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支持取消老年卡?

鼠鼠生威


自從上海市取消老年卡以來,獲得一片叫好,也獲得了上海老年人的理解和支持。

就以上海這個已取消老年卡的城市來說,當初為了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就有了老年卡的政策(70歲以上老人乘坐地鐵和公交免費的政策),可是自從老年卡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上下班高峰期和年輕人擠地鐵擠公交,而很多老年人搶座位打人的社會新聞也屢見不鮮,網上有一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且不論這句話的正確性,“倚老賣老”確實讓人厭煩,下班疲累,座位讓還是不讓,身體不適老人就在旁邊,座位讓還是不讓?為了避免免費乘車帶來更多不好現象,上海取消了老年卡,改為每月交通補貼150元,這既減輕了交通壓力,又增加了福利的覆蓋面,一舉兩得。

有了上海這個很好的例子,其他城市對取消老年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話說回來,取消老年卡換成交通補貼的方式挺好的,但是那些不好的社會現象並不會消失,“尊老”被扭曲,如何對待老年人不好的行為才是要解決的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和關注我們~


金城通


還不是因為“倚老賣老”的事情太多,負面影響太大了嘛。

眾所周知,目前因倚老賣老而暴露出來的負面情況很多。本來,老年卡是為了滿足年紀大、身體弱的老人們的需求,作為對老年人的一種特殊福利而發放的。可是,由於我們低估了某些糟糕的情況,為老不尊的事件層出不窮。高峰期的超高出行頻率、無理打罵年輕人、強硬搶佔出行資源、擾亂正常公共秩序等等行為,使好事變成了壞事。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取消老年卡。

在此背景下,專門針對老人的條律細則又沒有出臺,年輕人的權益得不到主張和保護,為這一部分人而傷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合法權益,這樣的做法是不是真的妥當,會不會因負面行為氾濫而造之後整個環境風氣產生“仇老”心態,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我個人認為,現在所謂的“老人”大多並不老。社會進步,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的身體素質也得到增強。就像過去的兒童票一樣,過去的標準線是1米,現在漲到了1.2米。那麼,對於“老人”的界定,其標準是否應該變動了呢?

什麼樣的人算老人?按目前的規定,年滿60週歲的人,就稱為“老人”了。但是,我們可以見到,60週歲鮮蹦活跳的人有的是。他們是否真的必須得到那樣的照顧呢?

我想,大多數人並非不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但是他們仍然會Say No。因為大家都可以看到,很多所謂的“老人”們其實精神煥發得很,說他們老他們還不高興呢。既然他們平時也能活跳跳地,自然不會抽出老年卡那一刻就忽然弱不禁風了吧。

難道老年卡有沾皮入骨即刻發作的劇毒?

我明白,有的老人真的有這種剛性需求,我覺得,讓他們辦證明吧,至少得證明他們無力為非作歹。一旦作怪,特權收回,並且照章法辦。

就算不能徹底取消老年卡,也一定要給老年卡設限。歷史從不提倡“一時心軟”的事情。

我知道我們也會老。所以,在我們變老以前,要把底限死守住,不能讓不良風氣隨著蔓延。就算是我們自私吧,畢竟,誰願意因別人的過錯而被懲罰呢。


純鈞LHGR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支持取消老年卡?

老年卡作為一種尊老愛老的舉措,本身是沒有錯的,也是深受廣大老年朋友們歡迎的善舉。作為一項福利體現了政府對老年朋友們的關愛。

現在之所以在社會上出現了取消老年卡的聲音,是因為老年卡直接帶動了老年人的日常出行頻率,給年輕人上下班、孩子上下學,本來已經十分擁擠的交通變得更加的擁擠了。

更有甚者,有的老人倚老賣老與年輕人和小孩爭搶座位,甚至強迫別人讓座。正因為出現了這些負面的現象,人們對老年卡才有了反對的聲音。

因為我們國家現在即將步入老年社會,年輕人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上下班擠公交也非常辛苦。已經退休的老年人口基數非常的大,這樣就造成了兩種群體的衝突。

所以我個人的意見是,取消老年卡沒有必要,但對老年卡的使用進行規範很有必要。既然是一項福利就可以用錢來代表,能不能把老年卡免費坐公交的政策,改成上海市的現金福利政策?

只要老年卡不能免費坐公交,誰還會沒事去坐著玩呢?將老年卡優惠坐公交改成發發現金福利,這樣更能體現尊老愛老。總之,我反對取消,最好是想辦法改進一下。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支持取消老年卡?


對於這個問題,問得有些含糊。這個越來越多的“人”指的是什麼人?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什麼人?


至於說取消老年卡,這不是個人或者一部分的人支持取消,就能取消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投入了政府財政補貼,且是社會公益性事業。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去享受這個服務,並不能用公民的年齡來區別,哪怕老年人拿著免費的老年卡。


但是,現在國家必須面對國人老齡化這個問題。龐大的老齡化人口基數,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一二線的大城市還好一些,坐車時還能看到很多的年輕人。在我們這個四五線的小城市,出門坐車就會發現一車人,有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拿著老年卡的老年人。當然,年輕人多是開車或者騎車。


我家中有老媽,今年滿六十六,剛剛辦理老年卡。出門坐車的次數有限,只有在很遠路途的時候,才會考慮坐車。平常多是騎電動車。辦卡半年多,我算了算,我老媽坐車一共不超過10次。

其實,我還是希望老媽出門坐車,畢竟安全一些。畢竟她每次出門我做不到都能陪著。


還是需要用寬容的態度,面對老年人用老年卡坐車的問題。不能因為某些老年人的不當言行,就否定所有老年人。我們每家有漸漸老去的父母。



wow芳芳


首先,並不是"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取消。只是我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的討論了,激發起了網友的應和,形成了輿論而已。

中國是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多,你覺得從傾向上,老年人自己會支持麼?

為什麼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這樣的討論多了呢?

因為以老年卡為基礎的老年人公共交通的優待,正在被變了味道的一些事情影響。

比如老年人在早晚高峰和上班族搶車。

比如老年人強力要求乘客讓座。

比如老年人在公共交通上行為不端,影響秩序。

是這些行為,讓人們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於是,希望從制度上不再讓老人享受出行優惠,進而解決隨之產生的問題。

但這其實是欠妥的。

如果我們為了解決一個制度的副作用,直接取消這個制度。那管理也太容易了。

那帶來的問題也會更多。

需要做的,是把制度精細化,把規則落到實處,把過程中的事實做好公正的處理。

比如老人的一些行為,強迫乘客讓座,等等。其實是可以被處罰的。

但很多媒體和管理機構,往往以大事化小化了的心態解決。

比如早晚高峰,明明可以限制老人卡的時間優惠差別。但制度上,還是沒有推行。

說白了,大家都不認為這些問題是問題,所以縱容至今。

回到我們自己,說說我:

第一,我只給需要的人讓座,不給老人讓座。

我曾經給一對情侶讓座,讓他們可以並肩做在一起,我站著,我覺得這樣挺好。

我給孕婦讓座。

但我不給上車時兇悍果斷搶座位時MMA模式的老人讓座。

第二,我從不原諒在公共交通上敢對我肆意跋扈的老人

從不。我寧可報警,請假不上班耗著他,我也不"算了,就讓個座"。

最後,想說一個現象,不是結論,是我見到的現象:

也許我所見非人,但我身邊那些強調人要多幫助人的人,總是很自私的人。那些強調停車要守規矩的人,總是亂停車。強調應該給老人讓座的人,總是搶座最兇的人。

不知道為啥。。。。。。


平凡人的平凡故事


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取消老年卡這要看分什麼地方,城市裡可以取消,農村不但不能取消還要給上車的老年人免費發一瓶水。


城市裡的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坐個公交什麼的這點錢也無所謂,大城市的老人活得多滋潤,養老金,免費醫療都到位;農村的老人呢?一分一毛都要從子女手裡要,還要看兒媳的臉色,你取消了老年卡這部分老人去那裡都極不方便。


並不是農村老年卡對老人有多麼重要,這關鍵體現了社會平等的進步:不在這個卡含金量多少,而是對農村老人心理上的極大安慰,這直接關係到身為一個老人的自豪感!


近幾年關於部分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爭坐、霸坐、搶坐、打坐、罵坐等現象叢出不窮,這裡面的根本原因你們看懂了嗎?

根本原因就在於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裡的老年人衣食無憂,國家的政策又好,不斷提高退休金的比例,使部分城市老人心理膨脹起來,堂而皇之的認為這是應該的,時不時的就來一個“老夫聊發少年狂”。手裡有點閒錢了就耐不住寂寞,在家沒人玩,出去走走唄!反正不花錢,這就造成了,青年上班我坐觀,轉轉圈來聊聊天,膽敢不給我讓座,直接就把你幹翻。


當然,這只是極個別的老年人,大多數老年人還是好的。取消老年卡這個事不宜一刀切,要遵循地方發展的客觀事實。社會資源就這麼多,在城市交通擁擠的城市實行有費乘坐公交車是可行的。

這些也不是問題的關鍵,互敬互愛才能體現一個社會的文明,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希望不分老幼都要繼承下去。


老夢Meng


為什麼一些人因為一些個體事件而對整個老年人群體說三道四呢?

難道他們家裡沒有父母等老人嗎!難道他們就不會老嗎!有永遠年輕的人嗎!千萬不要忘記:老年人的今天正是我們的明天!

我不贊同取消老人卡!

1、老人卡是體現全社會對老年人關愛的一種卡,我們的父母,包括我們以後老了,腿腳不靈了都能體會到享受到這種關愛,如果一些年青人要求取消,我認為是非常短視的,這其實取消的也正是我們自己的福利!

2、光是老年人中有不良行為的人,年青人中就沒有嗎!取消了老年卡,你乘坐公交地鐵就不堵了嗎!我看不一定!

3、現在的老年人,幾乎都是最苦的一代,他們文化低,但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供獻了一生,他們年輕時有幾個不是在困難中挺過來的,現在的美好便利的生活,離得開他們一生的辛勤勞動嗎?現在條件好了,難道我們還要去嫌棄他們嗎!這是不是就是白眼狼行為呢!

4、雖然有個別行為不端的老年人存在,我們也不應該因此而抹殺整個老年人的功勞啊,沒有先輩的無私奉獻,哪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5、這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挑拔社會矛盾的說法,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人云亦云!

6、我們老年人出行時也應錯開高峰期,這對自己也有好處,年歲大了,也經不起擁擠了!

老年卡不但不能取消,其功能還應加強,讓全社會真正去關愛老年人!


搬起石頭砸


首先聲明,我不包括在“越來越多人支持取消老年卡"當中。我不支持取消老年卡。

老人們為了國家,在各行各業,競兢兢業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貢獻了個人的聰明才智。為了家庭,為了兒女,無怨無怨、付出了一輩子。他們確實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尊重。


國家和社會,出於對老年人的感激之情,出於尊重老人,關愛老人,出於共建和諧社會。給予了他們很多的福利待遇。照顧他們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現在有些人支持取消老年卡,應該主要是指老年人免費乘車卡。

這是因為,近些年來,各地有一些負面的事例。有一些老年人,上班高峰期,和年輕一代上班族擠公交車。極少部分老年人,因為年輕人不給讓座(有的年輕人是有特殊原因,無法讓座),對他們冷嘲熱諷,謾罵,甚至聽說還有動手打人的。

倚老賣老,為老不尊,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只是極少數的人。不能代表全天下的,那些可親可敬的老人們。不能因為少數人的不文明現象,就取消老年卡,這是不尊重老年人的。

做為曾經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家庭的老人,全社會尊重你們是應該的。誰家也有老人,這個事情絕大多數人也都理解,並去積極地幫助、照顧一些並不認識的老年人。

絕大多數老人們也回報了社會。尊重是雙方面的,年輕人尊重老人,老人們也應該愛護年輕人。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大家為了家人、為了工作、為了國家,不辭辛勞,早出晚歸的,壓力多大呀。

為了年輕人能平安出行,方便出行,按時上下班。老人們沒有什麼重要事的話,能不能錯開高峰呢!有些年輕人是身體不方便,也有的是抱著孩子的。老人們應該設身處地的,考慮一下他們的感受,體諒一下他們的難處。


老年人也有過年輕的時候,家裡也都有年輕的一代。這是方便別人,也方便自己的事情。

我們現在年輕,不代表會永遠年輕。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的。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換位思考一下,老年人和年輕人都各自退讓一步。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體諒,少一些自大、不滿和牢騷。

愛國家、愛社會、愛家庭,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和諧社會,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營造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忘不掉的是過去一


到底該不該取消老年卡這個問題,最近在網上引起不小爭論,正反兩方論點似乎都有道理,究竟誰是誰非呢?

正方的觀點認為,取消老年卡是順應潮流,合情合理,不僅減少上班族與學生的出行困難,也減輕了公交公司的運行壓力。同時,也避免了老人與年輕人爭座位,這種不和諧的現象的發生。他們還拿出上海取消老年卡的成功實踐加以佐證。

反方認為,取消老年卡是社會文明的倒退,是尊老愛幼傳統的丟失。人都有老的時候,今天你嫌棄老人坐車礙事,等你老的時候,別人照樣嫌你絆腳。如此惡性循環,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何以體現!因此,堅決反對取消老年卡。

我覺得取消老年卡,不能搞全國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在城市可以搞推廣實驗,因為那裡出行壓力的確不小。在農村就沒必要了,畢竟農村地交通壓力遠不及城市。政府即使每月給農村老人鋪貼三五十塊交通補貼,他們也未必捨得坐公交。


洛水清風


實屬無奈之舉。

老年卡的出現,是政府提倡尊敬老人,建立和諧社會的舉措之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

受惠於老年卡的存在,老年人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時,出行頻率也無形提高;但是,因為老年人身體因素,在乘坐公共交通、在洶湧的人潮中行走、在需要消耗大量體力的旅遊活動中,行動和反應較為遲緩,容易造成體力不支出現跌倒、病發等問題,從而給行人和社會帶來更多不便。

另外,有老年卡就有優待,是社會對老年人提供的福利,但也造成了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多大年齡才算老人?城市的老人能享受,鄉下的老人呢?不同區域之間的巨大差異形成了更大的社會不公。

取消老年卡,在情理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