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突刺,杀!”训练场上,锋刃雪亮,杀声震天。

这是武警烟台支队某中队刺杀训练掠影,晴空霹雳一声“杀”,让这一沉寂20多年的传统课目焕发了新活力。

2018年2月1日,新《军事训练大纲》发布全军施行,其中将刺杀、格斗等具有凝聚官兵士气、锤炼血性胆气、培育战斗精神作用的传统课目列入选训内容。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战争年代,和敌人刺刀见红,是军人勇气和血性的见证;刺杀曾是我军步兵最常练的技击项目之一,我军的刺杀技术在朝鲜战场、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大放异彩,无可匹敌。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我军在战争年代的口号是:“要敢于刺刀见红!”

一个“敢”字切中要害,正应了那句老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全军上下骨子里都充满了敢于跟强敌刺刀见红的血性,在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相当落后情况下,破釜沉舟迎着敌人猛烈火力奋勇前进,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大炮上刺刀、手榴弹上刺刀、空中拼刺刀、海上拼刺刀,压倒了一个又一个强敌的嚣张气焰。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于是,“刺刀见红”被上升为一种精神,也是我军一直以来重任面前不退缩、危难时刻敢担当、强敌来时敢亮剑的精神源泉,是骨子里的红色基因!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人民军队成立之初,就深深烙下了“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

从1927年到1928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

31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5.8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

摆在共产党人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不逆来顺受,退缩受死,要不反抗斗争,革命而死。

进退是死,横竖也是死,面对生死考验和革命暗淡的情况下,年轻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南昌城一声枪响,诞生了日后辉煌的人民军队。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尽管刺刀见红的时代貌似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刺刀见红”的基因永远不能丢。

勇气和血性的见证,根生“刺刀见红”的红色基因,冲锋路上铸荣光

作为军人,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刺杀训练,根生红色基因,内育胸中之刺刀,兵戈来时,才不会忘记冲锋路上的那一声“杀!”

哪怕血溅五步

也要剑心直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