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回顧改革開放40多年,從分田單幹到鄉村振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農村也逐漸凸顯出了一個現實問題——農民在減少。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種田,目前還在務農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婦女;中國的農田是一代代農民曆經多年開墾出來的,是幾億農民生存的家園,而現在,很多地方的土地已經撂荒,地堰坍塌,復耕困難;許多遠離城鎮的鄉村,年輕人進城打工,孩子進城讀書,已經成了留守村,再過幾年,可能會成為“無人村”。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一個農民企業家的誕生

廣東省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有一個典型的中國農民,他用勤勞、智慧、大愛一路披荊斬棘、開拓創新,他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好好守護土地,多打糧食,用辛勤的汗水和佈滿老繭的雙手耕耘農田,播撒種子,收穫希望。這些年來,馬鎮順的事蹟成為輿論的焦點,報紙、電視臺、網絡信息沸沸揚揚,他獲得的榮譽證書和勳章也擺滿了陳列室。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鎮順


中國的農民千千萬,但像馬鎮順一家三代都從事農業生產,並獲得諸多榮譽和光榮稱號的並不多見。

早在上個世紀末,馬鎮順就率先成立了“和平潮順糧食生產示範園”。2003年馬鎮順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2004年獲“全國糧食生產標兵”稱號,並獲得農業部獎勵的東方紅拖拉機一臺;2006年馬鎮順被授予“汕頭市勞動模範”;2005年馬鎮順被收入《2005年中國人物年鑑》的年度人物,稱他是個“拾荒者”;2008年被省政府評為“人民好委員”;2009年再次評為“全國種糧大戶”,並選為第十六屆亞運會汕頭火炬接力的火炬手;2011年被國務院農業部授予“全國種糧銷售大戶”,再次獲得國務院獎勵的東方紅—LX1104拖拉機一臺;2017年榮獲“中國農機行業年度農機化傑出服務獎”。接受國務院及農業部長的親切接見。2019年榮獲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一枚。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鎮順獲得的部分榮譽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2005年4月,馬鎮順榮獲“全國糧食大戶標兵”光榮稱號。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鎮順和他獲得的國務院獎勵——東方紅—LX1104拖拉機


然而人們只看到馬鎮順獲得如此多的榮譽和鮮花掌聲,卻不知道他的人生有訴不盡的艱辛。馬鎮順的父親馬林明是一個沒有讀過書的老實巴巴的莊稼漢,馬鎮順在兄弟間排行老四,因家庭貧困,他只讀到小學畢業就沒再讀書了。小小年紀就跟隨父親下地種田,從父親那裡,馬鎮順學到了如何選種,如何插秧。為了彌補全家10口人生活的需要,馬鎮順還常到練江河裡抓魚捕蝦,養鴨種菜。即使這樣,全家人的生活還是很艱難,沒有充足的糧食,他們不得不吃紅薯葉、挖野菜充飢。到22歲時,馬鎮順還要和五個兄弟擠在10平方的小房子裡,這也導致了他的婚姻受阻。

為了全家人的生活,馬鎮順每天早上三點多就要騎自行車到揭陽炮臺載薄殼等海產雜物來養鴨,沿途要從和平到潮陽,再到西臚至關埠,再到京北過渡到揭陽炮臺,全程60公里左右。那麼遠的路,踩單車時常常把大腿肉都磨破了。但每日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他都必須前往。有時遇到颱風,下暴雨,道路泥濘,自行車鏈條都踩斷了,還要揹著二百多斤的東西在雨中步行回家,常常回到家都深夜十二點,就隨便吃點東西和衣而睡,但第二天天還沒亮,照樣還是要去揭陽炮臺載薄殼等物來養鴨。

後來,馬鎮順出外載薄殼養鴨搞副業被大隊批評,認為他棄本經副,屬於不務正業。他只得每天8毛錢向大隊買工。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及坎坷,並沒有讓年青力壯的馬鎮順退縮,反而培養了他吃苦耐勞、樂觀向上、努力拼搏的性格。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年輕的馬鎮順已經是個種田好手,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但在家務農還不能解決溫飽,馬鎮順就帶著定婚不久的未婚妻陳淑琴和鄉里的30多人,開著捕魚船順海到香港去投奔姑母,希望在燈紅酒綠的香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尋求生路。不曾想被香港海事局以非法入境拘留數天教育後全部送返原籍。此時的馬鎮順身強力壯,年輕好勝,對未來憧憬著美好的希望。卻找不到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很是憋屈。

1978年粉碎“四人幫”後,中國隨之進入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農村實行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這讓26歲的馬鎮順如久旱逢甘露,如魚得水興奮不已。他除了承包自家的責任田外,看到生產隊還剩有三畝多田沒有人承包,就主動全部承包下來,全家人勤耕力作,當年就獲得了糧食的豐收,不但解決了溫飽,還能用剩餘的糧食發展家禽養殖業和海產捕撈業。

馬鎮順的妻子陳淑琴賢惠能幹,常常和丈夫到田野幹活,夫妻二人每次從田間幹完農活回家,都累得筋疲力盡。勤勞賢淑的妻子任勞任怨、全力以赴地支持丈夫種田搞副業,苦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家,養育著六個孩子,照顧著老人,日子雖苦,但和睦的家庭讓人感到幸福。

為了擴大生產,落實承包責任田後的第二年,馬鎮順看到有的人棄田經商,承包的責任田閒置荒蕪,他便主動上門和這些農戶商量,把承包地轉租過來,這樣,馬鎮順在村裡收了不少丟荒閒置的農田,生產逐步的擴大。

這個地地道道的種田人,看到成片耕地的丟荒,感到非常痛心。很久以前便萌發了承包種植水稻的念頭。他一天到晚騎著自行車到處轉悠,逐漸地把棄荒耕種的面積從承包幾畝、幾十畝,擴大到了幾百畝,甚至上千畝。馬鎮順這種堅定不移的事業心,在鄉里、鎮裡、區裡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並給予大力支持,提供各方面的幫助。全家人在親友的支持下,義無反顧地承包了本村及鄰村耕地荒蕪的農田,團結了村裡可以團結的勞力,大家一條心,採用優良品種,用現代化的耕作技術大幹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汗水換來了豐碩成果,馬鎮順以承包經營方式最早辦起了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在潮陽區和平鎮及周邊村鎮,承包耕地規模種植水稻,2003年承包荒地面積達3800畝,水稻種植面積達7600畝。承包土地主要分佈在潮陽區和平、貴嶇和潮南馿崗、峽山等四鎮八個村。

近年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尤其是糧食直接補貼和最低保護價政策,大大調動了種糧農戶的積極性。馬鎮順也不例外,他勁頭更足了。他在原有承包的土地基礎上,又在銅孟鎮集量村承包了丟荒的土地350畝,平整種植水稻又獲成功。目前,他承包的荒地面積已達4150畝,年水稻種植面積7950畝,年產稻穀3570.8萬公斤,年純收入80多萬元,年上繳租金20多萬元。在馬鎮順的示範帶動下,潮陽區、潮南區年種植面積30畝以上的種糧專業戶就達到了866戶,水稻種植面積達10.83萬畝。丟荒棄耕的現象也大為減少。他還辦起了“汕頭市潮陽區和平潮順糧食生產示範園”,實現生產、服務、銷售一條龍,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農民企業家。

田字格里的接力賽

馬鎮順的大兒子馬學傑,是一個有志氣有抱負的青年,從部隊轉業回來後,他看到父親大辦農業那麼辛苦,就放棄了當公務員的優厚待遇,毅然決然回到農村,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學傑


隨著農科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耕作方式已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打從跨入農田起,馬學傑便一門心思鑽研農業與農機技術。他刻苦好學,肯鑽研,把部隊學到的管理方式用於家庭的農場管理,很見成效。他帶領兩個弟弟馬學仕、馬學豐開拓創新,從一名農業門外漢逐漸成長為生產能手,技術尖兵,改變了祖輩延續下來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模式,走上了一條農業技術科技創新發展的康莊大道。

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一架架無人機在他們的手中騰空而起,在稻田上空來回播種、飛旋噴藥植保。無人機水稻播種和植保技術的推廣,既節省了化肥,減少了農藥的使用,環境也得到更好的保護。現在無人機從播種、施肥到收割,比十多年前的效率提高了40多倍。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汕頭市潮陽區絲苗米生產基地


為了農戶獲得更好的收益,他們引導農戶種植優良品種、擴大絲苗米種植面積、建立絲苗米示範園、請專家現場傳授現代農機應用及管理知識,並通過智能無人駕駛插秧機作業演示,推廣農機化新裝備、新農機保養的常識。他們還舉辦農機培訓班,總結出推廣農機化新裝備新技術和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十大忌:

1、忌將螺釘和螺栓使勁擰緊。拖拉機傳動箱、汽缸蓋、輪轂、連桿和前橋等重要部位的螺釘或螺栓,其使用工具和擰緊力矩在說明書中有專門規定,如人為擰緊會造成螺釘和螺栓折斷,或螺紋滑絲或撥扣而引起故障。普通螺釘或螺栓,其擰緊力矩一般可按4倍於螺紋直徑的擰緊力矩等。

2、忌更換潤滑油不清洗油道。很多農機手缺乏維修常識或懶惰,在更換潤滑油時不清洗油道,自己為自己埋下安全隱患。要知道,潤滑油經過使用後,油中機械雜質殘留很多,即使放盡潤滑油,而油底殼及油路中仍存有雜質。尤其是新的或大修後的機車,試運轉之後雜質更多,倘若不清洗乾淨就急於投進使用,很輕易引起燒瓦、抱軸等意外事故。

3、忌不按季節選用潤滑油。

4、忌安裝活塞用明火加溫。

5、忌安裝汽缸墊時塗黃油。

6、忌將油門置於最大供油位置。

7、忌對新車不認真檢查保養。

8、忌水箱“開鍋”急速加冷水。

9、忌急加速。

10、忌剎車油、齒輪油用機油替換。

多年來的實踐,他們通過統一品種種植,統一銷售,順傑絲苗米的優質品牌正在消費者中樹立起來。但“馬家父子兵”的宏圖鬥志不限於此,他們要跨出國門,將他們的事業做得更好更大,讓中國農業再次聲名遠播。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學傑在2010年3月參加的廣東省首屆“農機推廣杯”水稻機插秧技能比賽中榮獲“冠軍”;2017年8月被評為“廣東省百佳新型職業農民”;2017年12月,榮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稱號;2017年12月榮獲“農村創業青年優秀帶頭人”稱號;2018年5月榮獲“廣東省五四獎章”;2018年9月獲得國務院農業部授予“全國十佳農民”光榮稱號……這些榮譽,對他來說,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鼓勵和鞭策。他要更努力地投身到發展現代農業機械化中去,積極推廣新技術,完善糧食烘乾儲運設施的建設,為更多的周邊農戶服務,讓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好日子。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鎮順作為“拾荒者”,堅守了傳統地農業耕地,兒子們則在傳統地農業生產上插上了科學的翅膀,他們父子在田字格里進行著接力賽。

田園沃土寫春秋

每年元宵過後,一場場濛濛春雨,把潮汕大地染得一片翠綠。田間地頭彩旗飄揚,“發展農業生產,促進鄉村振興”的橫幅標語隨處可見。隆隆的拖拉機聲拉開了春耕的序幕,此時,馬鎮順一家人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在父親馬鎮順的引導下,三兒子馬學豐承擔著育秧的重要任務。因為育秧是春耕最重要的一環,種了一輩子田的老農馬鎮順董事長,有著豐富的種植水稻經驗,立春剛過,就忙著育秧。他們買來最好的營養土,先把糧種用水浸泡一天左右,再把種子放在育秧葙裡,包上塑料膜催芽。種子在恆溫下經過四十三天左右的生長,綠油油的秧苗長到一寸多長,就可以運送到田頭備用了。大兒子馬學傑負責用機械犁田,平整土地。順傑農機種養合作社推出14輛拖拉機,12臺插秧機,奮戰一個多月,平整了近一萬畝土地,出色地為插秧做好了準備,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二兒子馬學仕則負責管工,協調田間地頭育秧、後勤工人的調配及農資的供給。


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馬家軍”:田字格里三代人的接力跑

馬鎮順與兒子們


春潮湧動的江南,萬物開始新一輪的蓬勃生長,肥沃的土地也正等待農民熱情的擁抱, 勤勞的農人搶抓農時, 他們攜著美好的憧憬,奔向田野,播撒希望,忙碌于田間地頭。馬家父子和合作社的社員們爭分奪秒搶時節,哪怕冒著綿綿細雨播種也不敢懈怠,他們播下希望的種子,期待來年又是一個大豐收。放眼望去,綿地千里皆春耕,生機勃勃一片綠。馬家父子就是這樣年復一年的堅守在土地上,不斷地播種、收穫。(本文作者:陳舒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