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有讀者問:什麼是自信,怎樣才是自信的表現?

我回:自信就是做唯一的,你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所謂自信的體現,往往都是在掩蓋自卑。


自信的人,聽到一些善意的批評,發現自己的不足,是高興的事情,因為知道自己可以進步,可以成長。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自信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存在缺陷和問題而否定自己,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懷疑自己。


而自卑的人,有無數借口和理由反駁你的批評。看上去信心滿滿,鬥志昂揚,但其實是掩蓋自己的恐慌和無知。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所謂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自嘲是非常好的一種化解形象危機的手段。但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玩轉自嘲。而自卑的人,他們根本沒有自嘲的勇氣,他們只會一昧的,不分場合的自誇。


你比如吳亦凡的“大碗寬面”也是自嘲的一個典範,只有自嘲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勇敢的承認自己的問題,其實並沒那麼可怕。


那些所謂的敵人,其實也沒那麼多,很多時候,我們有那麼多敵人,是因為自己活得太緊繃了,天天聽不進任何不同的聲音,自卑又敏感,對,越自卑的人越敏感。你天天敏感,別人怎麼跟你做朋友。


所謂自嘲天地寬。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吧,網上有好幾段他的各種演講,自嘲的段子張嘴就來。影響他的地位了嗎?影響他的權勢了麼?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人一旦過了某一個年齡階段,就具備了天然的自我認知。逐漸剝離出對世俗外物的依賴。


你看有的人,出場一堆頭銜先擺出來,刻意的秀一下自己的身價,到處顯擺跟哪個大佬合過影,身上要靠一些奢侈品來給自己增加底氣,才敢在一些場合跟別人交流。


各種形象工程,各種頭銜包裝,各種所謂排場,很多都是骨子裡自卑的體現。


中國很多乍富階層說真的,一開始真的是對自己所處的階層和社交環境沒自信的,要靠各種奢侈品撐住氣場,到了一定階段後,漸漸的很多人開始適應了新階層和位置,開始沉穩收斂,這其實反而是自信的體現。


對自信的人來說,他願意接受世界的多樣性,他願意理解不同人,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價值觀。他願意在平等互利的情況下跟所有人合作。


自卑的人眼裡的世界只有黑與白,只有跟班和敵人,他們所謂的朋友,都必須是言聽計從,無條件聽話的那種。


他們必須相信自己是所謂唯一尊貴的那個,才能免除自卑的恐慌。一旦別人觀點和信仰跟自己不一樣,他就害怕,就拒絕,繼而抨擊和打壓,好證明只有自己才是正確的那個。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我年輕的時候,也沒那麼自信,別人問我一個問題,我不會,我也會找一些各種奇怪的說辭試圖掩蓋過去,但這真的很蠢,稍微成熟一點就不會了。


這個我不會,這個我不懂,這個確實做的不夠好,這個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承認自己的不足沒什麼大不了的。坦坦蕩蕩,那點小伎倆真的沒意義的。我們都知道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只有自信的人才會說出實話,自卑的人都怕被人看出自己的愚昧和無知。


發生一個事故的時候,自信的人會不斷反思其原因,自己之前犯過的錯誤和認知上的誤區,並努力改進以避免類似的問題。而自卑的人則先強調客觀條件的複雜性,再酌情甩責任給背鍋俠。


自信的人會相信自己的進步,自己的前進,兼收幷蓄,著眼未來,過去的東西,好的,繼承發揚;不好的,大方捨棄;


自卑的人要靠過去的成績來給自己找到信心,工作十年了,簡歷裡還不忘了寫中學競賽成績,恨不得把幼兒園拿過的獎狀也列進去。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但自信的人,願意擁抱新的認知,新的科技,新的理論,來更好的認識世界。


人們為什麼要學習,為了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為了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讓自己變得更好。


自信的人,追求自己不斷的進步;自卑的人,天天跟別人較勁。簡單說就是,輸不起。


我知道,自卑的人比較敏感,不喜歡這樣的文字。但想想,有啥關係呢,愛誰誰。


我自己爽就行了。

洗洗睡吧,晚安


聞過則喜,不是聞屎則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