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

~~因為工作原因,十幾天沒有創作更新,勞煩朋友們牽掛,在這裡一併表示感謝:!

~~另外也有幾位細心的朋友給予了史記般的指導,在這裡也一併謝謝!

~~其中就提到說,在四零年二月底,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抗聯的大部隊都撤到蘇聯境內去了。從四零年到四五年八月日本人投降以前,東北再沒有抗聯的人活動。

~~本章開始要講的就是這段歷史的一角:抗聯沒被全部消滅,也沒有全部都退到蘇聯境內。日本人是消滅了一部分抗聯,其中有好多都四散坐地當了鬍子。還有好多投降當了滿洲國警察。另外有一小部分群眾基礎好的抗聯戰士,分散潛伏下來。四萬多人,十一個軍,哪能那麼容易被全部消滅呢。

~~他們肩負的任務是保存實力,視機而動,收集情報,暗中發動群眾,幫助窮人搞土改。等待抗聯大部隊重新打回來。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


~~時候,東北這片黑土地上,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場面。各種幫會,大小綹子,日本正規軍,滿洲國軍警,抗聯的殘餘人員,國民黨的小股軍隊和特工,蘇聯的國際特工。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刀光劍影。像走馬燈一樣,好不熱鬧!

~~最受傷的還是咱們東北這旮噠的老百姓。滿洲國軍警和日本人要收公糧,派捐稅。鬍子和幫會,再加上國民黨的人時不時的來搶。真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在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和滿洲國軍警的統治下(日本關東軍始終有七十多萬正規軍駐紮在東三省,直到四五年戰敗也沒有調走,真正原因是怕蘇聯人搞偷襲,閒時幫助滿洲國治亂,收刮戰略物資)。這時候,抗聯的行為做派,尤如黑夜裡遠處的一盞明燈,在老百姓的心裡,越來越親近,越來越渴望!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


~~上一章講到師部偵查科。其實有人問我,抗聯都逃到蘇聯去了,何來師部?

~~我前幾章有過說明,杜原國是師部直屬單位,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他和於德錄沒有隨大部隊轉移到蘇聯去,就近潛伏在通化一帶。依然活動在南滿的山山水水。

~~於德錄師徒倆,熟悉南滿的每一個角落,以前除了完成偵查任務,必要時也給各個聯絡點送密信。結識了許多幹地下黨的同志。楊翠軍也沒有跟抗聯大部隊撤去蘇聯,還是以羅通山為根據地,幹起土匪的營生。只不過不再坑害老百姓了。種種原因,師徒倆完全有生存下去的條件。

~~上一次救陳洪,那一個排的兵力就是楊翠軍借給杜原國的。

~~因為通訊工具匱乏,敵強我弱,戰事緊張,朝不保夕。使得抗聯游擊隊之間,缺乏聯絡,各自為戰。整個抗聯的鬥爭歷史,都是各自為戰的。為什麼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把抗聯的歷史寫完整,就是這個原因。後來人寫起來更加困難,除了當事人以外,沒證人,沒證物,英雄們的痛楚無從述說!

~~於德錄師徒倆臨時的落腳點,就安排在羅通山上三清宮東邊,樹林下一個土草房子裡。

~~雖然古城易守難攻,四門緊閉,也架不住日本人的炮轟。不過楊翠軍他們跟抗聯學的打游擊十六字訣,非常管用。像泥鰍一樣,讓日滿軍警頭疼不已。

~~這期間,已是四二年夏季,滿山嶺的綠樹,莽莽蔥蔥,一望無際,不知名的各種野花,蜜蜂和蝴蝶飛來落去,煞是嬌豔!空氣中夾帶著沁人心脾的芳香…

~~夏天是於德錄他們的天堂,他們在山上也種菜,雨後到樹林裡採蘑菇,各種蘑菇都有,還有地甲皮,像木耳又不是。山藥材採回來曬乾,到縣裡藥房換錢。

~~山菜更多,大葉芹是羅通山上的特產。日本人特別愛吃。什麼刺龍芽,刺五加,牛毛廣……應有盡有。平時換錢,吃不了曬乾冬天吃。每年的五一到十月一,羅通山就是一座寶庫。包括獐狍野獸,真是人間仙境,妙不可言哪。

~~全中國的抗戰,這時候已經完全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杜原國他們因為跟組織失去聯繫,還不知道外面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始終在忙於生存,疲憊不堪。

~~日本人施行的三光政策,確實是古往今來戰爭史上的一大創舉。迫使於德錄他們只能晚上出去行動。再加上囚籠政策,三里一哨,五里一崗樓的,給杜原國他們帶來無盡的麻煩。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一天,杜原國讓於德錄到梅河口鎮,偵查一下敵人兵力部署情況。

~~傍晚的時候,敵人外圍的兵力部署,明碉暗堡基本摸清楚了。內部一時沒辦法接近,只能明天再說吧。

~~於德錄身穿日本人少尉排長的夏常服,肩上挎著王八盒子,騎著小黑馬,一步一趨正常往羅通山方向走。偵查員穿的衣服正反兩面都能用。正面是抗聯的軍裝,反面是日本人的軍裝。小黑馬還是他剛參軍時分給的那匹。有五歲了。

~~四年多以來,跟著於德錄出生入死,同甘共苦,配合的非常默契。在於德錄心裡,小黑馬就是鐵哥們兒。

~~每天早上天不亮,於德錄都會騎上小黑馬繞著山路跑一小時。然後牽到溪水裡給它洗澡梳理毛髮。每天早上一個雞蛋,實在沒有雞蛋了,掏鳥窩。什麼野鴨蛋,大雁蛋都吃過。於德錄認可自己不吃也得給小黑馬吃。這個小黑馬非常頑皮,活潑好動,古靈精怪的。

~~加上於德錄一張娃娃臉,羅圈腿(他十六歲剛參軍時並不是羅圈腿,四年多的騎兵生活,把腿長成了羅圈腿)。兩個好朋友經常嘻笑打鬧,行影不離。

~~快要到聖水河子鄉的最後一道崗哨時,迎面走來一位日軍的中隊長,跨下坐著一匹棗紅大洋馬。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



​~~這位日本軍官咪著一對野豬眼,嘴裡哼哼著日本民歌,右手腋下夾著個大牛皮包。也是個年輕人,沒長鬍子。肩上挎著一把王八盒子,從槍套上看,很新,好像沒咋用過。悠哉悠哉得往梅河口鎮方向走來。

~~眼看離最後一道崗哨有一百多米的地方,兩匹馬一走一過的當口,小黑馬突然朝日本大洋馬屁股上“咔嗤”就是一口。心想你它媽的長得又高又帥,飛楊跋扈的熊樣,我咬死你,我讓你裝逼…

~~大洋馬疼的“嘰溜溜”一聲慘叫,“嗷”一高串出去十幾米,撒丫子奔梅河口鎮方向跑下去…

~~日本中隊長,冷不丁嚇了一大跳,差點沒摔下馬來。定睛細看是一個少尉小隊長,在跟他搞惡作劇,急忙拉韁繩。受了驚嚇的大洋馬,哪管其他,風一樣跑下去。嘴裡罵著:“八嘎呀路,八嘎呀路!死了死了的”。日本人這匹洋馬,看起來沒上過戰場,沒見識過大場面。

~~小黑馬瞧見大洋馬瘋一般嚇跑,童心氾濫,顧不上於德錄百般控制,轉過身一聲長鳴奔大洋馬追下去。

~~別看小黑馬個子小,腿腳可快,爆發力特好,五米的壕溝一躍而過,一米五多的仗子如履平地。每當追上大洋馬就照它屁股上猛咬,咬得大紅馬,怒火中燒,一邊跑一邊嘶叫,哀嚎!

~~那邊日本軍官嚇的控制不住大洋馬,只得抱住馬脖子,回頭痛罵於德錄。這邊於德錄也控制不了小黑馬。兩個人和兩匹馬轉眼間出了滿身大汗,像水洗過一般。不住溜得往下淌。渾身熱氣騰騰。

~~一袋煙的功夫,跑出去四道崗哨,二十多里路。

~~每到一道崗哨,敵人日偽軍老遠就拉槍栓,“站住,站住,再不戰住就開槍啦!”

~~瘋馬上的日本軍官,嘰裡呱啦的喊不要開槍。偽軍們都納悶呢,心想這倆日本軍官挺好玩兒的啊。中隊長被小隊長追著咬,這倆活寶在玩啥子游戲哪?唉,別開槍,日本人咱們誰都惹不起。

~~於德錄清醒的知道已經進入敵戰區五道崗哨了,心想:“完了,這下子肯定作了日本人的俘虜了,他媽的,真冤哪,真刀真槍的幹一場,打敗了也甘心,這他媽的平白無故的給敵人送去了。小黑馬呀小黑馬,白跟了我這麼多年了,你可害苦我了呀!”汗水順著鼻尖兒不住溜的淌下。

~~前面出現一道山樑,大洋馬畢竟平時訓練不夠,腳步有些發飄,跑不動了。就在這時候,小黑馬一個健步竄上去,照大洋馬脖子右側亢嗤一口。大洋馬疼的慘叫一聲,一轉屁股,奔著來路跑了下來。

~~馬上的兩個人連嚇帶累,都沒有了聲音,任由倆瘋馬折騰。日本軍官兩眼已被汗水懵主了。啥都看不見了。呵呵呵!於德錄睜眼細瞧,看清楚了,也樂了。這不是往聖水河子方向跑下來了嗎?呵呵!有救啦!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搞清楚了方向,於德錄這回主動的打起小黑馬來。恨不得一下就飛出敵戰區。小黑馬還是追上大洋馬就咬,兩個人和馬,無一倖免,全身溼透。

~~每衝過一道崗哨,日偽軍更加納悶了:“咿……咋回事?他倆這是做甚?怎麼追來追去的?難道是演習嗎?誰也不拉槍栓了,都站在那伸長脖子看熱鬧。

~~當人主動打馬急追時,情形完全不同了。沒用半小時就出了最後一道崗哨。兩匹馬像一溜煙兒在土路上飛奔。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山,煞是壯觀。

~~說來也怪,小黑馬鬼使神差的把日本大洋馬逼進了羅通山上的小路。過了大泉眼村,照著西門跑來,山下放哨的哨兵一聲口哨兒,樹林裡,草叢裡呼啦一下站起二十多個青壯年,過來攔馬。大洋馬再咋驚嚇,也扛不住抗聯戰士們的圍追堵截。

~~有個大個子戰士,抓住韁繩,一把將日本人拽下馬。嘴裡大喊:“繳槍不殺!”

~~日本軍官,懵懵懂懂,稀裡糊塗,滿身汗水的作了俘虜。照著抗聯戰士:“叭叭”就是兩嘴巴子。“八嘎呀路,你看明白我是誰,我是中隊長。”

~~大個子戰士也沒客氣,回手就是兩嘴巴:“你他媽的好好看看我是誰?我們是抗聯的。繳槍不殺!”日本軍官定睛一看。傻啦!乖乖作了俘虜。

~~長期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有不少都會說一些漢語。有的甚至說的非常好。杜原國經過突擊審訊,得到了日本軍隊的一個大密秘……

~~他風趣地對於德錄說:“你可立了大功了,兩年來我們盡是被敵人追著打,這回該著我們出擊,去打一下他們狗日的啦。”

~~於德錄心裡想,還立了大功呢,差點給人家當了俘虜。真是好險哪!
於德錄驚馬立奇功​請看下集:梅河口火車站搗毀日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