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楚國的開國國君熊繹,被周成王(武王之子)賜子爵,封於楚地。建國初期國力羸弱,經過楚人的辛勤開發、攻伐兼併,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國。楚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一)羸弱局面

“鄀國盜牛”的典故出自於《楚居》,意思大概是這樣:熊繹被封於楚地建國,在丹陽建了個占卜和祭祀的宗廟,宗廟建好後,沒有可以用來祭祀的貢品,沒辦法就到鄀國去盜了一頭小牛,又怕小牛的主人找來,連夜宰殺後祭祀。要去盜頭牛來祭祀,可見楚國初期的羸弱。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二)僭越稱王

楚武王繼位後,奉行鐵腕政策,敢作敢為,楚國由此強盛。楚武王先滅掉權國,又展開對隨國、鄖國、絞國、蓼國等周邊國家的攻伐。

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周天子拒絕提高楚君的爵位,楚武王僭越稱王。此時周王室衰微,對楚國無可奈何。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三)一鳴驚人

楚穆王去世,年齡不到20歲的楚莊王熊侶即位。即位不久便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不問政事的策略。三年後,他熟悉了楚國的內部情況,派伍舉率軍消滅庸國,任用孫叔敖為令尹來發展經濟。

楚國在北林擊敗晉國後,鄭國開始依附於楚國。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公元前597年,楚國在楚晉爭霸戰中大獲全勝,從此楚國聲威大振,弱小國家紛紛依靠楚國。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四)君位爭奪

楚康王去世,其子熊員(楚郟敖)繼位。郟敖任命熊圍為令尹,主管軍事,熊圍弒郟敖自立為王,即楚靈王。

靈王暴虐,熊比率軍攻入郢都,自立為王,即楚初王。

熊居派人到郢都恐嚇初王,初王自殺,熊居即位,即楚平王。楚平王任用佞臣費無極害死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到吳國。伍子胥先後五次興兵伐楚,大敗楚軍,楚平王抑鬱而死,楚國國力江河日下。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五)楚國滅亡

楚頃襄王時代,秦國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並於公元前278年攻入郢都。

秦王嬴政親政後,派老將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攻楚,楚軍大敗,楚王被俘,楚國滅亡。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楚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