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河北環抱北京天津兩大城市,經濟發展不排在前幾名?

歐橋國際


河北的經濟在全國排第六位,就是在中國是前幾名,一直處在中國前列的位置,頭條的問題總是人為地設置錯誤前提,引導人走向歧途。目前河北的經濟總量確實排在江蘇,浙江之後,但在中國還是名列前茅的。隨著京津冀首都圈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進一步推進,河北省的經濟肯定要不斷地增長,千年大計雄安新區如火如荼的建設就說明了河北省的大發展,直隸京畿河北省再創輝煌就在今朝……





唐山城區



保定鼓樓



邢臺大峽谷



承德棒槌山



古城要塞張家口


巴驃縟


河北,京畿重地,多年來甘於奉獻,經濟發展與身份不符。但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肯定會為河北帶來發展的新動力。

從地理位置講,河北的地理位置優越。但是,就是因為是京畿重地,所以很多機會都失去了。而在拱衛京津的同時,自己做了太多的奉獻。

資源、人才,向京津傾斜;生態環境,受到很大的破壞。

甚至,境內連一所雙一流的學校都沒有(河北工業大學在天津)。

從歷年的GDP排名看,河北的位置不算高,但也不算很低。與廣東、江浙、山東自然無法相比,但與河南、湖北、四川還是有一博的。

當然,河北的思維可能也有些滯後,在發展、開放方面不如發達省份。部分地區,還很落後。並且,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步伐過慢。

但是,河北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京津冀協同發展。

如果京津能夠把自己的資源向河北適當傾斜,並且河北人自己也能奮發圖強的話,那假以時日,河北應該能在全國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我想,他們不會甘於落後的。我也是河北人,我也希望河北越來越好。


靜觀財經


沒聽過環津京貧困帶嘛。張家口北京相鄰,張家口房價直逼1.5W,但13個縣城中10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作為張家口人,談談自己的感受:

如圖,張家口挨著北京

1、地理優勢不夠

相比長三角與珠三角,河北雖然有自己的出海口,但確是在渤海這個內海中,並且沒有能夠航運的大河,對外經濟條件較差。河北地處華北平原,但是缺水,農業工業都是需要大量用水的,沒有水自然會限制經濟的發展。


2、兩大直轄市的影響

一個一線城市的發展,必然要有其他城市為其供應各種資源,相比珠三角長三角,對外交流方便,有航運,物資流轉快,長三角一個直轄市,珠三角一個特區。而河北呢,屁大點地方有兩個直轄市,供血不足啊。

3、物資供給

前幾年有一次北京發洪水,其實水也不是很大,但是為了北京的物價不上漲,周邊地區的蔬菜雞蛋就大量運輸到北京銷售,結果張家口的沒有發大水,物價卻上漲。

4、環保要求

這個目前貌似只有張家口有,張家口是北京河流的上游,世紀初,北京發展需要大量的水,為了北京供水,張家口的造紙廠等一系列需要水,會汙染水的工廠全部停工,城市發展走的初期道路:“犧牲環境換資源”就這樣被截止。沒有太多的原始積累。好處呢張家口的空氣質量很好,畢竟沒啥汙染源。現在全張家口就靠一個菸廠交稅。一旦菸廠搬走,張家口人一大半都得喝西北風了。

5、教育資源匱乏

好的學校基本在北京,一些在天津,大家也知道教育的地域限制,全河北按照比例,沒有多少去清華北大的,張家口一年出一個清華或者北大那就是絕對的大事。而對於安徽啊等等外省,基本一個好點的縣城或地級市,都有幾個清華北大。

河北的優秀學子很少很少有在河北讀書的,為了更好的教學都在外省,而至今的20年時間內,大學生研究生,多數還是在自己就讀學校的省份就業。河北沒有人才,也沒用人才發揮的空間,自然發展不上去。

6、政策少有傾斜

不管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都有大量的政策扶持,對於新興的行業與製造業,也大都選擇在此。北京作為首都,很多企業大多是象徵意義,真正能推動發展與創造利益的沒有上海、深圳多。天津呢就更別提了。

去年的空氣汙染指數,前十名有7名是河北地區的(包括北京天津),為啥汙染這麼嚴重,因為河北全是鋼鐵企業,早期為了發展基本都是鋼廠,但新時代後並沒有進行轉型與扶持,所以就算有人才想回河北,比如互聯網,就業也只能選擇北京,河北沒工作的。

7、從天津看河北

天津有入海口,臨海水資源也比較多,並且是直轄市,但你看天津的發展與其他直轄市對比,不是一個等級的,畢竟身靠北京,如果企業想要立足,那肯定選首都啊,選你天津幹啥。天津都不選了,那河北就更別提了。

8、怎麼看待雄安新區

對於新區的設立,以及公佈的前一天,全部房產交易強制停止,我想國家一定有大動作。但這個動作絕對不是如深圳那樣,我想更多的是將北京的壓力進行分散,合理規劃佈局,作為副首都的一個職能。由於沒有航運河流,單靠鐵通運輸的話也顯得單薄,其實我想更多的承載的是教學和研發相關,能夠出一個阿里巴巴那樣的,能夠帶動整個城市企業,是不可能的。但起碼有比沒有好,有了肯定修高鐵,有高鐵各地也好交流。

9、承辦冬奧會的張家口

張家口和北京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對張家口的影響呢,則是有了高鐵,但高鐵一邊去北京,一邊去內蒙,張家口其實是北京與內蒙高鐵的中間站。另外,冬奧會沒有帶來其他什麼經濟價值,卻極大的帶動了張家口的房價,現在直逼1.5W,而你知道張家口13個縣,有10個國家級的貧困縣。和張家口相鄰的大同,房價7000上下。


總體來說,河北的地理位置,加上北京天津的影響,整體發展程度是高於中西部地區。但從本身的優勢與發展情況來看,河北的經濟是跟不上步調的。並且,經濟總體的數字代表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老百姓的生活沒能跟得上經濟的步伐。


電音PUNK


河北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沒有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富有魅力和集聚效應的城市!我們都知道城市的帶動作用,北京、天津固然能夠帶動周邊地區,但是因為行政區劃的問題這種帶動作用並不突出。河北要想異軍突起必須發展自己的具有集聚效應的城市-石家莊的歷史重任就是先發展自身,讓石家莊成為類似廣州、成都、武漢那樣的中心城市-這種競爭除了人才競爭之外還有城市魅力的競爭!和北京、天津比起來石家莊顯得略土,而杭州、蘇州、廣州乃至成都武漢則不覺得土,這其中除了石家莊卻水以外也和石家莊沒有突出的富有魅力的城市建築、缺乏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優質大學以及沒有吸引遊客的旅遊景點有關。想想鄭州當年還精心打造了一個“亞細亞”呢,石家莊就沒有任何打算嗎?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環球影城或是迪斯尼建在了石家莊、石家莊也建了一片類似廣州小蠻腰及周邊富有未來感的城市天際線、石家莊舉全省之力打造了一個位於全國前幾名的大學、石家莊建造了哈爾濱的歌劇院....那麼石家莊的城市魅力就會異軍突起了吧?然後再打造舒適的人居環境,那麼集聚效應或許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徐鐵人


您好,河北環抱環抱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在經濟發展上更多的尋找一些北京、天津外溢的一些低端的產業。

京津冀的發展與長三角的發展還不一樣,長三角是整體強,京津冀,某種意義上是形成了環北京的貧困帶,我們不需要去糾結到底是行政上的壁壘、人的懶惰、地理環境上、歷史原因,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京津冀三地的人員交流比長三角差多了,過去差的很多,就是現在追的那麼緊,也沒有把差距拉到接近那個水平。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現象,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橫空出世,同時又利用舉辦2022年冬奧會這個契機,加上“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的佈局實施,這些都會成為助力河北省經濟發展的引擎,刺激河北經濟向好發展。再有雄安新區這個千年大計,未來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下,河北會獲得北京更多的政策、資源紅利。

河北一定改變現狀,走在前列的。


小朋友OR大朋友



張瀚文62451457529


1.河北地級市較少,只有11個,面積相比鄰省山東河南還要大,但豫魯皆有18個地級市之多,且張承地區是廢了的地級市,沒有經濟基空間。缺乏地級市,就無法承接國家大戰略佈局。比如京九高鐵爭奪戰中,鮮有河北的聲音,就是因為衡水以南幾百公里的冀中南大平原河北就沒有中心城市了,如此一來,河北失去了很多區域戰略機遇。就連邢臺邯鄲也被規劃到中原城市群,崛起乏力。


4.河北要崛起,必須培育自己的中心城市,比如石家莊和太原牽頭成立太行山都市群,帶領邢臺邯鄲保定等城市,把能源礦產經濟轉變為綠色經濟、質量經濟,真的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並將太行山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強化省會的經濟中心地位。

5.河北人思想確實保守,安土重遷,黃河以南很少有河北人,主要集中在京津。上市公司只有60個,且國企多,國強民弱,科技獨角獸幾乎為零。這樣的現狀導致河北貧富差距太大,民眾以考公務員進事業單位進國企為榮,河北真的需要一次市場經濟的大改革和思想的大解放。


品牌農業智庫


河北的經濟在全國排名來說,並不在經濟發展的前幾名,京津冀,某種意義上是形成了環北京的貧困帶。



首先,區位優勢變成了劣勢。河北省是惟一環抱環繞北京、天津兩市和東臨渤海灣的特殊省份。京津冀區域中計劃經濟下的行政區劃意識還比較強,跨行政區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機制目前尚沒有形成。京、津兩市雖處在一個經濟區內,但行政地位、經濟實力相近,缺乏珠三角區域系統行政同屬一省那樣的共同利害關係,也缺少長三角區域系統以上海為絕對中心來統領整個區域的內在凝聚力,這使得整體經濟實力較差的河北成為直接的受害者。河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緩慢,其力量還不足以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難以在區域市場內合理流動和配置。



其次,人才結構不合理導致河北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河北省因為環抱北京天津兩大城市,京津地區雖然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較高,但是由於其強大的人才聚集效應,使得高素質的人才難以向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才待遇較低的河北省流動,人才的嚴重外流使得河北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短缺,阻礙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進步。



再次,河北的產業結構的影響。工業主導產業集中度不高,缺少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大企業和產業集群。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現代和新興服務業發展緩慢,河北與京津兩地產業結構有一定程度的趨同,直接導致與河北同類產業爭資源、爭人才,長期無償為京津提供資源,造成資源浪費和無謂的內耗,不利於區域經濟的發展。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現象,才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等國家發展戰略的佈局實施,這些都將助力河北省經濟發展。還有雄安新區這個千年大計,在未來, 河北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下,會獲得更多的政策,經濟發展也將上一個新臺階。


石家莊新聞網


作為河北人說實話河北經濟真的只能說是一般般,就說我們邢臺吧,還不如江浙滬那邊的一個縣城呢,為了北京和天津我們河北人犧牲的太多了,為了首都的空氣質量河北工廠倒閉了一半,失業的人太多了,反過來北京天津給了我們河北什麼?


Lyt532


偌大的河北省,只有一所211高校,還在天津境內。河北學子想上一所好學校,難!,建議京津冀一體化,河北省享有同等升學率。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