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寧遠縣脫貧攻堅有招數 成功摘掉貧困縣“帽子”

重整行裝再出發 而今邁步奔小康

——寧遠縣脫貧摘帽工作紀實

通訊員 歐陽友忠 鄭飛兵 駱力軍 徐友利

宁远县脱贫攻坚有招数 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

圖為縣城集中安置點舜華小區。黃承武 攝

2018年4月24日,對於寧遠人民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寧遠縣正式摘掉了省級貧困縣的“帽子”。

2014年初,寧遠有貧困村15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1962人,貧困發生率達17.5%。近幾年來,該縣落實精準扶貧方略,突出優勢產業拔窮根,截至2017年底,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0.7%。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寧遠人民打了一場漂亮仗。

牢記使命 凝聚共識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小康路上,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高度,聚合了全縣上下、社會各界的磅礴之力。

寧遠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思想理念上統一認識、在政策措施上統一要求、在資源力量上統一調配、在執行落實上統一標準,把脫貧摘帽作為帶動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貧困人口生活、改善全縣民生事業、培養新型農民和新型農村幹部的重大機遇和舉措。

牢記使命,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高規格大陣容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書記、縣長分別擔任組長、第一副組長,專職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縣人大、縣政協主要領導、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為成員;下設13個工作組,專設“五個一批”指揮部,通過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全縣動員大會等多種形式,密集調度、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向“貧困山頭”發起全面總攻。全縣9000幹部下沉一線、走村入戶,結窮親、幫窮困、拔窮根,422個村(社區)和所有貧困戶實現駐村和結對幫扶全覆蓋。

富民產業 支撐脫貧

要脫貧,產業作支撐。寧遠縣委、縣政府堅持“四跟四走”原則,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全面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構建起“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收入”的產業扶貧新格局。

“清香臍橙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清香臍橙1000餘畝,現在有600多畝已經進入掛果期,年產量達250多萬斤,產值達500多萬元,入社的40多戶貧困戶均已脫貧。”清香臍橙合作社支部書記肖如成介紹。

該縣依託產業扶貧資金的精準引領,探索“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增加經營性收入。2014年以來,投入產業扶持資金2.95億元,扶持引導新型經營主體搭建利益共同體,在貧困村建立專業合作社281家,非貧困村建立專業合作社265家,聯結貧困戶41361人,年戶可增收1500元以上。搶抓發出全省第一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先機,探索“確權頒證+土地流轉”模式,增加財產性收入。穩定流轉土地35.7萬畝,形成了好放心米業、鑫農淮山、雲泰農業、興泰種植、康德佳林業等14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扶貧示範基地,覆蓋75個貧困村。在全縣形成了優質稻20萬畝、蔬菜水果20萬畝、油茶20萬、烤煙10萬畝、中藥材10萬畝、生豬110萬頭、肉兔1000萬隻、大鯢50萬尾等規模優勢產業。

寧遠是全國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縣、全省旅遊扶貧示範縣,該縣以此為契機,探索“全域旅遊+美麗鄉村”模式,增加服務性收入。以九嶷山舜帝陵景區為核心,以17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為示範點,形成全域旅遊扶貧格局。打造了下灌、小桃源、新塘、紫江、牛亞嶺等一批貧困村鄉村旅遊名片,發展農家樂、民宿、休閒農莊84家,成功實現農民“退一轉二進三”。2017年,全縣鄉村旅遊接待遊客突破450萬人次,創收2.6億元,輻射帶動8600餘名貧困人口致富脫貧。

同時,立足人力資源優勢和勞務輸出傳統,探索“勞務輸出+創新創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在126個村開設“就業扶貧車間”182個,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2500餘人,1682戶貧困戶通過一人打工實現全家脫貧。

打牢基礎 強力攻堅

寧遠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精準打出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等多套“組合拳”。

突出易地搬遷“遷金窩”。創新實行“四個結合”“五靠原則”易地搬遷模式(與城區、園區、景區建設相結合,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全域旅遊發展相結合,靠城、靠園、靠鎮、靠村、靠路安置),全縣規劃建設集中安置點25個,其中就城就園8處、就鎮9處、就村8處;完成易地搬遷4219戶17493人,其中集中安置3310戶13947人,分散安置909戶3546人。18個鄉鎮集中安置點,全部按照小城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要求規劃設計,全部配套水電路訊及幼兒園、衛生室、綜合服務平臺等設施,讓搬遷群眾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7個縣城集中安置點可幫助貧困戶2104人實現就業,為園區解決企業用工1091人。易地搬遷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被省市領導和主流媒體譽為“寧遠速度”,廣泛推介。

突出基礎改善“展新貌”。2014年以來,全縣共投入11.8億元,大力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擴容提質工程。僅2017年投入5.9億元,實施水、電、路、訊、房、環等基礎設施項目三批1721個。農村基礎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村“六到農家”全部達標或提質;全縣農村垃圾清掃清運率、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汙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8%、90%、85%;形成了永連公路、冷九公路、九嶷大道沿線百里美麗鄉村示範帶;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連續4年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先進縣,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十佳縣”。

突出政策保障“暖民心”。在全省率先實施“兩補齊一統一”資助政策,貧困家庭學生不再區分普惠性和非普惠性幼兒園、住宿生和非住宿生、縣外和縣內,同等享受資助政策和標準,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率先推進農村貧困人口縣內住院門診報賬制、“先診療、後付費”以及“一站式”結算,對五保戶、尿毒症患者、地中海貧血患者縣內住院補償起付線全免。農村低保、特困人員全部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一項項強有力的部署,一個個超常規的舉措,充分展現了寧遠縣委、縣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黨建引領 合力幫扶

寧遠縣堅持黨建引領扶貧,築牢了基層黨組織的基礎,提升了幹部隊伍的執行力。省、市、縣的366個駐村工作隊、9200名黨員幹部,與貧困群眾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力同行,各項扶貧措施落實落地,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隊。提前完成村“兩委”換屆,招聘年輕網格員410名,村均辦公經費達到4.4萬元,各項工作基本實現“村為主”;率先啟動建設集治理和服務於一體的高標準多功能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多措並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投資1.2億元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村年均增收4萬元。

依靠全社會力量發力脫貧攻堅。依託中國社會扶貧網,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大力推行教育、醫療、就業、產業、危改、德智“六大眾籌”行動,“起跑線工程”“孕育中的呵護”“致富就在家門口”“打工無須去遠方”“我想有個家”“夢想動能”等主題活動亮點紛呈。1.5萬名社會扶貧志願者活躍在扶貧一線,募集2000餘萬元,幫扶貧困群眾5.6萬人次。由扶貧到扶心、扶志、扶智,貧困對象的觀念也實現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激發了內生動力,湧現出一批自力更生脫貧先進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