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离量化宽松(QE)还有多远?

Seven_樂樂


近日,

央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将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等纳入到其中。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E,你信吗?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MLF,MLF是央行向市场投放货币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将国债、金融债、地方债等质押给央行,然后从央行拿到钱,期限一般是6个月或1年。

而现在央行将MLF的担保品扩围,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原来自己只有持有国债、金融债、地方债等优质债券才能向央行换钱,而现在小微企业发行的债券都可以了,那么商业银行可以从央行拿的钱更多!

到底多多少?全部考虑在内的话可能吓人!

现在市场预计,市面上符合AA债条件的债券4-9万亿左右,极端情况下你可以拿着这几万亿面额的债券向央行质押借出资金,从而增加市场当中的货币量,当然实际情况上商业银行不可能直接换得4-9万亿的基础货币。

1、MLF投放的量由央行控制,人家愿不愿意借钱,何时借钱由它说了算。

2、4-9万亿债券真正作担保的时候是要打折扣的,很简单,你去银行贷款,拿家里的房子作为抵押,市值100万,人家银行总不大可能直接给你贷出100万吧?

那么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后,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可以从中借到多少钱?我们作个保守的估计,大约能增加4000亿的质押规模。可即使是这样钱也不少了,因为4000亿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才是最后进入市场当中的钱。4月份货币乘数是5.63,那么这样算来可以创造的货币是两万多亿。

有的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E,因为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也这么干过,当时美联储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纳入次级债(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债券),最终银行通过次级债的抵押从美联储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被称为量化宽松(QE)。

中国央行目前的担保品扩围到底算不算是QE,如果以4000亿的质押规模计算的话那确实不算,相当于半个降准左右。


小白读财经


量化宽松(QE),其实只是一粒安慰剂!

在经济不振的时候,政府主动市场注入一点资金,并大张旗鼓的宣传,提振士气,让投资者“以为”这个量化宽松政策会有作用,从而“预期”市场会变好,以产生更大的信心。

“信心”才是对市场最大的资产注入!

但安慰剂效应再强,如果经济基本面不行,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飞涨,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老百姓经济自由度正在变低,那肯定也没用。

心态很重要,但是有病治病更重要!



苛客真评


量化宽松(QE)主要是指中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者接近零利率的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或者中长期债券,国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资金,支持人们借贷。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增加印钞,增加市场资金流动性。

量化宽松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长期低利率,或接近零利率,国家央行向银行长期注入大量货币,保持市场流动性,是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期网上流传中国央行开始量化宽松,而实质上,中国的QE并不是量化宽松,而是只有宽松,没有量化。

以美国为例,量化宽松可分为四大阶段:

一、零利率政策:实施量化宽松的起步,往往是央行大幅下调利率,从08金融风暴开始,美联储前后10次降息,拆解利率从5.25%降至0%-0.25%之间。


二、补充流动性:08年金融风暴后,美联储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救市。国家出资收购一些不良资产,推出一系列信贷工具。


三、主动释放流动性:2008-2009年,美联储购买3000亿的美国长期债券,美联储直接出资干预市场,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向市场直接释放流动性。


四、引导市场长期下降利率:09年后,美国经济逐渐恢复稳定。美联储慢慢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债券,引导市场实行长期低利率,减轻负责人的负担。


区块链研究中心


我有很大的把握告诉你,在中国资产泡沫不挤兑完,企业破产,重组,合并这一过程不出现是不会量化宽松的,很可能会持续加息

市场上根本不是真正的缺钱,而是资产价格脱离了人民币的真实购买力,简单讲就是一家企业按人民币估值是6.8亿,按美元估值可能只有5000万,而人民币对美元是6.8:1

所以有二条路,

1,人名币贬值到13.5:1

2, 这家企业的估值(转让价)变成3.4亿人民币

相对来说第二种方法是可实际操作的,怎么让他估值降下来,不通过借钱来发展维持不下去的那种企业,到破产前自然会贱卖

而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在目前市场中可能就是资本的香饽饽,抢着想把钱借给他们

这样的操作是符合当下逻辑的


无需认证的正道


观点:不是还有多远,是早已在路上了!

一起唱:QE你就在眼前,QE你就在身边,QE你深入骨髓,QE你刻在心田…从未走远…

第一、先学知识点,什么是量化宽松?

  1. 学术定义: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
  2. 通俗的讲:就是超发货币,对市场放水。
  3. 举个例子:比如去年经济总额100万亿,今年经济增加额10万亿,但对市场投放了20万亿,多放了10万亿的水,这就是QE。

第二、QE早已在路上,从未走远……

数据说话:

2017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1个百分点,与1997年的9.1万亿相比,增长了18.4倍。 而同期的GDP呢?远没有这么凶猛。


同期,GDP从1997年的7.97万亿,增加到2017年初‘’步统计的82.7万亿,增长了10.4倍,不到M2倍数的6成,怎么样,是不是辣眼睛?

通过上面数据对比,你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月薪6000,购买力远远比不上20年钱的月薪3000了吧?

作为穷人的你,因为你被量化宽松了,说的刺耳点,你被通货膨胀了,所以你一直在相对变更穷。

其中原委,请看下面接着说:

量化宽松另一个指标就是,利率不断降低,20年来,贷款利率从15.12%降到目前的4.9%,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央行会提高基准利率,因为要量化宽松。


万维财经


美国自08年次贷危机以来,为解决国内的次贷危机影响,提高国内的经济流通速率,已进行过四轮量化宽松(QE),效果却好坏不一。大家只看到了美国股市长达十年的牛市却忽略了疯长背后潜在的危机。否极泰来,福兮祸依。没有永远的牛市。

国内经济虽然奉行实施的是市场经济的,但是确是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中进行的。在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要较之西方国家和资本主义经济有巨大的优势。如97年金融危机索罗斯做空港币。以及这几年西方金融巨鳄持续多次的做空人民币都未得逞。

关于中国何时量化宽松,从十九大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和楼市的调控可以看出政府在坚定人民生活品质保障和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还是坚决的。央行的量化宽松一直在进行,只不过却是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

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虽然是现在央行的基本手段保证基础资金大量外流,也贴现了一部分基础短期融资需求。但是由SLF向MLF转变,标志着央行货币政策正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所以刚柔并济下的央行政策和政府行为还是提前了量化宽松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

就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从事外汇的朋友还在问我房价怎么看,其实大家真的不用太担心。房价是肯定暂时不会跌的,现在进行的是一条由城市往农村扩展,三四线向一二线看齐的过程。我还是乐观派,刚需任何时候都是刚需,市场体现价值。

个人观点,请大家多多指正。


黑夜骑士小文


十年M2达到300万亿,房价缓涨、股市上行,放开农村宅基地(第三水池)。低层员工基本工资2500一3000元。


罗霖17


中国量化宽松四十年了,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量化宽松的历史,从不间断。


我是一过客


昨天,四次对话召开。内容很丰富,菠菜印象深刻的却是对明年货币政策的基调的表态——中国绝不搞量化宽松(QE)。

完了,那些等着大放水的小伙伴估计会哭晕,于是这两天指数就别指望着有太好的表现。白马跌完创业板也会跟着跌,人气比较低迷。12月份就看兔子和鹰酱能否达成deal了?菠菜是觉得对方两院通过那样一个关于杭炕的法案,已经预示着很难达成deal了。

最近新能源车的卖方研究员比较活跃,经常和我聊拐点将至。一个逻辑是某电池厂商接到大额订单,传统的德系品牌燃油车都开始了华丽的转身干新能源了。本人对于中游新能源车这种重资产的制造业不抱有期望,因为经济环境不好,高端消费会被抑制;对于锂电池能拿到订单的还可以看看,因为现在是生产周期,不是消费旺季。


星空财富BJ


00 姚言2018 这是个顶风作案的问题,还QE?疯了?全球泡泡已吹出好几个地球,我国债务更创了纪录,当前只有一边谨慎而坚决地消肿化瘀(去杠杆,加速推进一带一路),一边选择性的进行供给侧滴灌,投资于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大力改善创业环境,支持科技创新,而不是乱开总闸水。降息和减税我们依然有空间,但要找准时机和斟酌剂量,鲁莽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