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總是胡思亂想,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呀!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大腦不胡思亂想嗎?

不會飛的翅膀58590442


先把你的問題做一個分解:

  • 困擾:總是胡思亂想
  • 問題1:是不是得病了?
  • 問題2:有沒有控制大腦不胡思亂想的方法?

下面我從這三個方面做一個分析和解答:

一、困擾:總是胡思亂想

每個人對胡思亂想的理解可能不一樣。一般來說,會有以下幾種會讓人不安或痛苦的“胡思亂想”:




  1. 闖入性想法:顧名思義,這類想法就像不速之客,不經意的出現在我們的大腦中,通常帶來不安甚至恐懼。比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站在高處往下看時,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我會不會跳下去”;又比如駕車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偶爾腦子裡會冒出這種聲音“我會不會失控衝出去”。這些都是常見的闖入性想法。
  2. 持續的擔憂:因為一些現實壓力或即將面臨的挑戰,陷入持續的擔憂中,這些擔憂總是指向失敗、失控等糟糕的結果,讓人心神不寧。比如高考之前,想象自己在考場上驚慌失措的樣子,甚至想到自己的手不停發抖,繼而想到落榜之後被人嘲笑被父母批評,就這樣一直想下去。
  3. 反芻思維:我們知道牛是反芻動物,會把胃裡的食物又送到嘴裡繼續咀嚼。反芻思維指的就是不斷重複和回憶過去,而且總是聚焦在讓人不適的細節或感受上。比如剛參加完一場工作面試,就反覆回憶自己在面試中緊張焦慮的細節,哪些回答或行為做得不妥,面試者是否對自己提出了質疑、表現出了冷漠,陷入沮喪、後悔的情緒中。
  4. 插入性思維:就好像自己的大腦被插入了一些來自別人的想法,這些想法好像完全不屬於自己跟自己現在的生活和感受也沒有任何關係。


二、問題1:是不是得病了?

並不能簡單判斷。插入性思維屬於精神病性的病理性思維。但其他三種思維都是正常的人類思維。這些“胡思亂想”本身並不是病,但如果想法出現的頻率、持續的時間、帶來的痛苦程度、對當事人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等超過了一定程度,就會發展成為精神疾病,比如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等。

對於每一種精神疾病,都有嚴格的評估和診斷標準,在我國只有精神科醫生才能做出診斷。有些人喜歡給自己貼標籤,比如現在非常流行自我標榜強迫症、拖延症,這個跟醫學上的診斷並不是一回事。

三、問題2:有沒有控制大腦不胡思亂想的方法?

你提到“控制”二字,當這些想法帶來情緒上和現實上的困擾時,我們自然想到的就是控制,不讓它們出現。但恰恰相反,一些想法或衝動是不受意識控制的,你逼迫自己不去想,反而出現更多,也就是越控制越失控,增添了更多的痛苦。打個比方:請不要去想一隻粉紅色的大象。請問你做得到嗎?

因此,與其控制這些想法不讓它們出現,不如嘗試接受,把這些想法僅僅當做一些想法,與它們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後通過探索這些想法對自己的意義,瞭解自己真正的心理需要,從而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行動。


心理諮詢師鄧小燕


總是胡思亂想,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呀!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大腦不胡思亂想嗎?

幾乎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都有胡思亂想的問題,胡思亂想,並不是喜歡,而是控制不住,喜歡、想的時候逾越興奮,控制不住、想的時候煩躁害怕,是兩回事。

這方面,有一些比較錯誤的解釋,誤導了很多患者和家人,比如有心理疾病的人,尤其是強迫思維的人聰明,他們思維活躍,實際根本不是聰明,是他們焦慮起來以後想那些沒有任何意義,又非常害怕的事情,並且非常痛苦。

沒有哪個強迫思維患者願意想,是控制不住,原因是焦慮,只有解決焦慮問題,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想有用的,不想沒用的。消除焦慮,也是解決心理疾病的關鍵因素。


霍體清


胡思亂想自己想停止想想停不了失去了自控能力。如果時間較短已進入生活方式病。如果時間半年或壹年以上失去控制能力已進入精神病。正常自己應該控制住自的思維想想。努力做體育運動或幹體力活。努力盡量在做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時壹心去運動,壹心要勞動。千萬別想別事或亂思亂想。什麼時候有了自控能力,再慢慢把體育運動或體力勞動減量。人的思維想想,就象幹體力勞動,要有規範勞動多少適合自己,要給自己找出合適的腦力勞動健康方式來。


博學孫先生


每一個活著的人有一定程度的胡思亂想是正常的事情,只是有一個度的問題,如果胡思亂想的程度影響不到學習、工作、生活,那麼這種胡思亂想是正常的。如果胡思亂想的程度影響到了學習、工作、生活,那就有可能是強迫症的一種表現,可以考慮選擇專業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做一次檢查,尋找高水平的心理諮詢師幫助,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羅桂田心理諮詢


有一個方法可以強化你自己,參軍。不斷高漲的戰鬥意志,或許可以解決你的困惑。

相信在這樣的火力壓制下,任何狂妄的人和不安分的思想,都會冷靜下來。









星際裝甲


首先,去精神科檢查一下,排除得病的可能性。如果不幸真的得病了,早早請醫生診治。對此,我有深刻的教訓。辛楠早在高中時期就有易怒易激惹的特徵了,當時也帶著去精神科檢查了,當時也沒說什麼原因,也沒確診,就給配了幾種藥讓吃,但是吃了後頭腦昏昏沉沉,就沒有繼續下去,現在的我真是後悔沒有早點帶辛楠去北京等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診療,讓我們彼此痛苦了那麼長時間;其次,現在的社會,節奏快,效率高,大家各忙各的,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較之過去淡漠了很多,所以不會像過去一樣找個人陪著,度過這一段困難時期的時光。如果感覺自己經常會胡思亂想,在去看醫生的基礎上,多增加和別人的交流與溝通,走出家門,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就會減少自己獨處的時間,慢慢的心裡也不會再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和念頭,整個人就安靜下來,可以思考一下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了。辛楠今天下午又約好和同學出去了,我欣然同意,但是會告訴他應該注意些什麼。第三,最好避免自己有太多無聊的空閒時間,找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比如:去健身,去參加體育運動,看書,聽歌,寫文章等等吧,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有目標,過得充實、有意義一些。像辛楠現在每天的學習內容是讀書,學英語,寫日記,讀繞口令等,每天會想著做,做完這些對自己有個小獎勵,每完成一項內容存1元,慢慢建設自己的小金庫,這樣持之以恆下去,腦子被知識裝滿了,小金庫也越來越豐盈,樂在堅持中。


凌29031852


今天剛完成的一篇說說,剛好與提問吻合,就搬來了。

生而為人,著實不易。思想太少很可能失去做人的尊嚴,思想太多又可能失去做人的快樂。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呢?還不是因為想的太多了。正所謂“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一件本來無關緊要的小事,自己非得擱放在心上,這心裡裝的事情多了,心就不堪重負了。心累了,人又如何能輕鬆快樂的起來?

人,不能想的太多;心,不能裝的太多。想多了人受罪,裝多了心負累。世上從來都沒有什麼事事如意心想事成,如果是碰到不如意了,那就及時翻篇吧,何必非得要跟自己過不去。

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它既然都過去了,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已經失去或錯過了的人或事,該放下就放下吧,放下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其實也就是在放過自己。

凡事還是坦然淡然、順其自然為好,有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就別再去執意追求了。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再也不能沉迷於其中而不設法自拔了。

有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就像是一場夢,是夢就一定會有醒的時候。人既然是已經醒了,就別再老去回憶夢裡的情境了。畢竟,夢雖美麗終究是虛幻,而殘酷的現實還在等著自己去面對。

放棄一切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停止所有不切實際的白日做夢,把真實的自己給找回來。主動去改變一切能改變的,積極去接受一切無法改變的。

該來的它會來,自己擋不住;該去的它會走,自己留不住。倒不如端正好自己的心態,剋制住自己思維裡的異想天開與天真幻想,想的太多隻會讓自己憑空徒增煩惱,心若簡單快樂也會隨之變得簡單。

任何尚未發生的事情,它都不可能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會像我們恐懼的那麼糟。一切都是老天在安排,我們就是想的再多,也不可能左右事態的走向。還不如不去想它,該吃吃該喝喝,怎麼快活怎麼活。

人生所有的煩惱其實都是自尋煩惱,一個人活得快不快樂,不在於擁有的多寡,而在於心態的好壞。境隨心轉,人若能減少一點胡思亂想,心境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生活其實很簡單,都是人心太複雜。心若向陽,處處皆是陽光;心若簡單,快樂也就簡單。人生,不過如此。


牛哥談人生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久了,建議先去相關醫療機構問診,排除是否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抑鬱症分很多種情況,不是以單一一種形態存在,比如抑鬱拌躁狂,抑鬱伴焦慮,其中疑病症也是抑鬱症的一種存在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