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鐙的出現究竟在古代戰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Ta丶黃天瑤


先講觀點:馬鐙是由古代中國人發明的,它的出現改變了古代戰爭的格局,傳播到歐洲之後,不但改變了歐洲中世紀的戰爭形態,更深刻印象了中世紀歐洲的社會形態,讓歐洲加速進入封建時代。

下面分兩個部分闡述:第一,中國古代戰爭,催生了馬鐙的發明;第二,馬鐙傳到歐洲,引發歐洲重大變革;

第一部分,中國古代戰爭,催生了馬鐙的發明;

中國古代戰爭,最初是以步兵為主,騎兵一般只有騷擾,突襲,偵探的功能。而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部落和中原帝國的戰爭,讓戰鬥形式出現了變化。漢朝匈奴始終是帝國心頭之患,匈奴人擅長騎射,實行的流寇式的戰法,呼嘯而來,得手之後迅速離開,很少和漢朝軍隊正面衝突,更不會與漢軍肉搏。這時候,如果漢軍也採取騎射戰術,技術上根本無法和匈奴騎兵抗衡,這時候漢軍就開始採用衝擊戰術,就是戰士騎在馬上,手持長槍或者長戟衝入敵軍陣營。當時因為沒有馬鐙,需要戰士兩腿夾住馬腹,身體行動很不方便,為了防止騎兵摔落馬下,戰士的馬鞍前後都非常的高,防止騎兵出現前仰後合的情況,儘管如此,軍人摔落下馬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隨著馬鞍增高,上馬越發困難,有時候披掛重甲的騎兵需要佔有扶持才能上馬。慢慢的為了上馬方便,開始出現了單側馬鐙,後來發明了雙側馬鐙。雙側馬鐙出現之後,騎兵衝擊的威力大幅度提高,因為戰士和戰馬幾乎成為整體,衝擊力增加,穩定性增加。考古方面,大約西漢時期就出現了馬鐙的雛形。馬鐙,改變了古代中國的戰爭形勢,讓漢族騎兵可以和北方遊牧民族在廣袤的平原上平等交戰。

第二部分,馬鐙傳到歐洲,引發歐洲重大變革;

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最早傳到中亞,公元七世紀伊朗就出現了馬鐙,771年,阿拉伯騎兵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剿滅西哥特王國,劍指法蘭克人。法蘭克人正是在這個時候,通過戰爭學會了使用馬鐙。改變了歐洲的戰爭形勢。

沒有馬鐙之前,歐洲騎兵不是主力,戰鬥形式都是手持長矛衝到敵軍面前拋射長矛射殺敵人,一旦被敵軍步兵圍困,就容易被拉下馬,剁成肉醬。有了馬鐙之後,騎兵戰鬥力迅速提高,人馬一體,衝擊力非常恐怖,一個身披金屬鐵甲,手持長矛的士兵,快速衝擊步兵陣營,帶來的殺傷力和震懾力都是極其驚人的。當時人形容:

一個騎在馬上的法蘭克人把巴比倫城牆撞一個窟窿。

馬鐙不但改變了戰鬥形式,更深刻影響了歐洲政治變革。首先是讓貴族成為了戰鬥的主力。當時一匹馬的價格相當於9頭牛,金屬盔甲的價格更是比馬更加昂貴。騎兵已經不是普通人家可以當的兵種;其次出現了職業軍人。貴族子弟開始從小學習戰鬥騎射技術。第三,出現了采邑制改革。以前法蘭克人是把獲勝的土地分給貴族,打仗的時候貴族徵集自由民參戰。後來查特馬特採用采邑制。國王把領土分成伯爵公爵,公爵伯爵再往下分給男爵子爵,男爵子爵再分給騎士。每一層級之間以土地為紐帶形成附庸關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句歷史名言就是產生在這個時候。也正是這樣,中世紀歐洲慢慢進入了封建社會關係。


所以說,看似簡單的馬鐙,不但改變了中古時期世界各國的戰爭形態,也促進了社會形態的深刻演化。


鐵錘文史


馬鐙它是一個可以掛在馬鞍兩側,供人踏腳的一種馬具。一些專家從一些史料上推測,馬鐙可能在漢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不過從目前出土的文物來看,最早出現馬鐙元素的文物是在三國兩晉時期。

馬鐙可以極大限度的支撐騎行者的雙腳以及讓他們在馬上發揮最大的優勢。它的出現給了中國古代的騎兵極大的幫助。在古代對於騎兵的選拔是非常的嚴苛的,這一點從古代的兵書中便有體現,在《六韜》這本書中曾提及: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在先秦時代,作戰之時用的大多都是戰車,但是戰車體積較大,操作並不是那麼靈活,所以到了秦漢時代慢慢將戰車過渡成了馬上作戰。然而馬上作戰不僅需要騎者有精湛的騎術,且各項素質的要求都很高。但在馬鐙沒出現之時,騎者對於馬的操控並不是很方便,由於雙腳沒有支撐點,遇到崎嶇難走的路雙腳很難發力。馬鐙的出現不僅能讓騎者在馬上更加牢靠,而且還可以解放上半身,騎者可以最大限度的活動上半身,使用一些雙手武器,例如弓箭、雙手刀等等,大大的提高了馬上作戰的戰鬥力。


口袋裡的喵


提起古代的冷兵器戰爭,可能很多人頭腦中馬上會出現我們影視劇裡面的戰爭場面。兩軍對陣,雙方各出一員大將。雷鼓聲一起,雙方大將立即拍馬舞刀來到陣前廝殺。後面的士兵就跟看客一樣,不斷跟著叫好助威。雙方主將拼殺幾百回合,等一方被斬於馬下之後,後面的士兵就會立即掩殺過來,失敗一方的士兵就會四散潰逃。一場戰爭就這麼結束了。

多少年來,我們很多人認為古代打仗就是如同影視劇裡面這樣。當然,這個錯誤也不能全怪影視劇的編導們,我們古代的小說,比如《三國演義》其實就是這麼寫戰爭場面的。不過,最近有本《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的書,卻讓我重新認識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這本書雖然主要研究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百餘年軍事對政治的影響。但是作者卻始終要解決一個根本的核心問題,就是為什麼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會形成“五胡十六國”的分裂格局?為什麼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比如匈奴、羯、氐、羌開始大規模入侵中原,建立政權?

以前,很多學者會把這個原因歸結為,是西晉的皇帝昏庸無能,皇室內部爭權奪利爆發了“八王之亂”,導致北方遊牧民族有機可乘,南下建立政權。這個答案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是,瞭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原政權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鬥爭,從西周時期開始,就沒有中斷過。當初北方的犬戎還帶兵攻破了西周的首都鎬京,殺掉了周幽王。可是,他們最後還是沒有在中原立住腳,劫掠一番,然後被鄭國、衛國、晉國這些國家打敗,不得不跑回自己的地盤繼續放牧去了。

那麼,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麼少數民族能夠在中原立住腳呢?這本書的作者李碩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戰爭技術出現了重大的革新,也就是出現了馬鐙。

有人可能馬上會質疑我,不對啊,我看《三國演義》電視劇,那裡面騎兵打仗已經使用馬鐙了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都認為,馬鐙出現在三國以前的東漢時期。證據是從東漢時期的武梁祠內,流傳出來了一副騎馬者畫像石的拓片。這個拓片上面,清晰的展現了馬鐙的造型,與我們現在的馬鐙非常接近。眼見為實,很多人就肯定,馬鐙肯定早在東漢時期就出現了。

  • 馬鐙不是東漢時期發明的

但是,李碩卻告訴我們,眼見不一定為實。問題就出現在了這塊拓片上,這塊拓片其實出自清代一個叫馮雲鵬的人的書裡面。馮雲鵬在武梁祠進行拓片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許是想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吧,就擅自對畫像拓片做了手腳,自己擅自給畫像加了馬鐙。恐怕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這隨手一添,造成了困擾歷史學界幾十年的問題。

小小的一個馬鐙,真的能改變戰爭格局,甚至改變歷史麼?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了解一下,在沒有馬鐙之前,古代軍隊是怎麼打仗的。

其實,古代軍隊的兵種很簡單,主要就是兩種,騎兵和步兵。在我們一般認知的範圍內,是不是認為騎兵要比步兵厲害?騎兵藉助戰馬,馬當然要比人跑的速度快,衝撞力強。可是,在沒有馬鐙之前,騎兵根本沒有沒有辦法作為主力兵種使用。

沒有馬鐙,也就意味著人沒有辦法固定在馬背上。馬背非常滑,所以在馬飛速奔馳的過程中,常常有士兵會跌落下來,根本沒有辦法當作主力兵種。所以,早期騎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弓箭。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也主要是憑藉它超強的機動能力,騷擾敵人後方,破壞敵人的運糧道路,給敵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慌。這就有點像我們後來的游擊戰,出其不意,打完就跑,根本沒有辦法決定戰場的戰局。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漢朝時期,只擁有騎兵的匈奴只能騷擾漢朝的邊界,根本沒有辦法佔領城池。

  • 為什麼匈奴只能襲擊中原 而不能佔領中原地區

再來看中原地區,中原地區的生產方式主要是農耕,人們是以土地為中心生活的。所以,中原地區必須使用步兵來進行防守。我們可以來看一個例子,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匈奴曾經想深入中原。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出擊,追擊到平城這個地方。沒有想到的是,匈奴依靠騎兵強大的機動性,出其不意的把漢軍合圍在了城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在我們的史書,比如《史記》中記載的是,匈奴圍困漢軍七天七夜。後來,因為劉邦向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閼氏,也就是單于的夫人行賄,匈奴最後答應撤兵離開。其實,我們仔細想想,這裡面有一個不合邏輯的地方。

當時,漢軍已經斷水斷糧,士氣也一落千丈。如果匈奴真的有實力,他們應該打下平城,消滅漢軍,然後搶奪城裡的財物。這可比接受漢朝的賄賂要划算得多。李碩給出的原因是,當時匈奴的騎兵根本沒有辦法消滅漢朝的步兵。漢朝軍隊採用的是密集的步兵戰術,也就是排成密集的隊列,打人肉陣地戰。匈奴面對漢朝的步兵,看得見、追得上,但就是咬不動,吃不下。最終才就坡下驢,接受了漢軍的賄賂,主動撤兵。

那可能你會說,北方少數民族沒有步兵,打不了陣地戰,中原政權缺少騎兵,機動性差,那雙方互相取長補短不就得了,北方訓練步兵,中原增加騎兵,這好像也不是多難的事吧。其實,這還真的是挺難的。為什麼?

  • 不同作戰技術影響了不同的政治走向

因為不同的作戰技術,還影響了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政權不同的政治制度。北方是遊牧民族,他們大多都是逐水草而居,領袖對部署的控制力非常弱。匈奴的士兵外出打仗,想的根本不是,我要為我們的部落而戰,單純的只是想多搶劫點財物,所以很多匈奴士兵搶完就走,這也就是為什麼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只能是以部落為單位,不能形成中原的那種集權制度。要想訓練強悍的步兵,敢於近身和敵人肉搏,士兵必須要執行嚴格的紀律,軍事統帥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威。否則,戰場上那麼多人,仗還沒打呢,就全都逃跑了。

中原政權呢,發展騎兵也非常困難。在馬鐙沒有出現之前,騎兵是一個難度極高的技術兵種。據說,光訓練不從光滑的馬背上摔下來,就需要幾年的時間。北方的少數民族,男孩子從小就在馬背上生活,馬已經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分。中原士兵呢,從小主要是種地,沒有騎過馬,即使參軍之後加以訓練,也不可能達到遊牧民族士兵的騎兵水準。所以,古代中原政權,從漢朝開始,到三國時期,中原政權主要依靠的是招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進行戰鬥。

北方少數民族和南方中原地區,在幾百年的不斷衝突中,都互相吸收對方的先進戰略戰術,最終在十六國時期出現了馬鐙。馬鐙可以將人牢牢的固定在馬背之上,戰鬥力大為增強。

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中的鮮卑部族開始崛起。他們意識到中原集權制度的好處,開始主動漢化,建立了嚴格的軍事紀律。等到了西晉時期,趁著中原地區內亂,他們率領配有馬鐙的騎兵南下。後來,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南下,最終西晉滅亡,中國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代。

有的時候,看似一個偶然不經意的發明,卻可以改變整個歷史的走向。


兮兮說事兒


馬鐙的出現究竟在古代戰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馬就是古代的動力源,因此需要駕馭,需要一系列的馬具,比如轡頭、鞭笞、鞍韉、馬鐙等等。就好像今天發動機的變速箱。就好比萬戶飛天,他的動力也是一種熱機、燃氣機,可是它就是沒有駕馭的能量。能量駕馭程度不夠,就容易失控。核反應駕馭住了,就是核堆,駕馭不住,那是核彈。

通過類比,大家可以理解馬具駕馭馬的意義了吧。

那麼,具體作用來說,由於馬在商代開始就大規模代替戰象,成為戰爭的主力。商周時期還是戰車為主,比如單轅車、雙轅車等等。到了項羽彭城之戰,3萬騎兵連夜長途奔襲,可以完勝40萬守城之軍,下馬揮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有理由相信當時已經能夠僅靠雙腿駕馭戰馬,從而解放了雙手。一手抓韁繩,一手揮劍。


看到這裡,大家清楚了吧。馬鐙,用雙腿駕馭了動力,解放了雙手。進而雙手可以揮劍、刀、戈、戟,可以雙手用長矛,還可以在騎行中開弓射弩。

把機動力和攻擊力結合在了一起。

古代歐洲人不知道為什麼東方人是怎麼做到雙手可用,還以為是身體和馬長在了一起,所以想象出了一種怪物,半人馬。


銀杏智庫


馬鐙,玩意雖小,但它給歷史帶來的震撼和影響力,超乎想象!小小馬鐙的出現,改變了古代戰爭的面貌,催生了新的戰爭模式。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進程,一點不誇張。

講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馬在人類戰爭史的角色演變談起。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馬分離”——人在車上,馬拉戰車;人類戰爭第一次速度提升,但遇到個溝溝坎坎,可就完了,很容易人仰馬翻車覆。打個仗之前,還必須先“約架”,約在一個平坦寬敞的場子。第二個階段是“人在馬上”,人終於甩開了笨重的戰車,騎上了馬背。但馬背“油光水滑”,騎士全靠兩腿死死夾住馬肚,才能不掉下來摔個嘴啃泥;戰場上根本騰不出手腳,防得了自己不掉下來,就防不住步兵的長槍往上戳。春秋城濮之戰中,晉國騎兵玩起了“花活”,給戰馬披上老虎皮騎上,把楚國的騎兵的戰馬嚇個半死,一頓尥蹶子,結果楚國大敗!第三個階段就是“人馬合一”——偉大的馬鐙出現了!這是一個古代戰爭史上革命性的小發明。

馬鐙出現之前,騎兵一般只用於偵察、通信、小規模突擊和騷擾,用於戰場上正面衝突的騎兵很少,古代的中西方均是如此。馬鐙出現之後,騎兵解放了雙手,舒坦了雙腳,從原來的只能在馬背上射箭,變成可以拿起長槍、大刀進行砍殺了;人類戰爭史也因之迎來騎兵無敵的年代。想象一下,冷兵器時代,配備馬鐙的騎兵,有著絕對的速度、高度,強大的衝擊力和靈活機動性,來去一陣風。打得贏就一頓砍殺,步兵的小短腿怎麼能跑過四隻大鐵蹄?怎麼能夠抵擋騎兵居高臨下的劈砍?逃無可逃。打不贏就抖起韁繩一溜煙,跑了!追無可追。這對古代的戰爭模式造成怎麼樣一種震撼和衝擊!

馬鐙在中國西漢時間就有了,比西方要早七八百年。馬鐙首先改寫了中國歷史,它讓處於農耕民族的西漢王朝終於有機會痛揍遊牧民族,將強悍的匈奴從黃河之南,一口氣驅趕到千里之外的漠北,使其“聞漢兵莫不畏者,稱為漢兒”。從此,“漢族”之威名,立於世界千載,繁衍至今。如果沒有馬鐙,這種動輒萬騎以上,甚至十幾萬騎的大規模的騎兵作戰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成也“馬鐙”、敗也“馬鐙”;也正是因為它,使得中原漢族被北方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潰敗。好端端的一個大唐盛世,被安祿山的騎兵一路橫掃,差點崩潰;終宋一朝,一直受著來自西北、北方“西夏、遼、金”等遊牧民族的鐵騎踢踏擠壓,最終被更兇橫的蒙古大元騎兵踏“碎”了。再有後來的滿清鐵騎,再次入主中原。

馬鐙是中國人的發明,但它的影響力卻是世界性的。英國史學家李約瑟博士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正是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才使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歐洲人直到6、7世紀馬鐙才得到推廣,被西方人成為“中國靴子”。

西方學者認為,馬鐙是隨著“上帝之鞭”一起到來的歐洲的。被中國的西漢王朝驅趕到千里之外的匈奴後人,經過幾百年的休養後,在偉大的阿提拉帶領下,配備中國馬鐙的騎兵,突然出現在歐洲大陸。羅馬人在此之前,從未看見過這種“新潮”裝備,驚得不知所措。甚至連馬鞍都沒有的歐洲人,面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匈奴騎兵,哀嚎連天,整個羅馬世界陷入恐慌、痛苦之中。勢不可擋的匈奴騎兵,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

歷史記載中,公元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戰爭,馬鐙第一次在歐洲出現。哥特人藉助馬鐙的穩定性,騎兵得以手握長槍,胯下千磅重戰馬如同猛虎下山衝擊羅馬軍團,羅馬軍團無法消受,很快崩潰!阿德里安堡戰役是個轉折點,從此,歐洲人領教了“中國靴子”的威力,騎兵才開始取代傳統步兵,成為戰場決定性力量。

馬鐙進入歐洲,徹底改變了古代歐洲的戰爭模式,引發了一場大變革。在中世紀的歐洲一個前所未有的騎士階層誕生了。我們常常將馬鐙進入歐洲的800多年稱為“騎士時代”。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中說:“馬鐙使中世紀穿戴沉重鎧甲的封建騎士得以產生。”

綜上所述可知,只有馬鐙的出現,才使得重裝騎兵真正成為可能,才真正改寫了古代戰爭史,也改寫了世界歷史。可以說,有了“中國靴子”——馬鐙以後,西方的騎士制度才成為可能。

小小的馬鐙,它在古代的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著呢!!


品談客


馬鐙的出現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它的出現是古代冷兵器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同時也決定了古代騎兵作戰的方式。



因此讓古代騎兵在戰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最早也就是戰國時期,馬鐙就在匈奴一族曾經出現過,只不過沒有大規模的流傳,加上當時戰國七雄人才濟濟,兵力強盛,馬鐙就沒有流傳。



後來到了東漢末年,單馬鐙開始在這兒流傳,只不過這個時期是用來上馬,並沒有大規模的運用戰爭,直到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雙馬鐙開始出現,於是在中國歷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也讓當時的人開始了重視騎兵,讓騎兵參戰,同時騎兵的出現也成為了古代戰爭中最終的轉折點。

我是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喜歡歷史文化的請關注我吧。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馬鐙的出現究竟在古代戰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馬鐙究竟在古代戰爭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我們藉助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的話來表述一下:“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這段話說的極為精闢,馬鐙“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這就是馬鐙的巨大作用,它是人和馬之間的連接點,同時也是受力點。

其實,在發明馬鐙和高橋馬鞍之前,人類社會是有騎兵的,不但負責警戒和騷擾任務的遊騎兵,還有披堅執銳作為突擊重錘的重騎兵。

亞述騎兵、波斯騎兵、馬其頓夥伴騎兵、帕提亞具裝騎兵都是各個時代的重裝騎兵。其中,薩爾瑪提亞人的重甲最為誇張,人、馬具甲,因盔甲過重騎士墜馬後,無法憑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這已經儼然是中世紀的重裝程度了。但這些騎兵所處的時期,別說沒有馬鐙,就連馬鞍也不過是用皮革簡單的裹在馬身上。

所以是否有馬鞍馬鐙,並不是騎兵形成軍種的必要條件。那些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在即便沒有馬鞍的情況下,也能在馬上做出複雜的技術動作。我就曾親眼見過,我們的藏族同胞,在沒有馬鞍的情況下,在馬匹上作出射箭、叼羊等動作。

實際上這些動作,在古代對於步兵來說,已經擁有足夠的殺傷力。但畢竟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是自幼生活在馬背上。

在沒有馬鞍、馬鐙的前提下,想要訓練一隻技術嫻熟的騎兵部隊,所付出的成本幾乎是難以想象。也正是為什麼在沒有把馬鞍、馬鐙之前,騎兵部隊一直都是軍隊中的少數派,很少有大規模騎兵對沖的戰例出現。

當馬鞍和馬鐙出現後,第一次將騎手和馬匹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從此以後,兼具機動性和衝擊性的騎兵部隊,便成為了步兵部隊的終極噩夢。

亞述人浮雕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像亞述壁畫當中所描繪的那樣,在沒有馬鐙之前,騎兵的長矛通常是向下穿刺的,這說明當時馬匹的速度並不會太快,更無法做到後世那種藉助馬力的單手夾槍衝鋒的情況。

而且,因為沒有馬鐙的固定,衝入步兵方陣的騎兵極易因受打擊而從馬上跌落。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對於騎兵來說便是必死之局。

而有了馬鐙之後,騎兵可以憑藉馬匹強大的衝擊力,鑿穿步兵方陣,造成巨大破壞後絕塵而去。這種反覆的衝擊破壞,才是騎兵部隊最令人生畏的戰術。

所以馬鐙的出現,其實是降低了騎兵部隊的訓練成本。讓更多種族擁有了大規模建制騎兵部隊的可能性,也讓騎兵成為了一種可以獨立作戰,長途奔襲的獨立軍種。


獨立思維、個人視角,我是頭條號“藏地讀行”,期待您關注。

各位爺,您要是看著覺得還中,要不嘗試點個“贊”?

我用人格擔保,點了絕對不會懷孕!哈哈哈!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馬鐙具體什麼時候出現,已經沒有辦法去考證,一般情況下認為是在東漢末期三國時期就出現了。馬鐙的出現使得騎兵戰術迅速的在農耕民族中應用,比如像我們這些不善於騎馬的漢族中應用。它直接改變作戰方式,千里奔襲閃電戰成了可能,而這一個到了元朝的時候,被髮揮到了極致,開啟了騎兵天下的時代



人類最早期的戰爭,就是靠簡陋的武器,到了商周時期人類開始使用了戰車,但是戰車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鐵器沒有大規模的應用,所以很容易損壞。春秋時期用戰車作戰很講究禮儀,而我們後來所說的大戰300回合就是從這裡來的。不管從靈活性和機動性能,戰車都是很有侷限的,但是戰車是國家的綜合實力的象徵,比如說千乘國家,萬乘國家,戰車的數量就代表你國家的大小。


部隊的運輸速度並不快,此時的遊牧民族不靠戰車靠精湛的馬術,在戰國,秦,西漢的時候成為一大隱患,我們基本上是處於防守階段,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想騎兵方向轉變的一次革新,但是作為農耕天下的人,騎上馬沒馬鐙也不是那些馬背上民族的對手。

馬鐙的發明直接改變了這一種劣勢,有人常常三國的孫權為什麼不去統一天下,因為孫權沒有戰馬,此時騎兵已經作為一支非常主要的力量,比如曹操的虎豹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等等。你沒有戰馬,就代表著你沒有騎兵,沒有騎兵就沒有辦法統一天下,孫權從遼東的公孫家族買馬,諸葛亮送給他一百多匹馬,這個是外交的禮物,可見當時戰馬的重要性。


後來的宋朝為什麼老是想拿回幽雲16州,主要因為那個地方出戰馬,寧夏的河西走廊西夏也出戰馬,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得出為什麼遼,西夏,後來的金能夠折騰我們那麼久卻毫無辦法

馬鐙的出現,直接造就了騎兵的戰術,同時產戰馬的產地成為決定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最核心。出產戰馬的地方失去就代表這個國家沒有實力抵抗外族。這種情況直到火器的大規模的應用才得到改變。


知常容三國


馬鐙的出現和普及,使得戰爭裝備發生了變化。

從戈到槊,戰鬥動作從勾啄逐步演變為擊刺。持槊向前的衝擊力很大,馬鐙可以起到支撐身體的作用,足以抵擋具甲武士的橫衝直撞。

因為馬鐙,步騎兵戰漸漸取代了車戰。

槊一直是武器中的驕子,風光了近五百年。

這對於戰爭來說,變革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