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來聊一部在奇異的框架下講述平凡故事的電影,2008年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與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本傑明·巴頓奇事》。

這個神奇的故事改編自一個美國作家的短篇小說,作家名叫菲茨傑拉德,就是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那位,是上世紀20年代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與海明威齊名。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電影雖名為改編,但其實只保留了“返老還童”這條主線,其他大部分的情節與人物關係都是新加的,去除掉了原作中濃厚的荒誕成分,而走的寫實溫情路線。

有心的觀眾仔細琢磨一下,會發現《本傑明·巴頓奇事》的敘事線非常像1994年奪得奧斯卡獎的《阿甘正傳》,都是以一個非正常的孩子,用童真的眼鏡瀏覽自己的一生,本傑明就相當於阿甘,黛西就相當於珍妮,兩個母親也說了一句類似的話,“你永遠不知道生活中會遇到什麼”。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這是個典型的“設定”電影,也就是主線非常新奇,這種故事看似很討巧,但實則很難拍,因為“新奇”的吸引力很難保持兩個多小時,這非常考研導演講故事的能力。

大衛·芬奇用一個雙重視角來講述這個匪夷所思的故事--

一是年老的黛西在病房中與女兒做臨終告別,病房中的時間與觀眾的時間是同步的,電影的時長是2小時40分鐘,也就是說,這就是黛西生命中最後的2小時40分鐘。

另一重是本傑明·巴頓的日記,但電影中是以自述形式展開的。

這兩重視角互相穿插、補充,讓敘事變得多而豐滿。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在講述本傑明·巴頓之前,黛西先回憶了一個父親告訴她的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叫“糕點先生”的鐘表匠,受任為即將建成的新火車站建造時鐘。但他的兒子戰死在了一戰的戰場上,“糕點先生”悲痛欲絕,從此閉門不出,耗盡心血打造了一座大鐘。

車站建成的那天,他向全城的人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是一座倒著走的時鐘。這裡大衛·芬奇用了一個倒播的蒙太奇來實現糕點先生的“願望”,控訴了人們對戰爭奪取家人的痛恨。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除了這段回憶,電影裡還有一個被反覆提及的現實細節--颶風就要來了。這指的是2005年的卡特里娜颶風,它馬上就要橫掃新奧爾良。

這個反方向的鐘以及馬上要降臨的颶風,在電影裡就像一個括號的左邊,到最後,電影的敘事還會回到這兩個元素上,組成括號的右邊,正好將整個故事包裹起來。

糕點先生完成反方向鐘的那年正好是一戰結束的1918年,歡慶勝利的人群裡有一個叫托馬斯·巴頓的紐扣商人,他飛奔回家看望即將臨盆的妻子,這時候孩子已經生了下來,但母親因為大出血已經不行了。

她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答應我,給這孩子一個容身之所”。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她肯定看過孩子了,所以才會有這句讓人有些費解的話。托馬斯去看了生下的嬰兒,臉上的表情從悲傷變成驚訝,這個嬰兒長得像一個垂死的老人。

托馬斯隨即抱著孩子奪門而出,他想把這個嬰兒丟進河裡,正在猶豫之際被警察發現,最後冥冥之中跑到了一棟房子前,在孩子的襁褓裡塞進了10幾塊美元,將他放在樓梯上。

他答應妻子給孩子一個容身之所,但他違背了諾言。

這裡要解釋一下巴頓先生為什麼會如此狠心,在一百年前,生下這種畸形兒會被看作是邪祟的象徵,很多生下後就被直接溺死了,以現在的道德標準巴頓先生是個無可辯駁的混蛋,但在那時候,這不是一件特別無法理解的事情。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也許是冥冥中有股力量,讓一個好心的黑人女人奎妮遇見了這個嬰兒,她本身不能生育,所以決定收養嬰兒,給他取名本傑明,這個孩子在生命的起點就老了,真是抓了一手最爛的牌。

但走運的是,這裡是一所老人贍養院,看見這個滿臉褶子的嬰兒,老人們倒是挺親切。就這樣,本傑明在老人院裡安頓了下來,他的身體是老年的,但心靈卻是個孩子。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這裡要說一下電影的製作。《本傑明·巴頓奇事》裡沒有那種翻天覆地的宏大特效,但細微處有極大的難度,因為要呈現出布拉德·皮特老年的樣子,就不能僅僅靠化妝了。

特效公司先製作了一個CG數字腦袋,把皮特的表情映射到這個假腦袋上,再把假腦袋P在了扮演童年本傑明小演員上,實現了讓人驚訝的效果,拿到了第二年頒獎季的大部分最佳視覺效果獎。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老人院裡的生活好像是靜止的,唯一能起點兒波瀾的就是哪個老人又去世,哪個老人又搬了進來。

對於心理年齡只有幾歲的本傑明來說,他非常渴望到街上與同齡的孩子們玩耍,但他老朽的身體不允許。

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好處,本傑明習慣了孤獨,並看淡了生老病死,才能用一雙平和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

一天老人院裡搬進來一個俾格米小矮人,他帶著本傑明出去耍了一天。他告訴本傑明,我們看似是孤獨的,但其實那些正常的人也一樣,只是他們更害怕孤獨。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當本傑明12歲的時候,他已經能站起來行走,這時他碰到了一生的摯愛,黛西。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一個藍眼睛的女孩,她會定期的來老人院陪奶奶度週末。與《阿甘正傳》裡的阿甘與珍妮一樣,本傑明與黛西的感情也是斷斷續續的走了一生。

隨著時間的流逝,本傑明變的越來越年輕了,他的皮膚開始有彈性,毛髮開始茂盛起來,像吃了什麼靈丹妙藥。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接下來一大段戲的主題是成長,對於一個男孩來說,所謂的成長有三個門檻:性體驗、酒精與遠行。

性這一關是一個叫麥克的船長帶他去體驗的,有一天本傑明去麥克的船上幫工,當他得知本傑明還是個處男時,驚訝的就像看到了史前生物,於是放工後帶著本傑明去體驗生活的美好。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第一次喝酒是和巴頓先生。當本傑明走出妓院,碰到拋棄了他的父親巴頓先生,或者說是巴頓先生故意碰到了他,此前有情節交代他一直在暗處注意著本傑明,他帶本傑明去酒館喝到醉醺醺。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最後一項是遠行,一天的清晨,他帶著黛西去見識了更廣闊的海,這代表著他要離家遠走,去找尋生活的答案,就像我們每個人長大了要出門謀生一樣。

在走之前,那個教他鋼琴的女士告訴他一個殘忍的事實,這是全片最具悲劇性的表達,其後有很多情節都對應著這段話。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本傑明跟著麥克船長開始了海上的生涯,這艘船就是他的大學,他們漂流到了俄羅斯,這是個每天必須喝醉才能罷休的國家。

在酒店裡,他碰到了一個官員的妻子伊麗莎白,她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入,這一點倒是和本傑明很像。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每到晚上,他們很有默契的在大廳裡喝茶聊天,在天亮之前各回各家,這樣久而久之產生了感情,如果說黛西是本傑明一見鍾情的初戀,伊麗莎白就像是大學時候的第一段正式戀愛。

這一段的鏡頭語言非常的沉靜舒服,在本傑明的回憶中,一切彷彿都是活的。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一天,伊麗莎白只留下一句“很高興遇見你”的字條,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麥克船長的船被國家徵用為打撈船。本傑明的愛走了,這代表著他無憂無慮的大學時光結束了,他要投身到社會的戰場中。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本來他們這艘沒有什麼武裝的破打撈船不會有什麼戰鬥,但一天他們碰到了一艘德國潛艇,勇敢的麥克船長命令全速前進,竟然把德國潛艇給撞翻了,麥克船長帶著一個成為紋身藝術家的夢想去了天堂。

在嘗過了生活的甜與苦之後,本傑明又回到了新奧爾良的老人院,這時候他已經變成一個強壯的中年人。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不久他又見到了黛西,這時她已經是一個亭亭玉立的舞者。

黛西這時候20歲出頭,她擁有這個年齡女孩都具備的活力與慾望,但本傑明卻無法適應她的熱情奔放,或者說,他們倆都還沒有為這份感情做好準備。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本傑明再次遇到了親生父親,這時巴頓先生已經身患絕症,時日無多,說出了早年遺棄他的真相,並希望本傑明能繼承紐扣公司的家業。

一開始本傑明無法接受,但他想起了麥克船長對他說過的話,與父親達成了和解。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在巴黎的一次排練後,黛西被一輛出租車撞斷了腿。

這段戲用精妙的剪輯詮釋了什麼叫“蝴蝶效應”,這條事故鏈上但凡有一件事情改變,那黛西就不會出車禍,但事情就是這麼巧,每個人都只能有一個命運,即使它看起來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這裡順帶解釋一下電影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元素,那個被閃電劈過7次男人,這個設計看似很荒誕,其實來源於真實事件,美國曆史上真有一個被閃電擊中7次還沒死的人,但這件真事兒,卻增強了故事的荒誕色彩,大衛·芬奇告訴觀眾,真實的生活遠比電影要荒誕的多。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黛西再也不能跳舞了,她在短暫的自暴自棄後終於選擇回到本傑明的身邊,他們開始了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揚帆遠航,盡情的享受愛情甜蜜。

但這其中也蘊含著宿命般的陰影,黛西一天天衰老,而本傑明卻一天天的年輕。衰老就像桌子底下的炸彈,你可以選擇暫時無視它,但它終有一天會爆炸。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當黛西懷孕之後,本傑明的擔心也越來越重,他主要害怕兩件事,一是怕自己孩子與自己一樣,生下來就老了。不過還好,黛西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孩。這時病房中黛西的女兒才知道本傑明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第二件事就是本傑明再次離開黛西的原因,他早晚有一天會變成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大小。他和黛西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他們只有在生命的中段才能正常交往,然後各自奔向反方向,不能再回頭。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在一個清晨,就像許多年前他帶著黛西去見識大海的那個清晨一樣,本傑明拿上了最簡單的行李,騎著摩托車,在女兒能夠記得他之前選擇離開。

本傑明從此過著浪跡天涯的生活,每到一地,都會給女兒寄來明信片,在床榻前的女兒讀著素未謀面的父親來的信淚如雨下,這段話雖然有點雞湯,但依然很讓人感動。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多年之後,本傑明有一次回來看望黛西,黛西已經老了。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本傑明卻像個十六七歲的少年。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又過了許多年,黛西的丈夫去世,一天她接到了一個電話,她來到老人院,本傑明又回到了他出發的地方。

鋼琴旁是一個滿臉青春痘的男孩兒,但他其實已經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連黛西也幾乎不記得了,黛西就像撫養一個嬰兒一樣陪伴著本傑明最後的時光。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2002年,車站那座反方向的時鐘結束了它的使命,這時本傑明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他流產而死的母親的遺願是希望本傑明有一個容身之所,現在他找到了,就是在黛西的懷中。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回憶完這一切,黛西也閉上了佈滿皺紋的雙眼。這時一隻蜂鳥在病房外出現,蜂鳥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倒著飛的鳥,象徵著本傑明和黛西反方向的一生。

這時電影中本傑明一生所遇到的人接連出現,那都是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

此時,憋了許久的颶風終於來了,大水淹沒了反方向的鐘,故事的另半邊括號在此匯合,完美的結束了本傑明·巴頓一段生活上的史詩。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本傑明·巴頓奇事》裡沒有反派角色,沒有心跳加速的情節轉折,戲劇的張力僅僅來自於時間的流逝,這就是它會讓人看的如此舒服的原因,每個觀眾都事先知道結局是什麼,但依然會被本傑明·巴頓永遠的童心與平凡生活中的偉大所觸動,死亡也無法戰勝這種偉大。

《本傑明·巴頓奇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