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兩會大數據|楓橋經驗:諸暨傳家寶20時代路在何方?

2019年12月9日召開的諸暨市委十六屆九次全會上提到,新時代“楓橋經驗”首次被寫入中央全會《決定》,標誌著“楓橋經驗”由基層社會治理的樣本上升為黨和國家制定政策、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和基本經驗。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我們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責任擔當,聚焦關鍵處、打開突破口,努力在高水平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楓橋經驗”從諸暨人的“傳家寶”到代表著中國獨特的軟實力,走了半個多世紀。當時光進入2020年代,如何在城市發展進程中運用好它?“楓橋經驗”的20版本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展望。

两会大数据|枫桥经验:诸暨传家宝20时代路在何方?

“未來社區”的核心離不開服務

這幾天,江新社區主任陳維芹逐張翻讀了社區居民的意見反饋。就在2019年12月底,她組織了全社區的支部書記、黨員幹部、居民代表等數十人,開展“頭腦風暴”,暢想“未來社區”裡最需要哪些服務。

“立足社區角度,對‘未來社區’、‘共享社區’的探索,核心永遠離不開服務。”陳維芹說,去年江新社區與18家共建單位簽訂了“契約化”共建菜單,開展多項服務活動。在青少年方面,社區與關工委、暨陽小學、市職教中心聯合推出了“越關愛、越陽光”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活動;在老年人方面,舉辦了以“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為主題的關愛老年人大型活動等,還吸納他們加入社區20餘支志願者隊伍,並改造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公益講座。

精細化的服務,促使居民對社區工作的參與度、認可度不斷提高。如今,江新社區居民積極參加社區議事會、志願者服務,甚至主動幫忙調解矛盾糾紛,陳維芹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門,交到了朋友。“熟人社區”帶來的精神紅利,成為居民向心力與凝聚力的源泉,並轉化為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

“2019年,我們在原先‘線上議事廳’的基礎上,開創了‘九久議事會’,規定每個月的9號上午9點,召集居民討論如何解決難點問題。”陳維芹說,社區服務牽線搭橋、居民議事民意主導,大家在有商有量、互幫互助中,共享公共空間、社區服務、民智民力等多項資源,使得每個人都能在社區環境中得到發展,享受社區“大家庭”的豐富生活。

两会大数据|枫桥经验:诸暨传家宝20时代路在何方?

輸出民意後的共同治理

群眾路線,是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基本工作方法,這是刻入我們國家前途命運的基因與血脈中的,也是“楓橋經驗”得以矗立時代洪流的根本。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如何立足新時代“楓橋經驗”,紮根群眾路線,將其從鄉村治理向城市社區治理延伸,成為重要課題。諸暨為提供縣域治理現代化“樣板”的具體行動之一,就是走好城市治理“最後一公里”,打造“未來社區”、“共享社區”。對此,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市各個街道社區都開展了豐富的實踐活動,收效顯著。

這當中,有立足智慧治理的積極探索,如“智安小區”建設。在友誼社區的錦城嘉苑小區,居民們的手機上都安裝了“安心居”APP,功能眾多,其中一項是將外來訪客與戶主APP捆綁,一旦這名訪客在小區裡違法犯罪,戶主也將被問責。“智安小區”建設,使大數據、雲服務、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逐漸成為我市居民社區生活的“基礎設施”。

這當中,有對治理手段的豐富創造,如各類“議事機制”。東福社區黨員人數優勢明顯,社區推行了“紅色聯盟議事會”,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建立“紅色物業”“紅色管家”“紅色智囊團”“紅色鄰居”督導團共同協商的五方聯動治理機制,通過“居民徵民意、黨員共提議、聯盟齊商議、協作同努力”的治理格局,集中力量辦難事、克難關。

這當中,有對鄰里公共空間的改造。最近,東盛社區正在針對社區內空間開展改造。改造內容包括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便民中心、綜合治理等6大中心統籌一體化,以及“黨建+社區+物業”“老年大學+三點半學校”等13項重點建設內容。未來,在這些社區公共空間裡,居民將與鄰里一起,共享社區配套,在便捷有序的環境中,輸出民意、參與治理。

標準化心理服務站點是否虛設?

“我們將牢牢把握以人為核心,抓好智能管理、精細服務和居民融合三大方面的工作,真正構建起社區生命體、治理共同體和生活綜合體‘三位一體’的共享社區格局。”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吳建人認為,通過把“陌生人社區”打造成“熟人社區”,並在軟硬件上不斷提升共享空間、治理架構,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城市品質發展水平的提升,就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群眾路線”摸索治理路徑,最終服務人類發展的最佳註解。

人大代表王玉英始終關注“楓橋經驗”的深化發展,她認為雖然大家對“楓橋經驗”不陌生,但大多數人在思想上並沒有深刻了解它的內涵,同時“楓橋經驗”的理論研究和經驗推廣人才明顯不足。

“這一年,通過調研瞭解到,各類社團組織不斷壯大,積極參與調解各類矛盾,成為美麗諸暨建設的骨幹力量。”欣慰之餘,王玉英也有著新的期待,“希望進一步加強‘最多跑一次’,出臺一些更有利的便民措施,讓大家享受到‘楓橋經驗’帶來的紅利;此外,還需提高人人參與的熱情,充分發揮‘楓橋經驗’能動性。”王玉英說。

作為政協委員,市心理衛生協會會長何月紅和市檔案館副館長王莉把目光聚焦到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上。“總體上看,我市在社會心理服務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好的,但結合‘楓橋經驗’社會治理模式,需要關注的是社會心理,而不單單是個人心理。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了大量的標準化心理服務站點,如何讓其真正發揮自身作用,而不是讓它們形同虛設,是我們要著重考慮的問題。”王莉建議,要設立確定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主管部門,出臺相應指導意見,加強對現有公職人員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同時擴大社會心理服務隊伍,培養專業的人才,開展定製化的社會心理服務,等等。何月紅則表示,在新時代“楓橋經驗”指導下,應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两会大数据|枫桥经验:诸暨传家宝20时代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