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津云参议院」特朗普印太战略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津云参议院」特朗普印太战略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叶海林

2017年的香格里拉论坛上,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替美国吹响了印太战略的号角。是年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的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印太作为一个战略方向提出。2018年香会召开之前,美国宣布将太平洋司令部改称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印度总理莫迪则高调来到新加坡,阐述印度对印太概念的理解,一时间,印太似乎已经从概念照进了现实。

对于印太概念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最感到欣慰的应该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为正是安倍在10多年前首次出任首相时提出了印太这一概念。如今在美国的主导下,沉寂多年的印太概念一跃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词汇,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被称为年度最热词汇。不管将来印太战略发展到什么程度,安倍作为印太战略的首创政治家,都可以对自己创造概念的能力感到满意了。当然,安倍的这一地位,特朗普多大程度上能够认可,还是有疑问的。更可能的情形是特朗普将这一概念归为己有,而作为美国忠实仆从的日本,则会一脸乖巧地表示“大统领说得对的呀”。在美国面前主张对印太概念的最早使用权,谅安倍没有这个胆子。

不过,对于一套涉及到全球秩序的战略规划而言,分清楚谁最先使用了这一概念,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楚印太的推动者到底想用这套概念干什么,能干得成什么,以及干不成什么。

特朗普再包装了印太,并将其作为自己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推出,其针对的对象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中国,否认这一点毫无意义。不管中国和美国进行多少轮战略沟通、如何澄清自己没有颠覆现行国际秩序的意愿,表明自己多么希望和美国保持战略互信,都无法改变美国已经把中国看成是大洋对面最具威胁的对手这一基本判断。这是中国必须承认的战略现实,中国未来的对美政策只能在美国视中国为对手并率领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核心盟友联合印度洋上的潜在盟友共同遏制中国这一前提下展开。的确,不能否认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共同利益,中美之间在经贸关系上存在着相互依存——虽则这种依存关系并不对等,然而,所有这一切在当今国际体系的霸主美国看来,都抵不上遏制崛起中的中国、防止中国获得足以对冲、削弱甚至颠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这一战略任务。而中国越是担心中美摩擦和冲突损害所谓中美关系大局,越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形而对美国采取避让政策,美国的进攻和紧逼政策就越明显。归根结底,美国不是认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美国所要做的,是防止这种可能性。中国是抵抗美国的遏制战略还是做出妥协,都不会影响美国的判断。但中国的妥协却不但将使中国受到净利益损失,还将给美国创造利用中国的退避心理进一步挤压中国的心理期待。

更加关键的是,中国要看到,美国合并印度洋太平洋两个方向为一个战略区域,联合区域内主要盟友和关键成长中大国对中国施压,已经早就突破了中美关系双边框架。美国企图在中国周边的两个战略方向施加战略压力,中国的应对不但决定了中美关系未来一段时间互动的状态和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周边战略的实施效果。假如中国无法顶住美国的战略压力,甚至在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为核心的印太战略框架压力下选择退避躲闪以及妥协,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广大区域的亚洲中小国家都将对中国推行的周边合作规划产生疑虑和失望情绪,进而怀疑中国的战略可信度。这无疑将对中国多年来努力推动的多个区域合作规划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必须承认,虽然美国印太战略聚焦于中美战略对抗,但对中国来说,能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却是中国的周边区域。假如中国在自己的周边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则不但能够缓解印太战略的直接冲击,还能向周边国家传递清晰而强有力的信号,表明中国有能力为中国周边国家提供不同于美国的秩序保障,包括可替代的区域公共产品,使得中国的战略可信度进一步增加,中国周边战略因之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在战略上意味着,中国应该以体系化的思维和视角应对美国印太概念下体系化的遏制战略。中国既要在中美关系框架下思考两国博弈过程的利弊得失,也要把这种博弈置于印度洋太平洋地缘政治格局的整体框架内权衡。具体来说,中国在应对印太战略时需要思考一下三个维度的问题,首先是中美博弈的直接损益计算,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战略思维,无需多言;其次是中美在具体博弈问题上损益得失对双方心理的影响,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强化了美国进一步讹诈中国的信心,还是使得美国感受到中国的决心而造成美国的犹豫心态;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是,中国要思考周边国家对中美博弈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与判断。中国周边国家对中美博弈的认识将决定他们的策略是作壁上观,等待中美博弈产生稳定结果——也就是具有中期确定性的地缘形势,还是对中国“趁火打劫”,利用中国忙于应对美国压力的机会寻求超过其自身能力的博弈结果。至于说周边国家和中国合作共同抵御美国在本地区搅局的企图,这种可能性中国不宜多想,道理很简单,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逻辑会阻止中国周边国家在中美之间选择综合实力较弱的一方。这不是中国可能改变得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