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青年人,別給自己貼“標籤”


1


很多人都有著一些問題。


他們的問題往往是這樣的:


我覺得自己缺乏自信,請問怎麼樣才能培養自信?


我感覺有社交障礙,怎麼樣才能跟別人更好地相處?


我覺得自己太敏感,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我都會放在心上,很煩惱,怎麼辦?


……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


許多問題,並非源於問題本身,而是來自於你對它們的看待角度和認知方式。


它們來源於哪裡呢?來自你的內心,或許是你的認知,造就了它們的誕生。


同樣,解決問題的鑰匙在哪裡呢?


也在你的內心。


外在的指導也好,協助也好,種種方法,其實都只是幫助你,讓你更好地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找到解開答案的“鑰匙”。


青年人,別給自己貼“標籤”


2


很多朋友可能會難以接受這一點。他們會認為:這些問題的確存在,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怎麼可能是“我自己造成的”?又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地解決?


但其實,當你覺察到問題在哪裡時,其實就已經解決一半了。


不信的話,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當我們說“我缺乏自信”時,我們想表達的是什麼?


顯然,我們想表達的應該是:我覺得自己有能力達成目標,但我的能力並不足以“確保”我達成目標,它的成功率只有50%、60%,總之不到100%,因此,我不確定我能否成功 —— 對吧?


但是,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維呢?既然你已經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那麼,這還能叫做“缺乏自信”嗎?


舉個例子,你覺得自己實現這兩個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


1.半年內,利用業餘時間學會做一個辦公自動化程序;


2.現在辭職,開一家公司,並爭取在3年內做到1個億的總收入。


第一個目標,你的反應也許是“有點難,可以試試,不一定能成功”;而第二個目標,許多人的反應也許就是大喊“這怎麼可能”了。


那麼,這兩種情況,哪一種是真正的“缺乏自信”?顯然,應該是第二種。


真正的“缺乏自信”,是認為自己“不具備相應的能力”“不可能做到”,並且完全不懷疑這一點。這才是缺乏自信。


而當你明確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只是這個能力不足以讓你100%確認時,你是“缺乏自信”嗎?


並不是。


你只是在害怕這種不確定性而已。


青年人,別給自己貼“標籤”


3


同樣,其他問題也是相似的。


真正的社交障礙:沒有人會喜歡我。


虛假的社交障礙:我有時表現得很好,有時表現得不好,當我表現得不好時,就會使別人不喜歡我,所以我要努力表現得很好。


真正的自卑:我什麼都做不好。


虛假的自卑:我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失敗了就說明我缺乏能力,所以我不能失敗,一定要成功,啊,壓力好大。


真正的敏感:我果然又出醜了,這下我在他們面前完全抬不起頭了。


虛假的敏感:我知道別人可能並不在意,甚至可能壓根兒就忘了,但我自己就是忘不了,總覺得很難堪,怎麼辦?


諸如此類。


真正的問題,往往根植於當事人的內心,根深蒂固,已經成為了他們認知方式和思維框架的一部分。他們完全無法覺察到,更沒有辦法去擺脫。


所以,我們會說,最難以改變的是什麼呢?是那些堅定地認為自己“沒有錯”“沒有病”“沒有問題”的人。


就像那些堅定地認為“我是為你好”的朋友;那些堅信“年輕人就該吃苦耐勞”的老闆;那些“你懂什麼,聽我的”的長輩……


而一旦你覺察到了,也就意味著“框架”已經“鬆動”了。


你已經完成了從“未知”到“已知”的最難的這一步 —— 其他的,不過只是調整認知、慢慢改變罷了。跟這一步相比,一點都不難。


青年人,別給自己貼“標籤”


4


大多數時候,你壓根並不是“缺乏自信”,而只是在害怕不確定性。


其實,這就是許多問題的根源。


大腦不擅長處理不確定的事情。因此,面對不確定性時,為了避免“宕機”,大腦會採取捷徑,調整我們的認知,給我們“貼標籤”。


許多我們常犯的認知偏差和謬誤,其實都肇始於對不確定性的逃避。


比如,最常見的這麼幾個:


非黑即白:“你究竟站在哪一邊”“這是友軍,別開槍”。


為什麼一定要把討論問題建構成“兩軍對壘”呢?為什麼不能容忍中立存在?無非只是因為,大腦只能理解簡單的“是或否”,難以處理更復雜的局面罷了。


所以,你會看到,在許多爭論中,其實大家看的是什麼呢?站隊。過於追求“理客中”的觀點,通常都不受歡迎。是因為理客中不好嗎?不是,只是因為它對許多人而言,理解起來太難了。


以偏概全:“四川人是不是都能吃辣”“我只是運氣不好而已”。


以偏概全是什麼意思呢?抽取整體的一部分,用來作為對整體的判斷和認知。它的原因也很簡單:大腦難以處理“多因素”,因此,只能把其中某一個因素放大,來簡化對不確定性的認知成本。


它大多數時候會導向刻板印象。這是一種方便的思維捷徑,但如果僅憑刻板印象行事,我們永遠都難以真正理解外部的世界。


心理過濾:“我早就說過我不行吧”“我早就知道它會失敗”。


心理過濾是指:從已有的事實或觀念中抽取一部分,來支持自己的信念 —— 往往是負面的信念。在這種思維的驅使下,我們會在大腦裡建立一個篩子,只允許那些“符合錯誤信念”的念頭經過。


久而久之,它就會愈發強化我們的觀念,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大腦懼怕損失,大腦厭惡損失,因此,它需要告訴自己“這部分損失是可預見的”,亦即,強行把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來“強化”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 儘管那只是一種妄想。


條件思維:“我必須在5點前完成任務”“我不得不這樣做,否則就會釀成大禍”。


條件思維是一種負擔。它是“自主性”的天敵,會束縛住我們的腳步,讓我們遵從外界的指示行事。


原因也並不複雜:我們不願意承擔“自主選擇”的後果和風險,因此,我們把選擇轉化為“條件限制”,讓自己從“我要做”變成“我不得不做”,從而撇清自己的責任。


……


類似的認知偏差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都來自大腦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想走捷徑”的思維。


正是這種思維,讓我們陷入誤區,徘徊在負面的想法和信念之中。


青年人,別給自己貼“標籤”


5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情形呢?


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重建我們的認知


第一步,先把自己身上的標籤,無論是別人給你貼的,還是自己貼上的,全部撕下來。


我們總是喜歡給自己歸類,喜歡遵循某一種固有的模式去生活和工作,害怕成為“異類”。但也恰恰是這種行為模式,束縛住我們自己,讓我們陷入類別的桎梏和限制之中。


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按照這樣的模式去生活,從而真的成為這樣的人。


大多數情況下,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最極端的那一面。我們會想象最壞的後果,沉溺在焦慮和壓力中,一遍遍反問自己:


萬一它發生了,怎麼辦?


這叫做災難性思維。它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能力,用來應對環境風險。但在現代社會里,它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無謂的壓力。


如何應對呢?不妨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事情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


事情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事情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不是憑空拍腦袋決定,而是需要蒐集信息,慎重判斷,考慮諸多可能性。這個過程,其實也是讓自己平靜下來,慢慢調整認知的過程。


只要你發現事情“並非只有最不好的那一面”,就能非常有效地減輕自己的壓力。


還有,哪怕你覺得自己的看法是“相當正確”的,也不妨試著站在對立面,為對立的觀點辯護。


試著去搜集相應的證據,列出邏輯支撐和論證,甚至提出天馬行空的可能性,來想辦法強化對立觀點,弱化你原來的立場。


這既是一種思維鍛鍊,又能非常有效地幫助你從更高層次鳥瞰全局,從而更客觀、理性地認識自己。


還有就是“重定向”。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技巧:把“我應該”“我必須”,換成“我可以”“我能夠”。


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毫無技術含量?但即使是這樣輕描淡寫的一步,也能夠有效地幫你鬆綁,重新激活你對掌控感、自主性的感知。


當你能夠直面“一切都是我的選擇”時,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改變認知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一起加油。


青年人,別給自己貼“標籤”


陪你·成長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光陰川流

時而繁花似錦,萬里關山踏歌徐行

時而荊棘遍地,無邊落木蕭蕭而下


再有二十多個小時就是新的一年

這時候才忽然意識到2019年要結束了

看似尋常的一天

彷彿就突然具有非凡意義

像是年輪刻度般的深邃起來

“新年”也許是個人造的時間節點

有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的期待

也有為過往的不盡人意

找個歸零自諒的氣口

同時再重新發些努力的願心

似乎過了這個日子

就真的能熱騰蓬勃起來

當然,這確實有著激發鬥志的作用


偌大如“人生”

其實具體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體驗

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搭建這份體驗

在自己一言一行的努力中

去搭建令自己更加滿足而幸福的可能

短暫的成就感並不能令人持久幸福

幸福需要具體到我們每一天每一刻的行動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2020,願和你一起努力

向著幸福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