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每次和領導在一起就不知道說什麼?

36度5的人生


這個問題很典型,是絕大多數初入職場的小白常常遇到的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你在三個方面有欠缺:

1.無意圖

職場的本質就是人力資源的市場,我們進入職場的目的就是出售自己的時間、智力和精力換取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物質(與精神)資源。既然職場是市場,那麼我們的客戶是誰呢?從名義上來講是公司或企業組織,但是實質上來說就是領導。因此取得領導的認可,信任以至於重要,就是我們在職場各種活動的主要意圖。而大部分職場小白,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跟領導相處,往往不知所措,浪費了寶貴的自我展示和擴大“交易”的機會。

2.無策略

在有強烈的上進心或企圖心之後,我們與領導相處,還需要一定的策略。因為“伴君如伴虎”,但我們跟領導交流的時候,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優點,也有可能暴露自己的缺點,從而影響今後的職業前途。因此沒有一定的策略,是不敢輕率說話的。那麼跟領導說話有什麼原則,要講什麼策略呢?主要抓住兩點:第一,言之有據。自己說的話要有充分事實依據,不能信口開河;第二,投其所好。講領導想聽的事情多講點,不感興趣的少講點。

3.無準備

跟領導說話,要有意圖,但是又不能暴露意圖,要講策略,又不能拘泥於策略。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就是要在事情做充分的準備。一方面,摸清楚領導的喜好和興趣所在,以便於提前準備相關素材;另一方面,對自己的本職工作進行規範和整理,以應對領導的“突然襲擊”。

總之,我們清楚可以從領導哪裡得到什麼,應該用什麼策略與之交流,並且在接觸之前做好充足準備,那麼我們就不會錯失與領導交流的寶貴機會,而在其面前顯得無話可說而尷尬了。

歡迎想系統學習兵法的朋友搜索並關注今日頭條號:“謀略與兵法”,有問題也歡迎大傢俬信。不懂謀略與兵法,怎能從容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謀略與兵法


有很多人都有這種困惑,那就是跟領導在一起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好尷尬啊。

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對權威的恐懼。

國內的文化,很多時候都在提倡一種權力崇拜。這種權力崇拜帶來的就是我們對權威的恐懼。

而領導,手中握有能夠讓我們升職加薪的權力,代表著職場上的權威,我們害怕他們不認可我們。

所以,在跟領導的接觸過程中,有些人過於害怕,就會覺得好緊張,不知道說什麼好。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太害怕,這種心態也可以克服。

1、要認識到領導上面還有領導,他們的工作思想、做法,並不是他們自己的意思,而是更高層領導的意思。

領導有自己的領導,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公司的員工,都需要服從上級指揮。

領導也是人,跟我們一樣也有七情六慾,也有感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沒必要恐懼他們,只需要做到尊重他們就好。

2、跟領導的聊天主題永遠都是我們的工作。

領導更關心的是我們的工作有沒有完成。

所以,實在找不到話題聊天,也不要尷尬,我們完全可以來聊聊工作,向領導彙報一下工作進度,對於工作的一些正面想法。

如果在聊工作的時候,領導願意跟你聊聊他的個人愛好和想法,那你就認真傾聽。

如果發現了領導的個人愛好,你也可以多瞭解他的這個愛好。

畢竟,我們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領導也一樣。

與領導建立親密關係的秘訣,就是跟他有共同的愛好。

弄僵與領導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背後說他壞話。

3、把領導當作你的老師。

不要被領導的缺點,矇蔽了自己的雙眼。更不要因為你覺得領導無能,你就消極怠工。

大家要弄明白一件事:他有很多選擇,你卻沒有。

無論他行不行,你都是他的下屬,都要執行他的工作安排。這是公司的制度,很難辦法改變。

把領導當老師。

好的老師能幫你拿第一,差的老師也能帶你完成任務。

不能因為領導的好壞,而影響工作的節奏。

4、信任和喜歡這件事,有時真的需要緣分。

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非逼著自己成為領導的心腹、或者成為領導的紅人。

我們要知道,有時候信任和喜歡這件事,真的是講緣分的。

很有可能無論你怎麼表現,領導就是對你沒太多信任和肯定。

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勉強自己,做好你的工作就好,不要想太多。


歡迎您分享給朋友們,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請關注我,最新最熱點的教育、心理、職場知識將推送給您。


柳柳老師


女生心中的理想領導:高大帥氣,不怒自威的霸道總裁,雖然開頭對你不太友好,但最後還是發現了你這個未來的企業之星,要著力栽培你。

男生心中的理想領導:一個特別有智慧的慈父形象,如同你職場的一座燈塔,在你受傷時溫暖你的心靈,為你今後迷茫的人生道路保駕護航。


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出現。

有一項針對高管性格的調查顯示,大家最喜歡用來描述企業高管的五個詞是:數據狂、毫無耐心、攻擊性強、時間壓力大以及十分可怕。

當然與領導面對面的機會還是很寶貴的,說不定就改變了你的職場生涯,你應該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理解他們內心焦慮,做好你自己的角色

如果你留意公司的人事變化,你會發現,領導和員工不一樣,員工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混日子,但領導們要麼很快升上去,要麼很快被邊緣化。

所以儘管他們看上去是那麼的冷靜,但內心的恐慌和無助,並不亞於你。


因此,他更喜歡考察你,而不是給你幫助。那些處於權力頂層的人,相比底層的員工而言,很少具有同情心,他們更崇尚力量而不是道德。

領導跟你談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快速瞭解情況,迅速做出決策,你的工作就是提供信息、分析價值、列舉可執行項和提出下一步請求。

所以,不要有邀功請賞的想法,你對自己工作成果的誇誇其談,對於他們的決策而言,毫無意義。

第二、在接觸中建立自信:

一般人跟領導面對面有兩種表現:

一部分人表現得很恐慌,心裡其實希望能向那些大人物尋求安慰、同情與幫助。

另一部分人則過度興奮,以為自己是會議的焦點中心,渴望得到那些大人物的讚揚。


這種兩種表現都是不自在的,常常造成我們發揮失常。

直面恐懼是對付“恐懼症”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經歷幾次這種充滿巨大心理壓力的場合,你才能學會以平常心完成自己該完成的工作;

第三、儘量表現出你的邏輯性:


一般而言,中國企業的高管不太喜歡錶現出那種壓迫性的力量,他們喜歡的是另一種東西——邏輯性。 “邏輯性”是為數不多的所有體制的中國大公司都通行的能力之一。

要知道,在與員工面對面中,領導同樣很焦慮,擔心你的能力會影響他的業績。因此,如果你在與領導接觸時,看起來是個“說話邏輯性強、做事有條理”的靠譜員工,更容易讓老闆感到安全感。


第四、向領導學習

學習他們近乎冷酷的效率,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權力影響他人,如何掌控會議室、還有他們的各種社交技巧。



最後,我們還應該反思自己對於權威的態度,太過依賴或者抗拒,都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狀態。

真正成熟的態度是遵循自己內心的行事準則,成為一個擁有強大意志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人神共奮


分享一個自己與領導的真實經歷

本人在一間新媒體公司工作,老闆1991年出生的,屬於比較年輕,我們進入公司沒多久公司便組織去爬山,當時老闆也一同前行,在爬山的過程中我跟老闆走的比較慢,最後走著走著就剩下我跟老闆兩個人,我跟老闆並不熟悉,一開始也並沒有交流,我們這個行業不需要故意去跟老闆攀關係,自己有成績老闆自己會看到,所以我也並沒有故意跟老闆找話題聊天,後來走著我們累了,就坐下我不記得怎麼就聊起來了,就是很隨意的聊天,就像我們原本是兩個完全不認識的路人,我們聊起來了。

不過既然聊起來了,那麼就可以多瞭解一下公司的情況,但是我並不著急只是一直在試探老闆感興趣的東西,先跟老闆聊聊他感興趣的東西,比如他喜歡爬山,喜歡王者榮耀就跟他聊這些話題,我們聊的也很歡快,後來老闆就自己問我在公司待的如何,慢慢聊到工作,現在跟老闆的關係也不錯。

總結:老闆也是一個普通人,只是他在職場上打拼的比較久,有一些成就,所以我們要保持平常心交流就可以,就像剛剛認識一個新朋友一樣的交流就可以!


關於籃球的小事


這個我深有體會的,對於內心自卑的人來說,很害怕跟領導相處,擔心自己言多必失。


跟領導說話無外乎幾點:1.談論工作上的情況。往往這個時候你不知道該怎麼去跟領導溝通,如果實話實說工作上有什麼樣的困難,擔心領導以為你這是在抱怨,給人以不堪重任的錯覺。如果是彙報工作,又怕領導問一些你不太確定的事情,你再給出一些不太確定的答案,這樣又會讓領導認為安排給你的工作你沒有做好,是你的能力有問題還是態度有問題?

2.閒聊的話題。在吃飯的路上偶然遇到,打過招呼之後,找一些生活上的話題閒聊,本身是出於對領導的關心,提出的話題可能涉及到領導的隱私又或者會勾起領導一些不愉快的回憶,這樣後面的聊天會很尷尬。最好是聊一些你從別人那裡知道的領導的喜事或者即將發生的喜事,這樣,領導會認為你是真的關心他,有關注他的。



雖然你自己心裡明明清楚領導也只是個凡人,不會有那麼多陰暗的想法,可是依然內心對其充滿敬畏。我個人覺得尊敬領導肯定是必須的,但如果延伸到了害怕的地步就有些過了。畢竟領導也是個正常人,也想跟別人聊聊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也想有一個輕鬆愉悅的聊天氛圍。所以,不要過度的去揣測領導的語意,適時的表現出一個對朋友關心的姿態去跟領導溝通交流,更有利於穩固你在領導心中的地位~

很高興能為您答疑解惑,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補充,讓我們共同學習進步~



堅持最初的感動


因為你只知道他是領導,但是你不知道他為什麼是領導?如果你知道了他為什麼是領導,那麼你就有話說了,換句話講,那個時候你就是領導的兄弟,平等的,或者差不多的水平了,或者說是同一個層次了,從你現在的水平上來看,你跟領導之間相差的舉例,雖然不是很遠,但是目測也有著十萬八千里。

一個人跟另外一個人有話說,基本上就證明了你們兩個人,通俗一點說就是臭味相投,同一個層次,雖然說不是面面都相似,但起碼有相似的愛好,相似的興趣,或者是相同的技能,肯定有某一個地方有交集點,如果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交集點,那就沒辦法說話了,一個眼神看過去,立馬發現對方都不是同類,

那麼領導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做領導的人一般都是身經百戰,對整個社會的情況很有見解,瞭解的很透,閱歷很豐富,進取心很強,不怕加班,事業心重,工作狂,

這樣的人,你跟他有什麼交集呢?基本上就沒交集,

如果你是普通的員工,普通的員工就是懶,不喜歡加班,能推就推,安逸,娛樂休閒為主,

最後一點:普通員工想的是怎麼少幹活,領導想的是怎麼讓員工多幹活。

一句話總結:從這個角度講,普通的員工和老闆之間是基本沒有交集點的,老闆是正能量的集大成者,普通的員工是負能量的集大成者,所以基本永遠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兩條平行線。普通員工在領導面前能說什麼呢,說什麼都錯的,還不如不說,尷尬下去就行了。

作者:張澤鋒,資深財務實戰派專家,人性管理實戰派專家,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有合作需求,學習需求,直接關注我,發私信】案情分析解說,解除內心枷鎖,釋放現實困惑。只講實戰,不講空話。


--


張澤鋒


如果你能與領導談笑風生,要麼你和領導關係真的超越工作關係,要麼就是你初生牛犢不怕虎了。每次和領導在一起不知說什麼,原因有很多,如下:

1、在社會階層規則下形成的距離感。當前社會的規則就是職位高,話語權高,地位也高,領導和下屬之間存在指揮與順從的關係,其實跳開職場關係是人人平等的,但又有多少人能跳開?不平等關係下自然產生敬畏的距離感,從而不知與地位不等的人如何溝通。

2、領導掌握生殺大權,所謂伴君如伴虎,每個與領導在一起的人都很緊張,焦慮,因為生怕自己說錯一句話而被打入冷宮或者受到懲罰,這是職場的習慣,畢竟公司不是自己開的,領導決定你的去留,也因此我們懼怕掌握自己命脈的領導拿自己開刷,懼怕之下自然無話可說。

3、彼此的職場高度或生活環境不一樣。因此我們能溝通的話題交際點很少,在缺少共同話題的情況下,彼此需要刻意去迎合對方,找自己不熟悉的話題去溝通,而對於相同話題,因為職場高度不一,可能見解也不一樣,他站在領導的角度,你站在員工的角度,又有什麼可以聊的呢?

4、我們在工作中習慣了被動地獲取和接收信息,因此溝通而更多傾向於回答。這是我覺得每個人最致命的也是需要改的壞習慣,不當當是對於領導,難道不覺得現在對父母、家人、朋友、情侶,我們的話語越來越少了,都習慣被動式的應答,是,嗯,哦,成了經典臺詞,平時變呆瓜,卻把更多的話放在網上和陌生人的調侃中。

其實說到底還是我們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他是領導!說錯話會出事,他問我答就好,等等等等。但事實很多領導還是蠻好說話的,也不會無緣無故開刷。對於不熟悉的領導,無話可說是正常的,我覺得也無需改變,而熟悉的領導,你都這麼熟了,嘗試拋開身份,從生活去聊,找共同話題,比如他的子女和你同齡?他與你有共同愛好?工作的某種共同理念?別怕說錯就行了。


無憂精英網


職場中,大部分人跟領導在一起不知道說什麼主要原因還是顧慮太多。怕自己說的不能獲得領導認可,抑或是怕領導不感興趣,影響自己在領導心中的形象,進一步影響自己在職場中發展與升遷。如何克服這個問題,我給這裡給三條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擁有一顆平常心,領導考察你不會僅僅根據你的幾次講話而下結論。

這個意思就是你負擔不要太重,顧慮也不要太多,不要把與領導的每次接觸當成你職業發展和升遷的階梯,我們只有堅持本我,真實的展示自我,努力在職場中工作,取得優秀的成績,這才是我們職業發展王道,只能靠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如想通過修飾自己或者偽裝自己獲得發展,都不會長久,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不要把領導妖魔化,領導其實跟你一樣是普通人。

如果我們拋開職務的區別,與領導相處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相信你跟同學、朋友、同事都會有你的方法,跟領導相處也應該是那樣,你跟他在一起就會有話說了。不要把領導想著超凡脫俗,很多愛好、想法其實跟你差不多,你對工作和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同樣能獲得他的理解和認同,甚至產生共鳴。

第三,加強學習,使自己的知識面更廣,這樣就會有更多的話題。

在職場中,努力學習崗位、行業知識,使自己對於工作有獨到的看法,如果你跟領導說這些話題領導會很樂意跟你聊的,這些也是他特別關注的。另外,除了工作外,我們也要學習點娛樂體育方面的知識,可以根據領導興趣愛好的東西找點話題,如果想讓自己顯得博學,可以讀點地理和歷史,這樣別人很願意與你交流。

總之,為了避免與領導在一起不知道說什麼,需要我們身心放鬆,把領導當朋友、同事去交流與相處,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學,我相信這樣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職場中你也會有很好的發展。


職場布丁


還真別說,這是特別普遍的一種現象。對很多人來說,你讓他在各個工作場合中跟領導正式地去溝通一些工作上的事宜,那還好說,但你讓他在工作之餘跟領導在一起,就尷尬得要死,完全不知道該聊些什麼才合適。

這事的原因,其實沒什麼好談的,基本也就兩條:

第一,對領導有一種敬畏之心,所以很多行為就會變得拘束,總怕哪裡說得不對,會惹對方不高興。

第二,自己腦子不夠活,但又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積累。

如果一個人天生腦子好使,天生是個善於察言觀色,左右逢源的主兒,那麼他即便帶著對領導的敬畏之心,最後也可以在私下跟領導相處得不錯。相反,如果你在這方面天賦不夠,那就只能多學點這方面的知識,勤奮來湊。

這裡我結合自己跟領導長輩打交道的經歷,跟你分享幾條我的實踐經驗。我要講的就分兩個部分,一部分告訴你從哪裡找話題,另一部分就告訴你找到話題之後怎麼說話:

【一】聊天話題

不管是跟領導聊天,還是跟初次見面的客戶聊天,你要牢記一個知識——聊天話題,從大的維度來分,無非就三個:

(一)跟對方相關的

領導平時關心和感興趣的事情什麼?如果你清楚這個問題,就可以從領導感興趣的領域尋找話題。據我的經驗看,有這麼幾個領域的內容是領導可能感興趣的:

❶子女的教育問題

❷國家大事

❸電視劇和節目

❹旅遊

❺美食

❻體育鍛煉

❼體育賽事

❽過往的奮鬥史

❾公司二三事

以上幾個話題,我優先推薦你去談第一個問題,容易引入,也容易深入有話聊。其他幾個話題,在確定是領導的喜愛之後,如果能夠找準切入口,那就可以展開聊。比如你跟領導在機場候機,機場的公共電視上正在播放科比的球衣退役儀式,這個時候如果你發現領導正津津有味地在盯著電視看,那麼NBA,就是你可以即刻抓住的話題。

除了感興趣的領域之外,你也可以想想領導還有哪些擅長的領域,領導擅長的領域也是你在聊天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去引領的。前面講的教育問題和過往的個人奮鬥史,都是位高權重的人普遍感興趣和擅長的問題。你向他們請教這兩個問題,有很大幾率他們願意傾囊相授,侃侃而談。當然如果領導有著某項特殊的才能愛好,比如領導是個太極拳達人,那有機會就跟他請教太極知識,或者延伸一下談談道家文化。

跟領導相關的話題,基本就以上這麼兩類:他感興趣的和他擅長的。對於這兩類話題,你平時就應該多觀察,多學習。怎麼觀察?留意領導平時的閒談,看領導的朋友圈(這個特別管用,看領導分享的文章,往往就知道ta感興趣的大致領域是哪幾個),問熟悉領導興趣愛好的老員工。怎麼學習?對於領導喜歡和擅長的領域,你平時也可以去學習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然後留意一些最新的資訊。

在這個事情上,我的個人經驗是:觀察越細,越容易讓你發現跟領導相關的話題,學習越多,就越容易讓你在跟領導閒聊的時候找到切入點開始往下聊。

(二)跟自己相關的

聊天的話題,除了可以從領導身上找之外,當然偶爾也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對於這類話題,你只需要把握一條原則:只要來自你身上的話題,跟領導感興趣和擅長的話題是有交集的,就適合拿出來講。

比如領導喜歡跑馬拉松,如果你最近也體驗了一下這個運動,還看了點這方面的書,那麼遇到合適時機,就可以插進去談你的心得體會,或者跟領導請教你的困惑。

這裡我特別提一下前面提到的「公司二三事」這個話題。所謂「公司二三事」,主要是指單位內部,尤其是在部門成員之間,或者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一些基本情況和日常軼事。這些事,對於領導來說,往往屬於「下面的事」,而下面的事,他一般來說是不太清楚,但又特別有興趣瞭解一下的。對於這類資訊,不管是你親身經歷的,還是親眼見到,親耳聽說的,你都可以有選擇性地跟領導談談。比如某某同事離職後去了哪裡了,最近跟我還有聯繫,發展得怎麼樣了……出差的時候碰到某某專家了,他還讓我專程問候你,他目前在做什麼項目,有可能會跟我們繼續合作做些事情……雖然人力資源部目前問題挺多,但是他們部門對張總監的態度還是很好的,內部凝聚力也不錯……等等。

你就把你知道的一些單位見聞,挑領導感興趣的去說說,但是,切記背後說人壞話和打小報告!這個尺度你要拿捏好。在這個事情上,其他就沒什麼需要注意的了。

(三)跟環境相關的

你跟領導相處的時候,現場的環境中,其實也有大量供你去「採摘」的話題。比如領導戴了一塊特別大氣的絲巾;跟領導一起坐高鐵的時候,從窗外看到了你所熟悉的建築;和領導在餐廳吃飯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新奇的菜餚,等等。——這些,來自於環境的話題,也是一大現成的話題庫!留心觀察,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去找話題,不愁沒話聊。

【二】聊天技術

關於聊天技術,這裡就先簡單說三條,這三條技術我就分別舉例說明,你簡單感受一下即可。到時在找到話題之後,就可以按這樣三種形式去組織語言!

❶描述事實

「張總,說到馬拉松,在你的影響下,我最近也嘗試去跑步了。我是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後一個小時,就在小區樓下跑步,跑三分鐘,走一分鐘,這樣連續跑5組。跑了幾天覺得有點無聊,所以就想了個辦法:跑步的時候戴著耳機聽語音電臺節目,效果就好多了」

❷表達感受和觀點

「今年春晚我也看了些。就節目本身的質量來說,我感覺還是跟過去一樣的水準,沒什麼大突破。當然,春晚這麼一種組織形式,也很難有什麼大突破。不過現在有一點比較好,有社交網絡。就這幾年開始,春晚都是配合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看的,一邊看節目,一邊配著網友的吐槽和點評來看,就覺得特別有意思。因為網友的評論,往往比節目本身更精彩!」

❸提問

「我家這小孩現在看來哪都好,唯獨一點:不肯吃飯,體重身高都沒到指標。挺頭痛。主任,你當時在養小峰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種問題?」

【大白的溫馨提示】跟領導談話的時候,尤其是聊到領導擅長和感興趣的話題時,特別重視最後一種聊天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大白,《逆襲吧,PPT演講菜鳥》作者,微信公眾號「跟大白學PPT演講」的主人。空了來我的公眾號聽聽語音,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跟你聊一些跟公開表達和人際溝通有關的知識和方法。


跟大白學PPT演講


抱抱,你不是一個人!我性格內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跟你一樣,跟領導不知道說什麼,甚至尷尬到躲著領導的程度。而現在,幾年的歷練下來,跟多大的領導也不會不自然了。

可能是性格原因,從小就不喜歡跟老師溝通,進入職場又得了這麼個不喜歡跟領導溝通的毛病。這是個病,需要治!

這是很致命的問題,初入職場的小白,直接領導可以說是掌握生殺大權的第一人。即使是集團公司,考察員工的職能部門雖然是人資部,但人資部參考的意見90%都是員工的直接領導。和領導搞好關係,保持不遠不近的合適距離是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修練。

經過十年的職場生涯,現在想想作為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和領導溝通注意三點即可:

第一、接納自己。接受自己不善言辭的事實,也不去跟那些性格開朗的同事比較,花朵和綠葉同樣重要。相信,踏踏實實工作,一定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那一天。而且我發現,時間一長,在職場中,最後發展比較好的,很多都是最初比較內向,不善表達的,因為這類人,有個很可貴的品質:踏實不浮躁。

第二、多彙報工作。工作前可以跟領導的交流工作要求和目標,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要及時反應,階段性的彙報進度,工作完成後的要總結反思,經驗教訓都可以跟領導交流。

第三、自我學習上的請教。遇到有工作相關的技能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領導不忙的時候向領導請教。領導之所以能成為領導,一定有過人之處,他們也很願意跟剛入職的小白分享經驗。一個小舉動,既解答了自己的問題,又多少滿足了領導的虛榮心。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要做到這種淡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是一個跟自己和解的過程。加油吧~即墨每日通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