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科學和哲學哪個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比較大?

燃燒吧木頭人


科學和哲學哪個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比較大?

我們先了解科學與哲學這兩種概念:

科學:正確反映世界本質與規律的理論,包括正確的概念、命題、原理與理論體系;其對象是客觀本質與客觀規律,內容是科學本質與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等人工語言。

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認識,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從上述科學與哲學的解釋大家可以看到,哲學是智慧物種的指路明燈;科學則是哲學下具體應用。智慧物種只有發現了哲學思想,才能最終進化為高級文明,在沒有哲學思想的引導下,智慧物種就比較原始,如同動物一樣,遵隨物種本能的去生活。在哲學的思想引導下發現科學這一門學問,研究世界的規律,事物的概念、命題、原理等等。

如同現代人類社會一樣,還是遵循著古時大哲學家思想世界觀發展起來。西方文明的哲學家:泰勒斯、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伊壁鳩魯等人,這些古賢一直影響著西方文明社會進步發展。東方文明的哲學家: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黃宗羲、王夫之等等大思想哲學家,古賢的哲學思想也一直在影響著東方文明的社會進化。

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哲學家體系已經形成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就是東方與西方文明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分歧。我想未來終會出現一位大賢者會綜合東西方文明的哲學體系實現大同。

所以智慧物種的體現就是先有哲學,在哲學思想下誕生科學,我想任何文明都會遵循這一過程。沒有哲學思想的物種,那都是動物本能的進化,不能稱算智慧物種。


木渡頭


我隨便說說吧,其實道理很簡單,哲學從幾千年前就開始發展,幾千年了,一直到上個世紀,每年仍然有數以億計的人處於飢餓狀態,一遇天災人禍,餓死個十分之一人口都時有發生。如果不是那些所謂的哲學家普遍有著遠高於普通人的身份地位,在亂世,餓他個三天,估計連狗都不如。這個時候,哲學的作用是什麼?幾千年的牛皮也催發不了一畝地的莊稼!

不可否認,偉大的思想家確實能促進社會的進步,但是現實情況是,現在的哲學家這三個字水分太大,小丑都敢自稱哲學家。之前就有一個自封的哲學家,批判袁隆平眼觀短淺,只研究吃飯這個小事情,還豪言十個袁隆平抵不上一個思想家!呵呵

哲學吹們總是喜歡強調形而上的高貴,其實大都是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尸位素餐者。真要認為科學無用,你們試試別用電,別坐車,想吃飯自己用手種,別用工具。估計餓幾天就老實了。

噴子勿回,當你回覆時,想想你用的手機電腦是想出來的,還是科學帶給你的。回覆時你就輸了


大臉貓資訊


這樣看來,這問題的實質將是:哲學與科學誰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最大?

再看科學對人類的貢獻在哪裡?首先它促進著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加速消耗著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速度,這些資源一旦耗盡,後面的人類將如何面對困境?

科學的優先發展方向一般首先用於戰爭。科學越發展,殺人的速度和規模將會越來越厲害。因此,科學的成果有可能大規模毀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及其人類和其他動植物。如果沒有居安思危的預感,盲目樂觀地把這當作杞人憂天,我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也願意收回以上觀點。

最後來看哲學。顯然,哲學不能直接提供有形的、實用價值的東西。如果用這種短視的近視眼看哲學,那是不懂哲學的表現。

如果用大歷史的眼光看哲學,人們會發現:那些科學非常發達的西方國家,無一例外,它們首先經歷了發達的哲學發展過程。大家應該看到其中有著某些因果關係!

相反,那些缺乏哲學發展的國家,它們的科學則只能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很難取得重大的發展。

哲學的發展程度標誌著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質量和程度。缺乏哲學發展的國家,還缺乏人類進步發展的方向感,同時還缺乏對人類社會健康標準的認識。

最後的結論應該是:哲學是人類社會朝正確方向發展的指路明燈,它是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因此,哲學對人類的貢獻應該最大。

哲學觀點註定不會被多數人理解,所以,我也不想多解釋。


馮國華的發言


這幾個家都對人類社會發展有貢獻,貢獻最大的是哲學家。

哲學家提供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智慧方法,同時哲學又能提供其他學科的科學方法,推動其他學科發展。如馬克思恩格斯都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列寧運用馬克思主義在蘇聯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毛主席運用馬列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創立毛澤東思想,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這就是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哲學的威力,其他學科肯定不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翕張文章耕耘者


你好,我是水滸商學院,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貢獻要遠高於哲學家,哲學家的內容都是泛泛而談,或者說是空談。

不過,要在下這個定論以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很多泰山北斗級的科學界,往往會有很哲學的一面。

比如牛頓,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萬有引力,但他最重要的一本鉅作名字叫什麼呢?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牛頓看來,物理學是自然的“哲學”。牛頓晚年熱衷於神學和鍊金術(被國內教科書和國人口誅筆伐),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在文理分科的中國人看來,哲學和理科格格不入,但在流行通識教育,注重心靈教育的西方人看來,哲學和科學,只是揭示造物主奧秘的兩種途徑而已,相比之下,哲學更為普遍和工具化。和牛頓幾乎同時發明微積分的萊布尼茨,也是一位非常淵博的哲學家,他的《神義論》極為艱深。笛卡爾,解析幾何的創立者,擁有極為發達的頭腦,同樣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和天主教徒。帕斯卡,作為年輕有為,名垂千古的物理學家數學家,也寫下了未完成的《思想錄》,留下了“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這樣的哲思名言,同時也是極為虔誠的天主教徒。近代科學的奠基人培根,也首先是一名哲學家,他通過哲學為現代科學的誕生指明瞭道路。著名的奧卡姆剃刀的始作俑者奧卡姆的威廉,首先是一名聖方濟各會的修士和神學家,他的剃刀從哪裡來?從哲學中來。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總之,在西方,科學文藝和哲學從來不是對立的,只有在文理分科的中國,才顯得對立甚至彼此敵對,這是急功近利和實用主義下,缺乏人文眼光的必然結果。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誰對世界貢獻更大?我沒法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為很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往往也自認是哲學家。


水滸商學院


如果我們問,人體的哪個器官對人來說更為重要?或許你會認為所有的器官都是缺一不可的。然而,如果從智力的角度來說,毫無疑問,人腦🧠是至關重要的。

哲學、科學和技術都是人類認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述三者在人類的認識中,它們是既有聯繫,又有不同的側重。

如果我們把人類的認識比作是一列駛向未來的火車🚄,那麼哲學是軌道和方向盤,而科學是火車的內燃機,至於技術則是火車的車廂🚇與內飾。

人類認識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抽象的思維。人類藉助於抽象的概念進行邏輯分析,並通過構建關於自然界的同構系統來實現其認識的目的。因此,邏輯分析對於人類的認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邏輯分析,大致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其一是歸納法,其二是演繹法。

所謂歸納法,就是簡單地從各種不同的現象中尋找具有共性的規律。然而,由於受到了自然界質變的限制🚫,由歸納法總結出來的經驗只適用於局部。

一旦超出了質變的範圍,該經驗就失效了。所以,歸納法的認識意義,僅限於整理資料,為演繹法的使用,奠定認識的基礎。

所謂演繹法,就是面對整體,提出公理與假說。由此,構建一個邏輯系統,來作為自然界的同構系統,以此來解釋各種不同的現象與實驗🧪。

由於人類認識的有限性,與歸納法不同,面對同樣的現象與實驗🧫,人類可以提出各種不同的公理和假說,即演繹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

因此,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公理和假說,需要我們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和角度。這就是關於哲學的認識,其涉及的問題往往是終極的問題。

因此,對於這類問題的解答,並無必然的邏輯性,它們是人類認識的邏輯基礎,而並不是認識的邏輯結果。

所以,雖然人類認識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從認識的必然性來說,一個好的哲學觀念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人類認識的效率,而且其是無法通過邏輯分析或後天的教育來獲得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哲學比科學更為重要。但凡是提出開創性科學理論的科學家👨‍🔬,他們都具有濃厚的哲學意識與信念。

於是,是否具有哲學思想,是科學家與科學匠人的分水嶺。所以,每一個真正的科學家都是天才,他們是無法藉助於培訓批量地產生的。

總之,由於人類的認識具有侷限性,因而人類認識邏輯基礎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可選擇性。如何提出具有高效的認識基礎,既是非常重要,又是不容易實現的。

因此,人類提出邏輯基礎的學問和認識即哲學,要比邏輯的分析與演繹即科學,更為重要。其決定了人類的認識方向與認識效率。人類認識的每一次停滯不前,都並不是由於人類的認識達到了極限,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哲學觀念。

在人類的認識過程中,每一次理論的更替,其實質都是哲學觀念的轉變和認識效率的提高,與理論的對錯無關。


淡漠乾坤


哲學是源頭,是方向,是文明的憲法。例如,數學上進位,通常我們用的都是十進位,但在歷史上,在我國的度量衡使用上有十六進位,十二進位,這些都是在人們生活中體現。

科學是哲學大樹上枝和葉,各有千秋,各涵功能,我們都從事的一切都離不開科學,科學不是神學,是地地道道的學問,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哲學最終是要為人類服務的,願科學在哲學的陽光下健康地進行光和作用,願世人都是葉綠素,推動文明的巨輪向前發展。

共產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力挽狂瀾的傑作。在實踐中雖有不如意,但方向是光明的,我們要以批判的態度反對教條來發展。

全面否定則是錯誤的,不可見人的自私思維。


智者98294281774


當然是物理學啊。數學其次。哲學是現代人的事。在人類初始階段,人們對數學的概念還沒有意識,只知道本能的干預大自然。不期然的一切手段方法都是於物理的作用密不可分的,同時也運用到了數學。物理的作用在這裡是第一的。隨著人類的發展,物理的作用就更顯神通。數學也緊隨其後。無論怎樣,物理在前,數學在後。用物理的方法撬動地球,就涉及到數學的演算。為物理方法的正確操作,提供了準確的數字參數。


易小利天下吉祥


我翻譯一下問題的意思:科學(改善探索外部世界)和哲學(宗教改善探索內心世界)哪個對人類利益更大?

《故道白雲》裡有個情景:佛陀遇到農場主,農場主質問佛陀:我們生產糧食解決吃飯問題,請問您生產什麼?(挑戰和質問)佛陀回答:我們耕耘心田,產生愛和理解,貢獻人們,如果沒有愛和理解,世界的意義在哪裡?

現代社會和古代對比,究竟是更幸福了,還是更痛苦了?現代的中產階級物質生活水平相當於古代的小帝王,但中產幸福嗎?抑鬱焦慮症是現代多還是古代多?

科學和宗教(哲學勉強沾邊吧)扮演不同角色,不是對立關係。現代社會的問題是不是靠科學都可以解決?歸根結底社會問題源於人心。不然都是揚湯止沸或徒勞無功。大家多思考,多瞭解,不僅是利於社會,首先是對自己的生命有益。



遲弘


回答《科學和哲學哪個對人類社會貢獻比較大?》我談談個人看法。首先應當弄清什麼是哲學?什麼是科學?兩者什麼關係?然後,可以得出貢獻大小的結論。

先說什麼是哲學?回答: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規律的高度概括。什麼是科學?

科學是某一個領域的先進技術。我覺得兩者不能相提並論。比如:科學,它是某個領域的先進技術,但是,某項科學技術發明。可以改變一個時代。如蒸汽機的發明,如電的發明,如現在信息技術的發明,它雖是某個領城先進科學技術。但可以改變一個時代。再分析一下哲學的功能,哲學具有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幫助人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信念的功能。從這個角度講,哲學是主體,科學是體系。科學技術重要。如果不能為人類,為社會所用,科學技術將會阻礙社會進步。如美國在日本長奇。廣島使用原子彈,至今還有影響。

綜上分析論述,我的結論:還是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貢獻大。蒸汽機,火藥,電,信息技術的安明,都改變,推進一個時代前進!所以,具體科學技術貢獻大。僅供互相學習,討論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