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選擇魚竿的四個誤區,你有沒有“中獎”?

現在釣魚這項運動越來越流行了,有許多新手加入釣魚這一項運動中來,首先碰到的就是買什麼樣的魚竿的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順不順直接影響到釣魚過程中的心情。我總結了一下這兩年被漁具店老闆忽悠的經驗,總結出四個誤區,我們下面來了解一下。

選擇魚竿的四個誤區,你有沒有“中獎”?

1用魚竿的硬度來衡量魚竿的好壞。

現在釣友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漁具店還是去網店去買魚竿,在商家宣傳上面都會加上“硬”字。讓人感覺到硬魚竿才是好魚竿,而軟魚竿已經被歷史淘汰。其實這樣的廣告是一個誤導,是一個賣點。一根好的魚竿不是根據軟硬度來區分的。我們在野外垂釣中經常會碰到大魚,這時候一杆硬的魚竿不但沒有什麼優勢,反而會因為魚竿太硬,沒有緩衝的餘地導致斷線、斷杆。

存在即是有道理。軟杆和硬杆各有好處和缺點。軟杆適合釣大魚,因為杆子比較軟,可以有效的緩解大魚的衝力,保護魚線,防止跑魚,缺點就是回魚慢。硬杆回魚速度快,適合高密度魚情,可以釣出頻率,但是因為太硬,不合適釣大魚,容易跑魚、斷線、斷杆。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選擇一款魚竿必須是適合自己的需求的,目前硬杆子是比計較受歡迎,這是跟現在的環境有關,做事講究高效率,再有就是野釣資源缺乏,很多都去玩黑坑,黑坑講究快速回魚。不過

不可兼得,硬杆必然導致跑魚率的增高,如果是野釣儘量選擇一款軟一點的魚竿,畢竟野釣說不準什麼時候來條大魚,要是因為杆子而跑魚就有點遺憾了。


選擇魚竿的四個誤區,你有沒有“中獎”?


2魚竿重心問題。

很多釣魚人都認為一根好的魚竿必須是頭兒輕,重心靠後才行。其實這個也是一個誤區,只是頭輕、重心靠後的魚竿拿在手裡手感好,而頭重的魚竿手感則沒這麼好。

釣友們在去買杆子的時候很多商家會說“我的魚竿重心靠後,頭輕,手感好”,確實頭輕的魚竿手感會好,但不代表它就是一根好魚竿。我曾經用過一根光威的力王,那款杆子頭重,但是上魚後的手感沒得說,考慮一根魚竿的好壞不能只憑空杆時的手感,也要考慮我們在垂釣以及中魚後的手感。有的魚竿雖然頭重,但是上大魚後的溜魚的手感很舒服,一點也感覺不到累。

現在很多打著頭輕,重心靠後的魚竿裡面都有貓膩,比如把魚竿前面幾節的壁厚減薄,把後堵加重等等,這樣的魚竿在空杆時的手感也不錯,但是他是失去魚竿的韌性以及質量來換取的手感,時間久了或者上大魚時容易斷杆。後堵多加了配重會影響整根魚竿的協調,長時間使用會很累,對於手腕也是一種傷害。

選擇魚竿的四個誤區,你有沒有“中獎”?


3魚竿的重量

現在去買魚竿都會看一下魚竿的重量,越輕是魚竿感覺越好,但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在同等的製作材料上,魚竿越輕越好嗎?魚竿的製作工藝都是很嚴格的,不能過分在追求輕,如果搞不明白為什麼輕,建議多研究研究,一般輕要不就是高端材料,高端工藝,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儘量減輕魚竿的重量,這種屬於高端杆,價格會很貴。要不就是過分的追求魚竿的

而犧牲了魚竿的韌性,導致魚竿質量的不過關。

我曾經看過一個實驗,兩款重量不一樣的杆子,比如:魚竿a重110克,魚竿b重125克,在裸杆時a比b輕,之後放在機器上釣同樣重量的物體,a的手感重量為800,b的手感重量為730。上面的數值是“比如”,但是實驗確實是真的,這個實驗就是告訴我們不要一味的追求“裸杆”的重量,上魚時的重量比裸杆時的重量重要。

選擇魚竿的四個誤區,你有沒有“中獎”?

4含碳量越高越好

魚竿含碳量是用T來代表,T的數值越大代表每平米碳布含碳絲數量越高。T越高證明魚竿越輕。碳布的區別一般分為24T、36T、40T、46T、60T、80T。魚竿一般用36t至46T,碳布含量越高越輕,但魚竿也會越脆。目前沒有用46T以上的,那樣斷杆率太高,一般都搭配來用,比如40T加36T綜合一下,出來40多T 的碳布含量,保證魚竿質量的前提下越輕越好。在一定價位內含碳量太高的話魚竿的質量不敢保證的。


選擇魚竿的四個誤區,你有沒有“中獎”?

總結:魚竿的選擇要根據綜合因素來判斷,不能過度的追求“一種完美”,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魚竿。還有不要被“忽悠”了。

我是漁者靈魂,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釣魚之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