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為什麼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隨著人們陸陸續續的返程,一轉眼春節就過了,小長假也要結束了。不過對於熱熱鬧鬧的春節,人們最大的感受就是累,還有就是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似乎都感受不到年味了。那麼為什麼感覺現在過年沒有年味了?


為什麼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第一,以前我國長期處於物質匱乏的時代,缺衣少食,生活條件差,所以對過年有一種特別的期盼,特別是對於一些孩子。因為過年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吃的,可以穿平時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可以放平時捨不得買的鞭炮,能收到可以自己支配的壓歲錢,所以人們都盼著過年。如今吃得好、穿得好,平時和過年沒有什麼區別,自然沒人盼著過年。年味也許可以算是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特殊產物。

為什麼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第二,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年的方式也在改變。以前人們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舞獅子、扭秧歌、貼春聯、放鞭炮等傳統項目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是非常有趣和新鮮的。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風俗已經變了,比如為了保護環境禁止了放鞭炮,出現了搶紅包、集五福等春節活動,傳統拜年方式也變成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各種新方式,傳統的過年向高科技年轉變。這種高科技年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更加豐富,不過卻少了年味,少了人情,很多人吃著年夜飯還抱著手機,完全沒有了以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感覺。


為什麼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第三,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並進行了一定的轉變,一些千百年的傳統沒有人願意傳承,特別是很多年輕人變得精神空虛和思想懶惰,放個鞭炮都嫌吵,過年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放了個小長假,很多人甚至選擇了外出旅遊,而不是和以前一樣一家人聚在一起過春節。傳統文化的流失只會讓年味越來越淡,人情越來越冷。


為什麼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第四,感慨沒有年味的主要是七零、八零和九零,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經歷了複雜的時代變遷,所以感觸最深。曾經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再也找不回小時候的記憶,也不可能和以前一樣去街道上放鞭炮、追逐打鬧,也沒有了曾經的無憂無慮,有的是人情冷暖和繁瑣的事務,有的是生活的快節奏和巨大的生活壓力,很多人反而有些不願意過年。時光荏苒歲月不饒人,如今雖然有酒有肉,但是年味已經不再有,其實說到底還是青春易逝。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過年,尤其是一些比較成功的人士和老人,成功人士可以攀比炫耀,老人們則是期盼兒女們能回來團圓。當然,還有那些不遠千里往家趕的打工者,他們千里迢迢爬山涉水回到陌生又熟悉的故鄉,只為了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過年是他們心裡最真摯的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