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快樂普法:紅石巖監獄的“改造法典”

快樂普法:紅石巖監獄的“改造法典”

陝西省紅石巖監獄的民警指導服刑人員在“快樂普法”平臺學法。資料圖

“快樂普法”平臺是監獄踐行“治本安全觀”的有益嘗試,是對教育改造方式的一次創新實踐,是對服刑人員法律知識學習普及傳統模式的顛覆

法治週末記者 盧偉

發自陝西延安

6月3日,又是星期日,陝西省紅石巖監獄13監區的服刑人員楊某顯得異常興奮。

經歷了5天的勞動教育和1天的課堂教育後,每個週日的上午,是楊某所在監舍的“遊戲”時間。

來到監區電教室後,13監區的管教安聰聰已把室內的電腦打開——“好好學‘法’天天向‘善’”八個醒目的大字出現在屏幕上。

“今天看誰排在最後。我這周可是利用工餘時間把上週答錯的題都好好學習了一番。”楊某在管教的安排下剛坐到電腦前,就向同監舍的其他服刑人員發起挑戰。

隨後,該監舍服刑人員輪番上陣,開始利用監獄內網的“快樂普法”平臺進行答題。最終,楊某獲得了監舍這周的答題冠軍。

這是在一個普通的週末,法治週末記者在紅石巖監獄看到的一幕。

這是紅石巖監獄創新服刑人員普法路徑,通過“快樂普法”平臺,向服刑人員普及相關法律知識。法治週末記者瞭解到,從2017年5月到現在,監獄服刑人員違規違紀率下降至1%,13個監區中,3個監區未發生一例服刑人員違規違紀現象。改變了過去幾乎每個監區都有服刑人員因違規違紀受到處理的情況。

監獄長的憂愁

在2016年全國監獄文化建設先進監(所)案例評審會上,經過投票推選,陝西省紅石巖監獄從20多個單位脫穎而出,成為全國十大文化監獄建設先進單位。但紅石巖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韓根才的眉頭並沒有因此而舒展開。

“取得如此成績,我們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是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我們雖自豪,但不能自滿,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韓根才說,“並且,我當時確實有發愁的事情。”

韓根才所愁的事情是監獄如何在教育改造中發揮法制教育的作用,進而提升監獄在“治本”上的能力。

“法制教育才是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核心和關鍵。”紅石巖監獄副監獄長高生亮說,“當時,監獄短刑犯增多,服刑人員呈現低年齡、低文化的特徵,同時功利性改造思想苗頭開始出現,服刑人員的思想更為複雜隱蔽,教育改造難度加大。”

“之前,監獄傳統的普法教育存在著很多困難,如部分民警對服刑人員的法制教育工作,在認識上存在偏差和誤區;忽視了服刑人員的文化素質差異;法制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程度也不高。”紅石巖監獄教育改造科科長喬彬說。

記者瞭解到,過去對於服刑人員的法制教育,僅僅講一些基礎性的法律常識,甚至是照本宣科,念一些乾巴巴的法律條文,工作上流於形式。其實,服刑人員有的確實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識淡薄,但也有部分服刑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很高。但是,當前很多監獄在開展法制教育的過程中,基本上未作區分。

另外,在很多監獄,監獄教育改造的師資隊伍大多由監區、分監區管理警察及部分業務科室警察兼任,難免出現精力不足的情況。

因此,如何加強對服刑人員的法制教育,成為紅石巖監獄所面臨的巨大難題。

普法的快樂路徑

“破解監獄法制教育難題,關鍵在於如何讓服刑人員主動接受法律,而不是單方面的通過大課向服刑人員‘機械式’‘壓入式’地灌輸。”韓根才說,“這是我們解題的關鍵。”

2017年年初,紅石巖監獄推出了服刑人員易於接受的“快樂普法”模式——陝西省紅石巖監獄“快樂普法”平臺。“‘快樂普法’集知識性、趣味性、針對性為一體,通過設置趣味人物角色、不同技能、不同裝備,在數萬道法律知識題庫中,讓服刑人員通過遊戲答題形式進行法制教育。”喬彬介紹。

在題庫設置上,以服刑人員密切關注、息息相關的內容為主,分為國家法律法規、部廳局規範規定和監獄規章制度三大板塊;在答題模式設置方面,共分為練習賽、挑戰賽、一答到底3種模式;在對抗方式上,有單人答題積分賽、兩人或多人PK賽以及團隊小組比賽。

在後臺運行方面,監獄依託局域網對每名參與快樂普法的服刑人員進行實時數據收集,軟件自動統計與分析,管理警察提取分析報告,動態掌握參與人員的普法情況,及時調整題目內容,針對性地制定專門教育措施。

同時,後臺還開闢了角色留言和論壇交流區域,允許參與者以遊戲角色進行留言,管理警察可對號查實登記分析,隨時掌握服刑人員的思想動態,科學研判。

通過創新開發“快樂普法”平臺,紅石巖監獄成功地將法制教育與現代科技相融合,並有效貫徹落實了“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要求。

“作為全國文化監獄建設先進單位,我們要把堅持傳統文化教育和推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將每一個服刑人員都改造成守法公民。”高生亮說。

服刑犯的轉變

郝某今年24歲,因犯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2016年被送至紅石巖監獄服刑改造,現在是監獄防疫站的服刑人員。

他坦言,自己在接觸“快樂普法”平臺之前,是一個法盲:“在以前的‘三課教育’中,學習法律知識對於我來說就是聽天書。對於我們服刑人員來說,因觸犯法律來到監獄,本身是很排斥法律的,因此大多數人都不會去認真聽法律課,作業也是照抄別人的。”

“自從接觸平臺以來,我們開始從心裡想學法,從以前的強迫學法變成現在的自願學、搶著學。”郝某說,遊戲拉近了他和法律之間的距離,而且再也不是上課那種單方面的灌輸,遊戲會把人帶入適用法條的具體場景中,使他切切實實的參與其中。

此外,平臺上的排名也有促進作用,郝某他們都知道,要想在平臺上排名更高,就必須知法、懂法,更要會用法。“比如這次在遊戲上輸在了這道題上,我就會看對應的解析,甚至去書中找對應的問題和答案,認真地記在腦子裡,下次遇到這道題就不會再出錯,法律知識也就這樣越積累越多。”

龍某是新入監的服刑人員,因犯故意傷害罪今年初剛被送至紅石巖監獄服刑改造。剛進來時,龍某對自己的罪名、刑期等有很多的疑問,對於獄內的勞動教育也很牴觸。這個時候,監區領導沒有一味地去批評教育,而是讓龍某去“快樂普法”平臺玩“遊戲”放鬆下自己。

沒玩幾次,龍某就發生了變化,改造態度積極很多。

“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是因為該平臺讓我明白,法院的判決是十分公正公平的。”龍某介紹,因為自己犯的是故意傷害罪,所以很喜歡玩平臺上的“刑法”板塊,隨後不僅全面地理解了自己的罪名、刑期等內容,也瞭解到受害人有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然而當時被害人並沒有提出附帶民事賠償。

“現在我內心深處是既感覺對不起被害人,也感激被害人。”龍某說。

監獄中的學法熱潮

採訪中記者發現,對於新入監的服刑人員來說,他們對於“快樂普法”平臺不僅不排斥,而且在私下稱其為“改造寶典”。

“‘快樂普法’平臺徹底改變了監獄法制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徹底顛覆了之前上大課‘灌輸式’地進行法制教育的模式,這樣省去了民警不斷無效率的重複勞動的被動局面,在解放民警的同時,又可以通過平臺的大數據統計讓民警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法制教育,可謂是點面結合地解決了監獄普法效率不高的難題。”8監區管教王勳向記者介紹說。

13監區管教安聰聰認為,平臺對監區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很有幫助,也有利於服刑人員相信法律的公平正義,從而認罪悔罪,踏實改造。

自去年5月,紅石巖監獄在各個監區陸續開始試點用“快樂普法”平臺給服刑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使用時間為監區收工後、監區休息日和教育改造日,隨後監獄中各個監區迅速掀起了一股狂熱的學法浪潮。因登錄遊戲後可以看到個人排名、班組排名和監區排名,因此在服刑人員個人之間,監區內的班與班之間,各監區之間無形中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

“監獄對於在‘快樂普法’平臺參與率及答案正確率較高的服刑人員,有超市獎勵性購物以及額外撥打親情電話、增加接見時長等獎勵;參與平臺答題在排行榜排名人數最多的監區,在每個月月底的監區考核上也會有相應的獎勵。通過獎勵,監獄希望可以提高平臺的利用效率,激勵服刑人員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接受法制教育,充分激發服刑人員的學法積極性,同時這也增加了普法的‘溫度’。”喬彬說。

目前,“快樂普法”平臺已在紅石巖監獄全面推廣。走進監區,自覺申請進行快樂普法的服刑人員絡繹不絕,相互間交流法律知識的情形已成為常態。

“‘快樂普法’平臺是監獄踐行‘治本安全觀’的有益嘗試、是對教育改造方式的一次創新實踐、是對服刑人員法律知識學習普及傳統模式的顛覆。通過一年多的實踐,該平臺已成功走進了服刑人員的心裡,深受廣大服刑人員的喜愛。通過‘學中玩’‘玩中學’,既增長了法律知識和素養,又收穫了快樂與感悟,對服刑人員教育轉化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下一步,紅石巖監獄將進一步拓展‘快樂普法’平臺的功能,充分發揮平臺教育治本的功效和作用,為監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韓根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