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抗疫阻擊戰中的媒體人

內容摘要: 抗疫阻击战中的媒体人

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有一群勇敢逆行、衝鋒在前的媒體人,他們第一時間進入全員戰時報道狀態,深入防控一線,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疫情阻擊戰的最新動態,傳遞客觀真實的一線信息,為打贏“戰疫”凝聚信心和力量。

——題記

聞令而動

今年春節,原打算是值了初二、初三兩個班,紮紮實實休息一下,感覺有太長時間沒有睡到自然醒了,不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我的假期計劃。

大年初二,縣裡通知,工作人員、特別是黨員幹部提前結束春節長假,返回工作崗位,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守住縣裡不發生疫情輸入的底線!

我在縣電視臺微信群、QQ工作群發出通知,請全體記者、播音員、製作人員提前到崗到位。

通知剛發來,家住興義、已在州醫院住院十多天的女記者羅用嵐(同事們都親切地叫她大嵐)秒回:“已經在回晴隆的路上!”

緊接著,家住雲南的、六盤水的、興義的其他採編播人員,想方設法趕回晴隆——當時,所有的班車均已停運,我沒有一一細問,他們是如何準時低達工作崗位的。

採編播群相

初二當天,縣委、縣政府領導率隊兵分三路,前往縣域北、中、南部督查疫情防控工作。電視臺臺長往南部,我往中部,女記者徐豔香往北部。而北部採訪,路途遠而彎道急,對許多會暈車的女記者來說,是對體力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我剛上車,縣領導就遞來一個口罩,說為了我們的健康安全著想,早有準備。從早上出發,晚上近十點方才歸家,我明顯感受到,全縣上下抗擊疫情的衝鋒號已經吹響。

電視臺共有十名記者,其中五名駐村,辛勤工作在脫貧攻堅第一線。餘下的五名記者,一男四女。其中,到縣疫控中心採訪的大嵐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縣疾控中心醫務人員被稱為“與病毒零距離接觸”,是疫情戰“疫”的最前沿,是抗擊疫情的“排雷兵”。對集中留觀人員的排查,是他們“掃雷”的第一步,也是防止疫情輸入最關鍵的環節。採訪中,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醫務人員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大嵐也做好了充分的防護準備。隨行拍攝圖片資料的還有縣攝影協會主席陳亞林,他們配合默契,對醫務人員開展的為留觀人員測體溫、詢問身體狀況、採樣、送檢以及消殺、會診等全過程進行實地採訪,如實寫下了《他們,奮戰在阻擊疫情最前沿》的新聞報道。

事後,陳亞林坦言:“當時心裡還是有點發慌的。”

我在工作群裡說:“大嵐確實是勇氣可嘉!”

大嵐回覆:“記者們都辛苦,只是我接到的採訪任務稍微特別一點而已。”

大嵐還採寫了《晴醫最美“逆行者”——曾洪梅》《最美逆行,勇士出征——晴隆縣人民醫院選派唐林海增援貴州省職工醫院》等新聞,真實再現了白衣天使們“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大愛點燃奉獻,真情詮釋價值”的感人場景。

女記者徐豔香已連續幾年值春節班,在這次抗擊疫情采訪報道中,有時一天連跑幾個採訪點,回到單位累得話都不想說,直到前幾天,在採訪回來的路上摔了一跤方才稍作休整。

而女記者黃丙鳳、文敏在臺里人手緊缺的狀況下,都是當作男記者來用。下鄉村、進田間、入農戶,都常見她們扛著攝像機在忙碌奔走,只有如此,方能跟上防疫宣傳的高頻率、快節奏。有時,一篇新聞稿才寫到一半,接到新的採訪任務,又匆匆上路,很晚回來是常事,來不及休息,接著白天未完成的新聞稿件繼續挑燈夜戰,筆耕不輟……

作為臺裡現在唯一的一位男記者小桂,主要承擔縣裡重大新聞的採訪報道任務,尤其是在抗擊疫情期間,責任重、壓力大、要求高自然是不言而喻,其結果必然是成倍的辛苦和付出。2月16日,小桂隨州領導赴距縣城100多公里的北大門長流鄉和中營鎮採訪“州級全面實地督戰晴隆縣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場戰役”,回到縣城已是傍晚6點過,夜裡又接到採訪任務,說是大廠鎮3名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志願者凌晨一點回到晴隆,他又扛著攝像機前往蓮湖酒店隔離觀察點,採寫了新聞《千里馳援大愛無疆 為平凡的英雄點贊!》,新聞播出、發佈後,多家媒體進行轉載,反響強烈。

一條新聞的播發,採訪、攝影、撰稿只是成品的一半,接下來就是播音和製作環節。

縣電視臺資深女播音員李麗彬,每天早早來到單位,以流暢、準確、快捷的專業素養,把記者的稿件配好音,交給男播音員王興主持和出鏡。2月6日晚7點,接到縣政府辦通知,要求必須當晚播出縣人民政府元宵節禁令。我電話打過去,李麗彬和製作人員龍英丟下家務活,迅速趕往製作室配音製作。晚上近8點,又接到縣政府辦電話,禁令有細微改動,須重新制作。已返回家中的李麗彬、龍英二話不說,又急匆匆奔向製作室,確保了在當晚的晴隆新聞後準時播出元宵節禁令。女播音員張福麗雖然懷有9個多月的身孕,但只要臺裡的其他播音員忙不過來,就隨時頂上。

縣電視臺製作的防疫知識、通知、公告、新聞動態等,在縣城、在鄉村、在廣場,隨著播音員們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傳遞到千家萬戶,在增加公眾對防疫動態、政策規定、防疫知識有更及時、更全面瞭解的同時,提升了大家打贏這場全民之戰的信心和決心。

左清作為臺裡唯一留守的新聞節目製作人員,在人手減半、工作量成倍增長的情況下,依然在堅持、堅守和付出,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盡心出力。

至於我,每天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記者的調度、新聞稿件的編輯、審片,還要兼顧在縣政府網站、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翠華晴隆報修改發佈各類消息、通訊、疫情通報等,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幾乎就沒有在凌晨一點前休息過。偶爾覺得不堪重負的時候,想想曾洪梅、張光敏、毛曉霞等主動請纓赴武漢,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與疫魔零距離搏鬥的縣醫院的白衣天使們,就覺得自已的這點付出,實在不值一提。

戰鬥仍在繼續

付出和回報多成正比。截至2月20日,由縣電視臺記者和通訊員採寫或參與參寫、提供素材的疫情防控新聞稿件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貴州日報、貴州電視臺、多彩貴州網等州級以上主流媒體採用151篇;在縣政府網站編輯發佈相關新聞、通告等277篇;中共晴隆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編輯發佈193篇;縣電視臺播發視頻新聞87篇。在讓公眾及時瞭解抗疫進展的同時,傳遞和堅定了全縣上下打贏必勝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正如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所說:“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一線記者傳來的報道給了公眾力量和希望,緩解了我們的焦慮。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縱深推進,加之今年是晴隆脫貧攻堅的全面決戰決勝之年,縣裡提出了“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確保打好打贏‘兩場戰役’”的號召,這就意味著全臺採編播人員肩上擔子會更重。記者們將在這兩場戰役中繼續負重前行!

最後,我想用湖北日報社記者胡蔓的話作為文本的結尾:“可以說,醫護人員是在拿命來拯救患者。這種‘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精神,不斷激勵著我,奔走在抗疫報道一線,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