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我的微信头像是一张照片,一张冬天的雪景人像图。

当初刚进头条,回答悟空问答,因为不懂啥领域,看到这样一个的问题“你的微信头像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我寻思着,我的微信头像是摄影照片呀,于是就写了个答案。

[后来才知道,我是摄影领域的,应该回答有摄影标签的问题]

没想到,这个回答一发布,点击数噌噌噌地一直往上窜。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讲真,对于一个初涉自媒体的小白来说,有点蒙了,有点惊到了。

毕竟平时偶尔写个公众号,有上千的阅读量就很不错了。这在头条写了个回答,才几个小时,就上万上十万的流量。不得不感叹网络的强大。

随着点赞、点评不断地袭来,我开始手忙手乱地回复。一边对自己说,淡定、淡定。

这个回答还获得了平台的爆款认证,系统消息太多了,我也懒得寻找了。

以上截了张图。274万的点击,1千多点赞,100多评论。

算是目前为止,我获得最高流量的一个回答了。

朋友们的点评非常有文釆和诗意,我附上几张截图。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感谢他们精彩的点评,让我回答的信心大增,这就是摄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也许有人会置疑,这张照片真是拍出来的吗?

现在摄影后期那么强大,拍张雪景,拍张人像,P在一起好了。

N0,NO , 我这张头像绝对不是P的,而是实地拍摄的。

想知道这张获得了两百多万人围观的照片是如何拍摄的吗?


时间回溯到2013年的冬天,一场冬雪唤醒了我,那时候对于拍照比现在热情高涨。

现在的我,不愿早起拍照,唉……

于是早上一个人跑去家附近的景观带拍雪景。

看到雪地里一片小树林和竹子,在白茫茫的背影中,有水墨画的味道。

这是现场照片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经过二次构图裁切,是不是就是一幅水墨画了?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灵感真的是一瞬间的乍现,画,人物画水墨画,这样一个构思形成后,我立马返回家。

翻红裙子,找红围巾,拿了支毛笔,拾掇好自己,再次来到拍摄点。

其实实地是这个样子的,我站在平台上,架起三脚架自拍,风景是平台下远处的雪景。

下图中,我在寻找适合的位置,不断调整,左手上握着的是自拍摇控器。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拍摄心得: 创意不错[自夸一下】,但自拍时毛笔的位置要精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后来一起拍摄的朋友提议,加个画盘更适合,

于是去买了个调色盘和一瓶墨汁,现场布置再拍摄。

可是拍出来的效果,我更喜欢纯粹拿笔作画的,

感觉拿着调色盘一是过于刻意,二是太扎眼,会转移观者注意力。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你认为同样的场景,你会怎么拍?

调色盘加还是不加?

欢迎大家评论区各抒己见啊。

又折腾了一会慢门拍摄,但动感不强烈,失败。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快门速度1/30s,人物动感不够明显,应该放慢速度再拍摄



继续,听我讲述这张“妙手丹青”的照片的拍摄过程吧。

当时拍摄的相机是佳能5D2,镜头是24一105,折腾了一会,自拍了这样一张还算满意的水墨照片。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这个时候,有摄友打电话说拍雪景,我说在景观带,于是他就过来了。

看到我的拍摄创意,他说太棒了,于是用他的70一200镜头给我拍摄了几张。

最终的头像是他拍的这张,毕竟70一200镜头出来的效果更好,拿笔画画的位置也更适合。

后期我加了点青蓝调,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有宁静致远的感觉。

她的这张头像,为啥获得了274万人的围观?进来听听其中摄影故事

这就是这张头像照片的由来,我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妙手丹青”。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这个构思和创意,记得给我点赞哦。

如果你有其他好的拍摄想法,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