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金波 心裡住著一個詩意的孩子

金波 心裡住著一個詩意的孩子

文 李 娜

拜訪金波老師的路上,和同行的小郭一起哼起“海鷗海鷗我們的朋友”的樂音,不由地一陣歡快。

金波老師是一個柔軟的人,近年他長居北京望京,為了方便拜訪,他特意選在南沙溝。一入小區,便有這裡住著神仙之感,老小區,絕對藏龍臥虎呢。看,金波老師便住這裡。

約的兩點,按時抵達。金波老師已在門口熱情相迎——第二次見,更覺得金波老師親切如自家爺爺一般。80多歲的金波老師親自沏茶,這真的是爺爺對小輩的愛之切哦。我搶著表現都沒給機會。

書,很多書,客廳是書房,書要溢出來了,連陽臺也被書佔據,卻井井有條。

這就是書香之家!不由得羞愧,一個書架都能裝完我的書。

金波老師讓我們坐沙發,而他坐在硬椅子上,迎著下午兩點的陽光,如一座金光閃閃的佛,在度我。

拜訪金波老師,一是金波老師在兒童文學界立下的汗馬功勞、在兒童文學界樹下的威望,可以引領眾多兒童文學路上的後來者,比如在兒童文學道路上小試牛刀的我;二是帶著工作來的,一坐定,便約金波老師寫卷首語。

金波老師欣然允諾,提起中國校園文學,他有一百分的感情呢。之前社裡舉行的座談會,他提出了很多具體可施的建議。

我說,金波老師,有些作者可否幫忙約稿啊。金波老師笑著說好啊,寫個介紹信好啦。

我說,金波老師,在卡片上籤個名吧,送給讀者當禮物。金波老師笑著說好呀,於是提筆簽了一大摞精美卡片。

我說,金波老師,可否講講目前兒童文學的現狀啊,可否講講當下的兒童文學作家啊。金波侃侃而談,講到當下兒童文學的繁榮,各類獎項對兒童文學的刺激與鼓勵,講到高洪波老師、張之路老師、秦文君老師的筆耕不輟,曹文軒老師的新書不斷,王立春的詩,蕭平、王宜振都寫得不錯,徐魯的讀書散文很好,沈石溪忙著動物故事,周銳啦,小河丁丁啊……看,從金波老師提到的名字裡,不同年齡段的作者都有提到,你能感覺到他對兒童文學的十分關注吧。

金波老師說,一本刊,要有自己的作者群,並且老中青分層次都有,不能只顧老作家,沒有新作家,也要給二十多歲的,九零後的青年作家開專欄……金波老師關注著文學的繼往開來,代代相承,新鮮的文學源源不斷。組稿的時候,怎會不想起金波老師的句句叮嚀?

我說,金波老師,您給孩子們講講閱讀吧。

金波老師坐正了一下(下面是金波老師講的乾貨啦,有些地方我概括下),說:閱讀是有規律的。第一,家長引領,和孩子一塊讀,投入情感是第一位的,一起讀,燻他,讓他養成閱讀習慣,和他討論書中的內容,鞏固閱讀興趣。第二,要了解孩子的閱讀心理。即多大年齡讀什麼。首先是情趣,比如童謠,適合一二年級的孩子,給他們好玩、有情趣的文字閱讀;然後是情節,這是三四年級的孩子開始喜歡的內容,情節曲折一些,比如《魯濱遜漂流記》,孩子們會被一波三折的情節故事吸引;心理再發展就側重情感,五六年級的孩子更關注人物的命運,還有哲理,側重於詩歌散文。

說到分級閱讀,金波老師還特意舉了一個例子,有的家長覺得《拿破崙傳》寫的是名人,於是納入一個小孩子的閱讀計劃,可是孩子不感興趣,也沒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去理解,這樣的閱讀只會加重孩子的閱讀障礙,阻礙孩子的閱讀興趣。聽完金波老師的講述,大家應該更明白遵循分級閱讀的重要性了吧。

金波 心里住着一个诗意的孩子

金波的手抄詩

金波老師寫詩,無人不知。他在講閱讀時用了一個“燻”字,極好,一下子讓人記牢了。這次他用了一句:帶著音樂的感覺去寫詩去讀詩。

詩歌因為節奏和押韻,讀起來會有個聲音在迴環往復,而現今的白話詩、自由詩,太自由,拋卻了形式,拋卻了太多太多。他認為,寫詩時要注意做到:節奏;韻律;有感情地寫(愛客觀的事物,表達對媽媽的愛,一定是真的愛媽媽,是真情實感);詩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想象力。

前不久,一個孩子跟著家長拜訪金波老師,孩子送了金波老師一片葉子作為禮物,家長覺得有點尷尬,讓孩子扔掉。但金波老師卻看在心裡,問孩子為什麼送他這片葉子。孩子說,這片葉子像一朵花。一句話一下子感動了金波老師。這就是孩子的可貴的想象力,和金波老師相通。所以金波老師說,找到孩子表達感情的方式,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及時鼓勵,記錄下來,寫詩要融入生活中去。

講到把感情加進去,金波老師現場朗誦自己的詩歌《山》:

眺望遠山——

山很小,

我很大;

我是賞畫的人,

山是一幅畫。

走進深山——

山很大,

我很小;

山是綠色的海,

我是一隻鳥。

金波老師對孩子的肯定與呵護:對孩子來講,寫出來的詩要符合他的年齡特徵,不是被人寫過的,哪怕有一句精彩便可取。

能把自己的詩完整地背給大家欣賞的詩人,是心中有詩的;能從一個小輩裡發現金句的詩人,是真愛詩的。感佩金波老師那份永葆的詩心,那份燦爛的詩意,燻著我對詩歌的敬意。

金波老師關注有溫度的書寫。提到當下電子設備氾濫,書寫漸次被替代,金波老師提倡詩歌手寫稿。於是,熱情滿滿的金波老師當場翻出一本詩集,從中手寫一首——流暢自然,一氣呵成。任我在旁邊激動、拍照、錄視頻,他都很專注地書寫著。這就是金波老師,童心相隨,專心、愛著生活中的細節,沒有架子、平易近人,談起自己專注的一面,慷慨而熱忱,有著分享的精神。

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作家,多平易近人,心裡一直住著一個孩子,童心閃耀時,讓接近他的人,也返璞歸真。親自聆聽,方知何為大師風範。很榮幸,得金波老師一番教誨。

金波老師今年八十有餘,可謂鶴髮童顏,思維活躍,精神矍鑠,稍不注意,你可能便跟不上他的節奏。聽說,金波老師又出新詩集了。

陽光燦爛的下午,從兩點的時刻,聊了近兩個小時,金波老師沒喝一口水;多年的寫作,讓他隨口一講便有十足的學問在裡面,既然金波老師在那個有光芒照入書房的時刻度了我,我不忍不分享,無論如何整理一二,以饗金波迷們,還有我。

再來一個溫馨提示吧,如果你喜歡讀詩,就去讀讀金波老師的詩吧;如果你喜歡寫詩,也不妨按金波老師說的去做吧。

下次見金波老師,要告訴他,當年教學《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時,我和學生一樣喜歡這篇關於愛的散文詩。

金波 心里住着一个诗意的孩子金波 心里住着一个诗意的孩子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