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足協祕書長稱2012年是足球下滑的分水嶺,大家有什麼看法?

閒雲野鶴四方遊


如果說95年以前的國足是亞洲一流球隊的話,大約96——2003年間國足的實力就在亞洲一流和二流之間。而從2003年開始,國足就開始一路下滑,到了2013年1:5兵敗泰國,更是極速狂奔,直接沒有了底線!


正是國足1:5不敵泰國隊的那場比賽,開始顛覆了人們對國足的印象。在這以前,人們總認為國足球員到了國家隊會理所當然的拼盡全力,為國奉獻。

但是在那場比賽中,國足球員開始出現了踢假球、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對此,許多前著名國腳都是痛心疾首,郝海東直言那場比賽有多名球員在踢假球,范志毅更是痛罵有些球員臉都不要了!
如今劉奕秘書長的一席話,讓人不由重新回味那場比賽!再看看今天國足的表現,那場比賽是不是今天這種局面的開始?


中超快評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北京時間1月9日,中國足協職業聯賽政策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中超、中甲俱樂部的管理層均參加了會議。而在本次會議上,足協秘書長劉奕再度語出驚人,他在會上指出:2012年是中國足球的分水嶺,隨著廣州恆大引進孔卡等大牌外援,聯賽也開啟了金元時代,而大批外援球星的進入也直接導致中國球員進球數急速下降。這也最終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國家隊水平的急劇下滑。

由於熊叔並不知道會議的詳細內容,所以也無法結合劉奕的前言後語來分析他說出此話時的語境,所以對於劉奕本人以及所謂“指責恆大”的內容無權評價,所以在這裡只單純的談一下“2012年是分水嶺”這個觀點。

首先,熊叔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劉奕之所以這麼說,是有自己的數據來支撐,比如:在射手榜20強的榜單中,2012年,僅2名本土球員進入榜單;2013年為3人;2014年為1人;2015年為2人;2016年也是2人;2017年1人;2018年2人。所以,得出了2012年開始,大牌外援的不斷到來讓本土球員進球數下降這樣的結論。

其實,縱觀如今的中超包括中甲聯賽,射手榜前20位的球員中,外援佔據了80%甚至是90%,各支球隊對於實力強、效率高的外援也是趨之若鶩,而近些年國足也的確是缺少合格的鋒線球員,但這真的就意味著2012年就是分水嶺嗎?

如果非要找出一箇中國足球下滑的分水嶺,熊叔覺得不應該是2012年,而是2005年。

對於2005年,很多球迷印象最深的無疑是克勞琛率領的中國國青在荷蘭世青賽上颳起青春風暴。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2005年,謝亞龍走馬上任,掌管大權。

其實在謝亞龍一上任,便開始了大清洗,閆世鐸時期建立的體系以及制度包括人員都難逃清洗命運,克勞琛便是其中之一。但是謝亞龍的改革並沒有讓中國足球變得更好,反而變得更加混亂與黑暗,男足和女足均從這一刻開始了下滑,而更痛心的是,在這個時間段裡,中國足球青訓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也遭遇了沉重的打擊,而這也直接導致青訓球員的成材率驟減,以至於人才出現斷檔,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東北路、魯能足校、根寶基地這些足球名校的支撐,現在的國足又會處於一個什麼水平(2010賽季射手榜前五名中有兩位本土射手,一位是排名第二的韓鵬,出自於魯能足校;一位是排名第五的楊旭,出自於東北路小學)?

隨著東窗事發,相關人員鋃鐺入獄,中國足球群龍無首,陷入了低谷期,以至於連當時的贊助商拿啤酒當獎品,這又是多麼的荒誕。在那樣一種環境之下,大牌外援怎麼會來中超,為了喝上免費的啤酒?沒有大牌外援的中超聯賽自然就是本土球員佔據射手榜,如果那個時代有扎哈維、有特謝拉、有艾克森、有佩萊、有塔利斯卡等眾多大牌乃至世界級外援,試問本土球員還有實力佔據射手榜的半壁江山嗎?

里亞斯科斯是誰?路易斯-拉米雷斯是誰?埃爾維斯是誰?奧利薩德貝是誰?很多球迷聽都沒聽過,但當時他們在中超聯賽可謂是大殺四方的外援。然而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們在當時國際足壇環境下的實力以及影響力是遠遠不如當今的奧斯卡、胡爾克、保利尼奧等人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本土球員沒有能力和大牌外援競爭,武磊依然可以力壓眾多外援獲得中超金靴,譚龍依然可以力壓眾多外援進入中甲射手榜前三名,只是武磊和譚龍這樣的球員太少了(武磊出自根寶基地,譚龍出自東北路小學),而這也反映出了中國足球青訓的缺失,反映出了那個黑暗的時代對於中國足球青訓乃至中國足球的打擊。

廣州恆大開啟了金元時代,讓中超乃至中甲開始走向了瘋狂投資的道路,但是廣州恆大同樣也讓沉寂低谷的中超聯賽重新煥發生機,亞冠聯賽的奪冠更是讓中超在亞洲足壇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來講,如果沒有恆大的刺激,中超競爭也不會這麼激烈,也不會這麼具有商業價值,當然,恆大引領的金元時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要另談了。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足協也是大力扶持青訓,並打造了青超聯賽等相關青訓賽事,並強制要求各俱樂部必須有青訓隊伍,而各地的青訓組織以及校園足球也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如果中國足球青訓能夠找到合理的發展道理並發展下去,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本土球員可以像武磊那樣力壓眾多大牌外援拿下中超金靴,可以像武磊那樣登陸五大聯賽攻破世界級豪門的大門!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刪)


奔跑的熊叔


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在聯賽新政研討會上關於“2012年是個重要分水嶺”的言論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在這裡筆者認為要從辯證的角度去理解這段表訴。

劉奕原話的意思是,2012年恆大買進了孔卡刷新了外援記錄,自那以後各隊紛紛效仿,於是造成了如今中超中甲各隊的中軸線尤其是前鋒位置上都是外援。筆者認為他說的這個確實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國內球員在比賽中過於依靠外援,習慣拿球后就傳給外援,讓外援去解決問題,這對國家隊的水平是有直接影響的。這幾年國家隊比賽球員們一到國家隊就無法發揮出在俱樂部的水平,是有這個原因在裡面的。

但是劉奕秘書長把國足下滑的原因歸結為這一個原因就不對了,至少不全面。高水平外援佔據中軸線造成球員過於依賴他們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隊水平,但是這不是國家隊水平逐漸下滑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隊成績不斷下滑其根本在於青訓人才斷檔,國家隊還在依賴一些80後球員,不是說80後球員踢的有多麼好,是後面的比他們差太遠了,85一代,88一代國腳的狀態隨著年齡增加在下滑,90後能力又不行,那麼國家隊水平必然會下滑。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足協現階段最大的工作還是去抓青訓工作,青訓是根,青訓是本,只有青訓工作越來越好,國家隊成績自然會越來越出色,而聯賽對國家隊的水平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巴雷喬


從萬物運行的規律來講,是有道理的,有上升期,那麼必有下滑期!他說的2012的下滑期,應該是足球在2012年以後,相對以前的關注程度逐年在降低,這和那些年的國際形勢有關,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間接影響了。說到底,足球只是娛樂品、附屬品,玩物,世界的大勢繁榮,它也跟著繁榮;反之亦然!


驃騎御風


走了一個涼棒,來了一個棒槌,靠買球員掙了幾個錢又買了個足協秘書長。


9567571890245


關鍵是什麼時候不是下滑呀?


老梆子28308970


劉奕說的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