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教你如何練出“雙手如風,兩胯似輪”的功夫

怎麼玩都是對的,只要沒有脫離拳理,隨它怎麼動,不做干涉。拳是個活的東西,有很大變數。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上游的水,流到下游,水勢會發生變化。拳也隨著時代做出了改變。一個人練拳時間長了,會與拳不謀而合。習武之人,要多聽多看。有很多人在練拳,不一定誰會出靈感,靈感一來,精妙的東西即刻出現,給你一份驚喜,讓你愛不釋手,千金不易。

教你如何練出“雙手如風,兩胯似輪”的功夫


越輕的東西,能變的極沉,這是拳法。內家拳的變數太大,其實都在追求一個“極變”。極差越大,拳越莫測,冷不丁變出個東西來,毫無徵兆。“雙手如風”指的是定肘技術,最終實施打擊的部位是小臂,它也是出勁的端口。小臂永遠比大臂快。練拳時肘定位,槓桿支點就有了,打拳忌諱瞎劃拉,不講線路,也沒落點。這種拳平時看著飄逸,但勁力發散,無法集中,等到用時乾著急使不上。定肘才能飛速運動小臂,定肩才能掄大臂,出勁時,沒有肩膀亂動的,都是一蹴而就。能摧枯拉朽的勁,必須是定位做的好。所以,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根節,拳術都是互為根梢,彼此互換。中國人喜歡泰森不是因為他憨直,是因為他的拳,局部定位非常標準,所以整體性能特別好,一般對手接不住他那麼大功力,因為他懂定位原理。泰森的師父真的很懂拳,他師父走時,泰森受了很大打擊,一度心灰意冷。

教你如何練出“雙手如風,兩胯似輪”的功夫


練拳不是跳舞,扭來扭去的不是拳。兩胯似輪,意思是胯要在軸上轉動,而軸是不能動的。練拳胯軸必須定位,否則難堪大用。拳架做定向轉動,才能出軸勁。老虎豹子跑起來,後胯都是定位的,蹬地才有力。比如騎自行車,扭屁股越費力,不能只靠腿蹬,渾身都要蹬。胯沒了支撐,力量出不來。自己借自己的力,給自己加了一把勁,這是會練拳的人。胯軸定位的前提,是尾閭要正,封的住地門,臀部始終有個鬼臉,才定的住旗杆。脊樑穩固了,軸的力量才能最大化。都說薛顛的龍形厲害,其實他是猴形出的功夫,一下能竄出去好幾米。猴蹲身是坐胯,為什麼坐胯?就是定位。微微一蹲,胯就頂上勁了,如同子彈上了膛。丹田和命門,摺疊腿,三方瞬間互掙,人一下子就出去了,這才是“龍蟄身”的真形。力從人借,是好本事,但要想經久不衰,得學會借自己的力。真正的武學,是一組槓桿,隨意搭配,不是一個,要互為支撐。能自己撬動自己的,是高手。

教你如何練出“雙手如風,兩胯似輪”的功夫


老一輩的人,拳法都是少而精。拳練不下去了,因為沒得著法門,精髓出不來,生理沒起變化。對的東西,都是奧妙無窮,練對了自己有感應。這時候不用人教,自己帶著自己就上路了。什麼也不顧,就是一門心思待在拳裡,如同入了大定。遍體通透,身心舒泰,這是拳開始了變化。不捨得出來,一練就是半天兒。不強迫自己練,是心甘情願的,這時出來的是道上的東西,在哪兒都感覺海闊天空,這是生理影響了心理。修心的基礎,是修身。都說自性不二,人身難得。有形無形,互為依託,修行才能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