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東北旱情對秋季玉米價格能有影響嗎?

農情快訊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從現有數據資料看,東北地區的乾旱直接導致今年玉米減產已成定局。雖說歷年東北地區的春播及夏播期間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但是今年的乾旱情況依舊是相當嚴重,由於乾旱的持續,直接導致了遼寧、吉林、黑龍江部分地區播種延遲、出苗率下降甚至死苗的現象。而乾旱的持續還直接影響到了玉米苗期的生長髮育,由此而造成減產也就成為了必然。

對於上述情況來說,未來糧價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儘管目前似乎看不到什麼影響。從目前的玉米糧價走向看,應該依舊處在政策市行情當中,由臨儲拍賣所決定。截至目前,臨儲連續向市場投放了近5000萬噸的拍賣糧,而今拍賣依舊沒能止步,拍賣不止,糧價不漲的情況依舊會持續下去。

然而,值得看好的一點是,乾旱所體現的效應在未來會逐步顯現,在七月份拍賣即將止步,而糧食貿易商對於玉米價格的期待也將會在之後有所體現。首先今年乾旱導致的玉米減產已讓不少嗅覺敏銳的貿易商以及深加工企業覺察到了未來玉米糧食供給的趨緊性,對於未來玉米收購提升不少信心。此外,由於今年國家力推大豆,在不少省份地區下達了大豆增種指標,並且同時縮減了玉米的種植補貼,這也直接導致今年玉米種植面積的縮減,這也意味著,即便沒有老天的幫忙,今年的玉米總產也不大可能超過2017年的2.15億噸。

今年由於生豬價位低迷,導致玉米需求量有所下滑,但是隨著近幾年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的恢復及擴展,玉米需求量也進入歷年的巔峰。因此總體看今年玉米需求了還是有望增加的。

綜合上面的信息來看,旱情對於玉米未來價位的影響是有的,但是具體有多大還不好說,畢竟市場對於價位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而就未來玉米行情來說還是值得看好的。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東北旱情對秋季玉米價格能有影響嗎?

近幾天,關於東北三省乾旱的消息很多,小編也收到了很多網友的留言,吉林的松原、白城、公主嶺、長春、九臺、榆樹等地,黑龍江的哈爾濱、綏化、牡丹江林口等地,遼寧的錦州、鐵嶺等地旱情嚴重,其中玉米主產區吉林省最重。


那麼這次旱情對秋季玉米價格會產生影響嗎?從目前情況看,影響是一定的,只是影響大小的問題。為什麼說會有影響呢,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 一、東北玉米總產佔全國比重較大。大家知道東北是全國玉米主產區,吉林是東北三省的玉米大省,所佔比重較大。據資料顯示 :2017年東北播種面積22666.3萬畝,全國玉米麵積52440.6萬畝,佔比為43.2%;2017年東北玉米產量10095.6萬噸,全國總產21127萬多,佔比為47.8%。由此看來,東北玉米產量的變化對全國影響不能小視,所以說會一定程度提高秋季玉米價格。二、網友反映旱情較重。從網友反饋的情況看,東北、特別是吉林多地玉米出苗不好,行情較重。下面是網友留言:


三、秋季玉米價格穩中看漲。目前看,大家對秋季玉米價格還是充滿期待的,央視農業頻道發佈預測消息稱,秋季標準水玉米能達到0.95元,並且有消息稱今年東北大豆麵積增加1000萬畝,大多來自玉米麵積的縮減。再加上目前旱情的減產,國儲庫補庫等因素,秋季玉米價格還會有所提升。

近日獲悉,東北三省22日到24日將有明顯降雨過程,但願大雨能如約而至,為東北人民送上一場及時雨,小編這將默默祈禱這場大雨的到來!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謝謝大家!


三農廣訊


目前東北地區的旱情依舊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如果旱情持續的話,肯定將對今年的玉米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如果真的這樣的話,今年秋季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玉米市場價格肯定將繼續走高!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好消息,但是筆者還是希望目前東北地區的旱情儘快得到解決,哪怕是緩解也成啊,馬上就要5月底了,玉米還沒出苗完成,今年的國內玉米市場更加堪憂啊。

玉米出苗不全,農民焦心不已!

其實在這場旱災中,最心焦,最傷心的還是農民朋友。

眾所周知,2017年東北地區的玉米種植效益明顯高於大豆,很多人在今年春播的時候繼續堅持玉米種植或者改種大豆為玉米,可是很多人購買了農資或者已經將玉米播種後,才得知,今年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大大提高,玉米補貼標準將降低,這本來就是令人揪心的事情,可是又遭遇了春旱,更是令人痛心。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預計未來30天東北地區依舊將呈現出降水少、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的態勢,旱情對產區的影響範圍將繼續擴大,對春玉米生長不利影響將進一步加劇。

玉米若持續受旱,新產玉米價格將上漲!

上文中也說了,一旦玉米旱情得不到有效緩解,首先是玉米產量將受到明顯的限制,雖然說不至於腰斬或者其他嚴重後果,但是最起碼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還是必然。

加之本來今年的玉米種植面積較去年又有一定幅度的下調,所以,2018的玉米總產量或許不如往年,而玉米需求量卻有了增加,這樣一來,供需缺口依舊很大。

因此,筆者斷定,2018年新產玉米價格肯定將高於2017年的水平!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21


糧油市場報



天氣因素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軟肋,哪怕種植技術再好,哪怕土壤肥力再強,一樣難以避免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的乾旱對於城裡人來說可能沒什麼感覺,相反認為天氣持續晴好,利於外出活動。但對於農民來說,更多的是惆悵與擔憂,在當地合適的時機已經播種了玉米,持續的乾旱讓玉米苗的生長未達預期,有的甚至就沒出苗,這樣的打擊比較大,弄不好有了行情卻沒了產量,一樣不增收。個人認為東北地區的旱情對秋季新玉米價格肯定是有影響的,並且從目前的情況看威力還比較大。



對於當地玉米種植戶影響很大

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屬於玉米種植優勢產區,乾旱給當地玉米種植戶造成的影響可謂比較大,首先是種植成本增加了,原來播下去的玉米種子出苗率不高的要重新播種,追肥還得增加,同時還得增加灌溉成本,多項成本一疊加,無疑今年種植玉米的綜合成本增加了。其次,玉米產量和品質也成了問題,遭遇旱情往往玉米苗長勢參差不齊,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病蟲害增加,品質也會受比較大的影響。

供應趨緊優質玉米價格會上漲

玉米主產區遭遇持續乾旱,優質玉米的供應量會減少,物以稀為貴,玉米深加工企業對優質玉米的需求有增無減,必然導致優質玉米的價格上漲。同時遭遇自然災害,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大增,普通玉米價格因為品質反而會走低,對種植戶而言打擊更大。



進口玉米對國產玉米的衝擊仍是未知數

中美貿易摩擦雖然緩和了,但國際貿易的較量會是暗潮湧動,雙方互相釋放善意,從美國進口農產品的比重會增加,玉米的進口量增加也很正常。國內外玉米價格存在一定的差額,如果進口量增長比較快,對國產玉米價格必然造成不利影響,因為目前來看國際貿易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所以進口玉米對國產的衝擊有多大仍是未知數。



總之,不利天氣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比較大,農民種植成本增加了不說,還容易影響產量和品質,造成實際收益減少。天災是無法避免的,只能想辦法讓損失降到最低,但願今年能風調雨順,讓農民實現增產增收。


微塵微視界


其實幾乎每年的東北地區都會出現一定旱情,而今年的這一次尤為嚴重,新產玉米的市場價格肯定將會有所影響!

東北地區的農民朋友都應該知道,去年東北部分地區在玉米春播後就遭遇了一場乾旱天氣,但是今年的乾旱遠超去年,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秋季新產玉米上市後,價格將會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高於去年應該是問題不大,但是要想恢復到2014年和2015年那樣的每斤1.15元的水平是不可能的。

東北旱情延續,玉米出苗率令人著急!

氣象數據顯示,自從進入5月份以來,東北地區降水明顯偏少,尤其是遼寧西部、吉林中西部和內蒙古東部乾旱較重,給玉米和大豆的出苗和生長帶來了不利影響。在一些災情嚴重的地區,出苗率甚至不及一般,有些特別嚴重的地塊幾乎沒有出苗。

據各地農民反映,如果本週內也就是5月25日之前,東北大部分地區再無有效降雨,土壤失墒情況將進一步加劇,農民將不得不面臨緊急調整毀種其他作物的現實,此後播種的玉米易遭遇早霜風險。

眾所周知,因玉米成熟期有限,毀種對後期影響較大,面臨糧質差、容重低、等級下降、減產等諸多問題,所以,目前東北地區遭受的旱災對後期的糧食產量和種植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乾旱影響玉米產量,波及後市價格!

據氣象預報,下週東北地區將出現一輪集中降水過程,預計累計降雨量8~20毫米,利於玉米出苗和生長髮育。這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旱情,但玉米出苗率和生長已受到了較大影響,2018年新季玉米產量下降可以說是必然了。

從目前情況看,東北地區乾旱已使市場對新季玉米產量和價格的預計產生了新的變化,加上今年我國玉米種植結構調整成果顯著,種植面積連續多年出現下滑,總產量勢必穩中略降,但是玉米市場需求量不減反增,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筆者還是之前的那句話,2018年玉米價格有戲!

但是在乾旱天氣的作用下造成這種情況,終究有一些不妥。

玉米價格上跌,百姓肯定受苦。


玉米價格上漲,百姓依舊受罪。


鍾情三農


按照中美剛剛結束的貿易談判結果,如果中國擴大農產品進口的話,很難大漲。

一則,國內還有龐大玉米庫存;二則進口玉米總體比國內價格便宜。除非全球整體玉米供應緊張,但在轉基因技術的指引下,小災小害的掀不起波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