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這名企業家數十年獻身改革居然是為了……

這名企業家數十年獻身改革居然是為了……

羅曼·羅蘭有一句名言,“最高尚的人,不為自己活,不為自己死”。趙志全為企業改革而活,為企業改革而死,這就是企業家精神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種極高境界。

1987年,30歲的趙志全競標成為沂蒙老區企業改革最早的承包者,就是體現出勇於獻身的精神。他一開始就提出:“藥廠需要改革,改革需要獻身。”上任伊始,他就推行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個別利益受損者向他家陽臺打黑槍,但他面對恐嚇毫不畏懼,堅持改革。

這名企業家數十年獻身改革居然是為了……

他舍小家為大家,甘於奉獻。2000年,公司為每個博士免費配送一輛桑塔納轎車和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住房,而他乘坐的桑塔納跑了60多萬公里,直到報廢才換掉。企業先後投入8億多元為職工建起了4000多套住房,而他6次放棄分房機會,40多平方米的舊房子一住就是20多年,一生沒有給自己及親屬留下一套屬於自己的房產,令人不可思議。公司還先後投資2億多元,建設各種文體場所,豐富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說:“員工滿意了,我就滿意了;員工高興了,我就高興了。”

為了企業的發展壯大,趙志全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曾經九天時間跑遍了東北三省18個城市;在腿部骨折的情況下,他硬是坐著輪椅,讓工作人員推著上了飛機。長期的過度操勞,2002年趙志全被確診為胸腺癌晚期,但隱瞞病情從未長期住院治療,始終堅持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直至生命最後一刻。趙志全去世後,在女兒趙龍的悼詞中,魯南人才知道真相,“爸爸在熱愛的員工們面前是意氣風發的帶頭人,自己卻獨自承受著所有的壓力和痛苦。爸爸不能割捨對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和使命,要給大家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希望。”他罹患癌症的12年,也是魯南製藥集團發展最快的12年。

他從2萬元貸款、19萬元淨資產起步,在27年間,把一個瀕臨倒閉的校辦工廠,發展成淨資產近百億元的大型製藥集團。企業連續7年榮獲“山東省納稅百強”,連續4年位列臨沂市地屬企業納稅第一名,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企業。

這名企業家數十年獻身改革居然是為了……

趙志全獻身改革、一心為公的奮鬥歷程,為魯南集團留下了肥沃的精神土壤。山東光華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希堯感慨:“趙志全用一生書寫了一位民營企業家的擔當和追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企業高於一切的改革獻身精神。”而趙志全的接班人張貴民也認為,民營企業的文化和制度建設,比培養接班人更重要,趙總給魯南集團留下的就是改革形成的制度與一心為公的文化。

在民營企業面臨權力交接高潮期的當下,趙志全所代表的優秀企業家精神,值得更多的企業家去學習與弘揚。趙志全繼承者問題解決得好,是很難得的好典型,應該深入挖掘,好好宣傳。

這名企業家數十年獻身改革居然是為了……

趙志全的事蹟,凸顯出重要的時代意義。李錦研究員認為,結合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這一歷史契機,引導民營企業公司化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是個重要任務。趙志全一心改革只為公,塑造了企業改革發展中優秀共產黨員光輝形象,是新時代企業家的楷模。建議深入宣傳這一重大典型,挖掘和提升企業家精神內涵,把黨性教育與企業家精神教育結合起來,使企業家精神教育上一個臺階,在解決新時代民營企業權力交接難題中發揮更大作用。

這名企業家數十年獻身改革居然是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