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所有院校都有“大小年”現象嗎?

strict8


大小年現象一直都有,在考後出分填志願的情況下,大小年的現象沒有以前那麼明顯,各高校錄取位次相對平穩,但不等於大小年現象沒有了。

如果家長及其考生對高考的規律不是很瞭解,大小年的現象對考生志願填報影響是非常大的。老牌985天津大學2017年在黑龍江錄取分數線為459分,僅比黑龍江一本線高了4分,還不如齊齊哈爾大學463分。天津科技大學還506分呢。說明天津大學在黑龍江斷檔了。 高考填報志願時只參考當年的數據,缺乏有效的根據,一定參考連續三年的錄取分數、線差和位次,尤其是位次。

類似於天津大學在黑龍江的錄取狀況,即所謂的小年。對大小年不太瞭解,考生以為只是天大一本線上就可以報,會吃大虧的。 大小年現象不是那麼明顯,不是說大小年不會出現,不是每一所大學都會出現大小年。大學在錄取期間都有一定數量的機動名額,用來調節各地錄取異常情況,減少大小年現象。再次強調,高考錄取分數和高考試卷難易度有關,沒有絕對的參考性,一定要參考線差和位次。


編外教育參謀


圖圖老師專注志願填報、自主招生和新高考選科諮詢,歡迎關注和私信諮詢!

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有“大小年”現象。

只有個別的院校會出現“大小年”現象,所謂的“大年”是因為當年填報該校的學生特別多,導致投檔分數線高漲;所謂的“小年”是因為當年填報該校的學生非常少,導致投檔分數線遠低於使用合理計算方法計算出來的平均值。

我們來看一下“大小年”現象的例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在湖南出現過“小年”現象

中央財經大學也曾在湖南出現過“小年”現象

規避“大小年”風險主要要多參考幾年的歷史數據

我還記得在2015年做高考志願諮詢的時候,有部分家長看到14年中科大理科只需要533分,都非常想報考該校,這部分的家長都是隻關注了過去一年的數據,沒有多看幾年,多分析幾年的數據。

其實“大小年”現象的出現有些隨機,很難提前預判出來。除去一些地理位置或者行業院校相對容易預判(例如當年四川地震,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避開四川地區的院校;比如醫鬧糾紛在媒體上報道比較多時,醫科大學的分數線比較容易受影響)。

因此,要規避風險最重要的是多參考幾年的歷史數據,這樣才能有一個最清晰的判斷。


高考升學規劃圖圖老師


平行志願的實施,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過程中的“大小年”現象!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考研究,關注我,獲得更多專業指導!


一、什麼是“大小年”現象?

通俗說就是某些學校報考人數不穩定出現錄取分數線起伏較大的現象。“大年”是指某高校在某省報考人數多出在該省的計劃數很多倍,導致錄取投檔線被抬高了很多,稱之為“大年”,反之稱之為“小年”!

二、“大小年”出現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當年的一個同學,成績很好,報了北師大,按照以往北師大的分數線,這個成績很穩,但是當年恰逢北師大110年校慶,宣傳很多,所以報考人數多了很多,結果導致落榜。



出去這些特殊原因,高校報考也符合“價值規律”: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影響!高中品牌在那裡,所以一般不會有嚴重的偏離,但是如果今年分數線高,明年報考人數可能會減少,從而導致分數線低於正常分數。但是,這不是絕對的,有很大的偶然性!

三、是否所有學校都會有大小年現象?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北大清華這樣的頂尖學校,錄取計劃很清楚,而且會第一時間去聯繫各省市狀元,自然不會出現大小年!



四、平行志願有效避免了大小年現象!

現在各省基本上都實行平行志願,平行志願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從往年情況看,絕大多數高校在第一次投檔時,就都完成了招生計劃,考生也達到了分盡其用的目的,有效避免了大小年現象,但不會杜絕!

我是“贏在高三”,關注我,助你贏在高三,贏在高考!


贏在高三




1.首先說一下什麼是大小年現象,打個比方,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由於今年報考北大的人比較多,超過了北大的招生計劃,此時北大就會提高分數線,很多人沒能上北大,但是下一年報考的時候由於前車之鑑,考生不敢再報考北大,此時北大招生計劃招不滿,所以分數線就會下降。造成大小年現象。



2.一般要想規避這個風險就需要這個院校這幾年在本省的招生錄取分數線,大概找三年或四年的招生分數線就夠了,比對這幾年的情況,看看招生分數線有什麼變化,除此之外,還要看招生人數變化,這樣會更科學一點。



3.還有一些院校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那就是剛剛升為一本的大學,打個比方,三峽大學在2016年的時候升為一本,當年在河南省的招生分數線是517,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是534,這就造成了大小年現象,好多學生會因此上不了這個大學,所以關注那些剛升為一本的大學,第一年都好上,但是第二年它的分數就會逐步上升。



總得來說,要歸避這個風險,一定要多研究往年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人數,這樣才能萬無一失,尤其是一本線以上的最要注意。


蕭才大用


隨著各省市在高考志願填報中院校志願增加的越來越多,大部分省市院校志願設置8個,基於每個人是錯的機會越來越多,形成一個特點,進入的同一學校的最高分同學和最低分同學之間的分差越來越小,另外基於大數據的算法也在進步,所以大小年的問題已經基本不存在。最大的數據支持藉助系統還會有自動防撞車系統,避免出現學生集中填報現象的方式,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避免大小年現象的作用。


王為願



高考志願指導王老師


理論上說現在平行志願政策極大的規避了這個風險,每個省每個批次可填報學校數量還是比較多的,那麼在定位時就要有一個合理的梯度,過於冒險風險太大,過於保守浪費分數,計劃報考一所學校一定要參考至少近3年的數據,及當年的招生計劃,這樣可把大小年及其他填報風險儘可能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