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冷戰時期,前蘇聯的石油主要賣給哪些國家?

卡薩布蘭卡捏住希拉里


吼吼,如果直接公佈答案未免太無聊了,不如我們先複習一下蘇聯解體的經濟原因。蘇聯曾經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在冷戰期間蘇聯國內的GDP嚴重依賴石油和農業出口,雖然蘇聯一直厭惡資本主義世界,但是蘇聯石油和農產品的主要買家和買家卻是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

1975年,蘇聯石油產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蘇聯解體後,沙特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依然保留了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在2009年美國發生“頁岩氣革命”後,美國取代了俄羅斯天然氣第一生產國的地位。雖然俄羅斯丟掉了第一,但是在這兩項出口上一直排名前列。

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在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的同時,也成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通過石油換來的寶貴外匯一半以上都投入到了糧食的進口,在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之中蘇聯已經失去了獨立性。蘇聯經濟狀況直接取決於世界油價和穀物價格的波動,取決於世界對石油和糧食的總體需求態勢。

美國看準蘇聯對油氣出口的依賴,實行“逆向石油衝擊”戰略,打壓油價。從在1985年,沙特就曾將每天原油出口量從200萬桶增加到1000萬桶,讓國際油價從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導致蘇聯每年損失200億美元,計劃經濟無以為繼,最終崩盤。回顧了蘇聯的石油歷史後公佈最終的答案,蘇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大體是按這個比例劃分的經互會46-47%左右、南斯拉夫5%左右、西歐44%-46%之間。蘇聯背上了經互會這個包袱不得不低價提供大量的石油給這些小兄弟,一旦蘇聯解體經互會也樹倒猢猻散了。


烽火觀察


一,冷戰時期,中東阿拉伯國家對歐美國家禁運,蘇聯口頭表示支持阿拉伯國家,暗地裡哄抬石油價格賣給歐美,以獲得巨大收益。蘇聯靠出口石油發了橫財。

二,亞洲一系列國家的石油也從蘇聯大量進口,例如日本。

石油是蘇聯的命根,可惜蘇聯人沒意識到石油不是救命稻草,賣能源的國家不會長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