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明風華》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是不是太無情?

瑞牛牛愛影視


《大明風華》中,朱瞻基越往後越冷血越無情,並不是黑化了,而是一方面他得到了朱棣的真傳;另一方面奪得最高權力,最終也是為了家人。


第一集靖難之役的時候,一個孩子坐在位子上,滿眼看到的是血腥和殺戮。這是朱瞻基第一次懂得現實的殘忍,因此近乎崩潰,朱棣一把按住朱瞻基,不經歷這種場面,你如何成長?

所以當鏡頭再次落在朱瞻基身上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開始接受朱棣全面歷練的角色。這個階段的朱瞻基實際上已經清晰認識到權力和保命之間的關係。


孫若微為了保護朱棣而受傷後,朱瞻基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內心,雖然他的父親貴為太子,自己深受朱棣寵愛,但是他的命運並不比那些“靖難遺孤”更好,時刻面臨死亡威脅。

所以到了後期為了自己和家人不至於莫名其妙地丟掉性命,他必須去爭奪那最高權力。

到了朱棣駕崩之前,朱瞻基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了。朱棣病倒後,認為朱高熾就是一個活死人,而朱瞻基沒有能力接位,只有朱高煦還算聽自己的話,能夠壓制得住朱高燧。只有讓朱高煦即位,才有可能保持大明的穩定,不發生動亂。


而此刻朱瞻基卻違背了朱棣的意志,他不顧各種可能性的風險,一定要讓父親朱高熾即位。而朱高熾病重,朱瞻基再次咄咄逼人,其實目的也就是為了最終讓自己即位,掌握最高權力。

面對朱高煦和朱高燧大鬧靈堂,朱瞻基的第一反應,就是殺了他們,以絕後患。這已經徹底偏離了當初朱棣讓爺孫四人歃血盟誓,不得殺自相殘殺,否則天不壽予。


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朱瞻基太無情了,而是他其實和他爹朱高熾並非一路人,他是得到了朱棣的真傳,是朱棣將其從小培養出來的結果。



炒米視角


他其實是很慘的一個角色。娶到的兩個女人,都不愛自己,都有著自己的目的。

朱瞻基稱得上是明朝的明君,可是他的知名度卻遠遠低於他的爺爺明成祖朱棣以及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執政時間太短以及他在執政期間內主要實施仁政和讓國家休養生息為主。雖然是治國有方,百姓能安居樂業,但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對外擴張的豐功偉績,因此缺少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事蹟,但總的來說,明宣宗朱瞻基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只不過朱瞻基有一特殊愛好,而這特殊愛好給後人留下的印象幾乎是完全蓋過了他的“仁宣之治”,反而讓不少後人都認為他是位荒唐的君主。

由朱亞文、湯唯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的朱家的大事小事,家事國事都非常有看點,其中王學圻貢獻了精湛演技,朱亞文為了朱瞻基一角特意用三種音色詮釋不同時期的他,可謂是下功夫了。

  俞灝明明明比朱亞文年齡小,但出色演技再加上一臉鬍子hold住了這個角色,劇中的女主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最大的看點不是如何聰慧,而是大臉盤短脖子毀掉了女神的象形。歷史上朱元璋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這部劇裡有些嚴重歪曲了朱元璋相貌了。而服飾上的明顯錯誤機有點過於不夠用心了。比如皇帝戴的翼善冠,這是一般上朝不會戴的,只有大的祭祀才會戴。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由湯唯扮演的孫皇后,她的身世和劇中胡皇后的身世都是有據可查的,而編劇有點不顧史實的編寫,有點不夠負責任。不過除了這幾點,這部電視劇還是有很多看點的,可以在劇荒的時候看看。






萬君看影視


有觀眾看了朱棣駕崩之後的劇情,覺得朱瞻基要殺兩位叔叔,太過無情。這一看就是個假命題,根本說不通。

朱瞻基要是夠狠,那二位早就去跟朱棣彙報工作了,還有後續的各種麻煩嗎?朱瞻基跟那些鐵血帝王比,已經算的上是仁慈了。

自古以來,最是無情帝王家。生在那樣的顯貴位置上,生活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普通人最多淪落塵埃,只要還有微薄的收入,總有辦法繼續維持生計。

皇家子弟可不行,他們的人生只有兩種結果:勝利則權傾天下,失敗則小命不保。

還有什麼事情,比活下去更重要呢?朱瞻基的無情,與其說是心狠,倒不如說他是為了保命。

有人說朱瞻基要殺漢王,這是背信棄義。朱棣在世時,可是把這群子孫聚到了一起,幾個人歃血立誓,承諾不會殺害自家親人。

朱棣的想法,摻雜了太多電視劇的表演成分。朱瞻基的狠辣就是朱棣教會的

歷史上大多數的皇位,都沾染過親人的鮮血。就連唐太宗這樣的千古明君,也是靠玄武門之變才繼承了大唐。朱棣自己的江山是從侄子手上搶來的,還指望著那幾個早已劍拔弩張的子孫和平相處,太過天真了。

真實的朱棣熟知歷史,他是清楚那些王朝更迭的過往的。朱瞻基還是個孩子時,朱棣就要求孫子見一見血腥屠殺的大場面。那時受到了驚嚇的朱瞻基就明白,心狠是在帝王之家生存下去的必備素質。

朱棣暮年之時卻妄想著下一任皇帝能不沾親人的鮮血,這人設明顯就崩了。

朱棣想讓繼任者平安,唯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不支持太子的兩個兒子提早除掉,以絕後患。否則百年之後四人共處,不爭出你死我活是不會結束的。

不是朱瞻基心太狠,而是孫子學習能力太強了。

朱瞻基並非主動出擊,而是被動還手

劇中的朱瞻基,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用計殺掉漢王。不管是給漢王安個罪名下獄,還是藉著太子的名義討伐一下漢王,都能把這位叔叔折騰的實力大減。

前期的朱瞻基顧忌太多,每一次都沒狠下心。為了維持親情,他都不能立心愛的孫姑娘為正妻,只能違心的選擇了漢王推薦的人。

朱棣死後,漢王三番四次的主動找麻煩,反意已露。

太子登基後,漢王又帶著老三出逃,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

如果此時還不採取行動,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政權必將不穩。百姓將再次陷入殺戮之中。

殺二人換天下人,朱瞻基肯定會選擇損失更小的選項。朱瞻基殺叔叔,是為了保天下太平。

二位叔叔不死,朱瞻基的所有家人都要死

漢王已經有了反意,即使讓出北京城,他們也不會知足,只會得寸進尺。

他們想要的不止有皇位,還有朱瞻基全家的人頭。

一個男人要是連妻子和母親都保護不了,那將是他最深的痛。

所以朱瞻基要求開戰,也是為了護住家人的性命,不能簡單的說成是心狠。

慈不掌兵,善不做官。要做帝王,殺伐決斷免不了,反而是那些唯唯諾諾的皇帝,更容易給天下帶來禍端。看看後面一味求和平,不惜割地賠款的慈禧,就知道什麼是真的心狠了。

對敵人不狠,終會變成對自己的殘忍。


萌萌小笑笑


我是專注歷史的莫地方,我來回答。

有句話說的好,皇家自古無情,皇帝作為一國之主,他必須為大局著想,他只能無情才能保證至皇位的安全。

明宣宗朱瞻基作為一代帝王,從他登基開始他為了自保證皇位安全,他只能選擇無情,皇權吸引力,任何人沒辦法拒絕。

明宣宗朱瞻基天下第一家族長孫,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自己侄子建文帝皇位。

朱瞻基剛出現時候他是個孩子,面對殺戮他更多是害怕,他想逃跑,不想面對,朱棣一把按住朱瞻基,朱瞻基必須面對這種場景,要不他永遠長大不了。

朱瞻基年少輕狂可內心善心,並心思甚密,可他深知他想在接下來的皇室鬥爭中,生存下來,他只能奪取皇位才能保護自己家人安全。

朱棣十分喜愛這個孫子,他身上有自己的影子,朱棣知道一個健康皇儲才能保證帝國穩定,朱高熾身體並不好,朱瞻基又沒辦法鬥過朱高煦,朱棣為了天下穩定,他只能選擇朱高煦繼位,才能保證穩定政權。

朱瞻基深知按照爺爺想法,他必然遠離皇位,他就沒辦法保證家人安全,也沒法實現抱負,為此他必須冒風險,從而才可以換來生機,最終他勝利了。

朱瞻基至始至終都在跟兩個叔叔較量,他深知皇家是沒親情可言,他為了保證自己順利登基,他必須剪除全部威脅,殺掉自己兩個叔叔才能保證皇位安全。

朱高熾仁孝,不願意殺害自己兄弟,多次阻擾朱瞻基殺害自己兄弟,如果不是朱高熾多次阻擾,他的兩位叔叔早就死在自己刀下了。

朱瞻基最早時候確實不願意殺害他兩位叔叔,朱瞻基為了皇位安全,他只能無情,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穩固,殺害自己親人也是無奈之舉,他沒辦法,他為了權利只能越來越無情,從而改變自我。


莫地方


不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太無情,而是明宣宗朱瞻基這個人本身就“無情”。作為帝王,他也不得不“無情”!

明宣宗朱瞻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二月。短短几個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建文帝朱允炆即位。緊接著,“靖難之役”爆發,明成祖朱棣“全家總動員”、發動了一場篡奪皇位的武裝叛亂!建文四年,明成祖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在一場大火中蹤跡全無……同年,明成祖正式即皇帝位,而這也為明宣宗成為皇帝提供了大前提。否則,他最多恐怕也只能是燕王……這還要不計建文帝削藩等政治因素。

明宣宗是明仁宗朱高熾與誠孝昭皇后張氏所生三位嫡子中最年長的一位,作為明仁宗的嫡長子、明成祖的嫡長孫,明宣宗自幼便受到祖父明成祖和父親明仁宗的喜愛與器重並一直被作為“皇位繼承人”來培養。早在永樂九年,年僅十三歲的明宣宗便被祖父明成祖正式冊立為了皇太孫,成為了明王朝合法的“儲·儲君”。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駕崩,皇太子朱高熾即位,皇太孫朱瞻基“遞補”為皇太子並於同年十一月一日完成正式法定冊立程序。

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加之長期高強度、重壓力的皇儲生活,使得明仁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登基僅僅十個月便駕崩了,而明宣宗也有幸成為了明王朝歷史上正式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太子——在位僅七個月零二十七天。洪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明宣宗正式即皇帝位,成為了明王朝的九五之尊!這一年明宣宗年僅二十六歲,遠比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瞻基的扮演者朱亞文先生年輕得多。

屠戮親叔,冷血無情

平心而論,明宣宗雖然繼承了皇位,但宣德元年的他日子過得得並不輕鬆!早在永樂元年,明宣宗的嫡親二叔、三叔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就對儲位虎視眈眈——朱高煦明火執仗、矛頭直指長兄朱高熾;朱高燧扇陰風、點鬼火,暗地裡支持二哥朱高煦爭儲。說是支持朱高煦,實際上他巴不得二哥和大哥鬥一個兩敗俱傷,自己正好漁翁得利!為什麼?因為明成祖彼時就三個兒子還活著,而且都是嫡子,老大、老二一完蛋,皇位就只能是他老三的……跟著大哥,朱高熾是曾經的燕王世子、是理所當然的儲君,幫著大哥朱高熾鬥垮了二哥朱高煦,皇位依然落不到自己頭上。只有攛掇二哥和大哥鬥,朱高燧才有希望,這就是朱高燧暗地裡支持二哥朱高煦爭儲的原因所在,再不濟也能撈一個“擁戴之功”。朱高熾原本就是燕王世子,他就算跟著大哥,也撈不著“擁戴之功”……

換言之,明宣宗這兩位親叔叔都虎視眈眈地瞄著皇位!明仁宗即位之後,短暫安撫住了這兩位胞弟,還沒來得及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便去世了……明仁宗一死,朱高煦的野心更加膨脹,索性派人在路上設伏、準備刺殺從南京趕回北京繼承皇位的皇太子朱瞻基!好在明宣宗命大逃過一劫、沒走朱高煦設伏的那條道,這才成為了皇帝。

宣德元年八月,明宣宗的皇位還沒有坐熱,漢王朱高煦便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反旗。說來朱高煦也真是背,他打算拉上英國公張輔做內應,結果卻讓張輔給賣了!緊接著,家住朱高煦封地附近、在家丁憂的御史李浚發現朱高煦反了,於是改名換姓、日夜兼程從小路奔赴北京,嚮明宣宗示警。等到朱高煦一切就緒準備殺奔京師時,明宣宗早已準備妥當一切,給這位二叔來了個御駕親征!為了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明宣宗命人給二叔朱高煦送去一封信:“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二叔,我早知道你反了!但我認為你是像張敖、劉安那樣受人蠱惑的,只要你交出蠱惑之人,咱叔侄倆到此為止。否則,侄兒我分分鐘滅了你!”

朱高煦一見明宣宗親自出馬,心裡有些打鼓了。自己以一隅敵舉國之力,加之先機已失,根本沒有什麼勝算。緊接著,朱高煦手下的將士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考慮,私下裡商量著打算直接發動兵變、綁了朱高煦去邀功。朱高煦見大勢已去,索性直接投降了……這場叛亂居然就這樣兒戲般地被平定了。事後,明宣宗猶豫了,即位伊始便誅殺親叔,這可不是什麼好名聲。於是,暫時將朱高煦和他的兒子們幽禁了起來。

要說這朱高煦也是作死!或許是打算和解、又或許出於其他目的,明宣宗親自去看望幽禁中的朱高煦,他倒好直接用腳給自己這位皇帝侄兒絆了個大馬趴!此舉徹底激怒了明宣宗:“二叔啊,我好心好意來看你,你居然讓我當眾出醜!看來你還是不服啊。”於是命人用三百斤的銅缸罩住了朱高煦,讓他“消停地”聽自己說話。結果這位膀大腰圓的王爺居然舉起了三百斤的銅缸,打算掀翻銅缸出來。明宣宗近在咫尺,一旦朱高煦掀翻銅缸,指不定就會砸死他!忍無可忍的明宣宗命人在銅缸周圍架起了炭火,索性把自己這位二叔烤成了“人肉乾”……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要說了,明宣宗殺朱高煦也是忍無可忍啊,他怎麼就冷血無情啦?殺人的方式很多,尤其中國古代對待謀反的宗室,通常以賜自盡為主,為的就是給自家人留個體面。可明宣宗居然活活烤死了自己的親叔叔,僅此一點,冷血無情的罪名他是洗不脫的!官方正史說明宣宗不忍殺叔,這才將朱高煦幽禁了。可如果真這樣,他又為何殺了朱高煦之後又殺光了自己的叔伯兄弟、朱高煦的兒子們?很顯然,明宣宗本就想要除掉朱高煦,僅僅是在尋找一個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朱高煦自己找死,這個理由足夠了!明宣宗毫不留情,居然殺絕了二叔一門。

自己父親明仁宗總共就倆胞弟,已經殺絕了一戶,總不能都殺了呀!更何況,趙王朱高燧並沒有公開附逆,明宣宗多少也有些師出無名。最終,明宣宗留下了三叔朱高燧的性命。朱高燧也是聰明人,索性把手裡的兵全都交了出去,明的、暗的、公的、私的,能交的都交了……明宣宗見三叔這也識趣、懂事,也便不再追究了,反正已經是隻死老虎了,倒不如留著給自己換個好名聲……試想,如果趙王朱高燧公開附逆了、或者繼續對抗,他的結局會不會和漢王朱高煦一樣呢?可能性非常大!

無故廢后,薄情寡義

如果說殺二叔朱高煦還有政治因素在裡面,不得不殺。那無故廢后就只能是明宣宗薄情寡義了!電視劇《大明風華》嚴重黑化了明宣宗的廢后胡善祥,同時也幾乎完全洗白了孝弘章皇后孫氏(劇中叫孫若微)。

胡善祥是“第三者插足”不假,但從頭至尾她都是一個無辜的女人。嫁給皇太孫朱瞻基是明成祖的決定,她只能被封接受。在成為太孫妃、太子妃乃至皇后之後,胡善祥一直以賢德著稱,不爭不搶、老實本分,而且還先後為明宣宗生下了兩個女兒。可因為喜歡孫氏,明宣宗自始至終都不待見胡善祥!宣德二年,明英宗朱祁鎮出生。同年,明宣宗便以“無子”為由、逼胡善祥遜位。宣德三年,胡善祥被正式廢黜,孫氏母憑子貴、如願以償成為了皇后。

無子,多麼荒唐的理由!胡善祥並不是不能生,她已經先後生下了兩個女兒。彼時的胡善祥才二十多歲,誰又敢說她永遠生不出兒子來呢?明英宗朱祁鎮是兒子不假,但他彼時只是庶長子,並不影響胡皇后生兒子,不是嗎?胡善祥只要生出兒子來,那就是嫡子,就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為了給孫氏和孫氏的兒子明英宗騰地方,明宣宗居然以“無子”這麼荒唐的理由廢掉了已經生育了兩個女兒的胡善祥,可見其有多麼薄情寡義了……胡善祥再不濟,好歹也是明宣宗兩個女兒的媽,不是嗎?如果不是明宣宗的生母誠孝昭皇后張氏護著胡善祥,還不知道胡善祥會被明宣宗和孫氏擠兌成什麼樣子呢!

綜上所述,無論史家如何粉飾,明宣宗都難以洗脫“冷血無情、薄情寡義”的惡名。作為皇帝,明宣宗殺二叔朱高煦無可厚非,但方法實在太過殘忍!冷血無情恐怕是洗不脫的。至於對廢后胡善祥的薄情寡義,那就更加洗不脫了……這裡面根本沒有什麼政治因素、情非得已,就是明宣宗薄情寡義!


農民工歪說歷史


最是無情帝王家,皇位只有一個,可朱棣的皇子皇孫那麼多,誰不想站在權力之巔,群臨天下,可是也得有自知之明才行。明成祖駕崩後,最有資格繼承大統的有老大朱高熾,老二朱高熙,前者廣施仁政,備受文官推崇,後者戰功赫赫,武將當中極有威望,可以說老大與老二不相伯仲。

朱棣去逝前召見楊士奇,說出了想傳位給老二的打算,理由是為了保全太子一家。永樂大帝這麼做,主要是出於一片疼愛兒孫的心意,他知道老大的身體很差,撐不了多久,即便傳位給老大,到時老大一走,孫子繼位,老二必然會效仿自已造反,他不想歷史在自已的兒孫身上重演,為了保全好聖孫,他做出了一個自私的決定。

可是朱瞻基不是這麼想,到嘴的鴨子眼看著要被別人端走了,他豈會甘心?作為朱高熾的兒子,朱棣的孫子,皇太孫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寵愛的那位,自小就被爺爺帶在身邊,他的心態難免會受朱棣的影響多一些。他渴望權力,渴望皇位,他看不起父親的膽小懦弱,他便喜歡去拼去爭去搶。

對於朱瞻基而言,誰跟他搶皇位,誰就是他的仇人,即便那人與他有著同樣的姓氏,流著同樣的血液,可要是敢來爭那個位子,他必然會六親不認。因為從小到大,離皇位最近的人,除了爺爺朱棣,其次就是他了,那個人人都想要的位子,究竟有何意義,他很早就心知肚明,所以他必須坐上那個位子,在他看來,那個位子只能屬於他。

朱瞻基深陷權力漩窩之中,無法自拔,不可否認他集合了父親與爺爺的優點,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可以說他是為皇位而生的,可是僅僅因為這個位置,就手足相殘,這也違背了朱棣的初衷。好在他有一位深明大義的好父親,在臨終之前,教會了兒子如何做一位愛民如子的君王,從這個層面來說,朱瞻基又是幸福的。


劇來叨


我是津城沐雨,我來回答。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不是太無情了?

的確是這樣的。



《大明風華》演到三十多集,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再也不是原來年少輕狂卻內心良善的人,朱瞻基變的越來越無情。

首先,自己權利燻心,為了自己的權利,不惜大明發生再次動亂的風險,改變朱棣的意志,讓自己的父親繼位。



其次,不顧父親病重,步步緊逼,讓病重的朱高熾繼位,為自己將來掌權並順利繼承皇位奠定基礎。

再次,朱瞻基對自己兩位有野心的叔叔非常狠毒,為了剪除潛在威脅,企圖殺掉朱高煦和朱高燧。如果不是朱高熾的一再阻攔,兩位王爺怕早就是刀下之鬼了。



隨著劇情發展,朱瞻基越來越無情,為了自己的權利慾望,不惜骨肉相殘,違背朱棣意志,誅殺親人,可謂是非常無情。


津城沐雨


不是無情,是作為帝王的代價。

不然怎麼把古代帝王叫寡人呢!就是因為他一切為了江山,沒有親情,就從劇情來看其實也不能說無情,他之所以殺漢王是因為在他看來漢王不僅僅是對他皇位的威脅,更是一個男人的恥辱,從劇情看漢王跟皇后有私情,就是普通人都受不了,何況是皇帝呢!至於囚禁趙王是因為趙王騙了他,利用了他,讓他揹負了殺叔囚叔的罪名。





火星上的豹子


政治鬥爭無比殘酷,特別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帝位之爭。

朱瞻基的兩個叔叔原本就不是善男信女,如果情勢允許,他們可是毫不猶豫的就會殺掉朱高熾全家取而代之。所以那一場爭鬥不是爭一點家產的事情,而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爭。

相對來說,朱瞻基已經算是仁慈了,要真是心狠手辣的,在榆木川的大營中就把他倆處死了。而且那時候其實才是最佳時機,身在前線,朱高煦的部隊也已經被調走,以一個抗旨不遵,興兵作亂,謀殺皇儲,被亂軍殺死的故事就掩蓋過去了,朱瞻基甚至都不用出面。

什麼美名?那都是勝利者書寫的。當時一旦朱高煦兩兄弟被滅,天下就再也沒有敢於造反的勢力。甚至於朱瞻基可以順勢接受三千營和五千營兩支精銳明軍,省卻了後來內戰對國家力量的消耗。

至於朱高熾,一旦生米煮成熟飯,且朱瞻基兵權在握,他再宅心仁厚也只能承認現實。從後來的演進來看,朱瞻基的判斷是對的,此二人因為朱高熾的所謂仁義,讓天下多了多少亡魂,讓天下百姓承受了多少禍亂和冤魂?

為了你朱家幾口家人的所謂仁義,犧牲的可是無數兵士、百姓和家庭。這一點上,我一直讚賞李世民的做法,以小惡成就大善,能夠殺伐決斷者方能善行天下、建立盛世。


謝金澎


朱亞文說,自己很能理解觀眾對這個角色的“誤解”,但是這種角色的創作,其實是符合朱瞻基的秉性和身份,“這只是他的保護色”。根據劇情的演進,朱瞻基面臨不同的人生境地會有幾次大的轉變,這也是朱亞文認為這個角色演起來很過癮的地方。“導演張挺在這部劇裡做了大膽嘗試,我們每個人物角色都像輪班站崗,一個接一個地走上前臺。其中裹挾著的最大事件就是靖難遺孤的復仇,從中可以看到朱棣對靖難的反思。這在戲劇結構上非常有趣,每個人物的命運都是大起大落。它不是慢慢悠悠給你抻到60集,最後再來一個斷崖式的大結局。”

故事中“明朝第一家庭”的設定,也讓朱亞文認為是該劇的創新之處。在他看來,編劇和導演團隊認為要用歷史形態來折射出人性的影子,通過歷史矛盾來讓觀眾看到朱氏一家人背後血緣親情的故事,“不僅僅是演歷史中的歷史,演歷史書上的歷史,更多是融入了當代的理解去詮釋過去的時代。我們在大的時間節點上幾乎做到了與真實歷史有對應關係,在具體的創作表達上進行了創新。”對朱亞文來說,劇中這種家庭化的人物關係更多是一種表達方式的創新,作為演員,他不是以歷史顧問的身份去深究是否合理,而是需要相信劇本的設定,“我是不會懷疑的,因為這就是劇作的風格,它就是要用這一面來表達。如果我懷疑,我就是這段關係中的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