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此人是“心學”的開山之祖,某日,他忽然對家人說:我馬上要死

北宋宣和七年,即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幹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靖康元年,即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之後,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結果,卻被金人拘禁了。

此人是“心學”的開山之祖,某日,他忽然對家人說:我馬上要死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了北宋的滅亡。也因此,“靖康之變”成為了大宋朝的國恥,無數大宋的仁人志士都想著有朝一日能覆滅金國,為大宋報仇雪恨。

南宋年間的陸九淵,就是這無數仁人志士的其中之一,他出生於江浙地區的一個大家望族,全家一共有幾百口之多。傳說,他的祖上曾經在唐朝時期,擔任過宰相,後來到了五代,天下大亂,他們家族便舉家遷移到了浙江金溪,並在此定居下來。

從唐到宋,這麼多年過來,陸家幾經變故,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到了陸九淵這代時,他們家只剩下幾畝薄田和一間鋪子。不過,陸家雖然風光不比當年,但是,家族裡的治學傳統卻一直保存了下來。陸九淵的高祖就是一個很博學的人,據說他什麼書都看,學問非尋常人可比。

而陸九淵的父親,也是如此,他愛好學習在當地是出了名的,鄉里無人不稱讚他。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傳統,他們家裡一直以來做事,都嚴格遵守各種禮儀規範。陸九淵從小不僅非常聰明,還非常好學,經常提出各種“超綱”的問題,例如:他曾問他的父親,天地為什麼這樣大而無邊?

他的父親笑而不語,讓他自己去尋找答案。後來,陸九淵看書看到“宇宙”這一詞語時,他終於對這一問題有了自己的理解。

此人是“心學”的開山之祖,某日,他忽然對家人說:我馬上要死

陸九淵在三十多歲時,考上了進士,從此,開始在地方擔任一些小官。

又過了將近十年,他開始入朝做官,為國家處理一些文事。很小的時候,陸九淵就讀過大量的歷史書籍,看到魏晉時的“五胡亂華”之事時,他十分的痛心。在年齡漸長之後,他又開始瞭解北宋的靖康之變,他深感國家不能一直這樣被人欺辱下去,自己一定要做點什麼。

於是,他開始學習騎射之術,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縱橫疆場,為國復仇。他在擔任刪定官的時候,常常親自尋找那些勇略之人,與他們交談收復失地的事情。到了紹熙年間,他被朝廷派到荊門地區任職,此地不僅是南宋的戰略要地,還是抵禦北方強敵的前線。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效命國家的機會。

但是,在他來之前,這裡的武備非常鬆弛,管理也很不嚴格,敵人若是偷襲這裡,宋軍必敗無疑。於是,陸九淵一到此地便開始整肅政務,他給朝廷上書,請求為此地修建城牆。一年之後,這裡的狀況大為改觀,連宰相看了都對其稱讚不已。

靖康年間,北宋被金人大敗的事情,一直是陸九淵心中的一個死結。於是,他日夜與各路英雄豪傑交往,與他們討論天下局勢。而朝廷看他如此有心,也想把他升到一個更高的職位,好讓他完成自己的夙願。無奈,朝中卻有人對此事百般阻撓,他升官不成,反被革職。

此人是“心學”的開山之祖,某日,他忽然對家人說:我馬上要死

然而,解職之後的他,也樂得自在,發揮自己平生所學四處開堂講課,而他的名聲也早已遠近傳揚了。慕名來聽他講課的人絡繹不絕,他講課的時候,連室外都站滿了人,甚至,還有不少老人倚著柺杖前來聽講。因為,他講課的地方叫“象山書院”,所以,他給自己取號“象山翁”。

某日,他忽然對自己的家人說,我馬上就要去世了。但是,家人都不相信他說的話,之後,他又對自己的部署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天,大雪紛飛,陸九淵洗乾淨自己的身子,換上了一件乾淨的衣服,靜靜地坐著。兩天後,他便安然而去了。

他去世的消息不脛而走,上至官員,下至平民,聽聞此消息無一不痛哭流涕,而為他弔唁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陸九淵雖然一心為國復仇,想要一雪北宋靖康之恥,但是,從他的一生來看,他在軍事上的建樹並不是很多。而這,也不能怪他。

只能說,歷史沒有給他這樣一個機會,使他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治學方面。他的學說結合了古時候孟子的一些觀點,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為自己準備的,如果,自己沒了,萬物也就不復存在了。他的這些看法,後來成為他所創立的“心學”的主要思想。

此人是“心學”的開山之祖,某日,他忽然對家人說:我馬上要死

按照心學的說法:天、人、物的道理,都存在於自己的心中,自己內心的想法,才是世間真實存在的東西,而他堅持的這種道理是永遠不會變的。治學的人,往往覺得要想了解世間萬物,必須多閱讀,陸九淵卻認為大可不必,在他看來,真正的道理,就隱藏在自己內心之中。

除此之外,陸九淵對宋朝的教育事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在地方做官之時,就常常在處理政務之餘,與人講學,到了他被解職之後,時間變得充裕了許多,他就一心一意投入到教學之中。他的弟子遍佈各地,他的學說甚至影響到了許多後世的大家,比如:明時的王陽明就是其中之一。

像陸九淵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給後世帶來了巨大影響的大儒,作為後世子孫的我們不應該忘記。

【《靖康稗史箋證》、《象山先生全集》、《陸九淵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