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命運有很多種殘忍的方式,《父親的戰場》講的就是其中一種。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戰田野調查筆記”。

1942年至1944年間,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出幾十萬的青年軍人出征緬甸,抗擊日本的侵略。這幾十萬的青年被稱為“中國遠征軍”。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他們開始在緬甸打了敗仗,一路撤退。

後來,國民政府得到了美國的援助,遠征軍第二次出征。他們重回緬甸,一路艱辛的從緬甸打回國,光復了雲南的騰衝,消滅了滇西一帶的日軍,最終迎來抗戰的勝利。

《父親的戰場》就是作者在雲南西南一帶,走訪調查遠征軍老兵現狀的見聞。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遠征軍這段歷史對中國人來說是獨特且傷痛的。

不只是因為他們殺敵時的艱難與犧牲,更因為他們後來的命運。

新中國成立後,遠征軍由於是國民黨軍隊士兵的身份,50年代,他們被打成“右派”,被視為“國民黨特務”;60年代,又被作為“反動派”被批鬥下放。

紀念遠征軍的墓園、紀念碑,也在這個時期頻遭破壞。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為了保命生存,這些人都不敢提自己遠征軍的身份,家人子女都不知道;與遠征軍相關的東西也都燒掉埋掉,不敢留在身邊。

遠征軍,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沒有榮光的身份、一個人生負累的標籤。

上一代無人敢提及,後輩無人知曉,遠征軍這段抗日曆史,在幾十年間消失在中國人的視野中。

物換星移,等到他們的身份終於得到平反,他們已經錯失了人生的盛年。

2005年前後,開始有民間志願者關注這個群體,人們才慢慢知道了他們,當年的遠征戰士已經風燭殘年了,他們大部分都過著孤獨貧寒的日子。

有人在農村,因為喪失勞動力,生活窮困;有人在縣城,蝸居在棚屋裡,靠著每月200元低保生活;還有更多的老兵,散落在滇西各地,不為人知。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在雲南的抗戰老兵 邵曰孝

回想到他們當年出征抗日的時候,正是十幾二十歲的意氣少年,也正是那個時代的九零後零零後。

這些少年僅僅只是做了一個正確的、讓人敬佩的選擇:在家國有難之際,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但是,他們被舊時代犧牲,被新時代所不容,沒有榮譽、沒有人記得,沒有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直到生命走到盡頭。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你可以說是國家虧待了他們,是我們虧欠了他們,是時代愧對了他們,但是,這些追究對他們的人生來說,沒有了太多意義。他們失去的一生,誰可以補償?

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個人的命運在歷史的洪流面前微不足道,死不足惜。

人們總是在大川星河中感嘆人類的渺小。

然而,另一種讓你感嘆不起來的渺小,在遠征軍老兵的歷史中可以清晰體會。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書中有一位老兵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老兵名叫葉進財,生活在騰衝一個村寨的小山溝裡,貧困交加。他和老伴住的房子是用土挖的方坑,到了晚上兩老不都開電燈,怕費電。

當談到抗戰回憶的時候,老人會有意誇大自己的戰功,並且還給自己升軍銜,說自己是“少尉”。

老人說了一句這樣話:

文革時,叫我們蔣匪幫,國民黨殘渣餘孽。你他媽的頭,哪個是殘渣餘孽,老子就是一個兵,一樣逑不當過。現在水澄清了,我要說清楚,我有我的功勞。

這次探訪之後,老人還給其中一位來訪者寫信,請求助其贊助600元用來買棺材。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從大眾開始關注遠征軍歷史開始,犧牲、愛國、不抱怨、英雄,幾乎是我們對遠征軍老兵公式化的認知。

然而,這段調查故事卻坦承了這樣的一個現實:在歷史安排的悲劇命運下,為了求生存,人性掙扎與英雄無關。

葉進財只不過是在窮苦的命運中,努力營生罷了。

誰能一直當英雄?

吹噓戰功,討要贊助,不會顯得這位老人形象掉價,同時,反而更顯悲涼和心酸:一個民族英雄的晚年竟然是如此光景。

如果真的是要論英雄,那麼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始終是英雄,即使苦難、不公、貧窮、孤獨困擾一生,他們依舊選擇了活下去,並且活得長壽。

2015年,94歲的朱洪斌、91歲的李維層、91歲的滕周權,三位遠征軍老兵在抗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儀式上接受檢閱。

感覺生活艱難時應該讀這本書,表面是歷史書籍,其實是生活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