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東沂蒙老區的人為什麼很實在?

紀錄片老張


是的,沂蒙山區是個大的範圍,從濰坊南部的沂山到臨沂地區的蒙山統稱沂蒙山區,從地形上看,沂蒙山地區山連著山,大部分丘陵地,乾果和雜糧比較豐富,但以前路不通,所以一些山區的就相對保守一些,相對沿海發達開發早版塊,這裡的人們樸實多了。在山區人與人之間也會互相幫忙,這樣久而久之形成了樸實堅韌的性格。這裡的人一向熱愛祖國,渴望安定的生活,解放戰爭時期,沂蒙山區的老百姓也是非常擁軍的,聽說過《沂蒙六姐妹》事蹟嗎?老百姓不光自願用當地的煎餅支援解放軍前線,而且六姐妹其中一個曾用乳汁救助過一個解放軍傷員。這個事蹟被拍成了電視劇。有空可以看一下。






岱青海藍看世界


我本人是生在沂蒙山區,長在沂蒙山區,工作在沂蒙山區,作為地地道道的沂蒙老區的一員,對沂蒙山區有著很深的感情,要問這裡的人為什麼很實在,我覺得有這樣一些因素的影響。

一是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八百里沂蒙山區,山連山,山靠山,在這樣的環境裡,人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所以,在這樣比較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造就了他們堅強不屈樸實無華的優秀品格,也是這樣的環境,培養了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精神。


二是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沂蒙山區西接濟寧地區,與曲阜市相距幾十公里,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中國儒家思想的仁愛、誠實守信等美德在這裡代代相傳,平邑縣是孔子的七十二個得意門徒仲子及曾子的故鄉,曾子殺豬的故事乳婦皆知,所以,這裡人的實在與傳統文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影響。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一精神的豐富和發展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奮鬥的歷程之中,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沂蒙山區的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沂蒙六姐妹就是其中之一的代表,他們愛黨愛國,無私奉獻,吃苦耐勞,艱苦樸素,英勇頑強,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在心。


以上觀點歡迎網友朋友參與討論並發表意見!


浩墨香書房


齊魯大地。抗戰典範。紅色搖籃。

有幸應戰友之邀,再次遊覽沂蒙山區,無論是在沂水,沂南,還是蒙陰孟良崮。純樸,摯愛,鋼強的沂蒙精神,無處不在感染教育我們。

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

山東大地在抗戰時期,湧現出乳汁救傷員,紅嫂捨命救傷員,沂蒙六姐妹,父送子,妻送夫上戰場,保家為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

我國前國防部長遲浩田將軍,就是被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命成功的其中一員戰士。


震撼世界的孟良崮戰役,有代表性地給敵人毀滅性打擊。揚我軍威。
正是有了聞名全國的英雄事例,都發生在齊魯大地,是與早期齊魯文化,義,道,孝精神是分不開的。

在商業經濟衝擊下,沂蒙山區依舊保持正直,善良,純樸精神。許多紅色旅遊點的停車場,都不收停車費的。

至今,這種紅色精神一直在沂蒙地區傳承,鑄就了沂蒙老區人民實在難忘的勤勞品德。


雲中賞雲



看到沂蒙,心情就有一種莫名的激動,革命老區,沂蒙精神代代相傳。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用自己的乳汁救了傷員,紅嫂,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至今流傳。有情有義沂蒙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不斷傳承!



無奈125387125


沂蒙山區就是指以沂山和蒙山為代表的東西長800裡沂蒙山脈為主的地區。它養育了純樸善良的沂蒙老區人民。是新中國的幾個有名的紅色根據地之一,為新中國的建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老區人傑地靈,人材輩出,文化發達!著名的琅琊王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聞名中外的文臣武將遍佈沂蒙山老區各地,數不勝數,古往今來,耳熟能詳,不一一列舉。從本人經歷過的小事中可見沂蒙老區人民的實在!本世紀初的時候,也是在正月裡,因為需要找幾個人工幹活。僅憑別人的一個手機號碼我和夥計經一翻周折去了費縣,素不相識的上冶李三把我們拉到他的家裡,伺候我們吃喝,又給安排了住宿。李三是很精名的生豬經紀人,生意做得不小,足跡遍佈祖國南北,養了好幾部大貨車。我們看他很忙,讓他給介紹別的人去辦我們的小事。他給介紹了西龍崗村的老李頭。老李是個50多歲的中年人,生活的壓力使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顯得大不少,口裡的牙齒也掉了不少了,腮部分可能與常吃煎餅的關係顯得很發達!這也是沂蒙老區人的特點,臉部咀嚼肌肉發達,臉部大都是方正顯國字臉。同樣吃煎餅泰山山脈的人也有這個特點。蘇北雖然也吃煎餅臉部不很明顯,可能與吃的少有關!老李的老婆給我們炒了7.8個菜,用錫壺給我們燙了玻璃瓶的溫和大麴,喝酒是農村常見的那中高小酒盅,天氣太冷喝得我們心裡暖暖和和的。老李有二個兒子。我們是在他剛結婚的大兒家中吃的飯!他大兒的房子是新蓋的水泥鋼筋澆製的三間很高大寬敞的平房。莊子不大也就是幾十戶吧。莊子後就是雄壯的蒙山餘峰。記憶中他們的水是從村後的小河裡用水桶提來的,很清澈甜美!晚上睡覺去了老李自己住的二間很矮小陳舊的石頭壘的草屋,窗戶很小但是透氣的那中,在屋裡能感覺到外面的冷?他小兒子去他哥家借宿去了。老李的老婆給我們拿出了給他小兒子將來準備結婚用的新被子,被子的頭上還沒有縫,裡面露著新棉花!山區的夜晚很寂靜,山裡的氣溫在正月裡也特別的寒冷,屋裡跟外邊的氣溫差不了許多。蓋著嶄新的大花被子,心裡真的好溫暖!那個夜晚真的記憶深刻,一生難忘!後來去看過老李和他家人,他的小兒子在臨沂開大貨車,家裡翻蓋了寬敞的大房子,結婚了有小孩子了!生活的不錯。真心祝福他,一切都好!


膠水之左


我的家鄉沂蒙山,八百里沂蒙,山川秀美,春花秋實糧滿倉,牛羊成群滿山坡,“愛國擁軍,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光耀沂蒙大地,勤勞樸實的老區人民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沂蒙紅嫂精神,支前六姐妹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老區人民,山東省政府的誕生地,孟良崮戰役……等等,是沂蒙人民的驕傲,《紅日》《南征北戰》《血戰大青山》等等電影,電視劇就是對沂蒙山的真實記載。首府臨沂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改革開放給革命老區帶來了翻天覆地大變化,臨沂已是國家三線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書法名城,中國物流之都,江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好多歷史名人王羲之,諸葛亮等等出生,生活在這裡,旅遊景點頗多,王羲之故居,諸葛亮故居,蒙山旅遊區,東夷文化公園,費縣指動石,山東省政府舊址,沂南竹泉村,沂水大峽谷,馬陵之戰舊址,《孫子兵法》出土遺址,等等等等數不勝數,蘭陵美酒,八寶豆豉,沂蒙煎餅等特色食品美味可口,交通方便,陸空交通網貫通八方,文字有限,真是說不盡的家鄉美,道不盡的沂蒙情,不足之處請朋友們指正,我的家鄉沂蒙山,勤勞樸實的老區人民熱情歡迎遠方的朋友們來做客,觀光!


太空遊艇


幾年前,我和一幫親友到了沂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莊。那個村莊只有十幾戶人家,散佈在高高低低的山坡上,村中間是一條小河,河底還能見到火山熔岩凝固形成的六稜柱。那裡手機信號非常微弱,村中年輕人都出去討生活了,只有少數的老人守著這祖祖輩輩居住的家。 沂山山麓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接近十二點,雖然山區裡也不可能有什麼威脅,但是出於在城市中長久以來養成的戒備,我們還是帶著防範的想法在小範圍的走動,觀賞風景。 一位老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娘,從她那高於我們車頂的門口出來,見到我們,第一句話是:都這個點了,也該吃飯了,來我家我給你們做飯吃吧。 我相信,她絕對不是在攬客,因為她家就是個普通的平房。村裡也沒有飯店,除了逢年過節都不會有外人去。老大娘絕對是真心真意的邀請我們,來接待我們。我們表示了感謝,和她聊了一會,因為要辦的事很快辦完了,我們就離開了那個地方。

一年後,我帶幾個青島的朋友又到了那附近的一個山區,打算承包一片山林。我們考察的山林旁邊是一個兩畝來地的果園,一對老夫婦在鋤草。果園有一個小屋子,是老夫婦用來歇腳的棲身之所。 青島去的兩位朋友就去和老夫婦閒談,目的也是瞭解一下週邊的風土人情。看到老夫婦那個小屋時,問老夫婦為什麼不放個電視,這不有電線嗎?老夫婦說,沒有信號。青島的朋友又說:裝個衛星天線那種鍋蓋就是了,很便宜的。老夫婦說:以前裝過,聽說對飛機不好,那個馬航飛機好像就是因為衛星天線影響了飛行,現在找不到了,所以就把鍋蓋拆了,電視不看就不看吧。 我青島的這些個朋友非常震驚,在返程的路上一直對當地的民風盛讚不已。我們無意嘲笑也無權嘲笑老夫婦的無知,他們不知道衛星天線和飛機飛行有沒有關係,他們只是聽說可能對飛機不好,就自行拆除了衛星天線。他們寧可自己不看電視,也不願意給和他們八竿子打不著的飛機乘客造成麻煩,這是多麼淳樸的山區人民啊。

雖然是個山東人,但我對省會的瞭解非常少,大明湖、趵突泉也只是在電視上看過。偶爾乘火車經過時,旁邊破舊的樓房甚至感覺非常配不上省會城市的身份,但是,這絲毫不妨礙我對省會濟南的喜愛,只是因為一件小事。 十幾年前,我和父親到省城濟南辦事,在一個叫甸柳莊的地方乘坐公交車。在公交站牌上車後,投幣兩元,兩站後到了。原來是我們坐反了方向,於是我和父親下車到了馬路對面重新等車。沒過一會,公交車來了,司機見了我們很詫異,問你們怎麼還在這裡?我說我們坐錯了方向。公交車司機說:上來吧,不要你們錢。 兩塊錢的事,我至今對濟南人印象非常好,雖然在後來的工作中見過形形色色的濟南人,但是我始終認為,那個我早已忘記了模樣的公交車司機就是濟南人的代表。

我的姥爺,在我們家族所有的人畢業參加工作時,都會叫到他家去給我們叮囑:切記出門在外,能讓別人就讓著,不要爭搶,吃小虧佔大便宜。姥爺沒有文化,早年和母親弟弟們一起闖關東最後只孤身一個人回來,連錢都認不全。但是他養育的我母親姊妹七人,再我們這一代十幾個人,每個人都是按照這個規矩在為人處事,這就是真正的山東人。山東人能傳達給別人的,也是這樣一種善意。 1942年闖關東和兩個弟弟在青島走散,至今兩個兄弟沒有音信


食然釋然


作為一名沂蒙老區的普通人,來解釋一下老區人實在的原因。

首先是得益於天然的地理優勢,沂蒙地區山嶺眾多,植被豐茂,水系眾多。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使人心胸開闊,身體康健。自然而然人的脾性就會神清氣爽,樸實正直。

沂蒙地區擁有厚重的人文歷史。首先緊鄰孔子、孟子的家鄉,再者境內也有曾子、仲子等先賢聖人。沂蒙人長期浸染在濃厚的儒家氛圍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謙恭承讓為美、為本的處事原則。所以沂蒙人總給人帶來很實在的感覺。











齊魯縱深


沂蒙老區的人實在?有沒有搞錯?怎麼用實在來形容老區人民?老區人民很偉大,你知不知道?你知道共產黨建立的九塊大的抗日根據地,十幾塊小的根據地,沂蒙山老區跟我們鹽城老區一樣都有有一席之地嗎?你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老區人民貢獻多大嗎?二十多萬正規軍,近百萬的民兵,走出來三十多位將軍。如果那時候可以配軍銜,絕對能亮瞎鈦合金狗眼。



太極雲飛揚


沂蒙山區是一個地域範圍總稱:包括臨沂地區、濰坊地區和泰沂山區以東的十多個縣。後來演變從字面上稱謂沂蒙山區是指沂山、蒙山、沂河流域。這裡山巒疊嶂,河流縱橫,原始生態環境保留完整。山區的人們極為淳樸善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飯自己可不吃,但必須讓客人吃,有衣自己可不穿,得先讓客人穿。人與人之間和善相處,村與村之間和諧共存,這裡歷史悠久,好客傳統文化保留至今。

沂蒙老區人民不僅淳樸善良,並富有奉獻精神。戰爭年代是這裡的人民推著小車支援人民軍隊打勝仗。陳毅元帥說:“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沂蒙紅嫂用乳汁搶救傷員,沂蒙六姐妹擁軍支前,把最後的一塊布做軍鞋,把最後的一粒米做軍糧,把最後一個兒子送前線。沂蒙老區人民發揚沂蒙精神:愛黨愛國、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無私奉獻、敢於勝利、勇往直前、艱苦創業、開拓奮進。表現了沂蒙人民嶄新的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