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人士說文史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在輔佐劉邦滅秦、滅項羽後,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深藏功與名,退隱求仙,得以善終。
張良素多病,曰:“家世相韓,為韓報仇強秦。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我們翻閱史書,可以知道張良功成退隱,主要是下面三個原因:
一、滅秦仇已報
張良出身於韓國貴族世家,祖父連任三朝宰相。父親繼任韓國兩朝的宰相。到了張良這一代,韓國越來越衰弱,終於被秦國滅亡。張良全家都失去了高官顯爵,張良對秦國不僅有國仇,還有家恨。他散盡家財,招募刺客,在博浪沙用大鐵錘集中秦始皇副車,行刺失敗,亡命天涯。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反秦,各地反秦武裝群起響應。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反秦起義。後因自感身單勢孤,只好率眾投奔景駒,在路上遇到了劉邦的部隊。張良和劉邦相談甚歡,劉邦對張良的計謀言聽計從,心領神會,張良覺得自己遇到了明主,就決定留下來輔佐劉邦成就滅秦大業。
劉邦張良密切合作,帶兵西征伐秦,一路連戰連捷,率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無奈投降,秦國滅亡。
張良滅掉了秦國,國仇家恨都報了。張良人生最大的目標實現了。
二、功高怕震主
張良輔佐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出了很多奇謀妙策,不僅在滅秦過程中起到巨大作用,還在後面的楚漢相爭中立下奇功。
漢朝建立,劉邦登基做了皇帝后,大封功臣。
因為張良功勞大,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己選三萬戶做食邑。張良牢記,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古訓,堅決辭謝了三萬戶的封賞。只請求把留地封給自己,劉邦同意了,從此張良被稱作留侯。
張良覺得自己大仇得報,以平民之身,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奮鬥目標也已達到,平生了無遺憾。
張良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又目睹韓信、英布、彭越等異姓王的下場,決定遠離權力中心,從此退隱,以免功高震主,不得善終。
三、多病求長生
張良的身體一直比較弱,所以他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隱居修仙,祈求長生。張良在退隱之後,離開都城,尋找師父黃石公,從此離開了朝廷。
綜上所述,張良輔佐劉邦建立了帝業之後,因為大仇已報,個人奮鬥目標(萬戶侯)已經實現,多病求長生,功高防震主,毅然而然放棄了榮華富貴,退隱江湖,得以善終。
陳健4396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劉邦稱其為“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是相當高的一個評價,而張良也配得上這個評價。
劉邦稱帝以後,進行大規模的封侯。被劉邦稱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被列為列侯之首,而韓信則是被封了王,儘管後面被撤了。只有張良僅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之後,張良就歸隱了。難道張良是認為劉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滿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張良為何輔佐劉邦稱帝后就歸隱了?
張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統一了六國的千古一帝。韓國更是秦始皇滅的第一個國家。而張良正是那韓國貴族後裔。
因此,自從張良國破家亡以後,他就一直想著要推翻秦國的統治。為此他甚至不惜散盡家財,僱傭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雖然這事失敗了,但是足以看出張良報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無道,使得各地紛紛起義。張良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投靠了劉邦,併為其出謀劃策。
結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項羽在鉅鹿殲滅秦軍主力,劉邦則率兵直入關中,秦朝就此覆滅。
張良眼看著自己的大仇得報,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韓國。於是,他不顧劉邦挽留,毅然決定去投靠當時的韓國王族後裔——韓王成,並做了其麾下司徒(相當於後世宰相)。
張良大仇剛報,又添新仇
可以說,一切都在朝著張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樣發展,恢復韓國昔日榮光,指日可待。然而項羽給了張良當頭棒喝。
項羽此舉直接給了張良致命打擊,無奈之下,他只好繼續前往劉邦帳下,以報此仇。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
事實也的確如此,若非項羽將韓王殺了,張良是萬萬不會來到劉邦身邊的。而張良如果不到劉邦身邊,劉邦能不能統一天下還未可知。
張良再次大仇得報,卻已身心力竭
在漢初三傑等人的幫助下,劉邦消滅了項羽,統一了天下,張良的大仇也終於得報。然而接下來就是異姓王們的接連造反和劉邦的不斷出征。
面對如此情景,張良確實累了。
上文中提到,張良本來就是韓國貴族。因此,對於這種權力之爭,他是不會陌生的。當韓國覆滅後,張良一心報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統治。韓王卻再次因為權力之爭被項羽殺害。此時,張良幫助劉邦消滅了項羽,國家還是因為權力之爭陷入了動亂。
於是,張良厭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麼。因此,在異姓王被殺時他沒有吭聲,在韓信被殺時,他也沒有吭聲。此時的他,只想遠離紅塵,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僅此而已。
結束語
張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貴,卻陷入滅國之禍。兩次復仇,卻依舊被權力之爭籠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張良看破紅塵,只想一心修道。
小云軒談史
張良,活躍於秦末漢初時期,是劉邦身邊的謀臣,為漢高祖劉邦出謀劃策,輔佐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打敗項羽,最終奪得天下,張良、韓信、蕭何這三位被稱為漢初三傑,劉邦曾這樣評價張良,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不僅在秦末漢初,在整個漢朝時期,張良的謀略能力都可以稱得上是首位,其出色的謀略能力,更被後人稱為謀聖,足以見得張良的厲害。
張良祖上五代都是韓國的國相,韓國為秦國滅亡後,張良就到處找人刺殺秦始皇,曾經在博浪沙差點成功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張良躲到下邳,遇到隱士黃石公傳授其兵書《太公兵法》,張良研習兵書後學得謀略。
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反秦勢力風起雲湧,張良也聚眾起義,無奈實力單薄,轉而跟隨劉邦,在劉邦西進滅秦時,張良就給劉邦獻策,讓劉邦兵不血刃的佔領南郡,在危機四伏的鴻門宴上,張良幫劉邦化解了危機,項羽分封天下諸侯之後,張良賄賂項伯,讓劉邦本來只得巴蜀之地,又多了漢中地區,之後張良又獻策火燒棧道,迷惑項羽。
劉邦平定三秦後,張良又將項羽的注意力轉到齊國,為劉邦佔領楚國都城彭城贏得時間,彭城之戰劉邦戰敗,帶著張良逃至下邑,張良告訴劉邦,策反英布,拉攏彭越,重用韓信,用好這三個人,就可以打敗項羽,劉邦以張良所言去做,最終這三人成為漢初三大名將,也是劉邦打敗項羽的關鍵所在。
劉邦和項羽決戰的關鍵時刻,張良獻策分封韓信和彭越,使其二人幫助劉邦在垓下合圍項羽,漢朝建立之後,劉邦本想定都洛陽,張良勸諫他定都關中的重要性,使劉邦遷都長安,劉邦分封功臣時,未被分封的人都有爭議,張良讓劉邦分封其最討厭的雍齒,平息了這場分波。
劉邦要改立太子時,張良獻策幫助呂后,讓商山四皓保住呂后之子的太子地位,張良如此足智多謀,在天下安定之後,張良知道要功成身退,深深的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
要不然就是韓信等人的下場,漢朝建立後,劉邦論功行賞,要讓張良拿齊國三萬戶作為食邑,張良堅決不要,這也是要減少對劉邦的威脅,讓劉邦對他放心,自古功高震主落得慘死的下場也不在少數,張良晚年修習黃老之道,最終病逝,也是善終。
戰國霸王
看到這個問題,想必很多會用兔死狗烹,過河拆橋來解釋,張良功成名就之時,就直接歸隱於山林了。
如果這樣想,就是過於片面了,他們會舉英布,彭越,韓信的例子來說明,劉邦是殺功臣的,而是他們並沒有看到劉邦封了兩百多個列侯,基本都善終了,這一點與明初朱元璋不一樣,朱元璋封的列侯,基本死於胡惟庸案,或者藍玉案。
韓信之所以會死,就在於他的功高蓋主,就在於他的帶兵能力要大於劉邦,劉邦在的時候,韓信可能不會反,可是劉邦一死,劉盈繼位,韓信還會聽命於劉盈嗎?韓信這時候要起兵造反,劉盈會有招架之力嗎?
顯然,劉盈沒有,即使劉邦自己,面對韓信的時候,也是沒有信心的,他也實話實說了,漢軍不如楚軍(韓信為楚王),他打仗不如韓信,所以硬碰硬,那肯定是不行的,最後用了陳平的雲夢澤之計,將韓信擒拿。
而有人也舉了蕭何的例子,但是我們也看到蕭何雖然有牢獄之災,但也是僅僅幾天,劉邦並沒有讓蕭何吃太多的苦,即使劉邦過世之後,蕭何仍是宰相,蕭何是聰明人,劉邦也是聰明人,劉邦有這個信心相信蕭何是忠誠的,所以並沒有殺掉蕭何。
同樣的例子還有陳平,陳平的計策與張良是不相上下的,只是一個是陰謀,一個是陽謀,從某種角度來說,陳平比張良更危險,因為陳平更看重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張良還有大義所在。
而我們也知道,陳平也同樣活得好好的。而且,如果論威脅性來說,蕭何對漢朝的威脅性更大,他是宰相,是百官之長,即使蕭何沒事,張良又豈會有事呢?
那為什麼張良為什麼還要歸隱呢?其實他就幾個目標,第一,滅掉秦朝,為韓國報仇。第二,助劉邦成立漢帝國,讓百姓不再陷入戰爭與紛爭。他的目標實現了,那麼他別無所求,自然就歸隱山林了。
歷史簡單說
“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社會規律,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對於這樣的規律,我們如何應對呢?老子給出了答案:“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精通黃老之道的張良在人生事業達到巔峰後,他選擇了急流勇退。他為何這樣抉擇呢?從以下三個角度分析。
1、劉邦——防範過度
臣僚坐大,取而代之或不聽節制的例子不在少數,最典型的要數春秋戰國時期的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這些劉邦應該知道。即使不知,同時代的事他肯定知道,陳勝派武臣去趙地,結果武臣自立為趙王,拒絕陳勝滅秦的號召;武臣派韓廣去燕地,韓廣又自立為燕王;項羽分封時,韓廣改為遼東王,韓廣手下大將臧荼被封為燕王,他殺掉了韓廣。楚漢戰爭時,他曾說服不少諸侯叛楚歸漢,也難保這些人有朝一日背叛他。遠近的事例告訴劉邦,“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人之常情。
對於身邊這些久經沙場的功臣,尤其是異性王侯,人心隔肚皮,必須時刻警惕,寧可防範過度。當年拜韓信為大將,劉邦對他始終提防,兩奪兵權、兩次改封;在最信任的老戰友盧綰叛變後,晚年的他對身邊的人更加猜忌,連蕭何都被他下獄,駕崩前甚至打算殺了連襟的樊噲。
那麼像張良這樣足智多謀的人,不管是自立還是輔佐他人,都很危險。劉邦怎麼想的,張良是洞若觀火。眼前封賞優厚,以後能否依舊信任?
2、同僚——別樣態度
劉邦身邊的創業元老不少是豐沛集團,對後來者往往不服氣。韓信拜為大將時,最初眾人也不服,認為自己更適合。在稱帝后論功行賞時,劉邦把老鄉、同事、曾經是上司的蕭何列為第一,食邑萬戶,眾人不服,那幫武將認為自己出生入死,功勞不在蕭何之下,引出了劉邦“功狗”與“功人”的論述。
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劉邦最初給張良的食邑是多少戶呢?“自擇齊三萬戶”,遠超第一功臣的蕭何,與其他功臣比差異更懸殊。倘若張良接受,這幫武將會認同嗎?肯定會紛紛提出異議。那幫武將肯定認為張良只是搖唇鼓舌,動動嘴皮子,怎能比得上真刀真槍的拼殺呢?
3、張良——進退有度
張良雖銘記復仇,但生性淡泊,不貪戀富貴與權力,明得失,知進退。
(1)大仇終得報。張良的目標是滅秦以報國破家亡之仇,作為五世相韓的世家,與秦有深仇大恨,滅秦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從博浪沙刺秦始皇,到復立韓王,韓王被項羽殺害後,又追隨劉邦,誅暴秦、滅項羽,已完成了他的任務和使命。
(2)自身性格與身體因素。“封萬戶、位列侯”,被劉邦贊為“漢初三傑”已是很高的榮譽,個人目標也已實現,張良已知足。張良自身體弱多病,不適合再操勞。
(3)前車之鑑。熟知史實,深諳“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吳越爭霸,勾踐滅吳後,范蠡遠走,文種留下來卻被殺;白起立下赫赫戰功,在長平之戰獲勝後,被秦昭襄王賜死。賜死他們的並非昏庸無能之君,都是奮發有為之君,只因功高震主。彭越、韓信等功臣被殺的悲慘結局,他也非常清楚。
被後世稱為"謀聖" 的張良,既善於謀國,也善於謀身。功成身退,於國、於家、於己都是最好的選擇,他逐步從“帝者師”退居二線成了“帝者賓”, 學辟穀,“欲從赤松子遊”,明哲保身,避免了像韓信被誅、蕭何被囚的結局。
以上為個人愚見,歡迎交流。
峰頂攬勝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張良輔佐劉邦,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歸隱,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為“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人。
謀士的最高評價:“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秦末漢初時期最高權謀代表,其一生為劉邦獻計無數,奠定了劉邦最後勝利的基礎。
一、張良獻計智取嶢關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立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軍西進,直撲咸陽。劉邦一路過關斬將氣勢大勝,來到嶢關後,劉邦想要憑藉自己的兩萬人馬,強行攻關。
這時張良挺身而出獻計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軍仍然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嶢關守將是屠夫的兒子,市井之人最為利動,沛公您先留守軍營,派人先去,準備五萬人的吃的,在各個山頭擺滿旗幟,然後派酈食其前去誘降敵將。”
張良此計核心有兩點:
- 故作疑兵,示敵以強,使敵人感到恐懼,從而增加敵人投降的可能性。
- 以利誘敵,誘惑敵人投降。
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敵人果然投降,敵軍要與劉邦軍要合兵一處,繼續前行咸陽,這時張良又順道:
“敵人投降,只是敵將因利投降,敵方士兵並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們趁他們人心動盪之際,派兵攻打他們,必定可以大獲全勝”
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又聽從張良的計謀,發兵攻打嶢關,果然大獲全勝,拿下嶢關。
二、獻計割地得人心
劉邦憑藉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關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聯合各路諸侯直取項羽老家彭城,但是無奈被項羽率領三萬鐵騎橫衝直撞,漢軍大破,劉邦險些命喪當場。
彭城之戰後,劉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劉邦問張良道:
“如今我想捨棄函谷關以東的一些土地作為封賞,誰能為我所用,幫我破楚呢?”
張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為楚將,卻與項羽貌合神離,若以利誘,可為我所用;彭越隨齊王反楚可為我所用;大將軍韓信計謀無雙,可獨當一面,為我所用”
劉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後幫助劉邦破楚的正是這三人。
張良為劉邦獻計無數,劉邦最後感慨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最瞭解劉邦的人:不是劉邦的眾發小,而是後來的張良
若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瞭解劉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張良,這與張良的職業有關:“謀士”!
韓信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敵我雙方士兵、天氣變化、地理地形,從而“戰必勝,攻必克”,打勝仗。
工作地點:戰場前線
蕭何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民計民生、收納賦稅、戰後補給,從而“源源不斷補給前線”,穩定前線戰線。
工作地點:大後方
張良的工作內容是思考:天下大勢走勢、敵我雙方將領心理、人性的弱點,從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工作地點:劉邦身邊
正是因為工作性質與工作地點的不同,使張良成為了最瞭解劉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陽,“貪念”美女金銀
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先進入關中,來到咸陽的秦朝宮殿。劉邦被這裡的富麗堂皇、這裡的美女如雲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這裡。
對此,樊噲大為勸阻,但劉邦卻不為所動,張良見此,苦心相勸:“
正是因為秦國無道,我們替天下剷除殘暴,方能來到這裡,而我們不以清廉自居,卻坐享美女金銀,豈不是助紂為虐,和秦朝並無兩樣?”劉邦聽此才退出秦朝宮殿,張良為因此看到了劉邦的貪婪,與旁人並無兩樣。
二、暗中提醒劉邦封韓信
在楚漢滎陽對峙的時候,韓信攻下齊國,向劉邦請封為齊王,劉邦見韓信派使者主動請封,大為憤怒,幸好張良在旁,暗中提醒劉邦,劉邦這才善待來使,並同意的韓信的請封,封韓信為齊王。
後世人看待這件事情,往往以劉邦臨陣反應快為出發點,但是也可以側面看出,劉邦並不是真大度之人,對待功臣的封賞,也並不全是發自內心的。
張良身為劉邦的“身邊人”,對此感覺定會更敏感,劉邦封賞韓信為齊王的背後是劉邦的憤怒,那麼劉邦封賞別人呢?封賞自己呢?又是否會心甘情願,這引起的張良的思考。
綜上,張良是最瞭解劉邦的人,他知道劉邦的王者氣概、雄心壯志,他也知道劉邦的流氓習性、虛情假意。
張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祿,更多的是明哲保身
經歷艱難險阻的七年,劉邦等人終於修成正果,到了享受勝利的果實的時刻。
劉邦大封天下,張良雖然沒有立下軍功,但是劉邦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名,讓張良在齊地挑選三萬戶食邑作為封賞。
但是張良卻說不敢當委婉拒絕了,張良最後只接受留縣的封邑,被封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史記》
三萬戶的食邑不誘人嗎?當然誘人,那麼張良為什麼要拒絕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張良十分清除人都是會隨著自己不同的處境而發生變化的,項羽如此、韓信如此、劉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摻雜到權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韓信、彭越、英布等受封異姓王,擁有實權,榮耀至極,但也都只是曇花一現,難逃厄運。
蕭何、樊噲等人,參與政治,手握大權,但是蕭何不得不“誣陷自己”,給自己弄一個“貪財”的頭銜,樊噲最後更是被劉邦下定決心剷除。
張良論功勞不及韓信、彭越等人,論親近不如蕭何、樊噲,倘若張良同他們一樣,手握封地大權,下場不一定會比他們好。
所以,張良最後選擇放棄了權力、財富,而清心寡慾。
時刻錄品歷史
有的時候謀反不在於你是否付之行動,而是在於你是否擁有謀反的實力,只要你擁有了謀反的實力,你便是謀反。
漢朝成立:誰擁有“實力”,誰便是皇帝劉邦最大的敵人。
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張良不想成為劉邦的敵人,他也知道成為劉邦的敵人下場註定不會好。
所以,張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隻出謀劃策,而不參與政治,不擁有實權。
張良也是一個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願是恢復韓國,在他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後,他改變自己的意願為創造一個天平天下。
最後他成功了,大漢王朝成立,而張良則堅守本心,急流勇退,過上了清心寡慾的隱居生活,令人敬佩!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正所謂敵國破謀臣亡,這是自古不變的硬道理,可是有時候當局者就是迷,當局者容易自誤,而張良之所以歸隱這是因為張良看得開啊,自古開國功臣與皇帝都是共患難易共享福難,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奧妙所以後來就被皇帝一一處理了,而張良的及時抽身退步正是明智之舉啊,這說明張良不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
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就跟後世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徐達、李善長一樣,但是為什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獲得了善終,而同樣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劉伯溫卻下場淒涼呢?這就是劉伯溫活的不如張良通透明白,並且還故作聰明自毀長城可見有時候智商高的人情商未必高。
張良歸隱是明智之舉,這是大胸襟大智慧,並且張良是深諳人性懂得生存之道的智者,論計謀後世的劉伯溫或許可以與之相比較,但是論情商劉伯溫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其實何止劉伯溫不如張良,就連李善長也不如蕭何,的確此二人後勤工作做的都不錯,但為什麼李善長落得被滿門抄斬的下場而蕭何卻得到善終了呢?
首先說論工作的話兩個人的能力的確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論忠心李善長比不上蕭何,都說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受到劉邦的重用是蕭何舉薦的,而韓信之死也是蕭何從中幫忙的,其實看似是呂雉殺了韓信,實則沒有劉邦的授意呂雉殺不了韓信,而蕭何心裡也不願意韓信死可是蕭何的心告訴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忠於漢王,所以韓信死了而蕭何卻沒事。
但同樣李善長對朱元璋沒那麼忠心,胡惟庸是李善長舉薦的,並且後來胡惟庸想要謀反李善長竟然說等我死了你們幹什麼我也不管了,其實李善長要是聰明的就應該第一時間告訴朱元璋,可是李善長這個態度就讓朱元璋惱怒,後來處理胡惟庸案子的時候順便清理了李善長,李善長這一點屬實不聰明啊,所以歷史是有相似之處但是歷史也不會重演,古人的前車之鑑後人未必看的明白想的明白啊。
婉兮歷史
張良不忘初心是歸隱原因
[張良的“初心”讓他多學習]
說到張良輔佐劉邦後歸隱,問其原因必是誇獎他,比如“運籌帷幄”、“功成身退”,再高尚些則是—淡泊名利。
其實朋友們都知道,張良晚年閉門隱居,潛心修道直至去世的歷史記載,那麼他是真的修道還是藉口託詞呢?
先看張良的初心是什麼?
根據《史記》所記載,張良原本家境很好的,祖父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也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可到了他這出問題,韓國滅亡,沒有官位讓他繼任,無形之中失去彰顯自己能力的機會。
張良心裡壓不壓抑?當然壓抑,還加上個“恨”字,所以張良進入日後的名利爭鬥圈,抱著一個目的,即是反秦。
我想,如果張良有官繼續做著,那漢初三傑不會有他的。
再回到問題上來,正因為張良反秦就是當初的目的,那麼所謂初心即是—反秦。
[劉邦不捨張良]
張良輔助劉邦奪取了天下,表示他的初心已達到,此時不走更待何時?所以,張良不忘初心是歸隱原因。
張良曾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比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天下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言外之意是說,他在輔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後,沒有想法了,就想和赤松子雲遊去。
這就是前面說到的,他不忘初心,而初心既達就不願意繼續做謀臣了。
其實張良早給自己編排好了,如何可以一走了之,還不留話柄讓劉邦心生怨恨,他哪裡是修道去了,絕對是託詞。大家想想,有赤松子這人的存在嗎?有沒有這個人,張良都與他沒有好多關係,赤松子的徒弟只有一個,即是炎帝的小女兒。
[離開劉邦快樂似神仙]
因此我以為,張良用赤松子當掩護,回家躲清閒去了,並且和劉邦殺不殺功臣關係不大,歸隱的原因就是這樣。
果笑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說明一下,在劉邦時代,張良並沒有明確表示歸隱,只不過辭封三萬戶,而且沒擔任漢帝國的任何官職,還是保留了留侯爵位的。直到劉邦將死之前,才明確表示“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並且因為呂后的挽留而沒有成功。所以張良在劉邦時代是半隱狀態,而在呂后時代,屬於事實上歸隱的狀態。
而張良歸隱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
其一,張良雖然是劉邦的第一謀士,但張良心裡最想輔佐的卻不是劉邦,而是有著深重的“韓國情結”;
其二,作為貴族之後,張良見慣了錦衣玉食,並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除了滅秦和滅項,對其餘的事有些心灰意冷;
其三,張良的智謀十分為劉邦所重,而漢初的形勢,劉邦對於功臣集團的猜忌,張良看的很清楚。
另外,身體不好,不願意過多參與其餘事務,也是張良歸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張良的韓國情結
雖然張良被譽為是劉邦的第一謀士,但是張良心裡最想要輔佐的卻不是劉邦,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韓王成。
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史記·留侯世家》當時,張良聚兵數百人,與劉邦匯合,而後加入了項梁義軍。而張良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項梁獻計請立韓王。張良的說辭中,明面上說是為了擴大項梁義軍的勢力,但張良心裡更多想的是,復立他的韓國。因為韓王成立後,張良便作為韓王的申徒,與韓王一起攻城略地,完全沒有要輔佐項梁或者劉邦的意思。
由於韓王成的勢力實在太弱小,不久便被秦軍攻滅。張良依舊保護著韓王成在潁川一帶為遊兵。
恰好又碰見劉邦率軍向西進攻關中,張良便與劉邦合軍,一起進攻關中。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張良與劉邦才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包括鴻門宴、降子嬰等故事都發生在這段時間。然而,張良的韓國情結,卻不止一代人。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史記·留侯世家》因此,對於張良來說,劉邦的知遇之恩要報,然而韓國情結卻更重。
滅秦之後,項羽封諸侯。張良雖然送劉邦到褒中,也為劉邦畫冊,還充當了劉邦的傳話員,但張良自己還是回到了韓王成的身邊。
然而, 張良回到韓王身邊,項羽卻不讓韓王成回到封國。韓王成本來沒有什麼勢力,張良和韓王無計可施。不久,項羽殺韓王成,張良無奈,才逃亡到劉邦那裡。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這段經歷說明,張良雖然心裡清楚,劉邦是個值得輔佐的人,而韓王成無兵無勢,只能任人宰割。然而作為“五世相韓”的後人來說,張良捨棄不掉心中的韓國情結,只要韓王在,首選還是韓王。
從張良說服項梁立平庸的韓王成,再到與韓王成一起做遊兵,再到與韓王一起留在項羽身邊也不願離開,說明張良心裡的韓國情結很重,就是單純的為了復韓,哪怕韓王成平庸無用,還是不離不棄,而並不是向其他六國貴族一樣,為了滅秦之後分一杯羹。
因此,張良歸隱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復韓已經無望,但張良放不下心中的韓國情結。
二、張良的主要目的是滅秦
在秦末的義軍中,大家都各懷心思,這其中,有六國的舊貴族,為了復立六國;有秦國的官吏,為了更大的權勢與地位;還有遊民浪子,為了搏一搏身價;只有極少數是真的被秦逼的活不下去才起兵反秦的。
而這其中,要說到對秦的仇恨,張良應該是有話說的。《史記·留侯世家》中的第一段就說的很清楚: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其他人都是口頭上嚷嚷著有多麼恨秦、仇秦,然而劉邦項羽看著秦始皇的車駕,卻都懷著豔羨的目光。只有愣頭青張良,冒著生命危險、弟弟死了都不葬,卻要去刺殺秦始皇。
因此,其他人參加義軍,都是為了秦滅之後自己能分一杯羹,懷揣著自己的小九九;而張良參加義軍,就兩個目的,其一,滅秦;其二,復韓。
而現在韓王成已死,復韓已經無望。從張良的韓國情結來看,韓滅之時,張良已經心灰意冷。張良之所以留下來,一是因為與劉邦的情誼和劉邦的倚重,報知遇之恩,二是徹底滅亡秦國還有與秦國一樣殺掉韓王成的項羽。
至於之後,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自己要什麼高官厚祿,對於張良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是為什麼張良辭封劉邦的“自擇齊地三萬戶”的原因之一,張良是真的心灰意冷了。
因此,張良歸隱的原因之二是,作為一個貴族之後,他對錦衣玉食並沒有那麼羨慕,也不那麼奢求高官厚祿,那麼既然大業已經完成,歸隱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三、劉邦對功臣的猜忌
在漢帝國建立之後的功臣封賞大會上,劉邦將韓信、張良、蕭何拿出來作為功勞最大的三大功臣,並對張良說: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史記·留侯世家》這表現出了劉邦對張良的認可,決定了張良在漢初功臣中的地位。然而張良卻沒有接受,最後,劉邦封張良為留侯,而且只保留了爵位,卻沒有在漢帝國擔任任何的官職。
張良的辭封,一方面因為心灰意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劉邦對功臣集團的猜忌。
從亭長一躍成為帝國的皇帝,劉邦自有城府。而漢初的帝國形勢,內有功臣集團居功自傲,外有異姓諸侯王侵蝕帝國的土地和權力,劉邦心裡自然清楚。
在接下來的數年內,為了劉氏帝國的長治久安,為了帝國中央政府的權威,劉邦大刀闊斧,可以說是毫不留情。
對內,劉邦一方面整頓朝儀,建立尊卑體系,讓功臣集團對這個一起從沛縣走出來的皇帝充滿了敬畏;一方面,對於很多較大的功臣,都因一些小事而降職、甚至下獄,連一向謹慎的蕭何也沒有幸免。
對外,劉邦數年之內幾乎屠殺或逼反了所有的異姓王,然後再將他們一一剪除,最後還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劉邦對於功臣集團的猜忌和行為,聰明的張良早就有所預見。張良的隱退主要是為了逃避劉邦的猜忌。雖然智謀無雙,然而手中無權,也就對劉邦沒什麼威脅了。
這一點,從張良在漢建立之後的一些行為中也可見端倪。
在冊封功臣事件中,為幫劉邦平衡功臣,張良獻計先冊封劉邦痛恨的雍齒。在立都事件中,張良又為劉邦分析了長安和洛陽的優劣,並幫助劉邦定都長安。在劉邦廢立太子事件中,張良先是為劉盈和呂后畫策請出“商山四皓”,後直接面見劉邦提出留守和進兵策略。後來張良還“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
按說,如果全心歸隱,當不問世事,然而張良卻總是在關鍵時候出現,為劉氏帝國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關鍵性的策略。這也說明,張良的歸隱,是在逃避些什麼,而不是真的完全歸隱。而恰恰,張良是漢初三傑中,立國後唯一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和責難的。
因此,張良歸隱的第三大原因,是逃避劉邦的猜忌,明哲保身的智慧。
當然,史記中多處記載“留侯多病”,而且還在漢建立後不久“杜門不出歲餘”,這些記載應當是屬實的。因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不願意過多的參與到帝國的政務處理中來,也應當是張良歸隱的原因之一。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一品饞史官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老話說的好,馬往前跑,雞往後扒,各有各的道行。有人說張良是謀聖,謀士中的聖人,這話做不得一點假。
那麼他這個聖字,到底聖在了那裡呢?張良這人從來就不和你講啥大道理,文縐縐的饒舌,他從來都是和你講實際,講利益。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間所有的事他就是逃不過一個利字。那麼張良所有的計謀都是基於這個字所建立的,這也是他一個人生信條。
也就是這個字,讓他看明白很多事情。
那麼一個利字其實就足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當然要想詳細的回答這問題,咱還得細細的去掰扯這事。
為什麼俺要說張良的計謀以利當先。
其實利益這東西,往往和人心有關,人心是啥樣的,這利益就是啥樣的。
話說,當年劉邦入關中,遇到的第二個難題就是嶢關,就這地勢險要不說,關裡邊的秦兵還多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上。
就這麼一塊骨頭,就劉邦這身子骨壓根就啃不動,就算是真能啃下去,這也得累趴下,後邊入關的事,你也就別想了。
那麼張良就給劉邦出主意,說這嶢關守將這就是個屠夫的兒子,商人嗎?錢財就可以打動他。
但這守將他自身卻是個將軍,他和一般的商人又不一樣,所以張良就安排自己的身邊,擱嶢關外邊,那叫個故佈疑陣。
就那架勢,如果是一千來人的大兵,愣是被張良搗鼓出一個十萬人氣勢。
那麼張良這就抓住了這守將,商人和將軍的心裡,一舉拿下了嶢關。
這裡邊但凡缺一樣,這都不會成功。
如果單單只是錢財,這將軍會收了,但投降?這就得打個問號,畢竟商人見利忘義是本色不是。
如果這事,還讓您對張良計謀以利字當頭的概念還不深的話,咱再講一事。
當年劉邦一統天下,自己坐上了皇位,那高陽酒徒酈食其,估計是酒喝高了,腦仁糊塗了,就勸劉邦要想安定天下,這就得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將天下分封給六國的後代,把他們立為王,這樣就可以幫襯著劉邦搞定天下。
張良聽說了這事,著急忙慌的就跑了過來找劉邦,這就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這原話大傢伙也不愛聽,咱把他翻譯過來,大傢伙瞅瞅。
他說,你就是個布衣,而且你的兵力能壓服他們嗎?他們是六國之後,他們會服你嗎?
退一步說,從沛縣跟著打出來的那幫子老哥們,老兄弟的,那可都是拋家棄子跑出來和你混。
這天下好不容易打下來,到了摘果子的時候,你到好把那啥忙都沒有幫的六國後人給封了,那麼你準備拿啥給你這幫子老相識封賞?當真要發生點啥的時候,您覺得他們還會幫你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擱到現實中,這就是老闆帶著一幫子屬下創業,這創業成功了,這幫子屬下就等著漲工資,發福利呢?
結果老闆一傢伙給了不相干的親戚,撐面子去了,回頭就跟著屬下說,再等一年,俺一定給你們漲工資發福利,得,實際的沒有,就畫了一張餅下來。
認誰都會不開心,有能為的人早跑了,找別的地體現價值去了。
張良這就是抓住了老闆和員工之間的心裡。
劉邦那確實有點飄了,開頭聽了酈食其的話,挺高興,感覺就得這麼幹。結果張良把這利害關係往開了一說,劉邦那天賦點也是點滿了的人,一點就通,氣的大罵酈食其,酒也喝不下去了,東西也吃不進去了。
打這裡起,啥貴族不貴族的,一邊待著去,有功者得之。
後來的事
之後您就瞅瞅吧,什麼車伕啊,什麼屠夫啊,什麼土匪啊等等,這都成了劉邦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
表面上看這就是跳出了所謂貴族血統至高的怪圈,用功勞來衡量一個人的封賞。
但說道根子上其實就是人心和利益掛鉤了。
這也就是後來為嘛,劉邦要立下白馬之盟,他的核心就是非劉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違反此約,天下共擊之。
他讓姓劉的壟斷了皇權,但皇權的維護需要這幫子開國功臣來維護,而皇權又反過來維護開國功臣的家族地位。
說白了就是劉邦將兩者的利益深深的捆綁到了一起,這何嘗不是劉邦的一個思想體系。
說道根子上,畫餅的不要,利益得拿出來。這才是雙方能夠搭成一致的基礎。
所以張良在天下一統之後,能夠隱退,他其實是把握住了劉邦和呂后的心裡。
這裡邊也有利益的趨勢,天下大定,劉邦老了,但劉邦已經意識到,如果他走了,那麼他的孩子能不能夠壓制得了,跟著他一起起家的驕兵悍將。
驕兵悍將啊!除了他們的老大,他們會服之外,他們會服自己這個沒有一點功勞的孩子,就憑他是劉邦的孩子?就坐到他們的頭上?他們會服嗎?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他有人就是想做個王,壓根就沒有想過做啥皇帝,你比如說韓信!”
哈哈!是,韓信是沒有造反的野心,但你要記住了韓信他也有屬下,你能保證他的屬下就沒有這份野心?
開國功臣和將軍的屬下,那個封賞大?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是怎麼回事?加身之後,杯酒釋兵權又是怎麼回事?趙匡胤何嘗不知道這幫子下屬的心裡。
而韓信面對下屬和趙匡胤面對下屬何其相似,這幫子下屬也是有野心的,這野心一旦形成一股力量,推也會把韓信推到風口浪尖上去的,這壓根就不是願意和不願意的事。
畢竟韓信還沒這心思的時候,勸說他造反的人有多少,沒有一個,他也有倆不是嗎?
那麼當劉邦死了之後,這勸說的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所以劉邦提起了屠刀。
那麼張良已經預見到了這一幕,畢竟他的計謀從來都是從實際出發,從利益出發。
而劉邦其實和張良是同一類人,只不過一個是帝王,一個是謀士而已。
不然倆人不會那麼臭味相投便稱知己,一個出主意,另一個就得聽,因為張良的主意總是能夠說道劉邦的心坎裡去了。
要知道當年呂后知道自己的兒子要被廢掉的時候,她可是去找張良,讓張良去阻止劉邦廢太子。
但張良說了,這輩子劉邦對他不是言聽計從,而是張良的主意恰好符合了劉邦的要求,這事幫不了。
最後張良出主意,讓呂后請動了商山四郜,才把太子這事平了的。
您就說單單四個老頭子就能改變劉邦的主意?不,劉邦是看到了商山四郜身後那龐大的讀書人群體,那幫子沒有縛雞之力的儒生。
整個朝堂的用作離開他們還真不行,這四個老頭子是他們的代表,劉邦動了這四個老頭,他的朝堂找誰運作?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
這其實就是張良把握住了,劉邦的心裡,害怕天下再亂,他已經不是那個光腳的布衣,而是穿靴子的皇帝了。
那麼說道這裡,大傢伙應該也就明白了,張良的隱退和朝堂的割裂,其實就是在告訴劉邦,俺就是個人蓄無害的主,就想著安享晚年而已。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