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離量化寬鬆(QE)還有多遠?

Seven_樂樂


近日,

央行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將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先接受涉及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的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等納入到其中。

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QE,你信嗎?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MLF,MLF是央行向市場投放貨幣的一種方式,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將國債、金融債、地方債等質押給央行,然後從央行拿到錢,期限一般是6個月或1年。

而現在央行將MLF的擔保品擴圍,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原來自己只有持有國債、金融債、地方債等優質債券才能向央行換錢,而現在小微企業發行的債券都可以了,那麼商業銀行可以從央行拿的錢更多!

到底多多少?全部考慮在內的話可能嚇人!

現在市場預計,市面上符合AA債條件的債券4-9萬億左右,極端情況下你可以拿著這幾萬億面額的債券向央行質押借出資金,從而增加市場當中的貨幣量,當然實際情況上商業銀行不可能直接換得4-9萬億的基礎貨幣。

1、MLF投放的量由央行控制,人家願不願意借錢,何時借錢由它說了算。

2、4-9萬億債券真正作擔保的時候是要打折扣的,很簡單,你去銀行貸款,拿家裡的房子作為抵押,市值100萬,人家銀行總不大可能直接給你貸出100萬吧?

那麼央行擴大MLF擔保品範圍後,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可以從中借到多少錢?我們作個保守的估計,大約能增加4000億的質押規模。可即使是這樣錢也不少了,因為4000億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乘以貨幣乘數才是最後進入市場當中的錢。4月份貨幣乘數是5.63,那麼這樣算來可以創造的貨幣是兩萬多億。

有的人說這是中國版的QE,因為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也這麼幹過,當時美聯儲擴大合格抵押品範圍,納入次級債(信用等級相對較低的債券),最終銀行通過次級債的抵押從美聯儲獲得了大量的資金,被稱為量化寬鬆(QE)。

中國央行目前的擔保品擴圍到底算不算是QE,如果以4000億的質押規模計算的話那確實不算,相當於半個降準左右。


小白讀財經


量化寬鬆(QE),其實只是一粒安慰劑!

在經濟不振的時候,政府主動市場注入一點資金,並大張旗鼓的宣傳,提振士氣,讓投資者“以為”這個量化寬鬆政策會有作用,從而“預期”市場會變好,以產生更大的信心。

“信心”才是對市場最大的資產注入!

但安慰劑效應再強,如果經濟基本面不行,失業率居高不下,物價飛漲,中小企業紛紛倒閉,老百姓經濟自由度正在變低,那肯定也沒用。

心態很重要,但是有病治病更重要!



苛客真評


量化寬鬆(QE)主要是指中央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者接近零利率的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或者中長期債券,國家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資金,支持人們借貸。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增加印鈔,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

量化寬鬆的主要目標,是維持長期低利率,或接近零利率,國家央行向銀行長期注入大量貨幣,保持市場流動性,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體實施的貨幣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期網上流傳中國央行開始量化寬鬆,而實質上,中國的QE並不是量化寬鬆,而是隻有寬鬆,沒有量化。

以美國為例,量化寬鬆可分為四大階段:

一、零利率政策:實施量化寬鬆的起步,往往是央行大幅下調利率,從08金融風暴開始,美聯儲前後10次降息,拆解利率從5.25%降至0%-0.25%之間。


二、補充流動性:08年金融風暴後,美聯儲以“最後貸款人”的身份救市。國家出資收購一些不良資產,推出一系列信貸工具。


三、主動釋放流動性:2008-2009年,美聯儲購買3000億的美國長期債券,美聯儲直接出資干預市場,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向市場直接釋放流動性。


四、引導市場長期下降利率:09年後,美國經濟逐漸恢復穩定。美聯儲慢慢通過公開的市場操作購買債券,引導市場實行長期低利率,減輕負責人的負擔。


區塊鏈研究中心


我有很大的把握告訴你,在中國資產泡沫不擠兌完,企業破產,重組,合併這一過程不出現是不會量化寬鬆的,很可能會持續加息

市場上根本不是真正的缺錢,而是資產價格脫離了人民幣的真實購買力,簡單講就是一家企業按人民幣估值是6.8億,按美元估值可能只有5000萬,而人民幣對美元是6.8:1

所以有二條路,

1,人名幣貶值到13.5:1

2, 這家企業的估值(轉讓價)變成3.4億人民幣

相對來說第二種方法是可實際操作的,怎麼讓他估值降下來,不通過借錢來發展維持不下去的那種企業,到破產前自然會賤賣

而有盈利能力的企業在目前市場中可能就是資本的香餑餑,搶著想把錢借給他們

這樣的操作是符合當下邏輯的


無需認證的正道


觀點:不是還有多遠,是早已在路上了!

一起唱:QE你就在眼前,QE你就在身邊,QE你深入骨髓,QE你刻在心田…從未走遠…

第一、先學知識點,什麼是量化寬鬆?

  1. 學術定義:量化寬鬆是一種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貨幣供應,可視之為“無中生有”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
  2. 通俗的講:就是超發貨幣,對市場放水。
  3. 舉個例子:比如去年經濟總額100萬億,今年經濟增加額10萬億,但對市場投放了20萬億,多放了10萬億的水,這就是QE。

第二、QE早已在路上,從未走遠……

數據說話:

2017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7.68萬億,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1個百分點,與1997年的9.1萬億相比,增長了18.4倍。 而同期的GDP呢?遠沒有這麼兇猛。


同期,GDP從1997年的7.97萬億,增加到2017年初‘’步統計的82.7萬億,增長了10.4倍,不到M2倍數的6成,怎麼樣,是不是辣眼睛?

通過上面數據對比,你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的月薪6000,購買力遠遠比不上20年錢的月薪3000了吧?

作為窮人的你,因為你被量化寬鬆了,說的刺耳點,你被通貨膨脹了,所以你一直在相對變更窮。

其中原委,請看下面接著說:

量化寬鬆另一個指標就是,利率不斷降低,20年來,貸款利率從15.12%降到目前的4.9%,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央行會提高基準利率,因為要量化寬鬆。


萬維財經


美國自08年次貸危機以來,為解決國內的次貸危機影響,提高國內的經濟流通速率,已進行過四輪量化寬鬆(QE),效果卻好壞不一。大家只看到了美國股市長達十年的牛市卻忽略了瘋長背後潛在的危機。否極泰來,福兮禍依。沒有永遠的牛市。

國內經濟雖然奉行實施的是市場經濟的,但是確是在社會主義的前提下和政府的宏觀調控中進行的。在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方面要較之西方國家和資本主義經濟有巨大的優勢。如97年金融危機索羅斯做空港幣。以及這幾年西方金融巨鱷持續多次的做空人民幣都未得逞。

關於中國何時量化寬鬆,從十九大的經濟工作會議中和樓市的調控可以看出政府在堅定人民生活品質保障和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還是堅決的。央行的量化寬鬆一直在進行,只不過卻是以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

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雖然是現在央行的基本手段保證基礎資金大量外流,也貼現了一部分基礎短期融資需求。但是由SLF向MLF轉變,標誌著央行貨幣政策正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所以剛柔並濟下的央行政策和政府行為還是提前了量化寬鬆不是一朝一夕的行為。

就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一個從事外匯的朋友還在問我房價怎麼看,其實大家真的不用太擔心。房價是肯定暫時不會跌的,現在進行的是一條由城市往農村擴展,三四線向一二線看齊的過程。我還是樂觀派,剛需任何時候都是剛需,市場體現價值。

個人觀點,請大家多多指正。


黑夜騎士小文


十年M2達到300萬億,房價緩漲、股市上行,放開農村宅基地(第三水池)。低層員工基本工資2500一3000元。


羅霖17


中國量化寬鬆四十年了,一部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量化寬鬆的歷史,從不間斷。


我是一過客


昨天,四次對話召開。內容很豐富,菠菜印象深刻的卻是對明年貨幣政策的基調的表態——中國絕不搞量化寬鬆(QE)。

完了,那些等著大放水的小夥伴估計會哭暈,於是這兩天指數就別指望著有太好的表現。白馬跌完創業板也會跟著跌,人氣比較低迷。12月份就看兔子和鷹醬能否達成deal了?菠菜是覺得對方兩院通過那樣一個關於杭炕的法案,已經預示著很難達成deal了。

最近新能源車的賣方研究員比較活躍,經常和我聊拐點將至。一個邏輯是某電池廠商接到大額訂單,傳統的德系品牌燃油車都開始了華麗的轉身幹新能源了。本人對於中游新能源車這種重資產的製造業不抱有期望,因為經濟環境不好,高端消費會被抑制;對於鋰電池能拿到訂單的還可以看看,因為現在是生產週期,不是消費旺季。


星空財富BJ


00 姚言2018 這是個頂風作案的問題,還QE?瘋了?全球泡泡已吹出好幾個地球,我國債務更創了紀錄,當前只有一邊謹慎而堅決地消腫化瘀(去槓桿,加速推進一帶一路),一邊選擇性的進行供給側滴灌,投資於醫療、教育等公共產品,大力改善創業環境,支持科技創新,而不是亂開總閘水。降息和減稅我們依然有空間,但要找準時機和斟酌劑量,魯莽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