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誰“吞”了低保戶的補貼款?瀘州村民領到十多年前5000餘元補貼款

拖欠的退耕還林補貼終於拿到了,

真好!"

張高祥在褲子上擦了擦手,從村主任許修萍手中接過清退款,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谁“吞”了低保户的补贴款?泸州村民领到十多年前5000余元补贴款

張高祥領到拖欠的退耕還林補貼

張高祥是納溪區龍車鎮利合村的農民,父母走得早,年輕時沒討著媳婦,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種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2012年,張高祥被評上了利合村低保戶。

2002年,利合村遭受了山體滑坡自然災害,鎮政府為了解決災民的生活問題向上爭取了退耕還林項目,每畝土地獲得補貼1500元,同時每年還能領到退耕還林補貼332.15元。張高祥的土地受災面積近1畝,得到了約1500元的補貼,同時每年還可以領到315元。

“地沒了,眼瞅著要吃飯,還得攢錢娶媳婦。”張高祥心裡盤算著。他購買了離家不遠處陽坡村的一間小磚房,到瀘州市區打起了短工,一年中,張高祥當過建築工人、保安、搬運工,錢沒掙著,生活開支還不少,眼看著去沿海地帶打工鄉親掙了錢,張高祥心裡不是滋味,“我張高祥有手有腳,不饞不懶,不能去掙錢?”

把房賣了去打工。2003年大年剛過,張高祥把小磚房賣給了原來的房主人,和同村的鄉親搭上了去廣州的火車,一去便是十五年。

2017年,張高祥回到了利合村老家,看到別人都領到了退耕還林補貼款,自己卻沒有領到,一直在家生悶氣。

2018

3月

今年3月,瀘州市納溪區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該區紀委監委成立扶貧領域信訪督辦組,健全完善“雙向承諾”和信訪測評機制,建立專項工作臺賬,對信訪件督察督辦,限時辦結回饋。

4月的一天,龍車鎮紀委書記孫利嘉走進了張高祥家裡,張高祥依然猶豫和擔心:事情都過去十多年了,這位女幹部斯斯文文、柔柔弱弱的,能幫我解決問題麼?

谁“吞”了低保户的补贴款?泸州村民领到十多年前5000余元补贴款

孫利嘉

谁“吞”了低保户的补贴款?泸州村民领到十多年前5000余元补贴款

張叔,您放心,只要您向我們反映的問題真實有據,我們一定會調查核實清楚,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見張高祥緊皺的眉頭,孫利嘉自信地說到。

谁“吞”了低保户的补贴款?泸州村民领到十多年前5000余元补贴款

龍車鎮紀委幹部到張高祥家中瞭解情況

隨後,張高祥和孫利嘉簽定了信訪“雙向承諾”書。

“這次能幫我解決問題嗎?”張高祥在家可坐不住,每天都去找孫利嘉,看看事情辦得怎麼樣了。看著孫利嘉去區上幫自己查資料,帶著資料跑村委會、跑鎮政府,張高祥反而有些慚愧:“她一個女娃娃為我的事情每天跑來跑去的,我還真不好意思。”

孫利嘉壓力很大:“萬一沒辦成,咋有臉見群眾?”她找到村委會查看檔案資料,走訪群眾瞭解實情,跑到區上諮詢國土、林業等部門,短短十來天,她摸清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原來,張高祥應得的5000餘元退耕還林補貼一直都在村財務上。張高祥外出打工後,利合村4社的原社長一直聯繫不上他,誤認為他把戶口遷到了陽坡村,於是按照政策規定,將張高祥在利合村的土地收歸集體,退耕還林補貼便沒有發放給張高祥。

最終,龍車鎮紀委對利合村村幹部進行了批評教育,責令利合村委會退回了張高祥應得的5000餘元退耕還林補貼。

是怎麼辦的、辦理結果如何,都要讓信訪人知道。自今年納溪區健全完善信訪辦理“雙向承諾”機制以來,重複、越級信訪件少了,群眾信訪滿意度提升了,舉報人和承辦單位之間搭建了一座互信的橋樑。

截至目前,該區共收到信訪件40件,辦結23件,正在辦理17件,群眾滿意度95%以上。

來源廉潔瀘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