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做什麼?

二個朵朵



《三字經》裡就談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意思是: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折斷了織布的機杼來教育孟子。



1、昔孟母,擇鄰處的啟示:良好的人文環境對小孩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小孩不僅僅只是滿足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這樣能啟發小孩更多的思維。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 母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吃飽穿暖之外, 還要言傳身教, 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周圍的人的言行影響, 孩子在幼兒時期模仿力最強, 所以應該給他們良好的環境。 古人教導我們要與聖人為伍, 遠離瑣碎事和卑鄙小人, 才能有所成就, 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孟子學成, 孟母功不可沒。



2、子不學,斷機杼:孟子讀書的時候貪玩,又一次逃學回家,正遇見他母親在織布,她母親什麼也沒有說,就把織布的機杼給弄斷了,那樣沒織完的布就白織了,然後給孟子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半途而廢,就會像我織布一樣,最後一事無成.孟子受到教育,就好好學習了,學習也一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才能獲得成功。

孟母不是通過打罵,而是通過說教的方式進行教育。



3、孟子休妻,孟母的教育。

【原文】:“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向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云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


【譯文】: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伸開兩腿坐著。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對母親說:“我的妻子不講禮儀,請允許我休了她。”孟母說:“為什麼?”孟子說:“她伸開兩腿坐著。”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就是你沒禮貌,不是婦人沒禮貌。《禮記》上不是說了嗎?‘將要進屋的時候,先問屋中有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為的是不讓人沒準備。現在你到妻子閒居休息的地方,進屋沒有聲響,因而讓你看到了她兩腿伸開坐著的樣子。這是你沒禮貌,並非是你妻子沒禮貌!”孟子認識到自己錯了,不敢休妻。


HR墨田農夫


大家好!我是老餘,一個70後三個孩子的母親。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做到什麼?我的回答是:為了孩子,只要是不違法的,我什麼都可以為孩子去做。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會說我把自己說得多麼偉大似的。我也不是誇自己,記得剛開始創業時,勞碌奔波沒個固定,很多人勸我把孩子留在農村給老人帶,我為了讓孩子不成為留守兒童,毅然把孩子帶在身邊。當孩子到了適合讀書的年齡,因不是本地戶口,只能以借讀生的身份去報名時,很多人都跟我說,沒有本地戶口是很難進去公立學校的,勸我給孩子讀私立學校得了。我深知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教學質量方面都是大大不同的。我去到一所公立學校找到他們的領導,乞求他把我的孩子安排進去,可能那位領導看到我的真誠,答應了我,之前勸我的那些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

我覺得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做的東西太多大多了,不知那些已成為母親的朋友是不是跟我一樣?


高級貴族


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做什麼?

每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做很多犧牲,母親對孩子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個孩子三歲半,一個孩子五歲半,現在為大家分享我和孩子們的一天,看看我到底為孩子做了什麼?

第一、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我做好早餐讓兩個孩子吃早餐。吃完早餐後,適當的“活動”,我這個活動指的是掃地拖地,帶著兩個孩子打掃家裡衛生,兩個孩子都是愛勞動的小幫手。

第二、打掃完衛生,玩玩具半小時,這是給孩子的獎勵,我家裡有一個孩子專門玩玩具的地方,兩個孩子開心的去玩玩具。

第三、玩玩具後,我就帶兩個孩子看繪本,繪本包括故事書、找不同、恐龍書、植物園等。我給孩子講了繪本內容後,就會讓兩個孩子用自己的語言重複這個故事,這是孩子最喜歡的事情。

第四、看繪本的時間過得很快的,一會兒就到了做飯時間,做飯的時候,兩個孩子就幫忙摘菜、折青菜等,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

第五、我炒菜的時候,兩個孩子可以看20分鐘的動畫片,等我做好飯菜後,孩子就關電視,一起享受午餐。

第六、吃完午餐後,孩子幫忙收拾碗筷,我在洗碗的時候,就讓他們兩個孩子玩一會玩具,等我忙完後,就帶兩個孩子午睡。

第七、午睡醒後,會吃一點水果或者餅乾類,孩子們吃完後,自由活動時間到了,可以玩玩具、可以投籃、可以看書或者畫畫。(偶爾會和孩子玩遊戲比如:捉迷藏、跳繩、手舞足蹈)這時的我一般情況會看會書,寫寫東西。

第八、準備晚餐,晚餐比較簡單,基本上都是中午做好的飯菜,熱一下就可以吃,吃完晚餐孩子和我一起收拾桌椅和廚房。

第九、整理廚房後,我會和孩子們看看書或者玩遊戲,孩子們喜歡和我玩老師和同學的遊戲,我們輪換當“老師”,“老師”可以教孩子讀書、唱歌、跳舞、故事等。

第十、洗澡睡覺。睡前有十多分鐘是我和孩子們的分享時間,分享一天開心的事和不開心的事,這十多分鐘非常重要,孩子的很多想法都是這個時間表達出來的,建議家長們一定要好好利用睡前的十多分鐘。

等孩子們睡覺了,我就開始起床看看書、寫寫文字,每天固定6點鐘起床看書寫字,這就是我和孩子們的一整天。

以上是我和孩子們的一整天,這樣的日子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陪著孩子慢慢長大,等到孩子足夠勇敢後,讓孩子飛得更高走的更遠。

我對孩子的愛,就像老鷹對幼鷹的愛一樣,小鷹在幼年時,一直處在老鷹的保護之下。等到小鷹到了適飛的年紀,老鷹便將小鷹帶到懸崖邊,一次又一次“狠心”地將它們推下懸崖,不理會它們摔得渾身是傷,小鷹一次未能飛起來,就需經歷多一次的“跳崖”訓練。而我就在旁邊保護他,做他堅強的後盾。


一月愛八月


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做什麼呢:陪伴!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媽媽的一天。

2020年2月2號,二寶最幸福的一刻,是睜開眼仍然可以看到自己的媽媽,他沒有哭,偎依在媽媽的懷裡。三個多月就去上班了,所以孩子最開心時也是放假與休班的幾天。

大寶很早就醒了,穿上衣服,已經給我打過招呼:媽媽,你不上班嗎?得到我不上班的訊息,高興地去外面玩玩具了。

婆婆已簡單做好早飯了,我陪著孩子們洗刷完畢,開始吃早餐,開始陪老大一天的課程。

我們一起學識字,一起繪畫,一起背誦唐詩,一起做手工,一起做飯,一起看電視,一起吃零食,一起閱讀,中間也少不了二寶的穿插,作為媽媽忙碌而快樂!

這是我作為一個媽媽的感受,即使我只是出現在家裡,什麼都不去做,我的孩子也是很快樂,樂此不彼,不亦樂乎!








我的一家555


母愛是偉大的,這是全人類都公認的,我跟大家分享一個事情,讓大家看看不一樣的母愛。

我有個遠房的哥哥,家裡四口人,爸爸媽媽姐姐和他,在我哥小時候十歲左右吧,因為特別淘氣他媽媽管不了他,被他媽媽送去山東上學,山東他大姨家在那裡,大姨家有四個孩子,條件捉襟見肘,哥在那裡吃了不少苦,為了掙錢貼補大姨家家用,哥就抓蠍子賣,用獨輪車給人家推小麥,小麥是捆成捆的,一車能推三十多捆,一個十歲的孩子,推著比自己個頭還要高的小麥獨輪車,一捆給一毛錢,就這樣每天掙的錢都全數交給大姨,大姨家好不容易吃回餃子,哥經常因為幹家務活吃不到,我哥在山東的日子過得很苦。

哥在山東呆到上初一,學習很穩定,他媽又把他接回家,在家附近上初中,因為家裡的地需要人侍弄,上初中哥也長成半大小夥子了。換了環境,哥哥也是要適應的,加上哥哥年紀大了,這些年在山東吃了很多苦,就有點怨他父母,用不好好學習來“報復”他們。最後哥沒考上大學,在一家修車店做了學徒工。他媽又恢復了原來的嘴臉,平日裡老是用話呲他,說他沒出息,白送他去山東上學了。

後來哥結婚了,他媽啥也沒給,家裡大事小事都是他媽媽說的算,他爸連個氣都不敢出。結婚連個婚房也沒有,嫂子人很好,願意和哥裸婚,就和別人合租了一個兩居室,全當是婚房了。兩人同甘共苦,慢慢的日子也好了起來,這才敢要孩子,我哥的孩子比同齡的人的孩子都小好幾歲,因為剛結婚沒有錢要孩子啊。

再後來我哥的媽媽迷上了直銷產業,本來不富裕的家更是風雨飄搖,他媽媽把家裡的錢都揮霍光了,還欠了一屁股債,我哥的媽媽就把他家的門市房和農村的土地全賣了,一共賣了四十萬,給我哥他姐姐十多萬,還了一部分外債,我哥自己開修理廠想要購買自己的廠房,向他媽媽借十萬塊錢,他媽媽沒有借。現在我哥還是租房子。

去年,我哥的爸爸熬不住透析去世了,從那以後,我哥再沒有見過他媽媽和他姐姐。

對此,我不想對這些人評論什麼,我就是想說,並不是所有的母親對孩子都是無私的,並不是所有的母愛都是偉大的。


情感小姐日記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上的第一眼應該看到的就是母親,是自己的母親花了很長的時間和痛苦來孕育出來的,所以說,每個孩子呱呱落地的時候都給家庭帶來滿心歡喜。母親的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母親可以用生命來愛孩子,相反並不是每個孩子成人之後都懂孝敬兩個字,我今天就來講一講我和我母親的故事吧。

在我剛出生時已然記不清母親的髮色,容貌,但每當我在相框中看見母親時,那時的母親卻是一位美貌的女子!剛出生時的我日日夜夜躲在母親的襁褓之中,吮吸者母乳,那時的溫度雖然早已忘卻,但我知道我的體溫就是那般的溫度!她給了我生命!她孕育了我!

在我上高中時雖然和母親平時的交流也不少,但不知為什麼母親在我眼中好像一團煙霧,前所未有的模糊,以至於自己也變得模糊了起來。,使我失或許是我遇見了青春期的叛逆,忘了初心,使我和母親距離也漸漸的疏遠了起來,一次次叮囑,一次次關心,卻被我嫌棄囉囉嗦嗦。後來回想……如有人問我後不後悔?我會果斷回答他“不後悔!”因為沒有高中這段時間我想便不會有對母親的進一步感觸!

這二十年來,不管我對母親的態度如何?母親對我的態度卻一如既往的疼愛關心!在我的人生路上或許會有很多荊棘,不管母親是否在我身旁,我卻依舊會走下去!因為母親早已在我這麼多年前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就算前面有一堵牆,我也會去尋找一扇窗!用力攀爬!因為我堅信母親一定會在窗後面等著我!

“我的母親”當我第一次聽見這個詞時,內心偶然浮有一絲自豪感,卻不像其他詞彙乾燥乏味。我的母親很平凡又很特殊,平凡的以至於在茫茫人群中不會發現她的蹤影,特殊的以至於在我眼中她總是最偉大的母親。雖然我已進入了高校,雖然我已步入了社會,經歷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待到內心平靜時,內心卻總是浮現出母親的影像。

在我上初中時母親的容貌對我來說是最深刻不過的!她的髮色烏黑而又枯燥,至於其他部位雖然記得起來,但又模糊不得!也怪了從兒時到現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印象最深的也只有一件事!那時已是暑假剛剛結束,初三寄宿生的我像大部分農村上中學都是離學校十多里路程,必須要在開學前一天抵達學校,可我因為在親戚家玩的高興記錯了時間,因此導致開學第一天遲到,凌晨四點多就開始徒步急急忙忙往學校趕,結果到了飯點發現沒有帶食堂打飯的飯盒,正在著急想辦法自己要怎麼樣解決的時候……突然聽見母親熟悉的聲音在呼喚我,這時我飛奔向母親,我來不及多想母親是什麼心情趕十多里路特地給我送飯盒來學校的,母親便順勢給了我一巴掌!這一巴掌對我的印象很深刻!因為那是母親第一次打我!也是使我第一次開始認知自己一直不應該只是會嫌棄母親的囉囉嗦嗦!這一刻我終於明白“打在兒身上,痛在娘身上”在我初中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事也是如此!

在我上大學時的母親卻又是最清晰不過的,她依然像以前那樣美麗,但這美麗並不是輕鬆生活所孕育出來的,因為我明白那是她為我化的“妝”,據說一個人的手和腳可以真實的判斷她的年齡,我知道那是真的!因為母親的腳掌上裂出了一條條口子,仔細一看整個手指頭卻是有好多繭子!母親的是需要用手捏著豆腐皮按生產重量來工作的給我們交學費的,所以母親幾乎都把每日都自己生產做豆腐皮增加家庭經濟收入!直到我半工半讀可以賺錢交學費了,我讓母親不要再繼續生產了豆腐皮!

這就是給我偉大的母愛的母親!!!


電腦公司賴蓮英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我媽。我家在甘肅的一個小山村,那裡真的太偏僻了,真的就是到現在都還有最原始的耕種方法種地,你如果沒有去過你根本想象不到。

我的媽媽就一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沒有念過書不認字,但是她很聰明,跟上師傅學了剪衣製衣服,我爸在甘肅煤礦上上班是正式工,嫌我媽不認字看不上我媽,經常不在家一回來就是打我媽,我媽為了我們就一直忍受著,她覺得她一走了之,我和我弟就可憐了,想想這些我就想哭。家裡沒有男勞力,我爸又不給錢,那時候也沒有人出去打工,你不種地就只能捱餓,我媽只能給別人做衣服換取勞動力,我記得小時候還沒有電,就是一盞煤油燈,快過年的時候我媽就是對著那一盞煤油燈天天熬夜做衣服,現在想起來我彷彿還能聽見我媽踩縫紉機的聲音,感覺好親切。就這樣的日子一直到我小學畢業,我們那小山村也流行出門打工了,突然一天我爸下崗了,他出去打工又被傳銷的把錢騙光了,他幹活吃不了苦人也死板,家裡沒有一分錢,我爸準備讓我不要上學了出去打工,我媽不同意,說她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我上初中,她就去親戚家借錢,那時候親戚家都不富裕,東拼西湊的我才上了初中,我爸一直呆家裡遊手好閒的,我媽沒有辦法就出去打工了,她不認字就和親戚一起去了大連給人家看管菜園,蔬菜大棚裡幹活只能蹲著而且還很潮,就這環境她一干就是三年,中間就回來了一次。後來有經人介紹去了北京當保姆,工資高了很多,我又上了高中,我弟上了中專,我媽掙點錢就寄回家裡,家裡情況才好了一些。

我媽常說人一定要念點書,這樣才能懂道理,我們那很多和我同齡的男孩女孩早早的就出去打工了,只有我和我弟,我一直唸到大學,我弟不愛讀書我媽就讓他上了箇中專技校,我媽多少年一直省吃儉用,沒有疼惜他的男人,她一輩子就為了我和我弟活,她勤奮努力能吃苦耐勞,不管生活多麼艱辛從不輕言放棄,這些才是我們做兒女的一輩子學習的!



wjj1207


大家好,我是小翔哥,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就分享一下,我的母親是怎樣的?在我的眼裡,母親是那麼的平凡,但又很特殊,平凡的以至於在茫茫人群中不會發現他的蹤影,特殊的以至於在我眼中,他是我最偉大的母親。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母親為了孩子他可以做什麼,我大致講述我這幾年的讀書經歷吧。

第一段經歷:就是我在讀一年級的時候,我記得我們家特別的窮,讀書都要翻山越嶺的,我的母親每天起早都要送我去學校,經過難走的路,母親都是揹著我過去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真的歷歷在目。

第二段經歷:是我讀二年級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在學校我和一個同學起了衝突,最後可能無意中用鉛筆搓了一下同學的手,然後同學手就流血了,最後老師叫了雙方家長,對方家長很兇,說了一大堆。當時的媽媽低著頭一直在說對不起!我兒子還小,這次是我們錯了,看到當時的情景,我內心裡有多麼的難受,心裡一直在自責。

第三次經歷:就是我讀三年級的時候。我看到其他同學手上帶著電話手錶,我心裡面也是特別的喜歡,可是我知道家裡太窮,媽媽可能不會給我買。所以每次回家後心情都不好,媽媽問我怎麼了,我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沒多說就走了。可是過了一個月左右,我的媽媽居然給我買了一個電話手錶,原來他省吃儉真的為我買了一個電話手錶。當時,我真的留下了眼淚衝過去抱住了媽媽,媽媽說孩子我們家雖然窮,但是你現在要好好努力學習,有文化有文憑了,將來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會有出息。

這三件事情在我記憶裡非常的深刻,這就是我那再平常不過的母親!在我心裡她就是最偉大的母親。





淘氣包小翔同學


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做任何認為有價值的事情。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

朋友的女兒上二年級的時候,學校離家只有一路之隔,一箭之遙,只要她願意,課間隨時都可以回家一趟,因為有媽媽的陪伴,一切都是那樣的方便,她很慶幸能在這裡安家。


今年,她上初三了,學校離家也遠了一些,得騎車上學,而且在學習上很緊張。她的媽媽曾和老師說,現在的老師和學生真是太辛苦了,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晚上10點多才回家。真是兩個黑洞洞,三個急匆匆啊!沒法子,競爭太激烈了,老師們一臉無奈地說。


最讓人放心不下的是,朋友的女兒晚上補課回家。十點多鐘後,有的商店已然休息,她要走過一段漆黑的路。朋友放心不下,就每天開車去接。

母親可以為了孩子忘記勞累,忘掉所有的黑暗情緒,永遠讓孩子都感覺到安全感的存在。


孩子的學習經常粗心,從來沒有努力改正過。很多時候作為母親不該忽視孩子的努力,讓孩子胡思亂想:是不是我怎麼努力都沒用,媽媽放棄我了!在這種消極的張大俠,馬虎的問題怎麼會解決呢?


作為一個母親,就應該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還在發展當中,在努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不能短時間內看到效果,這時候得不到一個母親的支持和表揚,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在面對粗心的這個問題時,孩子或多或少都做過一些努力,只是這些努力在媽媽眼中不值得一提,沒有表揚和鼓勵,孩子就會半途而廢。


作為一個母親,平時不應該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往往會忽略孩子的進步,令孩子喪失改正馬虎的信心,當父母拿其他孩子當榜樣時候,孩子本來可以做的更好,當他們達到別人的標準後,便會覺得自己已經做的夠好了,於是就停止了努力。


沒有積極進取的思想,孩子的粗心還會捲土而來!母親隨時都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尤其是在孩子努力的成效不明顯的時候,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每一次努力。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微笑進步,及時給予表揚,讓孩子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氣和信心。

具體母親應該怎麼做呢?


一、表揚要落到具體細節上。

母親在表揚孩子時,不能只是泛泛地誇獎,而要體現在細微之處。也許,孩子的優點確實少於缺點,但孩子只要在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那麼,身上就一定有值得母親表揚的地方。孩子每前進一小步、每一個細微的優點,母親都應當給予讚美和表揚。 例如,當孩子寫作業不細心時,如果發現孩子在做前幾題時非常認真,那麼就可以這樣表揚孩子:“嗯,前幾題做得不錯,要是能再細心一點就好了!”


二、表揚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當母親在表揚孩子時,還要考慮如何強化孩子所取得的進步。在表揚中有意識地教導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可取,或這樣做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讓孩子明白自己因何而受表揚,給孩子今後的行為指出方向。

即使母親將來沒有再對這種行為加以表揚,孩子也會自覺地將這種好的行為保持下去。 肯定孩子小小的進步,不但能鞏固孩子良好的行為,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還可以融洽親子關係。如孩子喜歡用過東西后亂扔,母親可以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用過的東西。只要孩子能整理好其中的一件,父母就應及時表揚他們,讓孩子逐漸完善自己不好的行為習慣!

  • 沒有計劃性的孩子,母親應該怎麼做?

很多孩子做事非常積極,但結果卻並不令人滿意。如寫作業,孩子們一放學就鑽進房間,隨手抽出一科作業本便開始埋頭苦幹,一道題突然卡住了他們的思路,於是他們又換了另一科的作業。如此反覆,直到半夜作業都沒有完成,並且還常常漏洞百出。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計劃性!


在孩子看來,每做一件事,他們考慮的只是想做或不想做,而不會去考慮為什麼做、為什麼不做。孩子大多習慣於簡單、直接,不需要費腦的思考,於是,那些計劃的事都是家長在做。殊不知,家長的“全能”,卻讓孩子變成了“無能”!

一、教孩子凡事制定計劃。


孩子往往會思想多變,當孩子提出某項請求時,母親要先讓孩子仔細思考這項請求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可以讓孩子簡單地說出自己的計劃,然後再耐心地與孩子討論他們的計劃,並使計劃真正地切實可行。孩子便會在不自覺中養成制訂計劃的良好習慣,同時孩子也會養成做事嚴謹態度。


例如,有時孩子會因晚上沒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及個人物品,而在第二天早上手忙腳亂,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母親可以教孩子列出一個日常計劃:晚上睡覺之前,先將作業做完,然後整理書包及一些自己的物品;第二天早上按規定時間起床,吃完早飯後再檢查一下書包、物品,最後出門……這樣的安排,既能提高做事的效率,也不會在忙中出錯。


二、跟孩子一起制訂計劃 。


要讓孩子學會有計劃地做事,母親可以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制訂的計劃給孩子做示範,讓他們去觀摩、去領會。母親可以將自己的家庭計劃告訴孩子,並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幫自己做計劃。若孩子對母親的計劃提出了疑問,或孩子有了計劃的意識,母親就可以放手讓孩子來安排計劃了。

例如,母親可以跟孩子一起商定一份學習計劃:早上7:00—7:30朗讀;晚上7:00—8:00寫作業;晚上8:00—8:30休息;晚上8:30—9:30複習;晚上9:30—10:00預習。


對於孩子來說,做事有計劃至關重要,缺少計劃性地做事,只會使孩子在忙亂中讓粗心大意鑽空子。事實上,做事有計劃對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們的態度,這也是他們將來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母親佔的比重要比其他家庭成員多一些,儘量教育孩子時更加細心,耐心,以身作則。可見,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有自己的優勢,但教育孩子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母親也必然會遇到很多難以攻克的問題。因此,母親要對孩子的行為細緻觀察,並在日常和學習生活中多加引導,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做一個有條理的孩子!


沙漏說


孩子就是母親的心頭肉,從古至今,母親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人有很多很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汶川地震時,一位母親用生命保護孩子的故事。搶救人員發現她時,她已經被垮塌的房子壓死了,透過那堆廢墟看到她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廢墟清理開,她的身下躺著一個只有三個月大的孩子,因為母親身體保護著,孩子毫髮未傷,抱出來時還在安靜的睡覺。醫生解開孩子的被子發現一部手機塞在裡面,屏幕上是一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當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的眼睛止不住的淚水往下流,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我們常說母愛是偉大的,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

相信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還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