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老人拿老年證坐公交想免票被拒,司機號稱車是自己的,強行拖老人下車這件事?

會思考的皂角樹


現在的基本上所有城市都有老年卡。上公交就得刷老年卡。這是必然現象,其實最主要的是用來證明是老年人罷了。

所以說呢,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過在這裡我卻一點都沒有看到。

個人認為的話,其實老年人一眼你就可以看出來。辦老年卡的要去交錢嗎?我沒有辦過,所以我不知道。

而且公交車,作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器,不應該由公司掌握嗎?由公司統一安排嗎?怎麼連公交車都能私人購買。這其實是不符合法律意義上定位的。當然我也不能隨意的添油加醋胡亂寫。


我們就這件事情本身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老年人是認為自己攜帶老年證就想上公交車也是有道理的。畢竟老年人就應該享福,是不是?操勞了一輩子,連坐個公交車都不行嗎?而且我剛查了一下,老年卡每年需要交二十元傷害保險,並且乘坐次數是一個月60次。當然這個應該會根據每個城市不同而定。

也許有一天老年人出去上街,但是忘了帶老年卡了。難道連做事公交車都不行嗎?

老人覺得年輕人就應該讓她們,年輕人卻覺得為老不尊,衣冠禽獸。最主要的是這個社會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

對於司機的做法,其實按照時期的唱法,就是他有權做那些決定沒錯。只能說,司機不會尊老愛幼罷了,一個人一趟路費也才一塊錢,而且老年卡又不收費。坐一次刷卡會給你分成嗎?

公交車的意義上就是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特別是為老年人代步作用。不然老年卡也不會免費。除過每年交20塊錢的那個傷害保險。


哪怕你就讓一個人做那麼一段距離你也沒有什麼損失。要知道,有一天你也會老的,萬一哪一天你身上沒帶錢,只帶一個老年卡,你又會是什麼想法?

生活在這個社會,誰都不容易,多體諒一下對方不行嗎?而且別人也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

不管這件事怎麼做都覺得還可以,還能夠理解一下。車子是你的,你想收錢就收錢,不想收錢就不收錢,想帶人就帶人,不想帶人就算了。這些都能夠理解,也都挑不出毛病。

而你唯一做的不對的事情就是為什麼要拖老人下車。至於讓老人下車,你應該用請。至少你要尊重一下老人。老年人,你稍微力氣用大了,出了毛病,你得負責啊。

如果這個老年人當時你拉的時候,老人當場碰瓷,不應該說是當場碰瓷,如果是真的把老人刪了。你得賠錢,得不償失,好不好。

你這次也好啦,你也在當地的城市出名呢,全國業知道你了。網絡信息這麼發達的時代,做事情需要謹慎一些。

很多事情有辦法可以處理,但是為什麼要那麼急躁啦。簡直是太狂躁了。要學會淡定



咦,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其實不管怎麼說,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沒有那麼強了。而老年人經常搞出一些事情。總是那麼理所當然,很多老人其實,本性是好的,最主要是因為這個社會而造成了他們心性的改變罷了。

假如是我開公交車遇到了這種情況。我會選擇讓老人坐到站。當然,我也會說清楚,希望老人下次能夠帶上老年卡。因為下次不一定會遇上我,哪怕是遇上我了,下次如果我心情不好,我可能還是會收費的。

對於生活當中那些強勢的老人,想佔便宜的老人。如果真的是搞忘了我們真的可以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能夠理解,有些人卻不認同。最主要的是做好自己就好。

對於生活當中經常出現的老人和年輕人對著幹的事件挺多的。發現我們社會當中存在很多同類型的問題。我發現這其實和我們現在不斷的發展是互相矛盾的。馬上是建國70週年,但是我們三四代人代溝和思想差距真的有兩三百年那麼遠。

對於社會當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改正。

以德服天下,讓這個社會當充滿愛心,充滿道德,看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明天。


哈撒給的日常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這輛車確實是公交車,不管什麼情況,這位老人拿國家統一頒發的老年證坐公交想免票而遭到拒絕,甚至司機號稱車是自己的,強行拖老人下車,是完全不應該的,也是不對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知道,公交車,又稱公共汽車,城市客車、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車類中大、中型客車的典型車型,是為專門解決城市和城郊運輸而設計及裝備的商用車。

公交車的運營管理通常是有政府有關部門設立的公交車運輸集團公司來實施的,公交車必須有政府許可的公交車輛運營證照,公共交通工具是不能個人運營的。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規政策規定,為了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各地政府都岀臺了關於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面的優惠政策,其中有一個共性的規定:凡年滿70週歲的老年人,憑政府頒發的“老年卡”,可以憑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交車、地鐵等。

因此,依據上述規定,如果題主問答中涉及的的確是公交車,就必須無條件地遵守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有關政策規定,給老人憑卡免費的待遇,不應該拒絕老人憑卡免費乘車。

如果這輛客車是個人購買的,它就不是公交車的概念了,也不能說是公交車,只能說是自己購買了類似於公交車車型,並承包了固定行駛路線的客車,這是與公交車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也就是說,公交車是姓“公”的,除此之外的客車都不能稱之為“公交車”。不是公交車的客車,不給老年人憑卡免費乘車,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的合理合法的事情。


潤友


近日,在河南洛陽伊川縣,一位老人拿著老年證乘坐公交車時,被司機和售票員辱罵並強行地拉下了車……

視頻顯示,老人持老年證乘坐9路公交,被該車司機拒絕搭載,老人不服與司機發生口角。

期間司機對老人說:“我自己買的車就不讓你坐!咋了?”

司機怒懟:“我掛著牌子怎麼了?你卡是我發給你的不?”



老人辯解稱自己的卡是政府發的,司機稱“政府發的你找政府去!” 雙方口角不斷,互不相讓,老人認為自己有理乾脆坐在了座位上。
怒氣攻心的司機上前拖拽老人,最後終於把老人強行拉起來推下了車。

我們都知道,公交車是有公益屬性的!也就是說,政府會從政策層面給予其經濟上的補貼。所以,即使車子是私人買的;所以,即使公交線路承包給了私人,但也必須得執行老年人憑老年證免費乘車的這個惠民的優待政策。

所以看到這條新聞,我就感到了十分的奇怪而疑惑:難道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把這條公交線路承包給了私人運營後,也取消了對其國家政策性的補貼?

而從後續的處理結果看,還真的有此可能!否則,為什麼公交公司的經理就被免職了呢?

如果,公交公司能夠按照有關政策執行,對其兌現財政補貼,那麼在此前提下,承包線路者竟然膽敢在拒絕老年人憑老年卡免費乘車的話,那就不是上級對公交公司經理進行免職處分了,而是公交公司對承包線路的車主進行處罰並因此而取消其承包權了。

其實這件事,它引起我們思考的是:有著公益性質的行業或領域,是不是也可以完全市場化呢?

比如醫療?比如教育?比如關乎著國計民生、實行貫徹惠民政策的一些領域?

這使我想起了我所在的城市,在數年前,也曾經把整個公交公司都承包給了一家叫“XX巴士”的私企公司來運營。

由於私企的屬性,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所以不可避免就消蝕了部分帶有政府職能的公益性功能。

僅舉這個私企公司接手後的幾例“改革”措施:

一,用增開空調車的名義實施著變相的漲價;

二,以客流量的大少來變更公交線路和發車頻率與時間,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

三,大量縮減學生卡和老年卡的線路,等於取消了優惠政策……

總之,公益性越來越淡弱,逐利性越來越明顯……最終,前兩年,政府主管部門又收回了公交公司的經營權。

而這件事,還有一個特別能“吸引”話題的之處是:但凡是涉及到老年人免費乘車的事情,都不免要引起一番爭議或熱議……

在城市,由於公交車上發生過多次老年人倚老賣老強行叫人讓座的事例,以及,免費乘車的老年人又總是喜歡在高峰期和上班一族擠車,所以,網絡上對免費乘車的老年人向來就不待見,繼爾就又詬病起了給予老年人免費乘車的這個優待政策。

不過我們仍然要說:在國家還沒有正式取消憑老年證免費乘車這個政策之前,老年人當然有憑老年卡免費乘車的權利。

這個權利,是國家對老年人的優惠政策,是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的福利。

而這次伊川縣9路公交車上司乘人員對老人的拒載行為,這與一些老年人有著不自覺的言行令人反感和氣憤;或,是不是應該享受取消這個憑老年卡免費乘車的優待方式,完全是兩個性質的事。

在此,我們必須就事論事。

據瞭解,在這之前,伊川縣公交車就發生過拒絕老人乘車的情況。伊川縣交通局工作人員表示,事情緣於公交車個人承包,自負盈虧。

所以,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說起來,這件事,錯也不在這位老人,錯也不在這位車主;真錯,還是錯在了公交車交給了個人承包之上……正如從上面我列舉所在城市的例證便可得知:但凡沾有公益性質的行業,如果也行以市場化來運營的話,那麼,它是不可能不折不扣地達到為大眾服務的純公益性效果的……


偶來三徑


一鍵代償觀點:司機用了錯誤的方式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老人也有點倚老賣老,兩個人都是倔脾氣。

事情簡介:

6月3日上午,河南洛陽一老人楊某持免費乘車卡乘車時被司機李某拒絕。李某稱,公交車是自己掏錢買的,不是公司車輛,所以老人不能免費乘車。因此與老人發生口角,並拒載老人。事後,公交公司向老人楊某道歉,對車主罰款一千元,並清退司機李某。

剛剛去看了整個視頻,其實雙方也都是各有各的理,楊某認為拿著老人免費乘車卡就能免費乘車,而公交車作為司機李某的個人車輛也是應該收取乘車費用的,這一點並沒有錯。而最後司機被清退,其實我個人還是蠻可憐司機的。

城郊線路的公交車可以向老人收取費用

可能有的人在市區生活習慣了,會認為老人乘車就應該是免費。但是,在這種城郊路線上,其實大多數車輛都是司機個人購買,然後司機再花錢購買運營公司的運營線路。所以,司機其實算是個體經營,是自負盈虧的。

當然,有的地方也會有補貼。但是,這個補貼更多意義上應該屬於公交車司機作為為大眾服務的群體,是一種公共服務補貼,而不是老人免費乘車的補貼。

因此,在這件事中,司機向老人收取乘車費用是合理的。只是,這種強行拖拽老人下車的行為顯得不合適,可能這就影響到公交公司的形象了,所以公交公司才會清退司機。當然,我也認為這種做法不合適。

老人明顯有倚老賣老心態

當然,在這件事中我認為老人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從現實角度來說,既然他有老人卡,那就說明他是本地的居民。按常理來說,他是應該知道這種城郊線是要收費的。

並且,作為一個在當地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他指定以前也是坐過這種城郊線車輛的,可能之前就是沒有遇到硬茬的司機然後也就順利不買票坐車了,所以這次才會這麼強勢。畢竟,大多數情況下司機也不會去跟一個老人因為幾塊錢糾纏。

只不過,這次可能是剛好碰到司機心情不好,然後老人有仗著自己年齡大,拿著老人卡所以就執意不買票。這一點,我感覺不是作為一個老年人該有的姿態。

總體來說,我還是站在司機這一邊的,也為司機被清退感到憋屈。而作為一個老人來說,也應該體諒一下司機的不容易。幾塊錢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果大家都能夠相互體諒一下,那也不至於鬧到這種地步。


一鍵代償


我們都知道不少城市坐公交都可以免費,而之所以免費,這部分多出的油費肯定是由政府補貼。但是如果公交車本身屬於公私合營,車是司機自己買的,那麼還應該免費嗎?

就在六月三日,河南伊川縣發生一件事情,一老人意圖做9路公交車,手拿老年證認為自己應該免費乘坐,但是司機選擇了拒絕,兩人互相不想讓。

一邊老人說,證是國家發的,怎麼就不免費。


一邊司機說,車是他自己買的,國家發的證,讓老人找國家。

隨後,司機更是直接把老人強行的拖下了車。不得不說這樣的行為對於一個老人的確太粗暴了。實在要不得。


其結果就是車主後面給老人賠禮道歉,但是依然被清退。

據瞭解,該車的確屬於司機自己買的車,也就是公私合營,其實說難聽點,等於私人需要自負盈虧。

這事網友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車是私人的車,免費坐,這麼多老人,司機就會虧錢。

但也有人認為,不過幾塊錢,私人的又如何,這麼欺負老人太不應該.


筆者查閱資料發現,不少城市的公交車用老年卡其實也規定了線路,比如城區裡的公交就可以免費,而提問中類似9路車這樣屬於城郊的,的確並不是都免費。

不過事發地的文件,卻並沒有相關嚴格的規定,只有非常簡單的說明了,該縣是09年辦理過免費乘車證,但是具體範圍,並沒有說明。 既然有免費乘車證,老年證是不是又可以免費乘車,也沒有更加清晰的規定。



而關於不少人關心的補貼這一塊,似乎該縣的補貼被不少公交車司機詬病,甚至一度投訴到網上。 這是該地區2017年的投訴,就是因為老年證免費,看的出來的確有補貼,但是完全不夠用,並且燃油補貼,三年沒有發了。

其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矛盾的關鍵點在哪裡,司機想賺錢無可厚非,老人拿著老年證要求免費,依據政策似乎也有道理。

像我所在的市區,有些線路基本上空車跑來回,但是司機不會抱怨,也不會覺得怎麼那麼多老年人呢?是因為車不是自己的,他就是賺工資,公交集團政府也有補貼。可以說非常惠民。

但是為何有些地方成為這樣的局面呢?可能更需要我們深思。 因為這個事情表面看,不過就是一個司機和一個乘客因為幾塊錢發生了爭執,背後其實是兩個利益的衝突。不解決,可能類似的事情只會層出不窮。

所以,你們認為,司機應該拒絕老人免費坐車嗎,這種情況如何避免呢?


廖彩琳律師


描述中說這種情況是有的,公交線路,但是私人買的車,參於公交運營。給公交公司交一定的費用,歸公交公司管理。類似這種情況,老年卡是完全可以也應該乘車的。為什麼?因為老年人乘車免費並不是由公交公司或車主來買單的。這部分費用是財政撥款支付的,大多數地方都是每年一個老人,財政補貼一千到一千五百元。伊川9路車這個司機應該享受了這樣的補貼,卻又不承擔應盡的義務。所以,他後來雖然認了錯,但仍被辭退,就是這個原因。

假如這個司機不歸公交公司管理,純粹就是私家車運營,只要有合法運營手續,也沒接受過相關單位委託的老人免費運營的任務,他當然可以不讓老人坐車。我們也沒任何理由要求他非要盡這個義務。但他的車輛只要屬於公交公司規定的,老人可以免費乘坐的車輛,他就不能拒絕老人乘坐,儘管車是他買的。但此時,車的經營所有權,並不屬於他,而是屬於公交公司的,他的車只是一種股份形式,他應當服從公司的規定。

但,我們實際生活中,是可以看到有些人並非懂這些道理的。比如這個司機理直氣壯的不讓老人上車。口口聲聲說車是自己的。但,他不懂他和公交公司是一種合營形式,他沒有權利不讓老人乘車。有的人雖然懂,但覺得自己又是車主又是司機,難免有盛氣凌人的情緒,那就是素質問題了。所以,有的人參於了這項工作,還需要提高相應素質,該知道點的也要多學習。這就是公交公司的責任了。另外老人們也要注意,不屬於免費乘坐的車輛一定要搞清楚了,免得爭吵。


天太2


這個問題得根據現實情況,理性對待,存在的一些問題確實需要解決。

此事發生在河南洛陽

6月3日,黃兌村民楊相記使用老年卡,乘坐伊川發往葛寨村的公交車時,與司機發生爭執。司機說車是自己買的不免費,老人則用的是免費的老年卡。因此,司機和車主僱傭的站點換零錢者,一起將老人拖下車。事後,公交公司對相關人員作出了處理,並同司機去向老人道了歉。

觀點:

這個事件中,司機等人對老人粗暴的做法,肯定是不妥的。二人產生爭執的原因主要是,司機稱車是自己買的,免不免費自己說了算。老人則稱是國家賦予的免費優惠待遇。

其實,主要問題在於這種公私合營的公交車,對於車主的運營利益如何保障。這個問題解決了,便不會存在不歡迎老人免費乘坐的現象。

很多一直生活在城市裡的朋友,可能不太瞭解這種公交車的情況。

如今,在不少縣、鎮、村之間都開通了公交線路。而在這些線路上運營的公交車輛,大多都是車主自己購買的車輛,這些車原本都是在這些線路上運營的中、短途客車,以中巴車居多。在將這些線路改為公交線路後,這些私人車輛也均改名為公交車,票價也按公交車價格收取。

但這些車輛本身與城市裡的公交車有區別的。城市公交車輛屬於公交公司,有政府等給予補貼,運營燃油等消耗與司機無關,是公交公司等部門承擔的。而,縣、鎮、村線路的公交車輛損耗是車主自己承擔的。雖然說也有補助,但不會像城市公交那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滿載30位為老人,那這一趟就相當於白跑,造成的損失對於城市公交而言,由公交公司承擔;而對於縣以下公交車則是車主自己倒貼。這就是他們不願意搭載老人免費乘車的原因。

這也是公交等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增加一些補貼措施,平衡好縣以下公交車主的運營利益。只要這個問題解決了,也就不會出現拒載老年人的現象。

其實,村、鎮等地方的老年人搭乘公交車的次數並不多,他們除非走親戚、辦事等,一般都不會乘車出行。不像城市裡的老年人,鍛鍊、買菜、遛彎兒等出行比較頻繁,經常會以公交車代步。

所以,對於縣以下地方老年人,採取公交卡內免費充值補貼、或者對車主增加補貼等辦法,都可以解決老人乘車的問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縣以下地區開通了公交線路,運營中出現的問題,得積極妥善解決。以保障老年人的乘車權利,保證公交車輛按規定運營。

大家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積極開動腦筋,提些寶貴建議。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老年人真可憐,司機的做法欠妥。

首先,老年人行動不便,就應當得到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老年人拿老年證坐公交車目的也就是想免票。這說明老年人確實也不容易,到哪裡去還得擠公交車。當然不坐公交車也沒有辦法,第一是沒有車也沒有本事開車,第二到哪裡不坐公交車沒有辦法,也走不動路啊。

其次,按照有關規定,老年人坐公交車就應當免票,這是對老年人的特殊照顧。不論老年人有什麼行為,免票這是規定,不能剝奪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因為某些老年人的行為,而讓更多的無辜的老年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人都有年老的時候,將心比心。

再次,司機為了不讓老年人上車,號稱這是自己的車。先不說司機說的是否屬實。無論是公家的公交車或是自己的掛靠公交公司的私家車。既然是公交車,那就應當按照公交車的規定來運營。不能因為是自己的車,就不按照有關規定行駛了。強行拖拽老年人下車,這更有點不合情理了。



試想:在凜冽的寒風裡,一個老年人孤獨的望著揚長而去的公交車,一臉失望和無奈,顫顫巍巍地拄著柺棍兒往前走。前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不知道老年人什麼時候能夠走到家?

最後,社會就應當多關心愛護老年人,給老年人處處行使方便。那些為老不尊的老年人畢竟是少數。只有尊老愛幼,讓老年人享受受晚年,這才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才是現代人應有的風範。


法重情深


老人憑老年證免費乘坐公交車,是政府的惠民政策,體現了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愛,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任何從事公交運營的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執行。

城市公交屬民生事業,具有公益性。公交運營線路實行的是無償授予,承擔著政府公益責任,對政府規定的行車路線,票價及優惠措施只有執行的義務,沒有更改的權利。老年人憑老年證免費乘車,就是政府的優惠政策之一。不論是運營公司還是自購車輛,投入公交運營,就必須遵守政府的相關規定。而以自購車為由拒絕老人證乘車,說明該運營戶的無知和無理取鬧。

另外,政府在規定運營規則時,已經將這些免費乘車,以及線路低票價等問題,已歸納進政府補貼範圍,每個城市都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制定有城市公交補貼政策。運營戶拿了政府補貼,卻不執行政府優惠政策,那就只能放棄運營線路,退出公交運營。

我國的城市公交屬公益運營,還沒有完全放開城市公交的純商業運營,所以,所謂的自購車運營公交是無稽之談,有的地方實行了部分線路外包,但公益屬性沒有改變,更無權拒不執行政府的任何優惠政策。


無奈且向上


網友分成兩派,一派支持老人,認為公交車司機無權這樣做,而且辱罵和強轟老人的做法不妥當,應該受到譴責。另一派則支持司機,認為車子是人家自己買的而且也繳了承包費,自負盈虧就是生意性質了,再說平時持證上車的老人很多,照這樣下去就賠死了。

下面是網友的評論:

1,司機做得對,這種私人購買車輛,購買線路運營權,是對公交運力不足的有力補充,但是不享受國家任何補貼,所以他沒有必要為國家承運免費的義務,老年人覺得有了老年卡到哪都能用,其實錯了!

2,私車又怎麼樣,免費一次又如何?都這麼大的年紀了,還被強行推下車,太不應該了!和氣生財,為後輩積點德吧!

3,公交客車國家都有補貼,老人持卡上車憑什麼不拉,這是司機的問題。

4,私人買的車,上線運營是經過國家批准的,國家給你拿補貼費的,你為什麼不讓人家坐?

5,既然是承包的,繳了承包費,司機就有權決定拉不拉。不要道德綁架,你們想過司機每天要拉多少位乘客才能保本?

個人認為:

這種事情不是什麼地方規定解讀錯誤,也不應該歸咎於個人素質問題,歸根結底應該還是在錢上出了問題。

從網上了解到的信息是,伊川縣公交車拒絕老人乘車的情況並非首次出現,早在今年3月,有網友就反映過該問題,部分公交車司機見到老人擺手就不停,甚至有線路將刷卡器拆除。

知情人士稱:這個車屬於交通局成立的公交公司的,車子由個人承包,自負盈虧。

按理說,如果每個老人乘車都有補貼,而且補貼也落實到了司機手裡,司機就不應該拒絕老人乘車。一般情況下,個人承包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賺錢,只有賺不到錢才會拒絕乘客上車。那麼我們就有理由質疑,是不是地方承諾給老人辦證,並且承諾給司機補貼,但落實環節出了問題呢?

最終導致,老人覺得自己是持證上車,司機拒載太不講道理。而司機覺得自己沒賺到錢,碰到這種事情有火無處發,只好用拒載來表示不滿,甚至拿老人出氣了。

可見,問題的癥結不在司機也不在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