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一座會館,不僅以精美的建築藝術得到讚譽,還承載了政治和經濟的雙重效應,以致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發展,這是極為少有的。粵東會館就是這樣的會館。
它不但是廣東商人聚會的場所,而且還是當年的色起義指揮部。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1977年8月7日,鄧小平親自為粵東會館題字“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1988年1月13日,粵東會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會館內景

粵東會館具有典型的嶺南古建築風格。據光緒二十年(1894年)羅文俊撰寫的《重建百色粵東會館》記載:“粵東會館始建於康熙五十九年,由廣東大商人梁煜領頭興建。”已有近300年曆史。


為磚木結構的粵東會館,座西向東,以前、中、後三大殿宇為主軸,兩側配以對稱的四進廂房和廡廊,構成“日”字形狀。大廳內的立柱、檁椽頭,多使用堅硬如鐵的楠木,尤其是後兩座廳堂的10根巨柱,更是用整根楠木製成,具有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


粵東會館設計巧妙,設計者先是固定好抬梁式與穿鬥式混合結構的榀樑架,然後通過大梁往上的瓜柱支撐,層層壘疊,通過桁條再傳給下層梁,每層樑架上的大梁各自作榫插入前後簷相應的石質簷柱上,大梁的另一端則支於共同的承重縱牆,這不僅具有很好的穩定性,還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有一個故事,講述了粵東會館的修建經過。


當年,廣東商人到百色來建會館,找到了管地的官員商量,官員說好辦,條件是我出上聯,你對下聯,對上就有地。廣東商人沒想到百色人還有如此的文化雅興,忙點頭接聯。


官員道出的上聯是:東鳥西飛,滿地鳳凰難插足


廣東商人一尋思,厲害!他拿自己當鳳凰啊。


一番尋思後拋出下聯:北獅南下,山中猛虎盡低頭


接上了對聯拿到了地,雙方都是贏家。於是,最終有了規模宏大的粵東會館。


會館是做生意的,商賈們當然忘不了在建築裝飾上“福、祿、壽”一類的企求。因此,松、竹、梅、鶴、魚、鵲等吉祥物同樣畫滿了館內高牆的四處,具有象徵意義的豪華高樓,一帆風順的船隻也在勾畫著商業往來的繁華。而粵東會館三個大廳前的石柱分別以花藍、南瓜、佛珠為柱礎,則表達了三個大殿作用於迎賓、多子多孫、虔誠拜佛的不同功能。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會館還藏有15塊珍貴的鐵木牌匾,分別為:“東漸西被”、“同聲堂”、“ 天地正氣”等。“東漸西被”表述當時廣東文化已融入當地人生活,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同聲堂”則描述了粵東會館的廣東人希望他們能同一顆心用同一個聲音向外界說話的願望。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曾記否?當年在粵東會館,那些身著大褂,手把紫砂壺、呷著名茗的廣東商人是多麼堅忍不拔地開拓著人生之旅。大夢醒來之後,粵東會館除了留下一代先驅曾在此揮斥方遒的紅色的記憶,就是這座結構嚴謹,雕樑畫棟,融建築、書法、雕塑、壁畫於一體的精美建築了。


見證百色起義的風雲起點——百色粵東會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