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長株潭一體化須做好“四篇文章”

長株潭一體化須做好“四篇文章”

城際鐵路讓長株潭三市融成“一小時生活圈”。

5月21日從長沙市天心區政府獲悉,以“融合、創新、開放、崛起”為主題的首屆長株潭一體化區域合作聯席會議即將於5月25日在天心區召開。此次會議由人民網、長沙市天心區政府主辦,是長株潭三市首次構建的區域交流合作新平臺。會議當天紅網時刻將進行全程網絡直播。(5月24日紅網)

長株潭三市以湘江為軸呈“品”字型相鄰分佈、彼此交融。2017年,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以佔湖南省12.8%的土地,實現了全省43.8%的GDP與40.3%的地方財政收入。可見,長株潭城市群融合發展程度,彰顯著湖南乃至整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對外吸引力。長株潭一體化區域合作,就是要按照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的那樣,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力爭在創新發展、長株潭一體化建設、振興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等方面有所作為。具體來說,就是要著眼長遠,做好“四篇文章”,把長株潭三市建成交通發達的方便之城、辦事快捷的宜居之城、經濟發達的實力之城、山清水秀的生態之城。

做好交通文章,努力構建安全便捷、經濟環保、文明規範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城市相融,道路先通”。近年來長株潭三市加大了交通融城的建設。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及長株潭城際鐵路全線貫通,長株潭三市的距離已經縮短至“一小時生活圈”。也讓三市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交通是長株潭一體化的重要紐帶,也是為三市發展運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作為長株潭一體化的重要支撐,隨著三市交通投入不斷增大,交通管理科技水平不斷提升,長株潭三市融城步伐必將提速前進。

做好服務文章,提高辦事效率,讓城市更宜居。城因人而生、人因城而居,兩者相伴相生、互為依存。如果說長株潭交通一體化讓三市市民感受到了出行的便捷,那麼,逐步實施的三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則讓市民進一步體會到了一體化生活的便利。政務服務一體化其實就是強調城市要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讓每一位居民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城市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了,老百姓辦事方便了,每個人也就樂與城市共生共榮,長株潭城市群的歸屬感、榮譽感也就提升了,三市市民和長株潭城市群的心靈距離就更近了。長株潭一體化的民心基礎也就扎牢了。

做好“抱團發展”文章,進一步發揮三市產業互補的優勢,助推經濟攜手崛起。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經濟的一體化。通過包括資源、市場在內的經濟要素的一體化,促進三市集群經濟的規模,提高以長沙為核心的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以及區域輻射力,從而促進長沙、株洲和湘潭地區社會生活的融合。把長沙裝備製造業優勢和株洲的傳統優勢產業,以及湘潭智能製造突出優勢進行優勢互補,發揮產業互補的強大動力,共同打造產業升級版、園區升級版、企業升級版,可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讓三市走上產業分工、優勢互補的融合崛起之路。

做好“生態”文章,讓人們“詩意地棲居”。生態環境是長株潭城市群最大的資源和競爭力。珠海、三亞等城市之所以能吸引世界的目光,就是因為良好的生態環境。長株潭三市同飲湘江水,共享一片藍天。只有齊心協力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才能共同守護綠水青山。近年來,長株潭三市均把綠色發展擺在了突出位置,先後制定實施了《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這樣的誓言已內化為長株潭三市的行為自覺,下大力氣補齊生態欠賬已成為三市共同的行動。實施統一標準、統一預報預警、統一防治、統一執法的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共同守護著這一片青山綠水。

交通相連、資源共享、方向一致、產業互補、環境同治……進入新時代,長株潭三市同向發力、並肩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長株潭人民的“一體化”生活將會更加富饒美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