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小微企業最常見死法是什麼呢?這麼多年,我接觸了很多小微創業者,見證了他們從生到死的過程,當然也見識了各種死法。

其中最多的一種死法是:進入一個競爭慘烈的市場,自身卻沒什麼優勢。比如餐飲行業,北京通州萬達金街有各種各樣的餐飲店20多家,然而能堅持一年以上的,就那麼一兩家有自己特色的店。其他大部分門店,都是一年內換個兩三家。

而除了這種死法之外,另外比較常見的可能就是團隊內訌了。

一、廢掉一家企業,從團隊內訌開始

因為團隊內訌毀掉的企業很多,Roadstar.ai(以下簡稱Roadstar)是一個比較著名的案例。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Roadstar曾經是自動駕駛行業的明星企業,2018年5月,Roadstar獲得由深創投和雙湖資本領投的1.28億美元A輪融資,成為當時自動駕駛行業同一輪次最高融資額度。但是不到一年,這個自動駕駛行業的明星企業,就死於團隊內訌。

Roadstar有三名創始人,CEO佟顯喬、CTO衡量、首席科學家周光。這三人曾是百度北美研發中心的同事,但最終卻走向了決裂。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拿到投資之後,CEO佟顯喬僱傭了自己的同學那小川,作為首席戰略官。結果那小川卻用公司的錢去買了P2P理財產品,造成了千萬資產的損失。投資人很生氣,想把那小川給踢出去,但是佟顯喬護短,沒有同意。這就導致了創始人與投資人的矛盾。

然後董事會做了一次投票,結果首席科學家周光站在了投資人這邊,使得投資人一方多了一票,最終把CEO佟顯喬和那小川都給罷免了。原本任職CTO的衡量,頂替了佟顯喬的位置,成為了新的CEO,而周光則成為CTO。然而這只是團隊內訌的開始。

2019年1月21日,佟顯喬和衡量聯手發佈公告,把當時正在日本出差的周光給開除了。理由是周光私藏代碼、數據造假、收受回扣。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至於這兩個人為什麼聯手,外界說法不一。有說衡量和佟顯喬原本關係就很好,也有說公司的技術員工全都給周光彙報工作,衡量擔心周光會威脅自己的位置。最終的結果就是,雙方徹底決裂。

被開除的周光當然不甘心,投資人也發表了聲明不同意開除周光。但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事情顯然是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投資人申請了仲裁,結果是Roadstar要退還賬戶上的6億元資金,三個創始人還要根據持股比例承當2.6億的債務。

一個明星企業,就因為團隊內訌倒了。

然而在創業大軍中,還有很多小微企業,從生到死都沒有發出半點聲音。其中也有很多,都是因為團隊內訌。

兩年前認識這麼一個創業者,老馬。老馬專業是學攝像的,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之後,就成了專業的攝像師,在圈內是很有名氣的那種。在影視行業幹了很多年,然後老馬產生了一個創業想法,做影視培訓。但老馬的資源都是影視行業的,所以得找個幹教育的合夥人。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老馬有個朋友,叫老王。這個老王經常出入社交場合,結交各種人脈。老王認識的人中,有位韓校長,是做青少兒藝術培訓的,已經做了很多年,開了舞蹈、音樂、繪畫這些課程,一直經營的都很不錯,生源比較穩定。為了增加收入,韓校長想要增加少兒影視表演課。

於是在老王的撮合下,老馬和韓校長一拍即合,準備一起幹。韓校長負責招生、教學場地管理等工作,老馬負責教師資源與課程研發。

兩個人合夥幹了一段兒時間,成果也不錯。然而原本只是作為中間人的老王,有點眼紅了,也想參與進來。於是把招生的活給接過來,按業績分成。但是老王哪裡幹過招生的事,只是介紹了幾個朋友家的小孩兒來學習。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沒幹太多事情的老王,卻想要更多的利潤,想要佔股份。老馬和韓校長當然不能同意,作為中間人的好處已經給了,招到的幾個學生也分成了。其他什麼事情都沒幹,就想佔股?這事怎麼都說不過去。

老王一看事情沒談妥,就各種從中作梗,想辦法找麻煩。不僅少兒影視表演課沒能繼續開展下去,就連韓校長原本的業務都受到了影響。

這三個人內部鬥爭的很多具體細節就不說了,但是原本商業邏輯和業務模式都沒問題,也有自己的競爭優勢。但就是因為團隊內部的不和,挺好的計劃沒能進行下去。

二、創業者的疑惑,為何內訌無法避免?

曾經很長一段兒時間,有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我。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一個普世的道理,如果團隊內部先亂了,那麼無論什麼事情都做不成。然而團隊內訌的事情,從來就沒少過。

不同於需要試錯的偽需求,團隊內訌是所有創業者都知道的坑,還是連蓋都沒有的那種,卻不斷有創業者往裡跳。

如何避免團隊內訌?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說要有清晰的股權結構,還要明確團隊分工。只要確定好誰應該負責什麼,大家各司其職,就可以避免團隊內訌。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Roadstar股權結構是非常清晰的,團隊分工也很明確,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內訌的命運。

再完美的制度,面對人性的貪慾,也會顯得無力。

接觸的創業者多了以後,我發現了一些,可能導致團隊內訌的原因。

1、創業的初心只是為了賺錢

創業為了賺錢,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麼為了利益發生內部鬥爭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特別是在小微創業者中,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兩三個人在一起,合夥兒做一個項目,一個負責設計產品,一個負責對接銷售渠道,可能還有一個人負責運營管理。

三個人看似分工明確,但誰貢獻更多一點兒呢?這個問題根本說不清楚。不掙錢還好,一旦掙了錢,有了利益,就可能會有人產生別的想法。

即便是提前約定好利潤的分配比例,但是看著那麼多利潤被合夥人分走,難免會有人眼紅,再加上可能會覺得自己付出的更多,貢獻更大,應該分得更多的利益。當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伴隨的是團隊矛盾,內訌也就從此開始了。

2、權利慾望過重

有些創業者,對面子看得很重,享受掌握權利的感覺。在團隊內部,總是希望別人都聽自己的,顯得自己很有權威。

這類型的人,如果處於核心領導者的位置,並且不會濫用權威。對於整個團隊來說,是好事。但如果這類型的人多了,恐怕就會成為傷害。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創業初期,這種傷害也許還不會顯示出來。但是當所有業務都走上正軌之後,那麼就會有人開始玩起權利的遊戲。誰對自己的權利有威脅,就用各種手段打壓,甚至直接踢出團隊,也不顧這樣做對公司會有什麼傷害。

Roadstar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因為各種原因,衡量在接任CEO之後擔心周光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聯合佟顯喬,用一種很粗暴的方式,想要將周光踢出,結果把整個公司玩廢了。

3、創始團隊組建倉促

現在這個社會的大環境下,創業不是一個人可以幹起來的,需要一個團隊的配合。但是在創業初期,找合夥人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尤其是小微創業者,基本沒有什麼資金的支持。也就是創業初期,很可能沒有收入,還要往裡面投錢。這種情況下,想要找合夥人,一定程度上真的是要看運氣。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比如你想做一個線上的商城,需要有一個懂運營的人。但是一個好點兒的運營,找個公司上班,一個月還能有一兩萬的工資。為什麼要跟你合夥創業呢?除非他自己本身就有創業的想法。

所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合夥人,有時候還需要一些運氣。但是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有很多初創團隊,彼此可能只認識很短的時間,甚至可能只是在網上聊了聊,連面都沒見過,誰都不瞭解誰。但是隨著接觸,可能就會發現各種問題,慢慢的開始產生各種矛盾。

三、創始團隊的穩定,是創業成功的基礎

難道所有的創始團隊,都逃脫不了內訌的命運?當然不是,否則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多成功的企業。

這些優秀的創始團隊,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1、團隊擁有統一的目標

曾經有投資人表示,選擇投資項目,一定會看創始人的初心是什麼。只有真正想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賺錢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贏了市場,卻自己把自己埋了,這種創業死法最憋屈

創始團隊擁有統一的目標,把自己的項目做好,這是最基礎的原則。如果創始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都想為自己牟取更多利益。從最開始就做不到團結,那麼最終出現內訌也就不奇怪了。

當團隊中的所有成員的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統一的時候,是彼此配合的基礎。也是把公司做好的基礎。

2、核心領導者

有句話說商場如戰場,戰場上軍隊需要統一的指揮官。指揮官說要打東邊那個山頭,那麼部隊就都往那邊衝。

如果沒有統一的指揮,結果會怎麼樣呢?這個說要打東邊的山頭,那個說要打西邊的,還有說要跑的。部隊整個就亂了,還怎麼打。

在商業上,一個公司往往也需要一個能服眾的核心領導者。公司如何發展,今年定什麼目標,未來的戰略發展如何。這些事情都需要核心領導者做最終的決策。

阿里巴巴的馬雲、京東的劉強東、新東方的俞敏洪、蘋果的喬布斯都是這樣的角色。

創業有很多坑,偽需求、偽風口、競爭慘烈、政策變化等等。有些坑是不可抗力,但團隊內訌是自己挖的坑,然而就是有很多創業者,贏了同行,贏了市場,卻敗給了自己。


文中人物老馬、老王、韓校長為化名,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