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徐崢打造“囧”系列電影對他事業的成就?

李守智


徐崢拍攝泰囧收穫高票房和好口碑。但他錯誤估計自己的能力,因分錢不均和黃渤、王寶強分道揚鑣,直接導致港囧的口碑崩盤。

在泰囧裡,搞笑戲份完全由王寶強和黃渤擔當,在喜劇表演方面比徐崢好太多。實際上徐崢做導演水平中等,喜劇表演下等。

作為片商對此心知肚明,6億賣囧媽實屬無奈之舉。囧字系列已經沒有好開發的了,只能依靠惡俗綁定父母親情消費觀眾,而出了春節檔這個最佳時間,這種類型影片無法獲取很高票房。(觀眾還需要看個破電影才能明白應該怎麼和父母相處嗎?這種低俗的情感捆綁影片今後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6億賣囧媽是片商對於目前市場和自身影片實力的準確定位,可以說非常明智。

奪冠、姜子牙、唐探三甚至成龍的急先鋒,在影片質量、內容寬度、受眾面都要強於囧媽,脫離春節檔絕佳檔期損失不小,但還不像囧媽一樣致命。因此沒有必要賣給網站。換句話說,片商預估自己影片收益要遠高於6億。當然不會做虧本買賣。

泰囧的票房、口碑給徐崢帶來了過高的榮譽,實在其沒有那麼高的能力。面對更年輕一代的新銳導演強力衝擊,徐崢必將逐漸走下坡了。至於我不是藥神,徐崢不過是完成演員的合格表演,其影片的成功應歸功於導演。總之,徐崢在其年齡段的導演中,導演和表演都屬於中等水平。而八五後導演出現了一批實力派,現在只是缺少機會而已。

對於中國電影,我們起步晚借鑑、學習、甚至翻拍別人的都很正常,但是要承認,比如下圖。




walle744



最近十年,徐崢在影視圈和娛樂圈的地位完全逆襲了,不僅超過了妻子陶虹的名氣和風頭,還成為娛樂圈一線當紅的大佬。這一方面得益於徐崢將自己作為輕喜劇演員的幽默逗趣風格挖掘展示得很充分,獨樹一幟,在影視圈站穩腳跟。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徐崢演而優則導,將自己在影視圈娛樂圈的身份多元化,多了個導演身份不說,更是為自己的表演事業錦上添花。而且徐崢在影視圈大紅大紫,主打了一個其他演員和導演或許都看不上的“囧”字,剛開始聯合王寶強主演了電影《人在囧途》小試牛刀嚐到甜頭,再後來乾脆就主演升級為導演,充分挖掘和打造“囧”系列電影。可以說這個囧字,成了徐崢的福星,他的“囧系列”電影助他名利雙收,成為娛樂圈演而優則導還主演的典型模範。

徐崢之前嘗試導演電視劇後,時隔八年開始嘗試導演電影,聯合黃渤王寶強打造的電影導演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充分挖掘和放大了三人的幽默潛力,沒想到這部電影的口碑和票房大豐收,成為當年國產電影黑馬,一路刷新票房紀錄。這部電影也讓徐崢在表演和導演界聲名鵲起,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再後來,徐崢聯合趙薇、包貝爾和杜鵑等明星打造的《港囧》,雖然不如《泰囧》那麼意外,但是也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更加堅定他要將“囧”系列電影打造下去。

最近幾年,大紅大紫的徐崢,主要精力還是一分為二,一方面繼續參演不少不錯的影視作品,比如《幕後玩家》《我不是藥神》等作品,刷屏不斷。另一方面,徐崢也在籌備自己的新囧途系列電影《囧媽》,本來要叫“俄囧”的,但選擇加入春節檔期大戰,改名為主打親情的《囧媽》。但是誰也沒想到,早就強勢宣佈進入春節檔期大戰的《囧媽》,比起其他電影面世更加曲折,《囧媽》先是因為檔期競爭激烈準備提檔,再後來是因為突發事故和其他電影一起撤檔。

正當大家都在為春節觀影受影響有些失落的時候,徐崢的《囧媽》卻另闢蹊徑,在提檔又撤檔之後,為了讓全國觀眾在春節還是有新電影可以看,選擇了在網上播出,而且請全國人民免費看。此舉雖然是無奈之舉,卻也堪稱創新,從大銀幕轉戰網絡播出,既抓住了春節檔期,又收穫了老百姓的支持,而且與網站合作也有不錯的收益,可以說是一舉三得,充分體現了徐崢不僅是優秀的演員和導演,還是高智商的電影行業經營者。


李守智


囧系列電影是把徐崢拉上一線導演的位置了。在第一部《人在囧途》多年後,徐崢開始轉型,《泰囧》的火爆完全在全網意料之外。沒有人想到,中國第一部破10億的電影居然是出於一個非科班的導演身上,而且還是一部非恢宏世界觀的電影。畢竟在當時只有好萊塢的電影才有破10億的可能,它們都是大製作的科幻片。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很厲害的。正是這個前所未有的第一,讓徐崢贏得了投資人和製片人和觀眾的認可。之後的港囧整體都不好,雖然不及泰囧,但是僅僅靠前兩部累積的口碑,票房都有8億多。

在此之前,中國的IP系列電影很少,幾乎都撲街了,比如像狄仁傑系列。囧系列作為喜劇電影殺出重圍,是給後面的影視人極大的信心和希望,原來,這就是觀眾喜歡的。並不是只有那些特效牛叉的科幻片和歷史大片,才是市場的需求。那麼講述小故事的喜劇,本身就是市場所需,只不過缺乏了一個可以打造好作品的導演。

徐崢,無疑做到了。他,站穩在中國喜劇電影的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