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企業丨華友鈷業之MIKAS的發展歷程下

話說上篇講到,華友真金白銀把選廠建成並在2013年6月投產,以Nimura礦權距離現有選廠設施及Kambove尾礦太遠為由,要求更換採礦權。GCM答應了華友的請求,2014年4月把Nimura礦權更換為Shonkokole。

企業丨華友鈷業之MIKAS的發展歷程下

Figure1 Nimura礦權與Kambove尾礦

(小編手上數據庫太舊了,沒能找到Shonkokole的位置,誰能分享一下新的數據庫啊)

兩個礦區有什麼差別呢? 據華友的評估報告,Nimura礦權2010年評估價值1100萬美元,Shonkokole礦權2013年評估價值1200萬美元。

不過熟悉剛果金銅鈷礦圈的人能看清楚了,Nimura礦權的位置也是極好的。就臨著N1 公路。

華友跟GCM的蜜月期也是好事不斷。

華友: GCM兄弟,我看上你的PE527礦權了,送我了吧。

GCM:好說,看咱兄弟的情分,便宜轉給你。

2015年6月 華友子公司CDM與GCM簽訂協議,以5200萬美元轉讓PE527採礦權到華友旗下。據評估報告,PE527礦權擁有鈷資源量5.54萬噸,銅資源量36.85萬噸。PE527位於N1公路盧本收費站附近,位置也很棒。感覺華友在選址方面,跟做房地產起家的鵬欣有一拼,哈哈。

話說華友憋了好久才趕上上市,2015年由於銅價比較低,是個擴張的好時機。華友開始雄心壯志地規劃非洲資源戰略。

MIKAS:老大,我們只有選礦生產線,效率太低了,咱增加點投資,搞個溼法廠肯定賺錢,萌萌噠。

華友:這個想法不錯。可你知道的,GCM還有28%的股份,不能稀釋的。我們還得給GCM墊資,有利潤要按照比例分給他,這樣算下來還掙錢嗎?

MIKAS: 老大,我們把GCM的28%買回來吧,這樣就我們就不用給GCM分紅了。

華友:精明的小子,我們考慮一下。

華友鈷業收到MIKAS的建議後,2015年7月8日起華友股票開始停牌,到7月13日復牌公告,據公告,GCM原則同意華友的收購要求。

然後,出現了劇情反轉,華友跟盛屯秀起了親密。

為了找出收購緊張的相關信息,小編反覆調閱華友鈷業這一階段的公告資料,沒有發現相關披露。也就是這一公告引起小編的注意,開始這篇推文的最初始點。

盛屯:親愛滴,非洲那麼大,帶我去看看唄。

華友:我這有個好項目,把MIKAS轉給你怎麼樣?

盛屯:好啊,好啊。

2015年10月28日,華友鈷業與盛屯礦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在深圳設立一個公司,盛屯70%,華友30%,首期擬出資2億元人民幣,註冊資金擬定為5億元人民幣。

2015年11月6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同意華友鈷業以626.09萬美元的價格向盛屯礦業轉讓MIKAS公司18%的股權,同意以173.91萬美元的價格向深圳瑞益轉讓5%的股權。

華友:GCM大哥,現在日子不好過,我想賣點MIKAS的股權,你看怎麼樣?

GCM:可以啊,你要賣給誰,賣多少啊?

華友:賣23%就可以了,賣給……

GCM:你把我的28%也買了唄,家裡揭不開鍋了

華友:……

因MIKAS少數股權持有者GCM擁有優先受讓權,2015年11月14日GCM正式答覆華友鈷業,同意有條件放棄優先認購權,條件是華友收購GCM持有MIKAS公司28%的股權。

2016年1月4日,華友鈷業公告終止向盛屯、瑞益出售MIKAS公司資產的事項。

然後,2016年1月,華友總經理辦公會決定,對MIKAS選礦廠進行升級改造,暫停銅精礦生產。至此,MIKAS處於停產狀態。

再後來,又發生反轉,華友2017年悄無聲息地把GCM持有MIKAS剩餘的28%收購了

關於收購華友收購GCM持有的28%股權,小編翻遍了華友鈷業的公告文件,最後只在2017年年報上翻出一個註腳:2017年8月,華友鈷業全資子公司華友國際礦業(香港)以1400萬美元併購剛果金國家礦業公司所持有的MIKAS 28%股權。

企業丨華友鈷業之MIKAS的發展歷程下

同時,2017年8月,華友鈷業董事會通過了《關於增資MIKAS公司建設年產4000t粗製氫氧化鈷,10000t電積銅項目的議案》,同意MIKAS公司6515萬美元建設項目(即MIKAS公司升級改造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建成並進入試生產,MIKAS作為華友100%子公司,在當前的銅、鈷價格下,無意就是一個大規模的印鈔機啊。

2018年3月12日,華友鈷業董事會同意將開發PE527礦權所募集資金用於新增MIKAS公司擴建15000噸電積銅,9000噸粗製氫氧化鈷項目。MIKAS走向了沒有包袱的快車道。

這個案例讓小編浮想聯翩,華友不是要買股份嗎,怎麼一轉眼就變成賣股份了?怎麼最後又買了股份呢?莫非是華友2015年提議收購剩餘MIKAS股份被GCM拒絕了,華友找來兩個搭檔假意轉讓,停產配合,誘引GCM放棄28%的股份?

為了逼近事情的真相,小編開始了有了這篇推文的想法。現在把小編最近的調查結果以及小編的粗淺推測供諸公一覽。注意:只是小編的推測,僅供參考。

2015年7月華友收購MIKAS剩餘股份失敗的原因

據華友鈷業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華友鈷業虧損2.46億元人民幣。披露的原因是:金融危機後,鈷價格一直處於低位徘徊。國內外鈷市場在2015年一直處於下跌趨勢,2015年MB鈷均價12.51美元/磅,較上年跌幅8.8%。2015年下半年,LME銅價出現持續下跌,2015年銅均價5500美元/噸,比上年下跌19.8%。

企業丨華友鈷業之MIKAS的發展歷程下

企業丨華友鈷業之MIKAS的發展歷程下

2015年的擴張給華友鈷業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同時銅、鈷金屬價格的持續低迷也極大挑戰了華友的資金鍊。據小編推測,2015年7月即便GCM答應了出售28%剩餘股份,根據當時的金屬價格趨勢,這價格趨勢跟以往的波浪起伏不同,可是一直往下走,沒有抬頭的跡象啊,華友心理也是個沒底啊。可能是交易沒有完成的原因。

華友轉售MIKAS股份的原因

2015年下半年的金屬價格加速探底,華友股份的資金鍊遇到挑戰,必須盤活現有資產以圖大事。華友在隨後還不得已把克魯的優質資產轉讓給了紫金礦業。

2016年1月15日,華友董事會對參股公司COMMUS公司增資5057.5萬美元來自紫金礦業墊付。2016年7月,在紫金礦業把COMMUS項目搞的風風火火的時候,華友把持有COMMUS剩餘的21%也賣了。

2016年7月8日,華友鈷業董事會同意以3400萬美元的價款轉讓COMMUS公司21%股權。同日,同意以145.85萬美元的價款轉讓貴比多礦業29.17%的股權。

GCM的態度

報表顯示,MIKAS公司2015年上半年虧損450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MIKAS的選廠,投入使用以來就是虧損狀態,無利可圖。

另有報告顯示,Kambove尾礦資源將在2018年處理完畢,隨後面臨無礦加工的風險。

金屬價格持續低迷,MIKAS出現扭虧為盈的代價太高,週期太長。估計這是GCM執意要出手MIKAS股份的原因。

至於在2017年7月份銅、鈷價格都不錯的情況下GCM同意放棄MIKAS最後28%的股份,的確有些讓人意外。也可能是華友公關團隊厲害,也可行是GCM在履行契約精神,以前答應過的嘛。

注:推文在整理華友鈷業各公開資料的基礎上完成,最後推測為小編個人推測,僅供交流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原標題:剛果(金)投資案例丨華友鈷業之MIKAS的發展歷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