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麒麟芯片對中國手機行業有些什麼樣的影響?

勸子莫語


謝謝您的問題。我認為,麒麟芯片影響有幾點。

通用的道理。我們經常說,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王者。同樣,誰掌握手機供應鏈的頂端或者核心環節,誰就有市場主動權與話語權。高通收專利費、打知識產權官司,十分強勢。2013年中國品牌手機開始展露頭角,需要大量芯片。那時中國還被稱為世界工廠,高科技產品不足,希望美國與西方國家降低專利費用,這種低頭看人臉色的日子很不好過,所以麒麟自主研發芯片,使華為在手機供應鏈上游、核心部件實現國產化,有了市場自尊,挺直了腰板,給國產手機做出示範。


改變了世界技術格局。未來全球財富之爭,不是石油之爭,而是數字經濟之爭。中國芯片進口總值比石油進口還多,而且基本是受制於美國。芯片與石油一樣,關乎經濟、政治和全球地位,官司與技術封鎖的背後不僅是芯片產品的問題。目前,華為海思構成了高通、三星、蘋果之外新的一極,能夠挑戰美國芯片壟斷,並能改變全球芯片供應鏈佈局,並能隨同手機、5G信息技術服務對外輸出,立於世界領先地位。國家在對外發聲時,有了談資與籌碼。

改變了國內市場格局。華為麒麟芯片定位於高端芯片,專供華為自己,所以華為有強力的議價權和難以逾越的技術護城河。第一,華為手機可以賣出品牌與高價,因為我有自主知識產權,華為手機的利潤高於小米、OPPO,賺取的利潤反哺技術研發,於是華為更加領先於同行。“中華酷聯”只有華為還處於市場領先地位,成敗之間,都與手機芯片有關。第二,高通芯片賣給其它手機廠商的價格會被限制,比華為麒麟高,意味著缺乏競爭力。第三,加載麒麟芯片的手機是華為生態鏈的入口,與其他華為芯片一道,共同開闢國內雲計算、物聯網市場。第四,麒麟芯片帶動了中芯國際、臺積電等國內供應鏈企業的發展與繁榮,再往上,華為海思幫助華為構建生態,多條供應鏈的國內合作伙伴從中受益。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因為華為麒麟芯片的問世,這意味著中國科技的又一大進步。

眾所周知,手機芯片一直都是被高通和聯發科等玩家卡脖子。如國內的小米以及OV等廠商,他們不是用高通芯片就是用聯發科的芯片,這對於很多國產廠商來說是一個隱患,因為突然有一天,人家要是不供貨給我們了怎麼辦?那不是難在了嗎?

麒麟芯片 推動中國科技前進

華為無線終端芯片要從2003年說起。時任海思總裁徐直軍表示,儘管梅里這個項目不做了,無線終端芯片領域還有更多挑戰值得攻克,鼓勵大家堅持下去。他說:“我們華為就是'傻傻地投'。"

稍微對中國半導體行業有所瞭解的朋友們都知道,咱們的製造業雖然強,但更多的是偏向中低端,在高端領域我們還和歐美存在巨大的差距。但也正是因為我們認識到了差距,所以我們才奮起直追,所以我們看到了華為麒麟芯片的問世!

防患於未然?

你羨慕別人家有臺彩色電視,卻從不想自己努力買臺電視,等爸媽好不容易給你買臺黑白電視,你還嫌棄說電視太爛,爸媽不好。

同樣的,雖然現在華為麒麟芯片並沒有對國內手機廠商們開放,但有了這個東西,國產友商們就有了退路。這就好比之前華為扶持京東方A做屏幕一樣的道理。自家手裡面有了核心的東西,這出去談判的時候都有點底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推出了麒麟芯片,雖然短時期內對國內其他廠商並沒有實質的意義。但如果10年後我們回過頭來看今天,這絕對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春公子


麒麟芯片對中國手機行業有些什麼樣的影響?

影響太大了。

麒麟手機芯片主要得發展歷程

  1. 09年發佈k3v1,這款撲街了。
  2. 12年發佈k3v2,搭載在當時華為的高端機D1,mate1等,發熱較嚴重,也算撲了。
  3. 2014年初,發佈麒麟910,搭載在當時的手機p7,mate2手機上,p7我記得賣的挺火,就不找數據了,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款處理器。
  4. 2014年6月,發佈麒麟960,性能得到質的飛躍。搭載在榮耀6,mate7,重點說一下mate7,這算是華為真正意義上一款高端機,也是趕上驍龍不爭氣。算是麒麟手機處理器徹底站住腳了。
  5. 2015年11月,麒麟950,其中mate8,p9大獲成功。
  6. 剩下的就是最近的960,970,980,990,還有19年發佈的麒麟810。這幾款也非常成功。

麒麟芯片對手機行業的影響

手機出貨量前三的廠家,三星,華為,蘋果都有自己的手機處理器芯片。而國內一眾手機廠商比如小米,oppo,vivo,魅族等都得用高通或者聯發科或者三星的處理器,受制於人。聯發科只能用於低端手機系列,高端手機只能用高通的芯片,手機廠商還會有談判的餘地麼?

  1. 麒麟手機處理器雖然不外賣,但也會對高通形成競爭關係。高通為了出貨量,價格也會相應考慮。

個人挺看好麒麟810的。基本上都是應用在高性價比的機型上。比如榮耀20s,華為nova5z,榮耀9x。


一葉扁舟說科技


"有些什麼樣的影響″?目前為止,影響的範圍有限、力度有限,又少,主要是3樣:標誌,刺激,拘束。

1 標誌

從2014年就標誌著,一直到現在,是標誌著行業,不是代表著友商。

(1)標誌著中國手機行業有了自主的手機芯片技術

儘管是唯一1家、唯一1款,中國手機行業卻也實現了芯片的由無到有轉變,並且是由O端到1端的轉變。尤其是,華為的芯片一上來就是高端的,實現了自家手機的高端替代,中低端的還沒有實現替代,儘管可以實現。

當然,由於不外賣,僅自用,其他國產手機廠商都沒有搭載,也就不是整個行業實現了芯片技術擁有和高端替代。

(2)標誌著中國手機行業高中低端手機實現了國產芯片的搭載

尤其是搭載在國產高端手機中,儘管僅有華為1家作代表,意義也非凡。

(3)標誌著中國手機行業科技能力的到達高度

雖然唯獨標誌在華為那裡,高端芯片+高端手機也足夠高,相應地,華為"手機終端製造廠商+手機芯片擁有廠商″也非同小可。

2 刺激

刺激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考慮自研。

從2014當年起就刺激到了?

雷軍在2014年說會有1家廠商按沙子價賣芯片,如果說的是小米,那算是被華為刺激到了不?反正,2017年推出了澎湃S1,前面巧合、後面真像。

後來直至當前,據說另有國產手機廠商也要自研芯片。

如果在被刺激之後實際研發了,就是又起到了帶動以至引領作用。

當然,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考慮研發,也應該是高通高價芯片長期刺激的結果,還是被華為手機賣得居然好過有自研芯片的蘋果手機啟發了,更是由於全球三大巨頭手機廠商都有自研芯片。

3 拘束

拘束了高通任意對國產手機廠商提高芯片售價,儘管是在一定程度上。

華為麒麟芯片是在自用,說不準哪天就開賣,海思的其它芯片不就開賣了嗎?

有一就有二。有大部分賣的情況,就可能會不差1款。何況,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一時半會不可能構成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如果是把高端的麒麟芯片只用在低中端機上,就更構不成了。

三星的的Exynos芯片除用於自家高端手機外,只有魅族採用,而後者卻沒有進入國產手機強者之列。

當然,估計在高通一直賣、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一直買的情境下,華為輕易不會出售。


肇俊武


華為芯片真正的為人所知是華為發佈的第一款四核手機華為D1,它採用海思K3V2一舉躋身頂級智能手機處理器行列,讓業界驚歎。K3V2當時號稱是全球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性能上與當時主流的處理器如三星獵戶座Exynos4412相當,這款芯片存在一些發熱和GPU兼容問題,仍不失為是一款成功的芯片,代表著華為在手機芯片市場技術突破。

到了4G時代,華為發佈了旗下首款八核處理器Kirin920,不僅參數非常強悍,實現了異構8核big.LITTLE架構,整體性能已與同期的高通驍龍805不相上下,並且其直接整合了BalongV7R2基帶芯片,可支持LTECat.6,是全球首款支持該技術的手機芯片,領先手機芯片霸主高通一個月發佈,而聯發科支持LTECat.6技術要到今年下半年,展訊則表示要到明年。

一份來自中國移動內部的宣傳材料顯示,華為麒麟芯片最新Kirin950芯片將採用臺積電16nmFinFET工藝,集成的基帶芯片將支持LTECat.10規範,成為後4G時代支持網速最快的手機芯片,作為對比,驍龍810目前僅支持LTECat.9,要到下一代驍龍820才能支持LTECat.10,再次實現了對高通的領先。

目前,4G手機市場進入爆棚期,根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近日發佈的《2015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1月至6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達2.37億部,上市新機型達778款,其中4G手機出貨量達1.95億部,上市新機型達552款,同比分別增長381.8%和58.6%。

在整個手機市場都在向4G邁進的過程中,智能手機價格偏低的事實卻成為阻礙廠商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因此到後4G時代,眾多終端手機廠商尤其是走高端路線的廠商大舉發力自家芯片的研發使用,在4G大趨勢面前積極把握主動權。

以三星為例,2015年三星旗艦產品GalaxyS6棄用高通芯片,採用了三星自家的Exynos芯片,積極應對市場份額下降提升利潤率的壓力,如無意外的話,未來Note5也將全面採用Exynos芯片。

作為近兩年在高端市場發展迅猛的手機廠商華為,從2014年的高端旗艦Mate7到2015的全新旗艦P8均採用了華為自主研發華為麒麟芯片,而華為Mate7和華為P8在市場上的不俗表現,也證明了這顆中國"芯"的成功。

華為Fellow艾偉此前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曾表示:"華為堅信芯片是ICT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我們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路去攀登,通過持續投入核心終端芯片的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構建長期的、持久的競爭力,從而為用戶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

而近日,更有中國移動公佈的《中國移動終端質量報告》爆出,華為麒麟芯片在芯片評測環節以五項測試四項第一的成績奪位高通,未來華為芯片的發展更是不可小覷。

從發展趨勢看,未來4G芯片其應該具備強大數據和多媒體能力,與此同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將進一步加速行業的洗牌。

目前在手機芯片行業,尤其是高性能芯片領域,依舊處於高通、聯發科、海思、三星以及蘋果五家爭霸的局面,但同時具有手機終端製造能力和芯片研發能力的只有海思和三星,而高通和聯發科則只提供解決方案,沒有終端;比較特殊的是蘋果,其芯片自主設計但委託生產,同時完全自用。其中三星的Exynos芯片除用於自家高端手機外,只有魅族採用;而多年來,海思處理器一般都應用在華為的明星機型上面。

華為芯片雖然沒有對其它手機廠商開放,但目前已切入電視市場。去年10月,海思的一款芯片被酷開選用在其新推出的電視新品中。可見,目前華為正在打造一種新的生態,這種生態系統主要是圍繞手機進行,通過麒麟芯片延伸到平板、手腕上的手環、電視等,並獲得同樣質量的用戶體驗。

有業內人士指出,產業發展到高級階段,競爭的核心不再是掌控技術本身,而是能否控制產業生態,而後4G時代,得"芯"者得天下。


都叫我活雷洪


沒多沒少不會影響國民的東西


熊牛07590258


華為建設生態系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在芯片研發方面,尤為突出。

華為海思所涉獵的芯片覆蓋範圍還是很廣泛的,包括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具體包括安防、電視、手機處理器、電源管理、RF PA,以及高性能的ADC芯片等,但最受關注的莫過於處理器芯片了,包括手機處理器SoC、服務器芯片,以及AI芯片。

論技術難度和進入門檻,手機處理器顯然是最低的,且其市場規模可觀,量大可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這在華為身上有淋漓盡致的體現:該公司2018財年營收超過了1000億美元,其中手機收入就佔50%左右,而華為的所有手機中,採用自家麒麟系列處理器的,佔比也超過了50%,

在服務器芯片方面,華為將重點放在了Arm處理器的研發和推廣上。在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後,華為推出了鯤鵬920。

然而,相對於手機SoC而言,做服務器芯片的難度和門檻就高多了,而且是做非X86架構的芯片,在當今的服務器市場,X86系處理器的市場佔比超過90%,要想在這樣穩固的生態當中奪食,談何容易!因此,在這方面,建立起相應的生態系統是首要任務。

因為在強大的X86系生態面前,要想拿到客戶訂單,絕對不是隻靠一兩款處理器芯片就可以的,行業組織和平臺的滲透與建設、相關硬件和軟件的協同等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是最難做的。

以上談到的手機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都屬於傳統業務了,與它們相比,人工智能(AI)處理器顯然是新生事物,雖然AI概念本身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真正應用於市場,並做出相應的處理器,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在AI方面,華為先後推出了兩款自研芯片:基於達芬奇架構的7nm製程昇騰910(Ascend 910),以及12nm的昇騰310。

而在AI生態建設方面,由於屬於新生事物,其建設難度明顯小於手機和服務器的。這也正是華為的攻堅重點,昇騰910和昇騰310,就是採用其自主研發的全新架構——達芬奇,據悉,該架構可以實現全場景覆蓋,可以覆蓋從雲、到邊緣、到端到物聯網端,這正是這種全新AI架構的意義所在。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生態建設方面,華為的手機處理器SoC、服務器芯片,以及AI芯片,這三者是逐步遞進的關係:手機處理器芯片市場最成熟,就採取跟隨發展的策略;Arm服務器芯片市佔率低,在生態建設方面有很大難度,但相對於手機處理器市場而言,也孕育著更多的機會;而AI芯片是新生的,市場體系群雄逐鹿,在這方面儘早動手,則更容易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


中關村online


麒麟芯片對中國手機行業的影響全方位的,首先華為手機芯片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不再受制於人,對國內手機廠商也會起到帶動作用,以前國內手機廠商習慣了拿來就用,近年,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表示要轉型要自研芯片,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國產芯片廠商崛起。

芯片的研發是一個投入巨大,戰線很大的工程,當年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曾揚言要投500億研發空調芯片,現在想想也不是信口開河,看看華為每年在芯片上的研發費用就知道了。如今華為的投入也有了回報,強國之路是要將核心技術抓在手裡,而華為就是這樣實踐的。

有人說科技沒有國界,但是西方在技術壟斷方面沒有商量,為此你必須割捨利潤,淪為人家的廉價勞動力。就像今年初美國對中興的芯片制裁和威脅,給了國人一個錐心的刺痛,給中國芯敲了一次警鐘。

核心技術當自強,華為為中國芯開了一個頭,而大國崛起,正是需要這樣的民族企業,中國智造2025也需要這樣的企業,從不講空話,只做實事。



樂享觀察


看華為對芯片市場和手機市場戰略思考,芯片肯定是不能只面相自家用,需要國內手機廠商一起來培育國產芯片的生態,但站在其他手機的立場上來看,華為又是競爭對。所以我覺得麒麟的前期肯定困難重重,對整個全球芯片市場影響有限,目前來說算是給國人一定的信心把,一直持續不斷的堅持下投入下去未來讓做手機的不得不用那時候才是真正的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