。

(作者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中國教師報》2019年12月18日第12版 版名:教育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