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乾隆為皇后舉辦葬禮的那天,為什麼會有許多大臣腦袋搬家

在歷史評價中,乾隆是個深情而專一的皇帝,他與孝賢純皇后伉儷情深,傳為後世佳話。不過後來,孝賢純皇后去世的時候,在葬禮上,乾隆表達對皇后“愛”的方式,卻讓人感覺有些毛骨悚然。這是怎麼回事呢?

孝賢純皇后是滿洲鑲黃旗人,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幼得正統教育,詩文字畫,都是上乘。且嫻於禮法,端莊文靜。因此,早在雍正五年,便被雍正皇帝指配給弘曆(後來的乾隆)為嫡福晉。

乾隆為皇后舉辦葬禮的那天,為什麼會有許多大臣腦袋搬家

(孝賢純皇后)

弘曆繼位後,雖納了不少嬪妃,但他和孝賢純皇后感情頗深。後來寫過一些悼念孝賢純皇后的詩詞,其中有一句:“九御鹹備位,對之籲若空。”意思是說,三宮六院,嬪妃眾多,可是對著她們,如同對著虛空。

孝賢純皇后和乾隆共生育了二子一女。不過二子均夭折。這對孝賢純皇后的打擊很大,她身體每況愈下。乾隆十三年3月,37歲的孝賢純皇后病死在和乾隆東巡的路上。

孝賢純皇后死後,乾隆極度悲痛。為了表達自己的情誼,他大興土木,花費巨資,一心要為孝賢純皇后舉辦一場超級奢華的國葬。

不過,在這次葬禮過程中,許多達官貴人卻因一點點小事遭到革職流放,甚至丟了性命。這是為什麼呢?

最先遭殃的是三朝老臣阿克敦。

按例,皇后死後,翰林院要制皇后冊文。當時刑部尚書阿克敦是負責人。

乾隆為皇后舉辦葬禮的那天,為什麼會有許多大臣腦袋搬家

(三朝元老阿克敦)

乾隆對孝賢純皇后的葬禮很重視,事無鉅細,都要操心。因此,他自然要看一看翰林院寫的冊文。可是,當他發現滿文將“皇妣”譯成了“先太后”後,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大不敬”,將阿克敦投入牢中,並判斬監候。

這還不解恨,他又以“黨同徇庇”的罪名,將刑部全部官員革職。

緊接著,乾隆又覺得光祿寺為孝賢純皇后準備的祭品“俱不潔淨鮮明”,於是,承辦官員增壽保等人全部降級調用。

工部負責製作孝賢純皇后的冊寶。冊寶便是冊書和寶璽,主要是給皇后上尊號,加以歌頌用的。冊以條玉製成,以金填字。工部制好冊寶後,讓乾隆過目。乾隆看了後,再一次生氣,認為“製造甚用粗陋”,指責工部辦事不力。於是全堂問罪,做降級處理。

禮部冊諡皇后,也被乾隆找碴,受到了處分。

悲催的不光是大臣,還有皇子。

因為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葬禮上表現得不夠悲痛,乾隆指責他們不成體統,不合禮數,氣極之下,宣佈“此二人斷不可承續大統”,也就是說這兩個兒子,將來就別想繼位的事了。並且,連帶他們的師傅們,也被罰俸三年。

乾隆為皇后舉辦葬禮的那天,為什麼會有許多大臣腦袋搬家

(皇后葬禮)

自康熙年間,皇后去世便沒有要求各地官員赴京參加追悼會。可是,乾隆卻對那些不請奏入京的官員耿耿於懷,差不多有50多名文武官員,受到了降級削軍功的處分。

葬禮結束後,乾隆上朝,發現有不少大臣剃了頭,再一次大發雷霆。

原來,滿洲在未入關前,就有“帝后喪期,官員百日不能剃頭”的規矩,以此表達自己只顧得悲痛,沒有時間管理儀容儀表。

不過,清朝入關後,漸漸地,這些規矩就不那麼重視了。到雍正去世百日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官員剃頭了,朝廷也沒有治他們的罪。所以孝賢純皇后祭奠典禮後,有的官員照常剃了頭。

乾隆一生氣,有人就倒黴了。

最先倒黴的,是錦州知府金文醇。因在百日內剃頭被人舉報,刑部將他判了斬監候。所謂“斬監候”,也就是到秋後才問斬的意思。乾隆知道後,對刑部的判決很不滿意,馬上把刑部尚書盛安叫來罵了一頓,又說他“徇私”,把他丟到了牢中。

接著,湖廣總督塞愣額也在皇后喪期百日內剃了頭。這下乾隆怒火中燒,漢人剃頭已經是大不敬了,而塞愣額身為滿人,竟然也忘了祖宗規矩!於是,乾隆勒令他自殺謝罪。

乾隆想表達對妻子的愛意,卻用這樣一種方式,讓很多大臣人頭搬家,讓很多大臣受苦受難。不知道這種“愛”,該怎麼評價。

(參考史料:《清史稿》《清高祖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