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在一絲意外、稍作猶豫和坦然釋懷之間接受了任務

下午4時許,我剛剛從甬城的火車南站帶著又一批覆工的師傅們回到鎮海。30餘輛公交車排著可觀的隊伍,徐徐地依次停靠。

對車裡的人來說,外面已經不是陌生的街景,而早春的陽光透過莊市大道旁的樟樹枝叉鍍在車窗上,泛起微燻的暖意,彷彿在柔和地訴說,這裡是除家鄉之外,又一個熟悉的地方。

總算是將一車的返鎮復工師傅安全送到了,聽著他們略有興奮地聊起即將兌現的工作收入,我也放鬆下來,畢竟接下來的交接工作並不複雜。

有些突兀的,當一陣手機音樂響起,我怎麼也沒想到,它會帶給我一個特殊的任務,也讓我有了一次不一樣的工作體驗與人生經歷。

接到局長的電話,我先是楞了一下,佈置的任務是隨隊去外省組織當地來鎮復工人員的轉運工作。

領導說的很委婉,問我有什麼困難?

嗯,很大的困難真沒有,小的困難也左右不了出差的可能,那就不說了,爽快地答應下來。

也許是對任務還有些信心吧,徵詢我個人意見時,我沒有太多的猶豫。

在部隊時,我擬定的各類公路、鐵路、航空運輸方案不下20個了,親自參與組織的也至少5次,跨省組織人員運輸的工作對我來說並不陌生。

只是後來所遇到的諸多困難,就是那時的我所不能夠設想的了。

交接完當天的轉運工作,已經是6點多了,這時才抽空給愛人講了一下大致的情況。

電話那頭沒有反對、也沒有贊同。

哈,無聲沉默間當然是在表達一些不滿嘛,好在她也能理解,曾經的軍嫂嘛,覺悟還是有的。

因為疫情管控規定和工作需要,近期一直住在父母家,晚上回來收拾行裝,也順便提了一句出差的情況。

本來對我工作上的事,父親是不多發表意見的,但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還要出遠門,他還是有些意外。接下來,就以他醫生的職業習慣,開始給我反覆叮囑注意事項。

我笑著說,沒事,全國除了湖北,在疫情的嚴重性上,也沒有幾個和浙江是一個梯隊了吧,我去別的省應該更安全。

正閒談著,人社局帶隊的組長來了電話,溝通了工作、明確了任務、敲定了行程,也自這一刻起,貴州方向的“復工小分隊”正式組建了。

當夜深靜謐之間,我不自覺地打開手機開始翻看近月未曾對面的女兒,這一出發,至少約定的見面又要推遲一週了吧。

躺在床上回想,白日裡愛人接我電話後沉默不語的表態,大抵的原因就是在這裡了。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但是,疫情防控期間的復工復產總是一件大事,安排像我這樣有著軍裝背景的幹部去協助人社局執行這項任務,區、局兩級領導的考慮是有道理的。畢竟,我們這些人或多或少有一些這方面經驗,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是可以發揮應有作用的。

既然領導的選人決策是正確的,那就不應該有太多顧慮。

在這個特殊的戰“疫”時刻,身邊的同事們不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敬業奉獻麼。如果有一個崗位更需要自己的能力去作為,至少,我熟悉的每一名同事都將表現出足夠的責任與擔當,任誰都不會退縮推辭。

吼吼,開啟任務模式,給自己加油吧!


Part 2

在疫情之間出差是一種怎樣體驗?

在明確了貴州復工轉運的重點方向是畢節市之後,我立即隨隊於週日緊鑼密鼓地出發了。

在貴陽下了飛機,決定先解決溫飽問題。

然而,順著地勤小哥的一路指引,大家終於成功地被帶進了“溝裡”。

由於特殊管制,一旦出了到達廳再想進那棟航站樓,就不僅僅是接受靈魂拷問的問題了。

因為檢查程序的繁瑣,眼看著僅隔一道玻璃幕牆的餐廳,被長長的人流蜿蜒出一段遙不可及的距離。

掐指一算高鐵出發的時間,還是再見了,只能忍飢搭車,先去高鐵站再視情祭祭五臟廟了。

接下來的一路上,發現貴陽的市場監管同行們很好地落實了疫情期間關於餐飲管控的相關措施。開門營業的臨街店鋪寥若晨星,眼見的餐飲服務更是隻提供閉門羹。

轉過數個街角,終於發現了一家“鵝肉粉”。真是喜從天降,那就來一次“飢不擇食”吧。

雖是地方小吃,但是其中口味讓吃慣大米海鮮的我哭笑不得。更無奈的是,由於禁止堂食,只能委屈地站著下飯了。

老闆看著我的窘迫吃相,同情地搬來了小凳,但是調料和小菜還是無處安放啊。

瞅瞅最近的臺子就是圍樹的那一方石階了。罷了,就算是緊鄰著垃圾回收桶,也豁出去了,往前湊湊,再往前湊湊……能吃上小菜的美味,已經讓我無懼於“薰香”的威脅了。

終於吃完混合味的貴州第一餐,來到高鐵站又有了防疫出差新體驗。

出租車早早地停下,因為出入通道只留了一個,前方太堵。只好拖著行李第一次體會了什麼是貴陽的“地無三里平”,還踩著“天無三日晴”留下的泥濘,通過了站前廣場。

由於旅客實在太少,廣場上愈發顯得空曠,甚至多出了一種“一望無際”的錯覺。

短暫享受了高鐵一小時的優質環境,到達畢節市後,又真切體驗了一回什麼叫人生地不熟。

因為疫情原因,所有的公務接待取消,只能自食其力地一邊琢磨著出租車司機的方言,一邊結合地形理解著陌生的導航。

然而,考驗還在後面。就算天天吃香辣蓋澆飯還能忍受,夜裡不能開中央暖空調就把被子裹緊一點吧,但是出門一公里半的路要爬兩個上坡是什麼操作?公務出差穿皮鞋的標配被棄如敝履,還是運動套裝更適合畢節的地形啊。

儘管條件艱苦,但是我心裡明白,帶著復工轉運的任務出差,本就沒有開會調研的體面,更何況抗疫大局下,有著特殊時期的特殊要求。

不講條件就是前提條件,克服困難就是最佳體驗。這一段在大婁山腳的經歷,至少於我自己而言是一次寶貴的積累:在全國戰“疫”的大局之下,能夠在距甬千里之外的工作崗位上,留下一點特殊的苦味,特別是當這苦味能換來家鄉經濟脈動的復甦,那麼,這苦盡之後所迴轉的,又何嘗不是人生價值得到實現的甜。


Part 3

讓每一條偏遠的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走在畢節市區的路上,你自然會明白為什麼這裡有著長期的貧困。這裡也許山青、也許水秀,但鑲嵌在這山水之間的畢節市區,其間地勢實在不宜城市的規劃與發展。

站在流經市區的倒天河畔,說是河畔,但我的立足之處距離河水足有10餘米的高差,3D模式的沿河公園成色十足地體現著畢節的“山城”特色。

中心城區尚且如此,周邊的縣城、鄉鎮可想而知了。再延伸到村莊,那環境真的不是用一詞“崎嶇坎坷”就可以描述的。

經過多日的溝通了解,許多計劃返鎮復工的師傅因為疫情的交通管制和重重的關山阻隔,而被陷在了大山腹地不能成行。

我負責接洽的威寧縣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區域。這個縣位於畢節中心城區的西南面,貧困與落後的程度比之黔東南黔西南兩個扶貧重點並不多讓。其中,有6名返鎮復工的務工人員就出現了我們在浙江根本不能想像的困難。

當地鄉鎮的就業工作部門同志反饋,這6名務工人員返鎮復工的願望十分強烈,但山路迢迢,僅從村裡到鄉里就得走近1個小時,再由鄉到縣、縣至市,要換乘三種交通工具,行程近6個小時才能到達。

更何況他們因為清償貸款的原因,經濟窘迫、生活困難,以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跨過山中小村到畢節市區的距離。

經與工作組溝通,得到相關領導的支持後,我決心把這6個人從山裡拽出來。因為,這次復工轉運的工作初衷,既是要緩解鎮海的用工困難,同時,也是用實際行動,為因疫而阻的貧困地區廣大務工人員做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你回不了鎮海的家,我們就接你回家。既然是接,當然要主動作為,更要代表我身後的區委區政府體現關懷。

利用正常工作的間隙,我輾轉打通了6人之一的電話,進一步摸清具體困難,經過17個小時緊張協調,在多方努力下,終於形成了從村到鄉、從鄉到縣的轉運接力綠色通道。

當天下午6點多,6人終於從威寧縣城出發了。算算時間,到達畢節最快也要夜裡10點以後了。更麻煩的是,他們都不會微信和導航,我只能一邊和司機聯繫,一邊抓緊手頭的其他工作,因為晚上還有好幾波提前過來投宿的務工人員要安排入住。

緊張忙碌間,好在其他人員的到達都還算順利,我在10點之前就安頓好了其他方向。

然而,意外還是出現了,剛緩一口氣,在間隔1個多小時之後,我再打最後這6人電話時,居然是盲音。爾後撥打司機的電話,語音竟也冰冷地告訴我,他的電話已關機。

瞬間,我出了一頭冷汗,許多種可能光速閃過我的大腦:碰上打劫?事故翻車?過隧道沒信號?還是真就是手機沒電了?心裡一萬匹某某馬奔騰而過。

接下來,我就在“撥打、掛機,再撥打、再掛機”的操作間機械複製,電話裡始終沒有傳出我想要的聲音。

一直到等到近11點半,我把當地縣城的相關同志都詢問了個遍,確認他們順利出發了,司機也是當地人,絕對不可能出現打劫這種腦洞大開的意外。

那難道真的出了交通事故?

我已經開始深深地後悔沒有親自去縣裡接他們了。

就在我忍不住要向交警部門報警時,手機屏幕被一個陌生的號碼點亮了,連忙接起電話,天啊,我第一次感覺到一個素未謀面的聲音是如此之親切,儘管我並不十分明白他用貴州口音表達的解釋,但我知道,他們是安全的,並已經快到畢節市區了。

詢問起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竟是十分的簡單,就是手機沒電了,車上也沒法充電,司機還由於他們6人的表述不清而跑錯了路,所以耽誤了時間。

哈,你看,世間的事情,你有時在冥冥之中要相信好事多磨的橋段。

我們見面時的感情流露十分有趣,竟是互有感激的成份,我感激他們的安全,他們感激我的幫助。

已經是夜裡一點多,隨著最後6人的順利入住,我算是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今天的任務。

走在畢節夜間的道路上,我並沒有著急打車,而是靜靜回憶了一日的工作。

最後,回憶畫面定格在那6人下車後與我激動的握手,無意識地,我抬起了右手細看掌紋:掌紋間還因為過於用力的相握而留有6人手上的泥漬。

我與他們,如果沒有這一次疫情復工,絕不會有這握手的交集。然而,正是這一握手,讓我於這些天的忙碌中,重新定義了這次復工轉運工作的真諦。

雖然,平凡如他們,只能用樸實的話語和激動的握手,來表達謝意,但純樸的群眾只有在心懷感恩時,才會流露最真摯的感情。

這一份份感恩匯聚在一起,就是復工群眾給予那個遠在鎮海的黨委和政府最大的信任。能收穫這份彌足珍貴的信任,就是這次復工轉運工作最動情的意義與最長遠的成功。


Part 4

今天,我們一起返回鎮海的那個家

經過幾天的繁忙周折,終於到了要啟程返甬的日子。

一早,我趕到了為我們提供宣傳品製作的文印店。

這個夫妻小店為了給我們趕製橫幅徹夜未眠,聽說我們要把100多個老鄉免費接回寧波鎮海去上班,老闆也很感慨,“你們浙江的政策就是好啊,這是在做好事,我辛苦點連夜也要把這些東西做好。”

付款時,老闆娘還主動拒收了加班的費用,只按正常的價格收錢。儘管我反覆說明該付的一定要付,但是還是推卻不了他們的一番心意。

一起協作把給復工師傅們沿途保障的食品搬上車,我就開始和各車的司機師傅佈置車上的編號和宣傳。一陣爬高臥低、上上下下的忙碌之後,每臺車都被包裝完畢,好滴,畢節赴甬復工的鎮海專屬車隊打造完畢。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大婁山舉鎮海興、甬江水繞畢節情”,我的這一條標語得到了畢節市就業部門領導的讚許,也由衷地同我交流:畢節雖然地處偏僻,但是一樣有發展的渴望、有富裕的夢想,希望鎮海能多給畢節的務工人員一些機會,讓他們也可以多享受些沿海開放城市的發展紅利。

4個小時後,我們的車隊在忍受了疫情期間發車那嚴格複雜的審批流程後,顧不上吐槽等待中的焦慮,迎著黔西午後的風,出發,向著鎮海的歸途。

當然,出發時我也想到,這2000多公里的高速里程不可能毫無波瀾。還沒上高速,我就領教了組織地方客車編隊的困難。司機們獨立行車習慣了,要捏在一起開進確實不是這麼好協調的。

一路強融硬拽的車隊,終於在金華附近的大量車流中走散了。

好吧,只能轉為小組行動,然後打開位置共享各奔東西了。

直到各車陸陸續續地在鎮海的高速出口匯合,我的心才算放下,幸好都是老司機,單兵作戰的能力靠譜。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從黔西到鎮海,2000公里人員轉運,只為復工之路平坦順暢

已經是深夜2點了,儘管晚到了4個小時,很多企業老闆依然驅車前來接自己的員工,人社局的同志也早早地等在夜風裡準備開展接收工作。

由於按規定,大巴車在2點以後就不能行駛,各位司機只有在車裡將就一夜了。和他們最後的攀談間,有一位司機師傅的話感動了我:你們寧波政府裡的人都肯陪著這些務工人員在大巴車裡熬上30多個小時,我們這趟累點苦點也算是為復工做一點貢獻了。

各位師傅,感謝了!!

有始有終地送走最後一隊務工師傅們時,時鐘已經指向了4點。坐在自己的車裡,打開一首Beyond的光輝歲月,換了與出發時不同的心情駛向家中。

親歷了這條黔浙間的復工之路,期間的顛簸與阻滯總會泛起一些人生的感慨。我只是走過這一次罷了,但有的人卻無論疫情與否,都將年復一年地遷徙於顛簸,也無奈與阻滯。願在疫情平復的未來,大家生活都將越來越美好,所有的路都將遠離波瀾。


結束了黔西之旅,很快的,還要再赴湘西。而復工轉運工作中的所見所行和所思所想,也將作為人生的一次特殊經歷,讓我收穫復工同事之間的友誼,收穫真誠攜手之後的感動,收穫實現價值之時的快樂,更珍貴的,可以收穫忙碌工作之餘心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